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使用的编烟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6902发布日期:2018-10-19 20:59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叶加工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便于使用的编烟架。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先进生产技术的引进,我国烟叶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田间获得的新鲜叶片,需要及时送入烤房中进行烘烤,烟叶在烤制处理前须经采收、分类、编烟、装烤等四个环节,其中的编烟环节或采用人工完成,或采用编烟机,而烟叶的编杆质量是生产优质烟叶的关键。传统对新鲜烟叶处理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将新鲜烟叶挂在杆子上,然后将杆子水平放置在烘烤架上,使烟叶得到充分的烘烤,该方法费力费时,效率低,造成烘烤的烟叶质量达不到标准;第二种为电动编烟机,采用缝纫机编织原理,虽然在作业效率上与手工编杆的方式相比有比较明显的提升,但此种编杆机编出来的烟叶密度不均匀,在烟叶的叶把部分捆扎过高,且在机械作业的过程中由于其编杆部件运转较快,使烟叶的叶把经常被机械弄断,使编制好的烟叶在烘烤后降低了其尺寸标准和成品烤烟的质量,此种方式编制出的烟叶在烘烤的过程中容易因烟叶受热而发生掉落,使成品烤烟的密度不均匀,而且,叶片的烟柄易被缝烟机的针扎断,烘烤过程中易掉叶烤糊,甚至产生火灾隐患,烤糊会影响烟叶的质量,且作业时需要多人协作;且国内现有的编烟机大多存在编烟效率低、机针损伤烟筋的现象,不能很好地满足烟农的需求。因此在我国烟叶编织几乎仍需要人工完成。

但是,人工编叶在烘烤过程中,烟叶绑杆出现编烟不便、用工量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便于使用的编烟架,结构简单,伸缩套杆可调节高低,方便于编烟人员蹲、坐、站等各种工作姿势,方便使用;同时,三个U型槽可同时三人使用,提高编烟效率。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现提出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使用的编烟架,包括两个中空支架和两个伸缩套杆,所述伸缩套杆的一端套装于所述中空支架内,所述伸缩套杆的另一端焊接有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上沿长度方向焊接有U型槽,所述U型槽的横截面与所述第一横杆的横截面为同一平面,所述中空支架的上部设有紧固螺钉,所述中空支架的中部焊接有第二横杆,所述中空支架的底端焊接有底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杆上沿长度方向均匀焊接有三个U型槽。

进一步的,相邻两个所述U型槽的间距为60c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杆和所述第二横杆的长度均为120cm。

进一步的,所述中空支架的长度为50cm,所述伸缩套杆的长度为80cm。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为包括横架,所述横架的中部垂直焊接于所述中空支架的底端,所述横架的两端焊接有向下的弯曲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伸缩套杆,可以调节高度,方便于编烟人员蹲、坐、站等各种工作姿势,方便使用;

2、三个U型槽可同时三人使用,提高编烟效率,节省时间;

3、本实用新型的编烟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便于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编烟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空支架;2、伸缩套杆;3、第一横杆;4、U型槽;5、紧固螺钉;6、第二横杆;7、底座;71、横架;72、弯曲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具体说明如下:

请参照图1和图2,一种便于使用的编烟架,包括两个中空支架1和两个伸缩套杆2,伸缩套杆2的一端套装于中空支架1内,伸缩套杆2的另一端焊接有第一横杆3,第一横杆3上沿长度方向焊接有U型槽4,U型槽4的横截面与第一横杆3的横截面为同一平面,中空支架1的上部设有紧固螺钉5,中空支架1 的中部焊接有第二横杆6,中空支架1的底端焊接有底座7,底座7包括横架71,横架71的中部垂直焊接于中空支架1的底端,横架71的两端焊接有向下的弯曲部72,结构简单,方便放置。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第一横杆3上沿长度方向均匀焊接有三个U型槽4,相邻两个U型槽4的间距为60cm,可供三名编烟者同时分两头编烟。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第一横杆3和第二横杆6的长度均为120cm,中空支架1的长度为50cm,伸缩套杆2的长度为80cm,可以调节的高度范围为 50-130cm。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伸缩套杆2,可以调节高度,方便于编烟人员蹲、坐、站等各种工作姿势,方便使用;同时,三个U型槽4可同时三人使用,提高编烟效率,节省时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用以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