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过滤烟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卷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过滤烟嘴。
背景技术:
香烟的烟雾成分复杂,其中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烟焦油、烟碱和一氧化碳。烟焦油里含有几百种对人类有害的化学物质,其中致癌和促癌物质就有很多。烟碱,即尼古丁,它是一种毒性很强的化学物质,它能刺激粘膜,并被粘膜所吸收,致使神经系统发生不良的反应,并通过神经对血管产生不良的后果,造成血管痉挛、血管通透性增加、促进动脉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心律不齐,它还可以与一氧化碳一起促成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等等。烟雾中的一氧化碳,虽然每次吸入量小,不会造成即时死亡,但如果长期吸入,可对人体血管造成影响,是造成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甚至死亡的重要因素。总的来说,香烟烟雾里的烟尘微粒约比普通空气里的微粒多5万倍,里面还含有大量的纤毛毒和能够将粘液凝固的物质,能使纤毛和粘液失去其应有的保护作用。因此,香烟烟雾的毒性很大,致癌性是一个方面,即便不发生癌症,也都有很强的刺激性,能对呼吸道粘膜造成损害。吸烟危害人体健康,随着人们对吸烟危害认识的不断加深,使用过滤烟嘴成为人们减少吸烟危害的一种常用手段。因此,市面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过滤烟嘴,而这些过滤烟嘴多为使用无纺布或其它材料对香烟烟雾中的有害物质进行简单的过滤或吸附,其使用效果不甚明显。有鉴于此,需要设置一种更为有效的过滤烟嘴,以便对香烟烟雾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更为有效的过滤,减少香烟烟雾对人体的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过滤烟嘴,可有效对香烟烟雾中的有害物质进行过滤,减少香烟烟雾对人体的伤害。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过滤烟嘴,包括衔用部分、非衔用部分,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衔用部分和所述非衔用部分的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设置于一个中空的套筒内,且所述连接部分的外壁与所述套筒的内壁之间设置一定的间隙,所述连接部分包括烟雾进口和烟雾出口,所述烟雾进口与所述非衔用部分相通,所述烟雾出口与所述衔用部分相通,所述烟雾进口和烟雾出口之间设置有一挡板,所述烟雾进口与所述挡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滤孔,所述烟雾出口与所述挡板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滤孔,所述烟雾出口设置有过滤膜。优选地,所述烟雾出口处设置有过滤膜槽,所述过滤膜设置于所述过滤膜槽内。优选地,所述过滤膜为纳米过滤膜片。优选地,所述衔用部分与所述连接部分相连接处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连接部分与所述衔用部分相连接处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衔用部分与所述连接部分通过螺纹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孔的数量为4个,均匀环绕分布于所述挡板与所述烟雾进口之间的连接部分侧壁上。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孔的孔径为0. 5mm。优选地,所述第二过滤孔的数量为2个,均匀环绕分布于所述挡板与所述烟雾出口之间的连接部分侧壁上。优选地,所述第二过滤孔的孔径为1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所揭示的过滤烟嘴,包括衔用部分、非衔用部分,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衔用部分和所述非衔用部分的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设置于一个中空的套筒内,且所述连接部分的外壁与所述套筒的内壁之间设置一定的间隙,所述连接部分包括烟雾进口和烟雾出口,所述烟雾进口与所述非衔用部分相通,所述烟雾出口与所述衔用部分,所述烟雾进口和烟雾出口之间设置有一挡板,所述烟雾进口与所述挡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滤孔,所述烟雾出口与所述挡板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滤孔,所述烟雾出口设置有过滤膜。香烟烟雾在流动过程中,从烟雾进口进入第一过滤孔,绕过挡板进入第二过滤孔,最后通过过滤膜的过滤进入口腔。在此过程中,不但利用了过滤膜有效过滤了一部分香烟烟雾内的有害物质,而且第一过滤孔和第二过滤孔的设置,利用了小孔射流原理,使富含焦油的烟雾从每秒120米的速度陡降至几乎为0,从而均匀填满过滤烟嘴,进而利用香烟烟雾从第一过滤孔绕过挡板进入第二过滤孔这一过程中产生的附壁效应,使香烟烟雾中的有害物质更多地吸附于过滤烟嘴内壁。
