一种茶叶理条机自动起锅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979313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叶理条机自动起锅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茶叶理条机自动起锅装置。【背景技术】:
[0002]茶叶的烘干技术对于茶叶的生产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可以保存茶叶内的各种营养成分,还可以提高茶叶的保存期限。现在一般的茶叶在加工的过程中一般需要进行理条处理,现有的理条后起锅一般都是人工进行起锅,锅体温度较高,不方便、不安全,而且起锅的高度难以稳定控制,放下锅时也不够稳定可靠。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起锅与落下时稳定可靠,自动起锅,便于控制,安全性高的茶叶烘干机的加热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种茶叶理条机自动起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锅体、二连杆机构、固定板和伺服电机,所述的锅体位于底座的上部且锅体的下部一侧与底座铰接,所述的固定板固定设置在底座上相对于与锅体铰接的对侧,所述的伺服电机固定设置在固定板上,所述的二连杆机构的一端固定在私服电机的输出端且另一端与锅体上相对于与底座铰接的对侧铰接。
[0006]所述的二连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铰接。
[0007]所述的第一连杆靠近底座的一侧设置有一个顶杆。
[0008]所述的锅体起锅后,顶杆刚好顶住底座的侧部,锅体落下后顶杆刚好顶住第二连杆。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起锅与落下时稳定可靠,自动起锅,便于控制,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未起锅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起锅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
[001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13]如图1、2所示,一种茶叶理条机自动起锅装置,包括底座1、锅体2、二连杆机构3、固定板4和伺服电机5,锅体2位于底座I的上部且锅体2的下部一侧与底座I铰接,固定板4固定设置在底座I上相对于与锅体2铰接的对侧,伺服电机5固定设置在固定板4上,二连杆机构3的一端固定在私服电机5的输出端且另一端与锅体2上相对于与底座I铰接的对侧铰接。二连杆3包括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铰接。第一连杆31靠近底座I的一侧设置有一个顶杆6。锅体2起锅后,顶杆3刚好顶住底座I的侧部,锅体2落下后顶杆6刚好顶住第二连杆32。
[001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权项】
1.一种茶叶理条机自动起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锅体、二连杆机构、固定板和伺服电机,所述的锅体位于底座的上部且锅体的下部一侧与底座铰接,所述的固定板固定设置在底座上相对于与锅体铰接的对侧,所述的伺服电机固定设置在固定板上,所述的二连杆机构的一端固定在私服电机的输出端且另一端与锅体上相对于与底座铰接的对侧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理条机自动起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连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叶理条机自动起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杆靠近底座的一侧设置有一个顶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茶叶理条机自动起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体起锅后,顶杆刚好顶住底座的侧部,锅体落下后顶杆刚好顶住第二连杆。
【专利摘要】一种茶叶理条机自动起锅装置,涉及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锅体、二连杆机构、固定板和伺服电机,所述的锅体位于底座的上部且锅体的下部一侧与底座铰接,所述的固定板固定设置在底座上相对于与锅体铰接的对侧,所述的伺服电机固定设置在固定板上,所述的二连杆机构的一端固定在私服电机的输出端且另一端与锅体上相对于与底座铰接的对侧铰接。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起锅与落下时稳定可靠,自动起锅,便于控制,安全性高。
【IPC分类】A23F3/06
【公开号】CN204888597
【申请号】CN201520481910
【发明人】孙志玲
【申请人】郎溪县玲珑山庄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