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共场所使用的烟灰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8069阅读:6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公共场所使用的烟灰缸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灰缸,特别是一种适合于公共场所使用的烟灰缸。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烟灰缸有以下两种结构形式 一种公共场所使用的烟灰缸,大体上为一个盘状的缸体,吸烟者可方便地将烟灰、烟蒂置入缸体内,该缸体的侧壁顶面还设置有便于夹持烟支的夹烟凹槽;但是,由于缸体呈敞口,特别是夏天使用电风扇,盛置在缸体中的烟灰容易被吹出缸体外,污染周围环境,且置放在缸体内的烟灰、烟蒂无遮盖,不雅观;另外,夹持在夹烟槽,上的点燃中烟很容易被吸烟者疏忽而掉落到烟缸外,引燃桌子或其他易燃物引发火灾,存在不安全隐患。为了避免烟灰被吹出,并可及时熄灭烟蒂,通常是往烟灰缸内倒些水,但是,吸烟者在弹灰时,点燃的烟头容易触及缸体内的水,导致烟头被熄灭,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另一种是较为安全和卫生的带盖式烟灰缸,其包括用于容置烟灰和烟蒂的筒体,筒体上罩设有带有弹灰口的盖体,盖体上还装设一个与转盘,可用手转动转盘控制遮蔽或打开弹灰口,吸烟者抽烟时,用手转动转盘将转盘上遮蔽与弹灰口上的叶片移离,使弹灰口暴露,烟灰、烟蒂便可通过弹灰口放入筒体中,使用完毕后,再次转动转盘,将转盘的叶片转至与弹灰口对位,使叶片遮蔽弹灰口,以封闭筒体使筒体内的烟蒂快速自动熄灭,并使烟灰、烟蒂不未露,卫生美观;但是,这种结构的烟灰缸的不足是,弹灰口小,烟灰无法被准确弹入筒体内,经常被弹落到弹灰口外,污染盖体及周围环境,且不容易清扫;由于弹灰口小、数量少,多人吸烟时,使用更显不便,不适于公共场所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适于公共场所使用的烟灰缸,适于多人同时使用,确保将烟灰、烟蒂置入烟缸内,使用后可烟缸可封闭,以及时熄灭烟蒂并避免烟灰、烟蒂外露。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公共场所使用的烟灰缸,包括用于容置烟灰、烟蒂的主缸体以及罩盖在主缸体端口上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顶面中部固接有一个上端向外上方扩展、两端开口的喇叭状中空导灰筒,盖体中部对应开设有一个与导灰筒下端口相连通的中心开口 ;导灰筒的内上部还套装有一个顶面与导灰筒顶面大体齐平且顶面凹设有多个夹烟槽的无底内套筒,该内套筒的的下端通过多个间隔布置的连接条悬空支撑在导灰筒内壁上,相邻连接条之间的导灰筒内壁与内套筒下端面之间具有过灰间距;主缸体、导灰筒的内部分别通过纵隔板平分为左、右腔,导灰筒内的纵隔板延伸至盖体中心开口中;导灰筒顶部装设有可分别封闭左、右腔上端口的可开闭罩盖。
进一步,上述主缸体内底面中部还凸设有一个顶端延伸至主缸体上部的的圓锥状导灰座。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背景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利用喇叭状导灰筒内腔被纵隔板分割为与主缸体左右腔相对应的两个过灰通道,通过两个上端呈敞口状的过灰通道可便于将烟灰、烟蒂送入主缸体的对应腔室中,吸烟者弹灰方便,避免烟灰被弹至烟灰缸外部,以免污染环境;烟蒂通过导灰筒送入主缸体后,由于导灰筒的下端口小,可防止未燃尽烟蒂^ 1燃外部易燃物;且导灰筒的两个过灰通道上端口分别设置罩盖,使用前、后可分别遮蔽密封主缸体的对应腔室,当有未熄灭的烟蒂送入主缸体内,可及时关闭对应的一个罩盖熄灭置于主缸体内的未燃尽烟蒂,而不影响两一个过灰通道的正常使用,两个过灰通道可同时或交替使用,适合于公共场所多人同时使用。