图I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过滤烟嘴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过滤烟嘴的衔用部分与连接部分去除套筒后的结构 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过滤烟嘴的衔用部分与连接部分去除套筒后的剖视图;图4是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连接部分去除套筒后的剖视图。其中1、烟雾进口 ;2、烟雾出口 ;3、挡板;4、第一过滤孔;5、第二过滤孔;6、过滤膜槽;10、衔用部分;11、连接部分;12、非衔用部分。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过滤烟嘴,包括衔用部分、非衔用部分,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衔用部分和所述非衔用部分的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设置于一个中空的套筒内,且所述连接部分的外壁与所述套筒的内壁之间设置一定的间隙,所述连接部分包括烟雾进口和烟雾出口,所述烟雾进口与所述非衔用部分相通,所述烟雾出口与所述衔用部分相通,所述烟雾进口和烟雾出口之间设置有一挡板,所述烟雾进口与所述挡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滤孔,所述烟雾出口与所述挡板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滤孔,所述烟雾出口设置有过滤膜。优选地,所述烟雾出口处设置有过滤膜槽,所述过滤膜设置于所述过滤膜槽内。优选地,所述过滤膜为纳米过滤膜片。优选地,所述衔用部分与所述连接部分相连接处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连接部分与所述衔用部分相连接处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衔用部分与所述连接部分通过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孔的数量为4个,均匀环绕分布于所述挡板与所述烟雾进口之间的连接部分侧壁上。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孔的孔径为0. 5mm。优选地,所述第二过滤孔的数量为2个,均匀环绕分布于所述挡板与所述烟雾出口之间的连接部分侧壁上。优选地,所述第二过滤孔的孔径为1mm。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描述。
如图I所示,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过滤烟嘴,包括衔用部分10、非衔用部分12,还包括用于连接衔用部分10和非衔用部分12的连接部分11,连接部分11设置于一个中空的套筒内,且连接部分11的外壁与套筒的内壁之间设置一定的间隙。请结合图2至图4,连接部分11包括烟雾进口 I和烟雾出口 2,烟雾进口 I与非衔用部分12相通,烟雾出口 2与衔用部分10相通,烟雾进口 I和烟雾出口 2之间设置有一挡板3,烟雾进口 I与挡板3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滤孔4,烟雾出口 2与挡板3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滤孔5,烟雾出口 2设置有过滤膜。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烟雾出口 2处设置有过滤膜槽6,过滤膜设置于过滤膜槽内。进一步地,此处的过滤膜为纳米过滤膜片,利用纳米纤维制成的无纺布膜片的优良性能,不但过滤效果好,且通过更换不同性能的过滤膜片,可有效吸收香烟烟雾中的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尼古丁和烟焦油等。纳米过滤膜片可以为一层,也可以进行适当增加,以提闻过滤效果。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衔用部分10与连接部分11相连接处设置有内螺纹,连接部分11与衔用部分10相连接处设置有外螺纹,如此设置,衔用部分10与连接部分11通过螺纹连接,既拆装方便,又稳固结实。当然,除去螺纹连接方式外,连接部分11与衔用部分10也可使用常用的卡扣连接方式,或是胶粘等其它常用连接方式。优选地,第一过滤孔4的数量为4个,均匀环绕分布于挡板3与烟雾进口 I之间的连接部分11侧壁上,使用时,香烟烟雾可从烟雾进口 I进入第一过滤孔4。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第一过滤孔4的孔径为0. 5mm。第二过滤孔5的数量为2个,均匀环绕分布于挡板3与烟雾出口 2之间的连接部分11侧壁上。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第二过滤孔5的孔径为1mm。本发明所揭示的过滤烟嘴在使用过程中,只需将香烟的过滤嘴插入过滤烟嘴的非衔用部分12,香烟烟雾从烟雾进口 I进入第一过滤孔4,绕过挡板3进入第二过滤孔5,最后通过过滤膜槽6内过滤膜的过滤后,从烟雾出口 2进入口腔。在此过程中,不但利用了过滤膜有效过滤了一部分香烟烟雾内的有害物质,而且第一过滤孔4和第二过滤孔5的设置,利用了小孔射流原理,使富含焦油的烟雾从每秒120米的速度陡降至几乎为0,从而均匀填满过滤烟嘴,进而利用香烟烟雾从第一过滤孔4绕过挡板3进入第二过滤孔5这一过程中产生的附壁效应,使香烟烟雾中的有害物质更多地吸附于过滤烟嘴内壁。此处,小孔射流原理是指流体通过小孔射入静止环境中时,间断面受到不可避免的干扰,失去稳定而产生涡旋,同时不断移动、变形、分裂产生紊动的现象。烟嘴的小孔射流效应让富含焦油的烟气从每秒120米的速度陡降至几乎为0,从而均匀填满过滤烟嘴,为香烟烟雾的附壁效应铺垫了良好基础。附壁效应也称康达效应或科恩达效应,是一种当气体离开本来流动的方向,改为随着凸出物体流动的现象。此外,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烟雾进口 I处的内径为2mm,外径为8mm,第一过滤孔4处的外径为6mm,第二过滤孔5处的外径为6mm。衔用部分10可用铜、铁、铝等金属或合金制作而成,非衔用部分12可用玉石、塑料或金属等制作而成。