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收部区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31113发布日期:2019-05-22 02:51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收部区段,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气溶胶供给制品的接收部区段。
背景技术
::诸如香烟、雪茄等的吸烟制品在使用期间燃烧烟草以产生烟草烟雾。人们已经尝试通过生产在不燃烧的情况下释放化合物的产品来提供这些燃烧烟草的制品的替代品。这种产品的示例为加热装置,其通过加热而不燃烧材料来释放化合物。该材料可以为例如烟草或其他非烟草产品,其可以含有或不含有尼古丁。作为另一个示例,存在气溶胶供给制品,诸如所谓的电子烟装置。这些装置通常含有液体,该液体被加热以使液体蒸发以产生可吸入的蒸汽或气溶胶。液体可含有尼古丁和/或气味剂和/或生成气溶胶的物质,诸如甘油。已知的电子烟装置通常不包含除液体中的那些之外的气味剂。技术实现要素: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气溶胶供给制品的接收部区段,该气溶胶供给制品用于在使用中产生气溶胶流,该接收部区段被布置成在其中容纳可激活(activatable,可激活)元件,可激活元件一旦被激活就改变所述气溶胶流的性质,接收部区段包括至少一个激活元件,该激活元件可操作以在使用中在使用者将所述可激活元件安装在接收部区段中之后将力施加到所述可激活元件以激活安装在接收部区段中的所述可激活元件。至少一个破坏元件可以是能够在第一位置和不同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用于在使用中激活安装在接收部区段中的所述可激活元件,并且至少一个破坏元件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移动可以促使在使用中施加所述力以激活安装在接收部区段中的所述可激活偏好元件。第一位置可以用于允许使用者将所述可激活元件安装在接收部区段中。该移动可包括至少一个激活元件沿基本上垂直于接收部区段的纵向轴线的轴线的移动。接收部区段可以限定用于使所述可激活元件安装在其中的通道,并且至少一个激活元件可以通过接收部区段的侧壁可滑动地安装,并且可由使用者操作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并且在第二位置,至少一个激活元件可以延伸到通道中,从而在使用中施加所述力以激活容纳在通道中的所述可激活元件。接收部区段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沿着通道的至少一部分延伸的再成形元件,并且再成形元件可以在基本上垂直于接收部区段的纵向轴线的方向上移动并且朝向通道被偏压,从而允许在使用中容纳在通道中的所述可激活元件在由于所述可激活元件的所述激活导致的变形之后的再成形。至少一个再成形元件可以相对于至少一个激活元件中的一个激活元件围绕接收部区段的纵向轴线以直角或接近直角定向。接收部区段可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激活元件和至少两个所述再成形元件,并且第一所述激活元件可位于通道的与第二所述激活元件相对的一侧,并且第一所述再成形元件可以位于通道的与第二所述再成形元件相对的一侧。接收部区段可以限定用于使所述可激活元件安装在其中的通道,并且至少一个激活元件可以包括沿着通道的至少一部分延伸的弹性构件,并且该弹性构件可以可操作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弯曲,并且在第二位置中,弹性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突出到通道中,从而在使用中施加所述力以激活容纳在通道中的所述可激活元件。至少一个弹性构件的一端可以相对于接收部区段自由移动。弹性构件可包括从弹性构件朝向通道突出的向内突出部分,该向内突出部分用于在使用中接触容纳在通道中的所述可激活元件,从而在使用中施加所述力以激活容纳在通道中的所述可激活元件。弹性构件可包括向外突出部分,该向外突出部分从弹性构件突出远离通道,并用于接触接收部区段的操作元件。接收部区段可以包括壳体,至少一个弹性构件和所述可激活元件被容纳在壳体中,并且操作元件可以可滑动地安装到壳体上,从而允许操作元件相对于壳体基本上平行于接收部区段的纵向轴线进行滑动运动,并且操作元件可由使用者操作以在第一操作元件位置和第二操作元件位置之间滑动,在第一操作元件位置中,操作元件相对远离弹性构件的向外突出部分定位,在第二操作元件位置中,操作元件相对朝向弹性构件的向外突出部分定位,并且操作元件从第一操作元件位置到第二操作元件位置的滑动可致使弹性构件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弯曲,从而在使用中施加所述力以激活容纳在通道中的所述可激活元件。操作元件可包括从操作元件朝向弹性构件突出的向内突出部分,并且当操作元件处于第二操作元件位置时,操作元件的向内突出部分可与弹性构件的向外突出部分纵向地对准。接收部区段可包括壳体,至少一个弹性构件被容纳在壳体中,并且所述可激活元件能容纳在壳体中,并且接收部区段可包括操作元件,并且操作元件可以是可旋转地安装到壳体,从而允许围绕接收部区段的纵向轴线相对于壳体旋转该操作元件,并且操作元件可以限定第一内径向尺寸和较小的第二内径向尺寸,并且操作元件可以是能够由使用者操作以在第一操作元件取向和第二操作元件取向之间旋转,在第一操作元件取向中,第一内径向尺寸与弹性构件旋转地对准,以及在第二操作元件取向中,第二内径向尺寸与弹性构件旋转地对准,并且操作元件从第一操作元件取向到第二操作元件取向的旋转可以引起弹性构件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所述弯曲,从而在使用中施加所述力以激活容纳在通道中的所述可激活元件。操作元件的内径向尺寸可以从第一内径向尺寸到第二内径向尺寸逐渐变化。接收部区段可包括弹性外部部分,其中,弹性外部部分连接到弹性构件以将弹性构件偏压到第一位置。接收部区段可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弹性构件,并且第一所述弹性构件可位于通道的与第二所述弹性构件相对的一侧。可激活元件可以安装在接收部区段中。可激活元件可包括用于改变气溶胶的所述性质的物质,并且所述力可使物质暴露,从而改变所述气溶胶流的所述性质。可激活元件可以包括易破的胶囊,胶囊中包含物质,并且所述力可以破坏胶囊从而暴露物质。易破的胶囊可以容纳在载体材料中,并且该物质可以为液体和/或凝胶,并且所述力可以破坏易破的胶囊以将液体和/或凝胶释放到载体材料中。所述性质可以为气溶胶的感官特性、气溶胶的气味和气溶胶的ph中的一者或多者。接收部区段可包括连接部分,其用于将接收部区段可释放地连接到所述气溶胶供给制品。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气溶胶供给制品的烟嘴,所述气溶胶供给制品用于在使用中产生气溶胶流,该烟嘴包括根据第一方面的接收部区段。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使用中产生气溶胶流的气溶胶供给制品,该气溶胶供给制品包括根据第一方面的接收部区段和/或根据第二方面的烟嘴。