二、 在导灰筒内上部还配置有一个用于夹持烟支的内套筒,利用内套筒上的夹烟槽可夹持烟支,由于夹烟槽的槽底位于导灰筒顶面的水平面之下,被夹持的烟支外端支承在导灰筒顶面、内端夹持在夹烟槽中,当被夹持的点燃烟支被遗忘时,可自动落入导灰筒内腔通过中心开口进入主缸体内,杜绝不安全隐患。
三、 在主缸体的内底面中部还凸设有圆锥状导灰座,可将进入主缸体内的烟灰、烟蒂分流到主缸体的四周,避免烟灰、烟蒂堆积在主缸体中部而造
成堵塞。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沿


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构件分解图。
图4是
图1中拆除导灰筒的罩盖后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图3、图5所示。 一种公共场所使用的烟灰缸,主要包括主缸体l、盖体2以及带可向外对开罩盖41、 42的导灰筒3。
从见图2至图5中可以看出,主缸体l为一个上端开口的筒状缸体,用于容置烟灰、烟蒂。盖体2可拆地罩盖在主缸体1端口上,用于封闭主缸体l的上端口;盖体2的中部开有一个贯通的中心开口 21。该中心开口21的直径为4 ~ 8cm,可供烟灰、烟蒂自由通过而进入主缸体1内。
如图2至图5所示。导灰筒3为一个两端开口、上端向外上方扩展的喇叭状中空筒体,其下端口的直径与盖体2的中心开口 21直径相当;导灰筒3的下端口底面与中心开口 21的周缘密封连接而垂直固接在盖体2的顶面中部;导灰筒3的上端口直径为主缸体直径的1~1.5倍。导灰筒3的内上部还套装有一个顶面与导灰筒3顶面大体齐平的无底内套筒6,该内套筒6的的下端通过多个间隔布置的连接条61悬空支撑在导灰筒3内壁上,相邻连接条61之间的导灰筒3内壁与内套筒6下端面之间具有可供烟灰、烟蒂通过的过灰通道7;内套筒6的顶面凹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夹烟槽62,夹烟槽62用于临时夹持烟支。主缸体1、导灰筒3的内部分别通过纵隔板81、 82平分为左、右腔,导灰筒3内的纵隔板82延伸至盖体中心开口 21中,将中心开口 21分割为对称的左、右开口 211、 212;导灰筒l顶部装设有可分别封闭左、右腔上端口的可开闭左、右罩盖41、 42,左、右罩盖41、 42分别通过销轴可翻转地铰接在导灰筒3顶部。纵隔板81、 82将烟灰缸的内部分割为两个对称的独立腔室,导灰筒3的左、右腔上端口分别形成可将烟灰、烟蒂送入对应主缸体左、右腔室的弹灰口,左、右罩盖41、 42可分别封闭对应的腔室。
为便于主缸体l、导灰筒2内的纵隔板81、 82准确对位,在主缸体l、盖体2的接触面上对应设置有定位部11、 22,装配时,将主缸体、盖体上的定位部ll、 22对位,便可将主缸体l、导灰筒3内的纵隔板81、 82准确定位在同一垂直面上。左、右罩盖41、 42的顶面分别装设有手柄411、 421,以便于罩盖的开闭操作。
如图2至图5所示。在主缸体1的内底面中部还凸设有圓锥状导灰座9,该导灰座9的顶端向上延伸至主缸体1的上部附近。利用导灰座9可将进入主缸体内的烟灰、烟蒂分流到主缸体1的内部四周,避免烟灰、烟蒂堆积在主缸体中部而造成堵塞。
从图4中可以看出,上述的主缸体1、导灰筒3、内套筒6、导灰座9同轴线布置。
参照图2:待用时,将左、右罩盖41、 42盖合在导灰筒的左、右上端口上,以封闭主缸体l,可避免主缸体l中的烟灰、烟蒂外露并可阻止主缸体1中残余烟蒂的烟味向外散发,并及时熄灭主缸体内的未燃尽烟蒂。