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烤烟上部烟叶柔软度的烘烤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52629发布日期:2019-01-29 17:01阅读:34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烟叶烘烤调制领域,尤其是涉及东南烟区一种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上部烟叶烘烤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东南烟区上部烟叶烟气饱满,香气量足,粗糙感、枯焦气和刺激性不明显,在低焦油卷烟配方中具有较高应用潜力。但近些年来,上部烟叶质量问题日益凸显,突出表现在上部烟叶烤后叶片偏厚、结构欠疏松、僵硬烟比例较高、柔软度和拉力略欠,主要原因在于:现有密集烤烘烤注重变黄和失水协调注重不够,高温快烤易导致上述问题发生。东南烟区烘烤季节降雨多、环境空气湿度大、烟叶含水量大,烘烤过程中烟叶失水速度较慢,烟叶卷曲收缩程度不高,烤后平滑僵硬烟叶较多。另外,烘烤上部叶时,变黄阶段烟叶失水不到位易造成定色前期升温排湿过快而挂灰,对上部叶外观和内在质量同样会产生不利影响。

发明专利“一种多雨烟区密集烤房采收烘烤方法(zl201410082301.3)”具有协调全烤烟叶变黄失水、明显减少上层烤青、下层烤糟的情况,多雨烟区烟叶烤后质量明显改善,但也存在上部烤后烟叶结构疏松度略欠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叶变黄和失水干燥过程协调合理、烤后上部烟叶收缩卷筒明显、叶片疏松度和柔软度明显提高、整体烘烤质量有效提高、操作性强、科学实用的提高烤烟上部烟叶柔软度的烘烤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提高烤烟上部烟叶柔软度的烘烤方法,特征是:

ⅰ.烤房设备安装:在大型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内挂烟采用三层两路方式,中层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在大型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内安装有4/8极变极调速电动机和7.5号轴流风机,轴流风机高速运行时4极运转,转速1440转/min;低速运行时8极运转,转速720转/min;在加热室隔墙底部的回风口中安装有回风挡板,在加热室正墙的下部安装有冷风门;

ⅱ.密集烤房气流循环:轴流风机运转时,通过调节回风挡板和冷风门的开闭程度,实现气流在密集烤房的装烟室、加热室和外界环境三者间的不同循环交换,主要有如下三种循环方式:

a.内循环:轴流风机运转时,完全或部分打开回风挡板,关闭冷风门,气流在密集烤房内部即加热室和装烟室间循环,无外界气流进入密集烤房,密集烤房内也无气流外排;此方式适于烟叶同步预热或保湿烘烤;

b.外循环:轴流风机运转时,关闭回风挡板,打开冷风门,外界气流经冷风门进入加热室后,从隔墙上端的出风口进入装烟室,穿过上、中、下烟层后经排湿窗排出密集烤房;此方式适于快速降湿或降温,应慎重使用;

c.内外循环:轴流风机运转时,部分打开回风挡板、部分打开冷风门,外界气流经冷风门进入加热室,经过散热器受热,然后进入装烟室并穿过上、中、下烟层,一部分湿热气流经排湿窗排出密集烤房,另一部分湿热气流从回风口回到加热室重复受热;此方式是密集烘烤过程的主要循环方式;内外循环ⅰ是以排湿为主的内外循环,冷风门开1/2以上、回风挡板开小于1/2;内外循环ⅱ是以内循环为主的内外循环,冷风门开1/2以下、回风挡板开大于1/2;

ⅲ.烘烤:

a.预热变黄凋萎阶段操作要点:

第1步:同步预热阶段

点火前,在自控仪上设置温度起控点,该温度起控点高于装烟室的温度1~2℃;点火后以每1h升温1℃的速度,将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同步升至36℃,稳温3~4h至全烤烟叶膨胀发汗、同步预热后开始升温,且上层烟叶变黄不超过3~4成;