气溶胶供给制品可包括:用于容纳液体或材料的容器;加热器,其用于在使用中使容纳在容器中的液体挥发以产生所述气溶胶流或用于在使用中加热但不燃烧材料以产生所述气溶胶流。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从以下参考附图仅作为示例给出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中变得显而易见。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一个示例的气溶胶供给制品的示意性横截面;图2示出了气溶胶供给制品的一部分的示意性透视图,该制品包括根据第一示例的第一接收部区段;图3a和3b示出了气溶胶供给制品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横截面,该气溶胶供给制品包括根据第二示例的处于不同构型的第二接收部区段;图4a至4c示出了气溶胶供给制品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横截面,该气溶胶供给制品包括根据第三示例的处于不同构型的第三接收部区段;图5a至5d示出了气溶胶供给制品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横截面,该气溶胶供给制品包括根据第四示例的处于不同构型的第四接收部区段;图6a至6c示出了气溶胶供给制品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横截面,该气溶胶供给制品包括根据第五示例的处于不同构型的第五接收部区段;图7a至7d示出了气溶胶供给制品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横截面,该气溶胶供给制品包括根据第六示例的处于不同构型的第六接收部区段;图8a、8b和8d示出了气溶胶供给制品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横截面,该气溶胶供给制品包括根据第七示例的处于不同构型的第七接收部区段;以及图8c和8e分别示出了图8a和8d中所示的示例接收部区段的示意性横截面,但是处于分别与图8a和8d中所示的横截面的平面垂直的平面中。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其示出了示例气溶胶供给制品100的示意图。气溶胶供给制品100为吸入装置(即,使用者使用它来吸入由装置提供的气溶胶)。气溶胶供给制品为手持式的。在该示例中,制品100为电子烟装置100。概括地说,装置100使液体挥发以形成蒸汽或气溶胶,蒸汽或气溶胶经过容纳在装置100的接收部区段102中的可激活元件124。在该示例中,接收部区段102为装置102的烟嘴。可激活元件124一旦被激活,就改变经过烟嘴102的蒸汽或气溶胶的性质,以供使用者吸入。例如,可激活元件124可以为易破气味元件124,其一旦被破坏就赋予经过烟嘴102的蒸汽或气溶胶的气味,以供使用者吸入。在这方面,首先可以注意到,通常,蒸汽为温度低于其临界温度的气相中的物质,这意味着例如蒸汽可以在不降低温度的情况下通过增加其压力冷凝成液体。另一方面,通常,气溶胶为在空气或其他气体中的细小固体颗粒或液滴的胶体。“胶体”为微观分散的不溶性颗粒悬浮在另一种物质中的物质。回到图1,装置100包括外部主体106、雾化器108和电池部分112,外部主体容纳包含液体116的液体容器122。雾化器108(电)连接到电池部分112。在该示例中,烟嘴102可拆卸地连接到外部主体106。烟嘴102可以从外部主体106移除,例如以允许进入液体容器122,例如以重新填充容纳在液体容器122中的液体116。烟嘴102具有贯穿其中的通道132,通道132限定了用于蒸汽或气溶胶流的流路径。烟嘴102具有可拆卸地容纳在在通道132中的易破气味元件124,易破气味元件124用于在使用中一旦被破坏就将气味赋予经过烟嘴102的所述气溶胶或蒸汽流。易破气味元件124可以包括调味材料,一旦易破气味元件被破坏(例如压碎、刺穿、机械激活),就可以用于产生所需的味道或香气或其他性质,诸如尼古丁含量。在该示例中,易破气味元件124包括易破的气味胶囊126,其用于当例如由使用者破坏时释放诸如液体和/或凝胶的气味剂以用于向蒸汽和气溶胶中的至少一者的流赋予气味。在该示例中,易破气味元件124包括包裹或嵌入在载体材料中的易破的气味胶囊126。载体材料可包括允许蒸汽或气溶胶通过的材料。载体材料可包括在易破的气味胶囊126被破坏时容纳从易破的气味胶囊126释放的液体和/或凝胶的材料。载体材料可以为任何合适的材料,例如醋酸纤维素。当易破气味元件124并因此气味胶囊126被破坏时(例如,压碎、刺穿、机械激活),包含在气味胶囊126中的诸如液体和/或凝胶的气味剂被释放到载体材料中,从而向经过该载体材料的蒸汽或气溶胶加气味。易破气味元件124可以为多孔的,例如以允许蒸汽或气溶胶通过它。易破气味元件124可以为自支撑的,以便于使用者容易地处理(例如,容易从嘴件102插入和/或移除)。例如,易破气味元件124可包括部分或全部包裹在包装物中的材料,和/或易破气味元件124可被支撑在弹性壳体中,例如塑料壳体(未示出)中。如上所述,易破气味元件124可包括例如载体材料,诸如醋酸纤维素等。该载体材料本身可以为有气味的。易破气味元件124可以为圆柱形的,和/或包括圆柱形部分,以便容易地和/或紧密地装配到烟嘴102的对应的圆柱形通道132中。装置100被布置成使得,例如在使用中,当液体116挥发以产生液滴的气溶胶或被充分加热以产生蒸汽时,至少一些且优选地全部或基本上全部的气溶胶或蒸汽经过容纳在烟嘴102中的易破气味元件124,以便将气味元件134的成分夹带在其中。在一些示例中,产生蒸汽,然后其在离开装置100之前在气溶胶上至少部分地形成冷凝物。液体容器122通常居中设置在外部主体106中。液体容器122为环形的并且限定了贯穿液体容器122的长度的通道104。液体容器122可以由刚性、水密和气密的材料(诸如金属、合适的塑料等)形成。应当理解,液体容器122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诸如圆锥形、截头圆锥形或这些的组合,等等。雾化器108设置有加热器110和与加热器110(热)接触的芯(未示出)。示意性地示出了加热器110的取向,并且例如加热器110可以为其纵向轴线垂直于或平行于液体容器108的纵向轴线的线圈。芯(未示出)与液体116接触。这可以通过例如将芯(未示出)插入穿过液体容器122的端壁122b中的通孔(未示出)来实现。可选地或另外地,端壁122b可以为允许液体从液体容器122通过的多孔构件,并且芯(未示出)可以与多孔端壁122b接触。端壁122b可以例如呈多孔陶瓷盘的形式。这种类型的多孔端壁122b有助于调节到芯(未示出)上的液体流。芯(未示出)通常为吸收性的并且用于通过毛细管作用从液体容器122中吸入液体116(图1中箭头a所示)。芯优选地为非织造的并且可以为例如棉或羊毛材料等,或合成材料,包括例如聚酯、尼龙、纤维胶、聚丙烯等,或陶瓷材料。雾化器108(电)连接到电池部分116中的电池,以使加热器110能够被供电。当加热器110通电时(例如,可以通过使用者操作装置100的按钮(未示出)或通过整个装置100的吹气检测器启动(未示出),如本身已知的那样),液体116通过芯从液体容器122中吸入(如图1中箭头a所示)并由加热器110加热以使液体挥发或蒸发,从而产生蒸汽和气溶胶中的至少一者。当使用者在吸嘴102上吸入时,空气通过空气入口118被吸入。