参照图5:多人使用时,可利用手柄411、 421掀开罩盖41、 42,使导灰筒3的左、右腔上端口即弹灰口同时暴露,烟灰、烟蒂可轻易通过导灰筒3的左、右腔、左、右开口 211、 212进入对应的主缸体1左、右腔室,并通过装设在主缸体l内底面中部的圓锥状导灰座9可将进入主缸体内的烟灰、烟蒂分流到主缸体1的左或右腔室的四周,避免烟灰、烟蒂堆积在主缸体中部而造成堵塞;利用内套筒6上的夹烟槽62可临时夹持烟支,由于夹烟槽62的槽底位于导灰筒3顶面的水平面之下,可将被夹持的烟支10外端支承在导灰筒3的顶面、内端夹持在夹烟槽62中,当临时夹持的点燃烟支被遗忘时,该烟支可自动落入导灰筒3与内套筒6之间并经过灰通道7、对应的导灰筒3内腔通过中心开口进入主缸体1内,杜绝不安全隐患;如有人将未燃尽烟蒂扔入主缸体的左或右腔室时,可随手关闭对应的罩盖41或罩盖42,封闭对应的主缸体腔室以及时熄灭该腔室内的未燃尽烟蒂,而不影响另 一个主缸体腔室的正常使用,主缸体的两个独立腔室可交替使用;无人使用时,可将左、右罩盖同时关闭,以密封主缸体l,避免烟灰、烟蒂外露,并可及时熄灭置于主缸体l内的未燃尽烟蒂,确保周围环境的卫生、安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打开盖体2,倒除主缸体1内的烟灰、烟蒂,并用水清洗粘附在主缸体1、
导灰筒3内的残余物,保证烟灰缸的整洁。
上述结构的烟灰缸适合于公共场所使用,满足公共场所多人使用的需要。
权利要求1.一种公共场所使用的烟灰缸,包括用于容置烟灰、烟蒂的主缸体以及罩盖在主缸体端口上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顶面中部固接有一个上端向外上方扩展、两端开口的喇叭状中空导灰筒,盖体中部对应开设有一个与导灰筒下端口相连通的中心开口;导灰筒的内上部还套装有一个顶面与导灰筒顶面大体齐平且顶面凹设有多个夹烟槽的无底内套筒,该内套筒的的下端通过多个间隔布置的连接条悬空支撑在导灰筒内壁上,相邻连接条之间的导灰筒内壁与内套筒下端面之间具有过灰间距;主缸体、导灰筒的内部分别通过纵隔板平分为左、右腔,导灰筒内的纵隔板延伸至盖体中心开口中;导灰筒顶部装设有可分别封闭左、右腔上端口的可开闭罩盖。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灰缸,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缸体内底面中部还凸设有一个顶端延伸至主缸体上部的圆锥状导灰座。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灰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灰筒上端口的直径为烟灰缸直径的1 ~ 1. 5倍。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灰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中心开口的直径为4 ~ 8cm。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灰缸,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缸体、盖体上对应设置有相配合的定位机构。
专利摘要一种公共场所使用的烟灰缸,包括带可开闭盖体的主缸体,其特征在于盖体顶面中部还固接有一个喇叭状中空导灰筒,盖体中部对应开设与导灰筒下端口相连通的中心开口;导灰筒内上部套装一个顶面与导灰筒顶面大体齐平且顶面凹设有多个夹烟槽的无底内套筒,内套筒的下端与导灰筒内壁具有过灰间距;主缸体、导灰筒的内部分别通过纵隔板平分为左、右腔,导灰筒内的纵隔板延伸至盖体中心开口中;导灰筒顶部装设有可分别封闭左、右腔的可开闭罩盖。导灰筒呈敞口状,弹灰方便,避免污染环境;夹烟槽与导灰筒顶面配合可确保所夹持的点燃烟支被遗忘时,可自动落入主缸体内,杜绝不安全隐患;烟灰缸内部被分割为两个可封闭的独立腔室,适于公共场所使用。
文档编号A24F19/00GK201315843SQ2008202291
公开日2009年9月3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8日
发明者李向东 申请人:李向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