另外,将过滤膜槽6和过滤膜设置于烟雾进口 I之前,同样能达到本发明所揭示的过滤烟嘴的过滤效果。本发明所揭示的过滤烟嘴,包括衔用部分10、非衔用部分12,还包括用于连接衔用部分10和非衔用部分12的连接部分11,连接部分11设置于一个中空的套筒内,且连接 部分11的外壁与套筒的内壁之间设置一定的间隙,连接部分11包括烟雾进口 I和烟雾出口 2,烟雾进口 I与非衔用部分12相通,烟雾出口 2与衔用部分10相通,烟雾进口 I和烟雾出口 2之间设置有一挡板3,烟雾进口 I与挡板3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滤孔4,烟雾出口 2与挡板3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滤孔5,烟雾出口 2设置有过滤膜。香烟烟雾在流动过程中,从烟雾进口 I进入第一过滤孔4,绕过挡板3进入第二过滤孔5,最后通过过滤膜的过滤进入口腔。在此过程中,不但利用了过滤膜有效过滤了一部分香烟烟雾内的有害物质,而且第一过滤孔4和第二过滤孔5的设置,利用了小孔射流原理,使富含焦油的烟雾从每秒120米的速度陡降至几乎为0,从而均匀填满过滤烟嘴,进而利用香烟烟雾从第一过滤孔4绕过挡板3进入第二过滤孔5这一过程中产生的附壁效应,使香烟烟雾中的有害物质更多地吸附于过滤烟嘴内壁,使最终吸入口腔的香烟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大大降低,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吸烟者的身体健康。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过滤烟嘴,其特征在于包括衔用部分、非衔用部分,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衔用部分和所述非衔用部分的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设置于一个中空的套筒内,且所述连接部分的外壁与所述套筒的内壁之间设置一定的间隙,所述连接部分包括烟雾进口和烟雾出口,所述烟雾进口与所述非衔用部分相通,所述烟雾出口与所述衔用部分相通,所述烟雾进口和烟雾出口之间设置有一挡板,所述烟雾进口与所述挡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滤孔,所述烟雾出口与所述挡板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滤孔,所述烟雾出口设置有过滤膜。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过滤烟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雾出口处设置有过滤膜槽,所述过滤膜设置于所述过滤膜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过滤烟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膜为纳米过滤膜片。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过滤烟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衔用部分与所述连接部分相连接处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连接部分与所述衔用部分相连接处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衔用部分与所述连接部分通过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过滤烟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孔的数量为4个,均匀环绕分布于所述挡板与所述烟雾进口之间的连接部分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过滤烟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孔的孔径为0.5mm。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过滤烟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孔的数量为2个,均匀环绕分布于所述挡板与所述烟雾出口之间的连接部分侧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过滤烟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孔的孔径为1mm。
全文摘要
一种过滤烟嘴,包括衔用部分、非衔用部分,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衔用部分和所述非衔用部分的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设置于一个中空的套筒内,且所述连接部分的外壁与所述套筒的内壁之间设置一定的间隙,所述连接部分包括烟雾进口和烟雾出口,所述烟雾进口与所述非衔用部分相通,所述烟雾出口与所述衔用部分,所述烟雾进口和烟雾出口之间设置有一挡板,所述烟雾进口与所述挡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滤孔,所述烟雾出口与所述挡板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滤孔,所述烟雾出口设置有过滤膜。本发明所揭示的过滤烟嘴,可有效过滤一部分香烟烟雾内的有害物质。
文档编号A24F13/06GK102948926SQ20121050906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3日
发明者何吉欢, 孔海燕, 周丽霞 申请人: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