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草烘烤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42040发布日期:2020-01-21 17:33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烟草烘烤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草烘烤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当下的烟草烘烤气体是直接排出烤房,在烘烤过程中,烟草烘烤排湿需要四五天,这个阶段产生的大量热随着水汽的排除一致排出到外界,造成了很多热损失,经济效益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烟草烘烤热回收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实现热能回收利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烟草烘烤热回收装置,包括烤房本体、新风输送机构以及尾气热转换机构,所述新风输送机构安装在烤房本体的进气口,用以输送新风;所述尾气热转换机构包含转换箱体,所述转换箱体的内部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新风输送通道和尾气输送通道,所述新风输送通道的一端与新风输送机构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尾气输送通道的一端与烤房本体的排湿口连通,新风输送通道与尾气输送通道之间竖设有导热组件,所述导热组件的下端位于尾气输送通道的内部、上端位于新风输送通道的内部,用以将尾气中的热量向上传导至新风输送通道内。

进一步的,所述新风输送通道和尾气输送通道相平行均横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尾气输送通道的一端设有尾气排湿进口、另一端设有尾气排湿出口,所述尾气排湿进口与烤房本体的排湿口相连通;所述新风输送通道的一端设有新风进口、另一端设有新风出口,所述新风出口经送风管道与新风输送机构的输入端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新风输送通道与尾气输送通道之间设有以利于导热组件竖向贯穿的通孔a,所述导热组件包括固定在通孔a内的导热隔板a,所述导热隔板a的上、下表面分别固定有上导热板组和下导热板组,所述上导热板组与下导热板组均设有流通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上导热板组和下导热板组均包括若干个第一导热片和若干个第二导热片,若干个第一导热片与若干个第二导热片沿输送方向依次交替分布,所述第一导热片包括左右对称分布的第一导热片a和第一导热片b,所述第一导热片a与第一导热片b之间具有间隙a,所述第二导热片设于第一导热片a与第一导热片b之间,第二导热片与第一导热片a和第一导热片b之间具有间隙b,所述间隙a和间隙b之间形成流通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新风输送机构包括新风输送风机,所述新风输送风机的输出端与烤房本体的进气口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新风输送通道与尾气输送通道之间设有以利于导热组件竖向贯穿的通孔b,所述导热组件包括固定在通孔b内的导热隔板b,所述导热隔板b的上、下表面分别固定有上导热管组和下导热管组。

进一步的,所述上导热管组包括若干块从上往下间隔分布的上导流隔板,所述上导流隔板水平设置,相邻两块上导流隔板之间形成上流通通道,若干块上导流隔板之间竖直穿设有若干根呈矩阵分布的上导热管;所述下导热管组包括若干块从上往下间隔分布的下导流隔板,所述下导流隔板水平设置,相邻两块下导流隔板之间形成下流通通道,若干块下导流隔板之间竖直穿设有若干根呈矩阵分布的下导热管。

进一步的,若干根上导热管的位置与若干根下导热管的位置一一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将烤房排出尾气中的热量回收至用于加热新风,实现热能的回收利用,节约了能源,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尾气热转换机构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导热组件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导热组件的俯视构造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导热组件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导热组件的内部构造示意图。

图中:

1-烤房本体;2-新风输送机构;3-尾气热转换机构;4-转换箱体;5-新风输送通道;6-尾气输送通道;7-导热组件;8-尾气排湿进口;9-尾气排湿出口;10-新风进口;11-导热隔板a;12-上导热板组;13-下导热板组;14-流通通道;15-第一导热片a;16-第一导热片b;17-第二导热片;18-送风管道;19-燃烧机;20-控制柜;21-导热隔板b;22-上导流隔板;23-上流通通道;24-上导热管;25-下导流隔板;26-下流通通道;27-下导热管;28-上导热管组;29-下导热管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4所示,本发明一种烟草烘烤热回收装置,包括烤房本体1、新风输送机构2以及尾气热转换机构3,所述新风输送机构2安装在烤房本体1的进气口,用以朝烤房内输送新风;所述尾气热转换机构3包含固定在烤房本体1的排湿口外侧的转换箱体4,所述转换箱体4的内部上、下两端分别横设设有横向布置的新风输送通道5和尾气输送通道6,所述新风输送通道5的一端与新风输送机构2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尾气输送通道6的一端与烤房本体1的排湿口连通,新风输送通道5与尾气输送通道6之间竖设有导热组件7,所述导热组件7的下端位于尾气输送通道6的内部、上端位于新风输送通道5的内部,用以将尾气中的热量向上传导至新风输送通道5内,新风输送通道5内的新风与导热组件7上端的热量相接触,实现对新风的加热,而加热后的新风通过新风输送机构2输送到烤房本体1内,实现热能的回收利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新风输送通道5和尾气输送通道6相平行。