液体116被加热器110挥发或蒸发到来自空气入口118的空气中,从而产生蒸汽和气溶胶中的一者的流。蒸汽或气溶胶流通过液体容器122的通道104、通过容纳在烟嘴102中的气味元件134被吸入烟嘴102的通道132中,并从装置100吸出以供使用者吸入(如图1中的箭头b所示)。蒸汽或气溶胶从易破气味元件124中吸取(夹带)气味(和/或其他成分)(例如,一旦易破气味元件124被破坏)。由此,易破气味元件124的一种或多种成分与蒸汽和气溶胶中的至少一者的流混合。在易破气味元件124包含或包括尼古丁的示例中,蒸汽或气溶胶因此还可含有从易破气味元件124夹带的尼古丁。例如在液体容器122的上端122a处或其附近可以提供单向阀(未示出),使得蒸汽或气溶胶仅可以离开通道104并且不能回流到加热器110或者装置100的电子器件(未示出)。易破气味元件124可以为或包括可用于将气味(和/或一种或多种其他成分)赋予气溶胶或蒸汽的材料。在一些示例中,易破气味元件124的一种或多种成分可包括材料本身固有的成分。该材料可以例如由烟草组成或包含烟草。当气溶胶或蒸汽穿过并越过烟草时,气溶胶或蒸汽夹带来自烟草的有机和其他化合物或成分,将赋予烟草其感官特性,从而赋予气溶胶或蒸汽气味。然而,应当理解,除烟草之外的材料可用于赋予气溶胶或蒸汽流不同的气味(和/或一种或多种其他成分)。气味元件124可包括添加到气味元件124的材料中的成分。可以在液体116中提供尼古丁。因此,在打算该装置100为使用者提供尼古丁的情况下,尼古丁可以设置在液体116中、可以从气味元件124获得或者这些的任何组合获得。同样,可以将气味剂添加到气味元件124(无论气味元件124是否包括烟草)和/或添加到液体116。气味元件124的材料可以为一种固体材料,或者为多种固体材料的混合物,每者中的一种或多种材料包括可以与蒸汽或气溶胶流混合的一种或多种成分。应当理解,气味元件124可以包括一种或多种其他成分,这些成分不会被夹带到通过其中的气溶胶或蒸汽中。还应理解,气味元件124可包括不赋予任何气味和/或将任何成分释放到蒸汽或气溶胶流中的部分。现在将描述与气溶胶供给制品(例如图1中的装置100)一起使用的各种接收部区段。概括地说,各种接收部区段被布置成在其中容纳易破气味元件,一旦易破气味元件被破坏就释放气味剂,该气味剂用于在使用中向由整个气溶胶供给制品产生的蒸汽和气溶胶中的至少一者的流赋予气味。例如,可以通过在使用中使气溶胶或蒸汽中的至少一者的流穿过安装在接收部区段中的易破气味元件,来赋予气味。各种接收部区段各自包括至少一个破坏元件,该破坏元件可在使用中操作以在使用者在接收部区段中安装易破气味元件之后破坏安装在接收部区段中的该易破气味元件。因此,在易破气味元件已经安装在与接收部区段一起使用的整个气溶胶供给制品(例如图1中的装置100)中之后,各种接收部区段为使用者提供了破坏易破气味元件的便利方式。例如,这允许使用者例如在使用期间快速且容易地控制:用于吸入的蒸汽或气溶胶是否没有被易破气味元件的气味调味(即,当易破气味元件处于未破坏的状态时),或者用于吸入的蒸汽或气溶胶是否被易破气味元件的气味调味(即,当易破气味元件处于被破坏(激活)状态时)。出于方便的原因,如本文所用,术语气溶胶应视为包含气溶胶、蒸汽或气溶胶和蒸汽的混合物。首先转到图2,其示意性地示出了装置200的一部分的透视图,装置200包括示例接收部区段202。在该示例中,接收部区段202为装置200的嘴端区段202,也就是说,接收部区段202朝向装置200的一端定位,以便在使用中容纳到使用者的嘴中。在一些示例中,嘴端区段202或其至少一部分为烟嘴202。在其他示例中,接收部区段202可以位于整个装置200中的不同位置,例如主体和烟嘴的中间位置。为简洁起见,图2中的与已经参考图1描述的那些特征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及其功能给出了与图1中相似的附图标记但增加了100,并且将不再详细描述。嘴端区段202通常为圆柱形的。嘴端区段202通过连接工具228可拆卸地连接到整个装置200的主体206。连接工具228可以为例如螺纹连接件等,例如,嘴端区段202可以具有可连接到主体206的对应阴螺纹的阳螺纹。嘴端区段202包括可移除的嘴部分202a以用于容纳到使用者的嘴(未示出)中。嘴端区段202在其内部限定通道232。通道232从开口(图2中未示出)延伸,以利用整个装置(例如图1的装置100)的气溶胶流路径204流体连接到嘴部分202a的用于气溶胶的出口的开口234以供使用者吸入。包含易破的气味胶囊226的易破气味元件224被容纳在通道232中。嘴端区段包括破坏元件250。在该示例中,图2中仅示出了一个破坏元件250,但是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多于一个破坏元件,例如,任何数量的破坏元件。破坏元件250可在第一位置(如图2所示)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第一位置用于允许使用者在嘴端区段202中安装易破气味元件224。例如,当破坏元件250处于第一位置时(如图2所示),破坏元件250不延伸到通道232中,并因此通道232为空着的,以用于例如经由嘴部分202a的开口234将易破气味元件234安装在其中。第二位置(未示出)用于在使用中破坏安装在嘴端区段202中的气味元件234。在使用中破坏元件250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移动(箭头c)破坏安装在嘴端区段202中的易破气味元件234。具体地,破坏元件250的移动包括破坏元件250沿着基本上垂直于嘴端区段202的纵向轴线p-p的轴线的移动。在该示例中,破坏元件250为细长杆。嘴端区段202在嘴端区段202的侧壁230中限定开口231,开口231从嘴端区段202的外表面延伸到由嘴端区段202限定的通道232。破坏元件250被容纳在侧壁230的开口231中,从而穿过嘴端区段202的侧壁230可滑动地安装。破坏元件250比侧壁230在厚度方向上更长,因此在第一位置(如图2所示)从开口231突出远离通道232。破坏元件250可由使用者操作以在第一位置(如图2所示)和第二位置(未示出)之间滑动(箭头c),即滑动穿过侧壁230并滑入通道232。在第二位置,破坏元件250延伸到通道232中,从而在使用中破坏容纳在通道232中的易破气味元件224。破坏元件250横向破坏易破气味元件250。破坏元件250在一端250a处变窄以用于破坏易破气味元件224。对于由使用者施加的给定力,破坏元件250的端250a处变窄增加了由破坏元件250施加在易破气味元件224上的压力。这增加了使用者可破坏易破气味元件224的容易程度。在使用中,例如当嘴端区段202连接到装置的其余部分时(例如,如图1中的装置100示意性地示出),使用者可将易破气味元件224安装到嘴端区段202中。在稍后的某个时间,使用者然后可以操作破坏元件250以破坏易破气味元件224。当使用者在嘴端区段202上抽吸时,空气通过空气入口(图1中的120)吸入,并且加热器(图1中的110)使容纳在液体容器(图1中的122)中的液体(图1中的116)挥发到入口空气中以产生气溶胶流。该流流过液体容器(图1中的122)中的通道(图1中的104)、流入嘴端区段202的通道232中、穿过(破坏的)易破气味元件234,并从嘴部分202a的出口234离开以供使用者吸入。由此穿过(破坏的)易破气味元件234的气溶胶流在流中夹带由破坏的气味元件234释放的一种或多种成分。该使用描述也适用于本文描述的其他示例,因此将不再详细描述。