第2步:变黄发软阶段

36℃稳温结束后,以内循环方式将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以每1h升温1℃的速度上升至39℃稳温;在中层烟叶变黄3~4成时,开始进行间歇性排湿;第一次进行内外循环ⅰ排湿、时长为10~15min,将湿球温度降至34~35℃后,再转入内循环,使湿球温度逐渐升至39℃,稳温1~2h后,再进行内外循环ⅰ排湿10~15min,再次将湿球温度降至34~35℃,如此循环反复10~20次,直到中层烟叶变黄8~9成黄,叶片开始凋萎,叶脉变软,再转入下一步烘烤;

第3步:凋萎阶段

在第2步的中层烟叶变黄8~9成和叶片开始凋萎,叶脉变软后,再以每2h升温1℃的速度将干球温度升至42℃稳温,湿球逐步回升至37℃;升温过程观察烟叶凋萎干燥状态,可再进行10~15min间歇性排湿,内循环时湿球温度不超过38℃,干球温度不超过42℃;直至下层烟叶变黄9成且主脉变软完全凋萎塌架,中层烟叶稍有勾尖,占比约30~50%时,转入下一阶段烘烤;

b.定色阶段操作要点

第4步:定色阶段

干球以每2.5~3h升温1℃的速度升至45℃、湿球37℃稳温4~6h,再以每2h升温1℃的速度升至48℃稳温,湿球温度控制在37~38℃,直至中层烟叶叶面和支脉全黄、主脉青白色、仅剩叶基含青,大部分烟叶开始小卷筒时,转火进入下一步烘烤;

第5步:干叶阶段

干球以每1~1.5h升温1℃的速度升至54℃稳温,湿球升温阶段稳定在38~39℃、稳温阶段稳定在39~40℃,稳温至全烤烟叶呈大卷筒状态后,再转入下一步烘烤;

c.干筋阶段操作要点

第6步:干筋

球以每1h升温1℃的速度升至60℃、湿球40~41℃稳温,待全烤烟叶主脉2/3干燥时,干球温度再以每2h升温1℃的速度升至67℃、湿球41~42℃稳温,直至全烤烟叶主脉全干后停火。

在步骤ⅲ中,不同烘烤步骤的主观察层次不同,实现看烟烤烟。第1步主观察层次为上层烟叶,兼顾中层烟叶、下层烟叶;第2步为中层烟叶,兼顾上层烟叶和下层烟叶;第3步为下层烟叶,兼顾中层烟叶;第4步主要观察中层烟叶、兼顾下层烟叶;第5步和第6步均为下层烟叶。

在步骤ⅲ的第1步中,关于气流循环。装烤结束后,轴流风机高速运行15min后转为低速;从点火至36℃稳温结束,轴流风机连续低速内循环运转;点火后直到36℃稳温干湿球温度同步,回风挡板全开;烘烤正常烟叶时不排湿,干湿差保持在0℃;在烘烤12h以后、若烤房内雾气重、观察窗水珠较大或有明水下流时,可开始反复进行间歇性大排湿,第一次内外循环ⅰ排湿时间10~15min,之后转内循环。

在步骤ⅲ的第2步中,关于气流循环。内循环促使湿球温度升高时,风机低速连续运转;在开启风机进行短时大排湿时,风机高速运转,进行内外循环ⅰ,待湿球温度降至不低于34℃时,再转为低速内循环,如此反复。

在步骤ⅲ的第3步中,关于气流循环。以内外循环ⅱ为主,风机连续运转,视湿球温度高低,风机可高、低速交替使用;回风挡板可关闭1/2至2/3;42℃升温阶段视烟叶凋萎干燥情况,可再进行内循环后再进行内外循环ⅰ10min排湿,内循环时湿球温度不超过38℃,干球温度不超过42℃。

