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窖式烤烟调制设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0382发布日期:2019-04-16 22:30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窖式烤烟调制设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烤烟调制设施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地窖式烤烟调制设施。



背景技术:

烤烟采收季节,经常遇到阴雨天气,气温往往出现骤降的现象。另外,在高海拔的山地烟区,昼夜温差大,晚上最低气温可降至10℃左右。众所周知,温差越大,干物质损失越大,导致烘烤后烟叶质量越差。

地上建造烤房的装烟室(尤其是板材结构的烤房),会因周围环境温度低、冷空气流动造成热量快速散失,导致保温效果较差,靠近墙壁和房顶(尤其气流上升式烤房)的烟叶温度较烤房中心温度会出现3-4℃的温差,对烟叶烘烤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窖式烤烟调制设施,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装烟室、加热室和作业室设置在地下,周围用土壤保温,没有冷空气流动,热量不会快速散失,有效地提升了保温效果和烟叶的品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窖式烤烟调制设施,包括装烟室、加热室和作业室,所述装烟室、所述加热室和所述作业室位于一长方体深坑中,

所述加热室位于所述装烟室一侧,所述加热室与所述装烟室之间设有进风口和回风口,所述加热室内设有加热炉和循环风机;

所述装烟室与所述长方体深坑的两壁贴合,所述装烟室的房顶上覆盖有土壤,所述装烟室内设置有烟架;

所述作业室位于所述装烟室的另一侧,所述作业室与所述装烟室的墙壁上设有排湿窗和房门,所述作业室通过所述房门连通所述装烟室,所述作业室用于作业人员进入所述装烟室。

优选的,所述长方体深坑长13m,宽3.3m,深4.4m;所述装烟室的室内长8m,宽2.7m,深3.5m;所述作业室长3.5m,宽3.3m,深4m;所述加热室长1.4m,宽1.4m,深3.5m。

优选的,所述作业室上侧的地面上设有一圈防水台,所述防水台高为 0.2m。

优选的,所述作业室顶部还设置有防雨棚,所述防雨棚能够完全遮盖所述防水台和所述作业室,所述防雨棚长5m,宽5m,高2m。

优选的,所述作业室内设置有作业梯,所述作业梯共设有16层,每层高 0.25m。

优选的,所述装烟室的房顶上设置有一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为透明材质,且覆盖有保温材料。

优选的,所述烟架为三层,第一层烟架距离所述装烟室地面1.3m,第二层烟架与第一层烟架及第三层烟架与第二层烟架之间均间距0.8m,中间担架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层烟架、第二层烟架和第三层烟架,且所述中间担架间距 2.6m。

优选的,所述加热室为上下连通的两层,所述加热炉设置在所述加热室的下层,所述加热炉的燃料为煤、油、电、燃气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循环风机设置在上层且与所述回风口连通,所述加热室的上层两侧的墙壁上分别开设有一维修窗和一冷风进口,所述装烟室位于所述加热室两侧的墙壁上各设有一排湿窗。

优选的,所述加热室的下层设置有一超出所述长方体深坑顶面的烟囱,所述加热室下层的墙壁上还设置有左清灰门和右清灰门。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地窖式烤房,将装烟室、加热室和作业室设置在地下,周围用土壤保温,没有冷空气流动,热量不会快速散失,保温效果相对较好,中心烟叶温度和靠近墙壁和房顶烟叶的温度差较小,烤房温湿度上下波动一般不超过0.5℃,只要烘烤工艺设置合理,能够保证烟叶在相对稳定且适宜的温湿度环境下,发生一系列有利于改善烟叶品质的生理生化变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地窖式烤烟调制设施装烟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地窖式烤烟调制设施加热室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地窖式烤烟调制设施加热室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地窖式烤烟调制设施作业室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房顶,2-进风口,3-回风口,4-排湿窗,5-第一层烟架,6-第二层烟架,7-第三层烟架,8-中间担架,9-进风口盖板,10-装烟室,11-左清灰门,12-冷风进口,13-烟囱,14-右清灰门,15-维修窗,16-作业室,17-作业梯,18-房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窖式烤烟调制设施,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装烟室、加热室和作业室设置在地下,周围用土壤保温,没有冷空气流动,热量不会快速散失,有效地提升了保温效果和烟叶的品质。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窖式烤烟调制设施,包括装烟室10、加热室和作业室16,装烟室10、加热室和作业室16位于一长方体深坑中,长方体深坑长13m,宽3.3m,深4.4m,足以容纳装烟室10、加热室和作业室16,装烟室10的周围用土壤保温,没有冷空气流动,热量不会快速散失,有效地提升了保温效果和烟叶的品质。