现在参考图3a和3b,其示意性地示出了气溶胶供给装置300的另一部分的横截面,其包括处于不同构型的示例接收部区段302。图3a和3b中的横截面在垂直于接收部区段302的纵向轴线p的平面中截取。在该示例中,接收部区段302也为嘴端区段302。为简洁起见,图3中的与已经参考图2描述的那些特征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及其功能给出了与图2中相似的附图标记但增加了100,并且将不再详细描述。图3a至3c中所示的嘴端区段302类似于图2中所示的嘴端区段202。包括易破的气味胶囊326的易破气味元件324被容纳在嘴端区段302的通道322中。在一端350a处变窄的第一破坏元件350通过开口331容纳在嘴端区段302的侧壁330中,并且由此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操作,如上文关于上面参考图2所描述的破坏元件250所述。然而,图3a至3c中所示的嘴端区段302包括第二破坏元件351。第二破坏元件351与第一破坏元件350基本上相同。第二破坏元件351为细长杆,其在一端351a处变窄,并且通过第二开口333容纳在嘴端区段302的侧壁330中,从而穿过嘴端区段302的侧壁330可滑动地安装。类似于第一破坏元件350,第二破坏元件351可由使用者操作以在破坏元件351不延伸到通道332中的第一位置(如图3a中)和破坏元件351延伸到通道332中的第二位置(如图3b中)之间滑动。在该示例中,第一破坏元件350和第二破坏元件351都是箭状的横截面。各个端350a、351a采用箭头形状,位于主杆状主体350b、351b的端上。因此,破坏元件350、351各自包括在相应的端350a、351a和相应的主体350b、351b之间在宽度上的对应台阶350c、351c。各个主体350b、351b通过相应的开口331、333而被接收。各个台阶350c、351c处的相应端350a、351a的宽度大于相应开口331、333的宽度,这防止各个破坏元件350、351通过相应的开口331、333整体径向向外被移除。第二开口333和第二破坏元件351位于通道332的与第一开口331和第一破坏元件350相对的一侧。第二开口333和第二破坏元件351沿着嘴端区段302的纵向轴线p-p位于与第一开口331和第一破坏元件350相同的位置。由此,第一破坏元件350和第二破坏元件351可由使用者操作以沿着基本上垂直于嘴端区段302的纵向轴线p-p的轴线朝向彼此滑动。因此,容纳在嘴端区段302的通道332中的易破气味元件324可以分别在第一破坏元件350和第二破坏元件351的窄端350a、351a之间被破坏。存在两个可操作的破坏元件350、351减小了每个破坏元件350、351破坏其间的通道332中的易破气味元件224所需的力。相对的两个破坏元件350、351允许破坏元件350、351的方便的手动操作,例如分别使用使用者的手的拇指和食指。图3a和3b中所示的嘴端区段302包括第一再成形元件370和第二再成形元件371,每个再成形元件均沿通道332的一部分在通道332的相对侧上延伸。再成形元件370、371在嘴端区段302的侧壁330的内部。再成形元件370、371可在基本上垂直于嘴端区段302的纵向轴线p-p的方向上移动。具体地,第一再成形元件370包括至少一个细长狭槽397,其用于容纳嘴端区段302的销396。类似地,第二再成形元件371包括至少一个细长狭槽397a,其用于容纳嘴端区段302的销396a。细长狭槽397、397a沿嘴端区段302的纵向轴线p-p径向延伸,因此允许相应的再成形元件370、371相对于嘴端区段302在基本上垂直于嘴端区段302的纵向轴线p-p的方向上滑动。再成形元件370、371相对于破坏元件350、351围绕纵向轴线p-p基本上以直角定向。因此,再成形元件的移动是沿着与破坏元件359、351可沿着其移动的轴线基本上成直角的轴线进行。再成形元件370、371各自在破坏元件350、351的相应的变窄端350a、351a处接触破坏元件。再成形元件370、371被成形为使得用于接触破坏元件350、351的再成形元件370、371的表面位于基本上平行于由破坏元件350、351的变窄端350a、351a限定的平面的平面中。当破坏元件350、351被径向向内推向通道332,例如以便破坏容纳在其中的易破气味元件324时,因此相应的变窄端350a、351a对再成形元件370、371施加力,这致使再成形元件370、371从通道332径向向外滑动。嘴端区段302包括第一偏压工具399,例如弹簧399,其将第一再成形元件370偏压远离侧壁330的内表面并朝向通道332。类似地,嘴端区段302包括第二偏压工具398,例如弹簧398,其将第二再成形元件371偏压远离侧壁330的内表面并朝向通道332。因此,在相应的偏压工具398、399的力的作用下,再成形元件370、371可以朝向通道332径向向内滑回。再成形元件370、371相对于破坏元件350、351围绕嘴端区段302的纵向轴线p-p以直角或接近直角定向。当破坏元件350横向破坏(例如压碎)易破气味元件324时,易破气味元件324可以变形,从而沿着破坏轴线(即,破坏元件350、351沿其滑动的轴线)减小宽度,并且沿垂直于破坏轴的轴线增加宽度。再成形元件370、371与破坏元件350、351成直角定向,这允许再成形元件370、371经由偏压工具399、398沿基本上垂直于破坏轴线的轴线施加返回(挤压)力。这减小了易破气味元件324沿垂直于破坏轴线的轴线的宽度,并且增加了易破气味元件324沿着破坏轴线的宽度,从而在易破气味元件破坏之前使其朝向其原始形状返回。因此,再成形元件370、371允许容纳在通道332中的易破气味元件324在易破气味元件324由于在使用中易破气味元件324的破坏导致的变形之后的再成形。这种再成形减少了易破气味元件324中可能由于易破气味元件324的破坏而产生的压降的增加。因此,再成形允许从整个装置300一致地输送气溶胶,无论易破气味元件324是否已经被破坏。现在参考图3a和3b所示的顺序,在图3a中,易破气味元件容纳在通道332中,并且第一破坏元件350和第二破坏元件351各自处于第一位置,即远离易破气味元件324。例如,使用者可能希望破坏易破气味元件324,以便改变由装置300产生的气溶胶的气味。因此,使用者可以将第一破坏元件350和第二破坏元件351朝向彼此径向向内推动,即,将第一破坏元件350和第二破坏元件351滑动到第二位置(图3b)。因此,易破气味元件324在第一破坏元件350和第二破坏元件351之间被破坏(例如被压碎),并且被破坏(例如压碎)释放气味以使穿过其中的气溶胶调味。在被破坏(例如压碎)时,易破气味元件324变形,这样使得其沿垂直于破坏轴线的轴线的宽度增加。第一破坏元件350和第二破坏元件351径向向内的移动致使再成形元件370、371沿垂直于破坏轴线的轴线径向向外远离通道移动,从而激励偏压工具398、399(图3b)。然后,使用者可以停止推动破坏元件350、351。偏压工具398、399使再成形元件370、371径向向内返回到它们的初始位置,并且这样做使易破气味元件324朝向其原始形状再成形。再成形元件370、371的径向向内移动使得破坏元件径向向外滑动到第一位置(图3a)。尽管本文对其他示例接收部区段的描述没有明确地指代易破气味元件的“再成形元件”或“再成形”,但是将容易理解的是,该特征可以同样地应用于其他示例。现在参考图4a至4c,其示意性地示出了气溶胶供给制品400的一部分的横截面,其中另一示例接收部区段402具有不同的构型。在该示例中,接收部区段402也为嘴端区段402。