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烤成品片烟混配回烤加工旁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0381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卷烟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烤成品片烟混配回烤加工旁路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中式卷烟特色工艺”的全面深入研究,各工业企业提出了针对卷烟品牌和品类发展的原料差异化、特色化加工需求,相比传统工艺,制丝工序部分任务前移至打叶复烤已成必然。为保留卷烟原料香气特征,提升其工业使用价值和降低后续加工强度,已完成醇化的复烤片烟在制丝加工之前,在打叶复烤线上进行回潮、松散、混配和二次复烤处理。传统的打叶复烤生产线主要由润叶、梗叶分离和复烤等关键工序组成,并且是一个只针对初烤烟叶加工的、连续的整体,而复烤片烟无需再次梗叶分离,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协调复烤片烟混配回烤与初烤烟叶加工时间的冲突,以及复烤片烟在打叶复烤线上处理过程中规避梗叶分离工序,是企业目前面临的一个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初烤烟叶加工与复烤片烟混配回烤之间的快速切换,大大降低了两种卷烟原料混杂的风险,缩短了加工路径,节约了能耗,降低了成品片烟造碎几率的复烤成品片烟混配回烤加工旁路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烤成品片烟混配回烤加工旁路装置,包括往复输送装置、移动输送装置和叶片输送装置,所述往复输送装置、移动输送装置和叶片输送装置依次连接,所述往复输送装置安装在移动输送装置前端,所述叶片输送装置安装在移动输送装置的后端。

作为优选,所述的叶片输送装置与梗叶分离工序后的物料输送设备并联,与储叶柜串联。

作为优选,所述叶片输送装置由一条平行输送带和三条爬坡带串联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平行输送带和爬坡带长度为3.0-9.0m,宽度为0.8-1.0m,最高点离地高度为1.0-2.0m,四条输送带之间的落差为0.5-1.0m。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输送装置包括第一移动输送装置、第二移动输送装置、第三移动输送装置和第四移动输送装置。

本发明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本发明的复烤成品片烟混配回烤加工旁路装置通过与打叶复烤生产线并联,实现初烤烟叶加工与复烤片烟混配回烤之间的快速切换,最长切换时间不超过8分钟,有效杜绝了两种卷烟原料混杂的风险。同时,复烤片烟在混配回烤过程中有效规避了梗叶分离工序,缩短了加工路径,节约了能耗,降低了成品片烟造碎几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复烤成品片烟混配回烤加工旁路装置的结构图。

图中:1-表示往复输送装置;2-5表示移动输送装置;6-表示叶片输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发明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复烤成品片烟混配回烤加工旁路装置包括往复输送装置1、移动输送装置2-5、叶片输送装置6。所述的移动输送装置2-5的前置设备为往复输送装置1,两者承接配合使用;所述的移动输送装置2-5的后置设备为叶片输送装置6,两者承接配合使用。所述的叶片输送装置6与梗叶分离工序后的物料输送设备并联,与储叶柜串联。所述的叶片输送装置由1条平行输送带和3条爬坡带串联组成。所述的平行输送带和爬坡带长度为3.0-9.0m,宽度为0.8-1.0m,最高点离地高度为1.0-2.0m,四条输送带之间的落差为0.5-1.0m。所述移动输送装置包括第一移动输送装置2、第二移动输送装置3、第三移动输送装置4和第四移动输送装置5。

本发明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根据生产计划,当复烤片烟混配回烤切换至初烤烟叶加工时,首先采用机电控制将正转的往复输送装置反转,物料即进入移动输送装置,然后依次通过1条平行输送带2和3条爬坡带3-5后,再进入叶片输送装置6,最后进入梗叶分离工序和复烤工序之间的储叶柜。

本发明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本发明的复烤成品片烟混配回烤加工旁路装置通过与打叶复烤生产线并联,实现初烤烟叶加工与复烤片烟混配回烤之间的快速切换,最长切换时间不超过8分钟,有效杜绝了两种卷烟原料混杂的风险。同时,复烤片烟在混配回烤过程中有效规避了梗叶分离工序,缩短了加工路径,节约了能耗,降低了成品片烟造碎几率。

当然,以上只是本发明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烤成品片烟混配回烤加工旁路装置,包括往复输送装置、移动输送装置和叶片输送装置,所述往复输送装置、移动输送装置和叶片输送装置依次连接,所述往复输送装置安装在移动输送装置前端,所述叶片输送装置安装在移动输送装置的后端。该复烤成品片烟混配回烤加工旁路装置通过往复输送装置与打叶复烤生产线并联,实现初烤烟叶加工与复烤片烟混配回烤之间的快速切换,大大降低了两种卷烟原料混杂的风险。同时,复烤片烟混配回烤过程中有效规避了梗叶分离工序,缩短了加工路径,节约了能耗,降低了成品片烟造碎几率。

技术研发人员:袁逢春;何川;龙明海;罗钊;马婷;胡志敏;皇甫东有;王银云;郑博文;徐炜辰;资文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17
技术公布日:2017.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