在步骤ⅲ的第4步中,关于气流循环。以内外循环ⅰ为主,观察装烟室内的湿球温度,轴流风机高、低速交替运转,回风挡板关闭1/2至2/3。

在步骤ⅲ的第5步中,关于气流循环。以内外循环ⅱ为主,观察装烟室内的湿球温度,轴流风机高低速交替运转,以高速运转为主,回风挡板关闭1/2至2/3。

在步骤ⅲ的第6步中,关于气流循环。以内外循环ⅱ为主,54~60℃轴流风机高低速交替运转,以低速运转为主;60℃以后,轴流风机连续低速运转;停火后继续低速运转,直至温度下降至45℃以下停机,回风挡板可关闭1/2。

在步骤ⅲ的第2步中,开始内外循环ⅰ10min排湿后,要结合上层烟叶变黄情况开展,上层烟叶变黄程度低失水偏快,排湿时间要短,避免前期排湿量过大造成上层烟叶烤青;内循环稳温时长在1~2h,内外循环ⅰ排湿时长在10~15min;进行内循环和内外循环ⅰ操作一般以2h为一周期。

本发明是在“一种多雨烟区密集烤房采收烘烤方法(zl201410082301.3)”的基础上,结合东南烟区上部叶采烤季节气候特点、上部叶生长发育和烘烤特性制订针对性的烘烤工艺方法,即:

1.在合理装烟配烤的基础上,将上部叶的烘烤过程划分为6个步骤,其中变黄阶段3步,定色阶段2步,干筋阶段1步。该方法主要在变黄前期36℃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同步上升,实现全烤烟叶同步预热,变黄中期温度39℃时开启轴流风机反复交替使用内循环和内外循环ⅰ,使湿球的温度多次交替升高至39℃再降低至不低于34℃,实现烟叶组织细胞的反复热胀冷缩,有效创造上部叶烘烤保湿环境,保证有效油性反应时间,确保烟叶在变黄前期预热到位,变黄中期叶片凋萎支脉发软,变黄后期叶片充分塌架主脉发软,实现烟叶变黄失水协调。定色阶段,促进烟叶收缩卷筒,减少定色前期升温造成烟叶水分逼出太快而挂灰。这样,烟叶变黄和失水干燥过程协调合理,烤后上部烟叶收缩卷筒明显,叶片疏松度和柔软度明显提高,整体烘烤质量能得到有效提高。

2.在变黄期开启轴流风机交替进行气流内循环和外循环,反复进行间歇性排湿,每次排湿前先开轴流风机内循环一段时间,再开启冷风门内外循环进行大排湿10~15min,之后再次转内循环,如此反复。该排湿操作可促进烟叶组织细胞的热胀冷缩,促进烟叶变黄失水协调,提高烤后烟叶组织疏松度和柔软度,有利于烤后烟叶质量的提高。实现这种排湿方式,是先通过开启轴流风机进行内循环提高烤房湿度,促进全房烟叶同步预热、发汗后,再开启轴流风机进行以排湿为主的内外循环ⅰ排湿、降低湿球温度,如此反复多次,最终实现烟叶组织结构的疏松和柔软。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烟叶变黄和失水干燥过程协调合理、烤后上部烟叶收缩卷筒明显、叶片疏松度和柔软度明显提高、整体烘烤质量有效提高、操作性强、科学实用的优点,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上部烟叶烘烤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ⅰ.编烟装烤:编烟时每竿编烟150片、2片一束,背靠背。装烟时做到装满、装密和装匀,大型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装烟380竿。

ⅱ.烤房设备安装:挂烟采用三层两路方式,在中层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在大型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内安装有4/8极变极调速电动机和7.5号轴流风机,轴流风机高速运行时4极运转,转速1440转/min;低速运行时8极运转,转速720转/min;在加热室隔墙底部的回风口中安装有回风挡板,在加热室正墙的下部安装有冷风门。

ⅲ.烘烤操作:

a.预热变黄凋萎阶段操作要点:

第1步:同步预热阶段

本阶段主观察层次为上层烟叶。点火前,在自控仪上设置温度起控点(高于装烟室温度2℃);点火后以每1h升温1℃的速度,将干球和湿球温度同步升至36℃,稳温4h至全烤烟叶膨胀发汗、同步预热后开始升温,且上层烟叶变黄不超过3~4成;此阶段气流循环方式如下:装烤结束后,轴流风机高速运行15min后转为低速;从点火至36℃稳温结束,轴流风机连续低速内循环运转,干湿差保持在0℃,回风挡板全开。在烘烤12h以后、若烤房内雾气重、观察窗的水珠较大或有明水下流时,开始反复间歇性内外循环ⅰ大排湿、第一次排湿时长为15min,之后转内循环。

第2步:变黄发软阶段

主观察层次为中层烟叶。36℃稳温结束后,以内循环方式将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以每1h升温1℃的速度上升至39℃稳温;在中层烟叶变黄3~4成时,开始进行间歇性排湿;第一次进行内外循环ⅰ排湿、时长为15min,将湿球温度降至34℃后,再转入内循环,使湿球温度逐渐升至39℃,稳温1.5h后,再进行内外循环ⅰ排湿15min,再次将湿球温度降至34℃,如此循环反复15次,直到中层烟叶变黄8~9成黄,叶片开始凋萎,叶脉变软,再转入下一步烘烤;本阶段气流循环高低速交替,即湿球温度由39℃降为34℃时,气流高速内外循环ⅰ,湿球由34℃升为39℃时,气流低速内循环,如此反复。

第3步:凋萎阶段

主观察层次为下层烟叶,兼顾中层烟叶。在第2步的中层烟叶变黄8~9成和叶片开始凋萎,叶脉变软后,再以每2h升温1℃的速度将干球温度升至42℃稳温,湿球逐步回升至37℃;直至下层烟叶变黄9成且主脉变软,叶片完全凋萎塌架,中层烟叶稍有勾尖,占比约50%时,转入下一烘烤阶段;气流循环以内外循环ⅰ为主,轴流风机连续运转,高、低速交替使用,回风挡板关1/2。

b.定色阶段操作要点

第4步:定色阶段

主观察层次为中层烟叶。干球以每2.5h升温1℃的速度升至45℃、湿球37℃稳温6h,再以每2h升温1℃的速度升至48℃、湿球38℃进行稳温,直至中层烟叶叶面和支脉全黄、主脉青白色、仅剩叶基含青,大部分烟叶开始小卷筒时,转火进入下一步烘烤;此阶段轴流风机以内外循环ⅰ为主,轴流风机高、低速交替运转,回风挡板关闭1/2。

第5步:干叶阶段

主观察层次为下层烟叶。干球以每1.5h升温1℃的速度升至54℃稳温,湿球升温阶段稳定在39℃、稳温阶段稳定在40℃,稳温至全烤烟叶呈大卷筒状态后,再转入下一步烘烤;本阶,段轴流风机以内外循环ⅱ为主,风机高低速交替运转,以高速运转为主,回风挡板关闭1/2。

c.干筋阶段操作要点

第6步:干筋

主观察层次为下层烟叶。干球以每1h升温1℃的速度升至60℃、湿球41℃稳温,待全烤烟叶主脉2/3干燥时,干球温度再以每2h升温1℃的速度升至67℃、湿球42℃稳温,直至全烤烟叶主脉全干后停火;此阶段,轴流风机以内外循环ⅱ为主,54~60℃风机高低速交替运转,以低速运转为主;60℃以后,风机连续低速运转;停火后继续低速运转,直至温度下降至45℃以下停机,回风挡板关闭1/2。

烘烤实例中,试验工艺相比对照工艺柔软度、收缩卷筒比例、上中等烟比例和均价大幅提高,烤后烟叶经济效益和外观质量试验工艺明显较好,见表1和表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