为简洁起见,图4中的与已经参考图3a至3c描述的那些特征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及其功能给出了与图3中相似的附图标记但增加了100,并且将不再详细描述。如在图2中所示的嘴端区段202中,图4a至4d中所示的嘴端区段402限定了通道432,通道432具有易破气味元件424,易破气味元件包括安装在其中的易破的气味胶囊426。嘴端区段402包括可移除的嘴部分202a,其限定出口434,出口434用于吸入由整个装置400产生的气溶胶。当嘴部分402a被移除时,通道的开口444暴露,从而允许在其中安装易破气味元件424。嘴端区段402包括连接工具428,其用于将嘴端区段402可释放地连接到整个装置400的主体406。嘴端区段402包括破坏元件450,破坏元件450能够沿着基本上垂直于嘴端区段402的纵向轴线p-p的轴线在用于允许易破气味元件424安装在通道432中的第一位置(参见图4a)和用于破坏安装在通道432中的所述易破气味元件424的第二位置(参见图4b)之间移动。然而,在该示例中,破坏元件450包括沿着嘴端区段402的通道432的一部分延伸,即沿通道432在基本上平行于嘴端区段402的纵向轴线p-p的方向上延伸的弹性构件450。弹性构件450可由使用者操作以在第一位置(参见图4a)和第二位置(参见图4b)之间弯曲或屈曲。在第一位置(图4a),弹性构件450基本上与通道平行,从而允许在其中插入易破气味元件424。在第二位置(参见图4b),弹性构件450的一部分450a突出到通道432中,从而破坏(例如挤压)容纳在通道432中的易破气味元件424。在该示例中,弹性构件450形成限定通道432的嘴端区段402的侧壁430的一部分。弹性构件450的一端453相对于侧壁430自由移动。因此,弹性构件450的端453可相对于侧壁430的其余部分弯曲到通道432中,从而破坏容纳在通道432中的易破气味元件424。易破气味元件424由支撑构件456支撑在通道432中。弹性构件450在弹性构件450的可自由移动的端453处包括从弹性构件450朝向通道432突出的向内突出部分450a。向内突出部分450a用于接触容纳在通道432中的易破气味元件424,从而当弹性构件450弯曲到第二位置时破坏容纳在通道432中的所述易破气味元件424。当弹性构件450由于使用者施加在弹性构件450上的给定横向力而弯曲到第二位置时,向内突出部分450a增加施加在易破气味元件424上的压力。因此,向内突出部分450a增加了使用者可以破坏容纳在通道432中的易破气味元件424的容易程度。尽管没有在本文描述的每个示例中明确提及该“向内突出部分”特征,但是应当理解,该特征可以同等地应用于那些其他示例。嘴端区段402包括沿着嘴端区段402的通道432的一部分延伸,即沿着通道432在基本上平行于嘴端区段402的纵向轴线p-p的方向上延伸的反应元件458。反应元件458位于通道432的与弹性构件450相对的一侧,因此当使用者操作时,对由弹性构件450施加在易破气味元件426上的力作出反应。因此,易破气味元件426在由使用者可操作的弹性构件450和反应元件458之间被破坏(例如被压碎)。类似于弹性构件450,反应元件458包括向内突出部分458a,该向内突出部分458a突出到通道432中,并且向内突出部分458a与弹性构件450的向内突出部分450a相对。这(进一步)增加了当使用者操作弹性构件450时施加在易破气味元件424上的压力,因此(进一步)增加了使用者可破坏容纳在通道432中的易破气味元件424的容易程度。参考图4a至4c所示的顺序,在图4a中,嘴部分402a从嘴端区段402移除,从而允许易破气味元件424在通道432中的插入、移除或替换。使用者可以将嘴部分402a替换为嘴端区段402。在图4a中,易破气味元件424容纳在通道432中,并且弹性构件450处于第一部分中,即相对于嘴端区段402的纵向轴线p-p基本上平行(未弯曲)。在稍后的某个阶段,使用者可能希望破坏(激活)易破气味元件,以便通过易破气味元件调味从装置400吸入的气溶胶。因此,使用者可以横向地(即,在垂直于嘴端区段402的纵向轴线p-p的方向上)推动(箭头i)弹性构件450。这使得弹性构件450弯曲,使得向内突出部分450a突出到通道432中,并且在弹性构件的向内突出部分450a和抵抗元件458的向内突出部分458a之间破坏(激活)易破气味元件424,从而从易破的气味胶囊426释放气味。弹性构件450现在处于第二位置(参见图4b)。当使用者停止推动弹性构件450时,由于其弹性(自然弹力),弹性构件450返回到第一部分,即返回以便相对于嘴端区段402的纵向轴线p-p基本上平行(未弯曲)。现在参考图5a至5d,其示意性地示出了气溶胶供给制品500的一部分的横截面,其中另一示例接收部区段502具有不同的构型。在该示例中,接收部区段也为嘴端区段502。为简洁起见,图5a至5d中的与已经参考图4a至4c描述的那些特征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及其功能给出了与图4a至4d中相似的附图标记但增加了100,并且将不再详细描述。图5a至5d中所示的嘴端区段502类似于图4a至4c中所示的嘴端区段402。包括易破的气味胶囊526的易破气味元件524被容纳在嘴端区段502的通道532中。第一弹性构件550可沿着平行于嘴端区段502的纵向轴线的轴线弯曲,并且由此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操作,如上文关于上面参考图4描述的弹性构件450所述。然而,图5a至5d中所示的嘴端区段502包括第二弹性构件551。第二弹性构件551与上述第一弹性构件550基本上相同,因此不再详细描述。类似于第一弹性构件550,第二弹性构件551可由使用者操作以在弹性构件551不延伸到通道532中的第一位置(如图5b中)和弹性构件551延伸到通道532中的第二位置(如图5c中)之间弯曲。第二弹性构件551位于通道532的与第一弹性构件550相对的一侧。第二弹性构件551沿着嘴端区段502的纵向轴线p-p位于与第一弹性构件550相同的位置。由此,第一弹性构件550和第二弹性构件551可由使用者操作以朝向彼此弯曲。因此,容纳在嘴端区段502的通道532中的易破气味元件524可以在第一弹性构件550和第二弹性构件551之间被破坏(例如被压碎)。存在两个可操作的弹性构件550、551减小了每个弹性构件550、551破坏(例如挤压)其间的通道532中的易破气味元件524所需的力。相对的两个破坏元件550、551允许弹性构件550、551的方便的手动操作,例如分别使用使用者的手的拇指和食指。嘴端区段502包括弹性外部部分553。弹性外部部分553通常为环形的并且环绕嘴端区段502的侧壁530和弹性构件550、551。类似于弹性构件550、551,弹性外部部分553在基本上垂直于嘴端区段502的纵向轴线p-p的方向上是弹性的。弹性外部部分553在其外表面上包括肋条,以便当在嘴端区段502上横向挤压时便于使用者抓握,以在破坏(激活)容纳在通道532中的易破气味元件524时弯曲弹性构件550、551。弹性外部部分553连接(例如固定连接)到弹性构件550、551,以将弹性构件550、551偏压到第一位置。应当理解,弹性外部部分553可以具有与上面参考图3描述的再成形元件370、371类似的功能,并且将不再详细描述该功能。可以说,在破坏易破气味元件之后,弹性外部部分553可以通过沿垂直于破坏轴线的轴线施加再成形力而帮助易破气味元件再成形。参考图5a至5d所示的顺序,在图5a中,嘴部分502a从嘴端区段502移除,从而允许易破气味元件524插入(箭头j)嘴部分502a的容纳部分580中。