加热室位于装烟室10一侧,加热室与装烟室10之间设有进风口2和回风口3,加热室内设有加热炉和循环风机;加热室长1.4m,宽1.4m,深3.5m。其中进风口2为喇叭口,喇叭口的高度为距离装烟室10地面0.4m,喇叭口上设置有进风口盖板9。

装烟室10与长方体深坑的两壁贴合,装烟室10的房顶1上覆盖有土壤,装烟室10内设置有烟架;装烟室10的室内长8m,宽2.7m,深3.5m。其中,装烟室10四壁优选使用砖瓦墙体,房顶1上覆盖的土壤厚0.3m,有利于增加装烟室10的保温效果。

如图4所示,作业室16位于装烟室10的另一侧,作业室16与装烟室 10的墙壁上设有排湿窗4和房门18,作业室16通过房门18连通装烟室10,作业室16用于作业人员进入装烟室10。作业室16长3.5m,宽3.3m,深4m。其中,排湿窗4设置在装烟室10墙壁的顶部,在装烟室10内热气循环过程中有利于湿气的排出。

具体的,作业室16为敞口的,且作业室16上侧的地面上设有一圈防水台,防水台高为0.2m。作业室16顶部还设置有防雨棚,防雨棚能够完全遮盖防水台和作业室16,防雨棚长5m,宽5m,高2m。防水台和防雨棚能够保障在阴雨天气,雨水不会倒流进入作业室16。作业室16内设置有作业梯 17,作业梯17共设有16层,每层高0.25m,便于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室16,进而进入装烟室10进行装烟工作。

具体的,装烟室10的房顶1上设置有一观察窗,观察窗为透明材质,且覆盖有保温材料。其中,观察窗设置为两层结构,保温效果更佳,透过观察窗可以直接观察到烟叶的烘烤情况。观察窗为玻璃、透明塑料等透明且耐用的材质,本实施例中观察窗优选为钢化玻璃。

烟架为三层,第一层烟架5距离装烟室10地面1.3m,第二层烟架6与第一层烟架5及第三层烟架7与第二层烟架6之间均间距0.8m,中间担架8 用于支撑第一层烟架5、第二层烟架6和第三层烟架7,且中间担架8间距 2.6m。

具体的,加热室为上下连通的两层,加热室顶部设置有防雨棚,可防止雨水进入地窖中。加热炉设置在加热室的下层,加热炉的燃料为煤、油、电、燃气中的一种。加热室的下层设置有一超出长方体深坑顶面的烟囱13,加热室下层的墙壁上还设置有左清灰门11和右清灰门14。若燃煤的话,可便于工作人员清理灰渣。

循环风机设置在上层且与回风口3连通,加热室的上层两侧的墙壁上分别开设有一维修窗15和一冷风进口12,装烟室10位于加热室两侧的墙壁上各设有一排湿窗4。维修窗15设置在循环风机一侧,不用进入加热室,维修人员打开维修窗15便可以进行维修工作。

本实施例的地窖式烤房,将装烟室10、加热室和作业室16设置在地下,循环风机吸入的外界冷空气,经过加热炉的加热,再吹进装烟室10,在装烟室10中经过内部循环后,带着烟草湿气的空气从排湿窗4排出。装烟室10 周围用土壤保温,没有冷空气流动,热量不会快速散失,保温效果相对较好,中心烟叶温度和靠近墙壁和房顶1烟叶的温度差较小,烤房温湿度上下波动一般不超过0.5℃,只要烘烤工艺设置合理,能够保证烟叶在相对稳定且适宜的温湿度环境下,发生一系列有利于改善烟叶品质的生理生化变化。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作业室16和加热室设置于装烟室10 的同一侧,加热室设置于作业室内靠近装烟室10的一侧,在加热室一旁与装烟室10共用的墙壁上,开有进入装烟室10的房门。这样设置,作业室16 和加热室就可以共同设置一个防雨棚,地窖的方体深坑就可以在长度方向上适当减小,减小施工时间。其他技术特征可参见实施例一。

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