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打火机烟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1215阅读:8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打火机烟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火机烟盒,具体地说是一种多功能打火机烟盒。
背景技术
传统烟盒包括带打火机的烟盒, 一般都是开合式结构,既不带锁又不带烟 灰缸。吸烟时需要将盒盖打开,将香烟取出,再用打火机点燃香烟,这种烟盒 取烟时需双手操作,不够方便,在一些劳动场所工作或公共场所用较脏的手取 烟或乱掉烟灰,烟蒂,会污染香烟与环境,不够卫生。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多功能打 火机烟盒,该烟盒不必用手拿取香烟,只需向上移动推烟按手向下按压电子夹, 就能将香烟取出点火, 一只手即可操作。同时设置带锁与烟灰缸十分安全与卫 生。
(二) 技 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多功能打火机烟盒, 其结构包括外壳、储烟箱、推烟按手、打火机;所述外壳内部设置储烟箱,所 述外壳外部设置有用于储烟箱的推烟按手;所述打火机设置于外壳内部集成一 体或设置于外部自成一体。便于安装,维修。所述外壳采用金属材料,冲扣压 成型。
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可以开合的储烟箱后盖,储烟箱后盖内部还设置有一个 活动烟灰缸,活动烟灰缸的上端有一个活动盖板。
所述打火机上方火机电子夹上设置有活动按手、火头杯、磁铁;下方则设 置气箱总成和外支架。
(三)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打火机烟盒,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打火机烟盒,在吸烟时不需要将烟盒打开,不必用手拿 取香烟,特别是在特殊场合不适宜用手拿取香烟,只需要向上移动推烟按手, 与向下按压电子夹,就能将香烟取出点火, 一只手即可操作,同时吸烟时打开 后盖上的烟灰缸还可以储藏烟灰与烟蒂。即环保又卫生。同时在不使用时还可 以将打火机电子夹向上移动将按手关上。防止儿童开启。即保险又安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打火机烟盒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打火机烟盒的结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打火机烟盒的结构俯视图。
图中1.活动按手;2.磁铁;3.火头杯;4.电子夹;5.推烟按手; 6.气箱总成;7.外支架;8.盖板;9.活动烟灰缸;10.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打火机烟盒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打火机烟盒,其结构包括外壳IO、储烟箱、推烟按手 5、打火机;所述外壳内部设置储烟箱,所述外壳外部设置有用于储烟箱的推烟 按手;所述打火机设置于外壳内部集成一体或设置于外部自成一体。所述外壳 采用金属材料,冲扣压成型。
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可以开合的储烟箱后盖,储烟箱后盖内部还设置有一个 活动烟灰缸9,活动烟灰缸的上端有一个活动盖板8。使用时可将烟灰缸拉出。
所述打火机上方火机电子夹上设置有活动按手1;在不使用时可以向上关 闭,防止儿童开启。打火时火头杯向外倾斜约124度,火焰在外壳外。使火焰 燃烧时残余气体排放在烟箱外以免气体污染香烟,另外火机电子夹4上还设置 有火头杯3、磁铁2。不使用时可将活动按手向上推,磁吸发生作用,按手自行 回位,达到锁扣功能。下方则设置气箱总成6和外支架7。便于安装,维修。
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的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 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多功能打火机烟盒,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外壳、储烟箱、推烟按手、打火机;所述外壳内部设置储烟箱,所述外壳外部设置有用于储烟箱的推烟按手;所述打火机设置于外壳内部集成一体或设置于外部自成一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打火机烟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 上设置有可以开合的储烟箱后盖,储烟箱后盖内部还设置有一个活动烟灰缸, 活动烟灰缸的上端有一个活动盖板。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打火机烟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火机上方火机电子夹上设置有活动按手、火头杯、磁铁;下方则设置气箱总成和外支架。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打火机烟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采用金属材料,冲扣压成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多功能打火机烟盒,其结构包括外壳、储烟箱、推烟按手、打火机;所述外壳内部设置储烟箱,所述外壳外部设置有用于储烟箱的推烟按手;所述打火机设置于外壳内部集成一体或设置于外部自成一体。在吸烟时不需要将烟盒打开,不必用手拿取香烟,特别是在特殊场合不适宜用手拿取香烟,只需要向上移动推烟按手,与向下按压电子夹,就能将香烟取出点火,一只手即可操作,同时吸烟时打开后盖上的烟灰缸还可以储藏烟灰与烟蒂。即环保又卫生。同时在不使用时还可以将打火机电子夹向上移动将按手关上。防止儿童开启。即保险又安全。
文档编号A24F15/00GK201388532SQ200920152129

公开日2010年1月27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7日
发明者朱建新 申请人:朱建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