使用者可以将嘴部分502a推入(箭头k)嘴端区段502的通道532中,从而将易破气味元件524安装到通道532中。在图5b中,易破气味元件524容纳在通道532中,并且弹性构件551、553处于第一部分中,即相对于嘴端区段502的纵向轴线p-p平行(未弯曲)。在稍后的某个阶段,使用者可能希望破坏(激活)易破气味元件524,以便通过易破气味元件调味从装置500吸入的气溶胶。因此,使用者可以经由弹性外部部分553横向(即,在基本上垂直于嘴端区段502的纵向轴线p-p的方向上)推动(箭头l)弹性构件550、551。这使得弹性构件550、551朝向彼此向内弯曲,以便突出到通道532中并破坏易破气味元件524,从而从易破的气味胶囊526释放气味。弹性构件550现在处于第二位置(参见图5c)。当使用者停止推动弹性构件550、551时,由于弹性构件550、551的弹性(自然弹力)(或另选地或另外地,由于与弹性构件550、551连接的弹性外部部分的弹性),弹性构件550、551返回到它们各自的第一位置,即返回以便相对于嘴端区段502的纵向轴线p-p平行(未弯曲)(图5d)。现在参考图6a至6c,其示意性地示出了气溶胶供给制品600的一部分的横截面,其中另一示例接收部区段602具有不同的构型。在该示例中,接收部区段也为嘴端区段602。为简洁起见,图6中的与已经参考图5a至5d描述的那些特征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及其功能给出了与图5中相似的附图标记但增加了100,并且将不再详细描述。图6a至6d的嘴端区段602类似于图5a至5d中所示的嘴端区段502。嘴端区段602包括在通道632的相对两侧上的弹性构件650、651,通道632具有容纳在其中的易破气味元件624,气味元件624包括易破的气味胶囊626。如上面参考图5a至5d所述,弹性构件650、651可操作地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弯曲到通道632中,从而破坏易破气味元件624。然而,在该示例中,弹性构件650、651各自包括相应的向内突出部分650a、651a,其朝向通道632径向向内突出以用于破坏容纳在其中的易破气味元件624。在该示例中,弹性构件650、651被容纳在嘴部分602a中以便容纳到使用者的嘴中。嘴部分602a限定开口634,以允许使用者经由通道632从装置600吸入气溶胶。嘴部分602a可从嘴端区段602移除,从而暴露弹性构件650、651,以允许易破气味元件624被容纳在其间。嘴部分602a通过柔性皮带657连接(系栓、束缚)到嘴端区段602。该皮带657有助于防止嘴部分602a在从嘴端区段602移除时被错放。嘴部分602a的侧壁642包括弹性部分642a。弹性部分642a通常为环形的,并且当嘴部分602a连接到嘴端区段602使得弹性构件650、651被容纳在嘴部分602a中时,弹性部分环绕弹性构件650、651。类似于弹性构件650、651,弹性部分642a在基本上垂直于嘴端区段602的纵向轴线p-p的方向上是弹性的。参考图5a至5c所示的顺序,在图6a中,嘴部分602a从嘴端区段602移除,从而允许易破气味元件624插入(箭头q)到弹性构件650、651之间的通道632中。使用者可以在弹性构件650、651上操纵(箭头r)嘴部分602a,以便将嘴部分602a连接到嘴端区段602,从而将易破气味元件624安装到嘴端区段602中(参见图6a)。在稍后的某个阶段,使用者可能希望破坏(激活)易破气味元件624,以便通过易破气味元件调味从装置600吸入的气溶胶。因此,使用者可以经由嘴部分602a的弹性部分642a横向(即,在基本上垂直于嘴端区段602的纵向轴线p-p的方向上)推动(挤压)(箭头s)弹性构件650、651。这使得弹性构件650、651朝向彼此向内弯曲,以便突出到通道632中,并经由相应的向内突出部分650a、651a破坏易破气味元件624,从而从易破的气味胶囊626释放气味。弹性构件650、651现在处于第二位置(参见图6b)。当使用者停止推动弹性构件650、651时,由于弹性构件650、651的弹性(自然弹力),弹性构件650、651返回到它们各自的第一位置,即返回以便相对于嘴端区段502的纵向轴线p-p平行(未弯曲)(图6c)。现在参考图7a至7d,其示意性地示出了气溶胶供给制品700的一部分的横截面,其中另一示例接收部区段702具有不同的构型。在该示例中,接收部区段也为嘴端区段702。为简洁起见,图7中的与已经参考图6a至6c描述的那些特征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及其功能给出了与图6中相似的附图标记但增加了100,并且将不再详细描述。图7a至7d的嘴端区段702类似于图6a至6c中所示的嘴端区段502。嘴端区段702包括在通道732的相对两侧上的弹性构件750、751,通道732具有容纳在其中的易破气味元件724,气味元件724包括易破的气味胶囊726。如上面参考图6a至6c所述,弹性构件750、751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可操作地弯曲到通道732中,从而破坏易破气味元件724。然而,与参考图6a至6c描述的弹性构件650、651不同,弹性构件750、751不会通过使用者向弹性构件750、751施加横向挤压力而一起横向弯曲,而是通过使操作元件759基本上平行于嘴端区段702的纵向轴线p-p滑动而一起弯曲。具体地,当安装在嘴端区段702中时,嘴端区段702的嘴部分702a为壳体702a,弹性构件750、751和易破气味元件724被容纳在壳体702a中。操作元件759可滑动地安装到嘴部分702a,从而允许操作元件759相对于嘴部分702a基本上平行于嘴端区段702的纵向轴线p-p的滑动。在该示例中,操作元件759通常为环形的并且围绕嘴部分的圆周布置为套环759。弹性构件750、751各自包括向外突出部分750b、751b。向外突出部分750b、751b从相应的弹性构件750、751突出远离通道732,并且用于接触嘴端区段702的操作元件759。操作元件759可由使用者操作以在第一操作元件位置(参见图7b)和第二操作元件位置(参见图7c)之间滑动。在第一操作元件位置(图7b)中,操作元件759相对远离(即轴向远离)弹性构件750、751的向外突出部分750b、751b定位。在该位置,操作元件759不对弹性构件750、751施加任何径向向内的力,并且弹性构件750、751保留在第一位置。在第二操作元件位置(图7c)中,操作元件759相对朝向弹性构件750、751的向外突出部分750b、751b定位(即,轴向接近)。在该位置,操作元件759使向外突出部分750b、751b移位,并因此弹性构件750、751径向向内朝向通道732移位,即移动到第二位置。操作元件759相对于嘴部分702a基本上平行于嘴端区段702的纵向轴线p-p从第一操作元件位置(图7b)滑动到第二操作元件位置(图7c),从而致使弹性构件750从第一位置弯曲到第二位置,从而破坏容纳在通道732中的所述易破气味元件724。操作元件759包括向内突出部分759a,该向内突出部分759a从操作元件759朝向弹性构件750、751突出。当操作元件759处于第二操作元件位置(图7b)时,操作元件759的向内突出部分759a与弹性构件750、751的向外突出部分750b、751b纵向(轴向)对准。由此,操作元件759的向内突出部分759a增加了弹性构件750、751进入通道732的移位(弯曲),从而提供了容纳在通道732中的易破气味元件724的有效破坏。操作元件759可滑动超过第二操作元件位置滑动到第三操作元件位置(参见图7d)。在第三操作元件位置,操作元件759的向内突出部分759a滑动超出,因此纵向(轴向)未对准弹性构件750、751的向外突出部分750b、751b。在该位置,与第一操作元件位置一样,操作元件759不对弹性构件750、751施加任何径向向内的力,并且弹性构件750、751凭借其弹性(自然弹力)再次返回到第一位置。在该示例中,第三操作元件位置中的操作元件759封闭嘴部分702a中的间隙754,从而密封从整个装置700的主体706到嘴部分734的出口734的穿过嘴端区段702的流路径。参考图7a至7d所示的顺序,在图7a中,嘴部分702a从嘴端区段702移除,从而允许易破气味元件724插入在弹性构件750、751之间。使用者可以将嘴部分702a附接到嘴端区段702,从而将弹性构件750、751和易破气味元件724容纳在嘴部分702a中(参见图7b)。在图7b中,操作元件759处于第一操作元件位置,并因此弹性构件751、750处于第一位置,即相对于嘴端区段702的纵向轴线p-p平行(未弯曲)。在稍后的某个阶段,使用者可能希望破坏(激活)易破气味元件724,以便通过易破气味元件调味从装置700吸入的气溶胶。因此,使用者可以在基本上平行于嘴端区段702的纵向轴线p-p的方向上相对于嘴端区段702朝向装置700的主体706推动、拉动或以其他方式操纵操作元件759。这使得操作元件759的向内突出部分759a推靠弹性构件的向外突出部分750b、751b。这种推动产生径向向内的力,该力使得弹性构件750、751朝向彼此向内弯曲,以便突出到通道732中并破坏易破气味元件724,从而从易破的气味胶囊726释放气味(参见图7c)。操作元件759现在处于第二操作元件位置,并且弹性构件750、751现在处于第二位置(参见图7c)。使用者可以在基本上平行于嘴端区段702的纵向轴线p-p的方向上相对于嘴端区段702进一步朝向装置700的主体706继续推动、拉动或以其他方式操纵操作元件759,直到操作元件759处于第三操作元件位置(图7d)。因此,弹性构件750、751不再被操作元件759移位。由于弹性构件750、751的弹性(自然弹力),弹性构件750、751返回到它们各自的第一位置,即返回以便相对于嘴端区段702的纵向轴线p-p平行(未弯曲)(图7d)。现在参考图8a至8e,其示意性地示出了气溶胶供给制品800的一部分的横截面,其中另一示例接收部区段802具有不同的构型。图8c和8e的横截面分别对应于图8b和8c的横截面,但横截面8c和8e分别在垂直于图8b和8c所示平面的平面中截取。在该示例中,接收部区段802也为嘴端区段802。为简洁起见,图8中的与已经参考图7a至7d描述的那些特征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及其功能给出了与图7a至7d中相似的附图标记但增加了100,并且将不再详细描述。图8a至8e的嘴端区段802类似于图7a至7d中所示的嘴端区段702。嘴端区段702包括在通道832的相对两侧上的弹性构件850、851,通道832具有容纳在其中易破气味元件824,易破气味元件824包括易破的气味胶囊826。如上面参考图8a至8d所述,通过操作元件890,使弹性构件850、851可操作地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弯曲到通道832中,从而破坏易破气味元件824。弹性构件850、851各自包括向外突出部分850b、851b,其从相应的弹性构件850、851突出远离通道832以用于接触操作元件890。然而,与参考图7a至7d描述的弹性构件750、751不同,弹性构件850、851不会通过操作元件759的基本上平行于嘴端区段702的纵向轴线p-p的滑动而一起横向弯曲,而是通过操作元件890围绕嘴端区段802的纵向轴线p-p的旋转一起横向弯曲。具体地,当安装在嘴端区段802中时,嘴端区段802的嘴部分802a为壳体802a,弹性构件850、851和易破气味元件824被容纳在壳体802a中。操作元件890可旋转地安装到嘴部分802a,从而允许操作元件890相对于嘴部分802a围绕嘴端区段的纵向轴线p-p旋转。在该示例中,操作元件890通常为环形的并且围绕嘴部分的圆周布置为套环890。操作元件890限定第一内径向尺寸d1和较小的第二内径向尺寸d2(在图8c和8e中最佳示出)。操作元件890可由使用者操作以相对于嘴部分802a围绕嘴端区段802的纵向轴线p-p在第一操作元件取向(参见图8b和8c))和第二操作元件取向(参见图8d和8e)之间旋转。在第一操作元件取向(图8b和8c)中,第一内径向尺寸d1与弹性构件850、851旋转地对准。在该取向中,弹性构件850、851经历操作元件的较大的内径向尺寸d1。当基本上平行于嘴端区段802的纵向轴线p-p时,内径向尺寸大于相应弹性构件850、851的向外突出部分850b、851b之间的距离,因此操作元件890不会移位弹性构件850、851。因此,弹性构件850、851保留在第一位置。在第二操作元件取向(图8d和8e)中,第二内径向尺寸d2与弹性构件850、851旋转地对准。在该取向中,弹性构件850、851经历操作元件890的较小的内径向尺寸d2。当基本上平行于嘴端区段802的纵向轴线p-p时,第二内径向尺寸d2小于弹性构件850、851的向外突出部分850b、851b之间的距离,因此操作元件890将弹性构件850、851向内朝向易破气味元件824移位。因此,弹性构件850、851被迫到第二位置,并且弹性构件850、851的向内突出部分850a、851a接触并破坏容纳在其间的易破气味元件824。由此操作元件890相对于嘴部分802a围绕嘴端区段802的纵向轴线p-p从第一操作元件取向(图8b和8c)到第二操作元件取向(图8d和8e)的旋转致使弹性构件850、851从第一位置弯曲到第二位置,从而破坏容纳在通道832中的所述易破气味元件824。第一径向尺寸d1相对于第二径向尺寸d2围绕嘴端区段802的纵向轴线p-p以直角定向。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从第一操作元件取向改变到第二操作元件取向,使用者围绕嘴端区段802的纵向轴线p-p旋转操作元件890四分之一圈(即,90°)。如图8c和8e中最佳所示,操作元件890的内径向尺寸从第一内径向尺寸d1到第二内径向尺寸d2逐渐变化。也就是说,操作元件890的内径向尺寸没有台阶变化,而是在操作元件890的圆周周围的连续点处从小到大逐渐增加。这种逐渐增加(或“齿轮传动”)提供了弹性构件850、851在操作元件890围绕纵向轴线的给定旋转度下弯曲的程度的减小。这种“齿轮传动”可以减小施加在操作元件890上以使易破气味元件824破坏所需的扭矩,并因此提供容易且方便地破坏安装在整个装置800中的易破气味元件824。参考图8a至8e所示的顺序,在图8a中,嘴部分802a从嘴端区段802移除,从而允许易破气味元件824插入在弹性构件850、851之间。使用者可以将嘴部分802a附接到嘴端区段802,从而将弹性构件850、851和易破气味元件824容纳在嘴部分802a中(参见图8b)。在图8b和8c中,操作元件890处于第一操作元件取向,并因此弹性构件851、850处于第一位置,即相对于嘴端区段802的纵向轴线p-p平行(未弯曲)。在稍后的某个阶段,使用者可能希望破坏(激活)易破气味元件824,以便通过易破气味元件调味从装置800吸入的气溶胶。因此,使用者可以相对于嘴端区段802围绕嘴端区段802的纵向轴线p-p使操作元件890旋转(箭头m)90°。这使得操作元件890的内表面在第二径向尺寸d2处推压弹性构件的向外突出部分850b、851b。这种推动产生径向向内的力,该力使得弹性构件850、851朝向彼此向内弯曲,以便突出到通道832中并破坏易破气味元件824,从而从易破的气味胶囊826释放气味(参见图8d和8e)。操作元件890现在处于第二操作元件取向,并且弹性构件850、851现在处于第二位置(参见图8d和8e)。使用者可以继续旋转操作元件890(或者另选地向后旋转操作元件),直到操作元件890返回到第一操作元件取向(如图8b和8c中所示)。因此,弹性构件850、851不再被操作元件890的第二内径向尺寸d2移位。由于弹性构件850、851的弹性(自然弹力),弹性构件850、851返回到它们各自的第一位置,即返回以便相对于嘴端区段802的纵向轴线p-p平行(未弯曲)(如图8b和8c所示)。尽管在上述示例中,各种接收部区段102、202、302通常被描述为通过压碎气味胶囊126、226、326等来破坏易破气味元件124、224、324等,但是应当理解,存在可以破坏气味元件124、224、324等的其他方式。例如,另选地或另外地,接收部区段102、202、302可以通过刺穿、戳破、切割或切开气味元件124、224、324等的气味胶囊126、226、326等来破坏气味元件124、224、324等。例如,破坏元件(例如弹性构件250、251、350、351等或向内突出部分560、660等)可包括例如用于刺穿或戳破气味胶囊126、226、326的尖钉或其他尖锐突起或者用于切割或切开气味元件124、224、324等的气味胶囊126、226、326等的边缘。尽管在上述示例中,各种接收部区段102、202、302被描述为在将易破气味元件124、224、324等安装到接收部区段中之后破坏易破气味元件124、224、324等,但这不是必需的,并且各种接收部区段102、202、302可以被布置成在将可激活元件124、224、324等安装到接收部区段102、202、302等中之后,通过施加用于激活可激活元件124、224、324等的力来激活任何合适的可激活元件124、224、324等。换句话说,不是至少一个可操作以破坏易破气味元件的破坏元件,接收部区段可包括至少一个激活元件,该至少一个激活元件可操作以在使用者将所述可激活元件安装在接收部区段中之后向可激活元件施加力以激活可激活元件。在一些示例中,可激活元件可包括气味剂(例如呈液体和/或凝胶的形式)的贮存器。贮存器可以被包裹或嵌入合适的载体材料中,诸如醋酸纤维素。贮存器可具有弹性或可变形壁。贮存器可具有孔,该孔允许气味剂从贮存器释放到载体材料中。当通过接收部区段的激活元件将力施加到可激活元件时,如在上述各种示例中的任何一个示例中详细描述的(例如,通过诸如弹性构件250、350、351、450等的破坏元件),贮存器被挤压(变形),因此气味剂从贮存器通过孔被迫进入载体材料中。因此,接收部区段通过在将可激活的气味元件安装到接收部区段中之后向可激活元件施加力来激活可激活的气味元件。在一些示例中,可激活元件可包括气味材料,例如固体材料,其在研磨、暴露或以其他方式适当地物理激活时释放气味剂。气味材料可以为例如研磨过的烟草。气味材料可以例如部分地或完全地包裹在包装物中,和/或气味材料可以被支撑在弹性壳体中,例如塑料壳体中,或者可以被容纳或嵌入合适的载体材料中,诸如醋酸纤维素中。当通过接收部区段向可激活元件施加力时,如上述各种示例中的任何一个示例中详细描述的(例如通过弹性构件250、350、351、450等),固体材料被暴露或以其他方式适当地物理激活,并因此气味剂(或气味剂的增加和/或变化)被释放,从而向气溶胶流赋予气味(或增加和/或不同的气味)。因此,接收部区段通过在将可激活的气味元件安装到接收部区段中之后施加用于激活可激活元件的力来激活可激活的气味元件。尽管在上述示例中,容纳在各种接收部区段202、302、402等中的可激活元件124、224、324等为气味元件124、224、324等,并且用于当气溶胶流过气味元件124、224、324等时释放气味剂以向气溶胶赋予气味,但这不是必需的,而是(或另外)可激活元件124、224、324等可用于改变气溶胶的性质而不是(或另外)调味,例如包含用于改变气溶胶性质的物质而不是(或另外)调味。在一些示例中,元件124、224、324等可包括改变气溶胶的一种或多种其他感官特性的物质(例如,改变气溶胶给予使用者的感觉或气味或外观)。在一些示例中,元件124、224、324等可包括通过降低或升高ph(例如,改变气溶胶的酸度或碱度)来改变气溶胶的ph的物质。在一些示例中,元件124、224、324等可包含改变(例如减少)气溶胶中醛的量的物质。在一些示例中,元件124、324、324等可包括改变气溶胶中的这些或实际上其他性质中的两种或更多种性质的不同组合的物质。尽管在上述示例中,装置100、200、300等通过加热液体产生气溶胶(该装置通常被称为电子烟类型),但这不是必需的,并且在其他示例中,装置可以通过加热但不燃烧(烧焦)材料产生气溶胶,例如包括固体材料的材料,其可以包含例如烟草(例如有时称为烟草加热产品(thp)装置的装置)。在上面的示例中,液体容器122为圆柱形的并且限定了贯穿液体容器122的长度的圆柱形通道104。然而,在其他示例中,液体容器可以不是环形的,和/或液体容器可以包括外壳,该外壳在液体容器和外壳之间限定环形通道,蒸汽或气溶胶也可以通过该通道或者改为通过该通道。实际上,应当理解,存在许多气溶胶供给制品的构型,诸如所谓的电子烟装置(其中一些不具有可再填充的液体容器,其本身与所述装置成一体,而是例如具有可更换的烟弹,例如包括整体雾化器,即所谓的“烟弹雾化器”),并且上述示例也可以应用于这些或其他构型或应用于其他气溶胶供给制品。在使用中,气味元件的材料可以通过蒸汽或气溶胶以高于材料温度的温度加热。应当理解,任何整体上高于材料的环境温度和/或高于装置的环境温度的温度都将改善组分从固体材料中的释放。如本文所用,术语“气味(flavour,香味)”和“气味剂”可以指在当地法规允许的情况下可用于在成人消费者的产品中产生所需味道或香气的材料。它们可包括提取物(例如,甘草,绣球花,日本白树皮玉兰叶,洋甘菊,胡芦巴,丁香,薄荷醇,日本薄荷,茴香,肉桂,药草,冬青,樱桃,浆果,桃,苹果,杜林标酒,波旁威士忌,苏格兰威士忌,威士忌,留兰香,薄荷,薰衣草,小豆蔻,芹菜,西印度苦香树,肉豆蔻,檀香,佛手柑,天竺葵,蜂蜜精华,玫瑰精油,香草,柠檬油,橙油,决明子,藏茴香,干邑,茉莉,依兰,鼠尾草,小茴香,甘椒,姜,大茴香,香菜,咖啡或来自薄荷属的任何种类的薄荷油),增味剂,苦味受体位点阻滞剂,感觉受体位点激活剂或刺激剂,糖和/或糖替代品(如三氯蔗糖,乙酰磺胺酸钾,阿斯巴甜,糖精,甜蜜素,乳糖,蔗糖,葡萄糖,果糖,山梨糖醇或甘露糖醇),以及其他添加剂,如木炭,叶绿素,矿物质,植物药或口气清新剂。它们可以为仿制、合成或天然成分或其混合物。它们可以呈任何合适的形式,例如油、液体、固体或粉末。例如,液体、油或其他这样的流体气味剂可以浸渍在多孔固体材料中,以赋予该多孔固体材料气味和/或其他性质。因此,液体或油为浸渍它的材料的组分。以上实施例应被理解为本发明的说明性示例。应当理解,关于任何一个实施例描述的任何特征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所描述的其他特征组合使用,并且还可以与任何其他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特征或者任何其他实施例的任何组合进行组合使用。此外,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上面未描述的等同物和修改。当前第1页12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