本实施例中,所述尾气输送通道6的一端设有尾气排湿进口8、另一端设有尾气排湿出口9,所述尾气排湿进口8与烤房本体1的排湿口相连通,烤房本体1内排湿口排出的尾气通过尾气排湿进口8进入到尾气输送通道6,再通过尾气排湿出口9排出;所述新风输送通道5的一端设有新风进口10、另一端设有新风出口,所述新风出口经送风管道18与新风输送机构2的输入端相连通,当烤房本体1打开排湿口后,排出的空气导致烤房本体1内部压力下降,新风输送机构2处会出现负压,进而方便从新风进口吸入新风,新风从新风出口排出并经由送风管道后进入到烤房本体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新风输送通道5与尾气输送通道6之间设有以利于导热组件7竖向贯穿的通孔a,所述导热组件7包括固定在通孔a内的导热隔板a11,导热隔板a11的尺寸与通孔的尺寸相适应,以将通孔进行密封,避免新风输送通道与尾气输送通道导通,所述导热隔板11的上、下表面分别固定有上导热板组12和下导热板组13,所述上导热板组12与下导热板组13均设有流通通道14,以利空气流通穿过。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导热板组12和下导热板组13均包括若干个第一导热片和若干个第二导热片17,若干个第一导热片与若干个第二导热片17沿输送方向依次交替分布,所述第一导热片包括左右对称分布的第一导热片a15和第一导热片b16,所述第一导热片a15与第一导热片b16之间具有间隙a,所述第二导热片17设于第一导热片a15与第一导热片b16之间,第二导热片17与第一导热片a15和第一导热片b16之间具有间隙b,所述间隙a和间隙b之间形成类似迷宫形的流通通道14。通过第一导热片a、第一导热片b以及第二导热片相组合,可提高空气与导热片的接触面积,延缓空气的流通速度,进而增加空气与导热片的接触时间,确保实现湿气中的热能转换到位于下端的导热片,而位于上端的导热片上的热能对新风进行加热,提高热能转换的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新风输送机构2包括新风输送风机,所述新风输送风机的输出端与烤房本体的进气口相连通。

本发明解决了烘烤烟叶过程中一直存在的问题,排湿过程中大量的热能伴随着水汽的排除儿损失,不能加以利用,烘烤烟叶中80%以上的含水量都会排出,因此热能回收的价值是很可观的;具体工作时:烤房本体1通过排湿口进行排湿时,含有大量热以及水汽的空气沿尾气排湿进口8进入到尾气输送通道6内,这些空气经过导热组件7的下端后从尾气排湿出口9排出,位于尾气输送通道6内的导热片吸收这些空气中的热量并向上传递到新风输送通道5内的导热片,接着新风输送通道5内进入的新风与导热片相接触,该导热片上的热量对新风进行加热,之后加热后的新风通过新风输送风机输送到烤房内,实现热能的回收利用,节约了能源,提高经济效益。

由于新风输送风机属于烘烤房内循环风机一部分,因此整套装置的动力源是烘烤房内的循环风机,所以只要打开排湿进口后,排出的空气导致烤房内压力下降,新风输送风机处会出现负压,方便将加热后的新风送入烤房内,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易,极大的将损失排出在外的热能回收利用,节约了能源。

实施例二:如图5~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在于:所述新风输送通道5与尾气输送通道6之间设有以利于导热组件7竖向贯穿的通孔b,所述导热组件7包括固定在通孔b内的导热隔板b21,导热隔板b21的尺寸与通孔b的尺寸相适应,以将通孔进行密封,避免新风输送通道5与尾气输送通道6导通;所述导热隔板b21的上、下表面分别固定有上导热管组28和下导热管组29。即本实施例采用的是导热管进行导热,而实施例一是采用导热片进行导热。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导热管组28包括若干块从上往下间隔分布的上导流隔板22,所述上导流隔板22水平设置,相邻两块上导流隔板22之间形成上流通通道23,即可沿竖向形成多个上流通通道,以利于空气的流动,并实现分流;若干块上导流隔板22之间竖直穿设有若干根呈矩阵分布的上导热管24,每个上流通通道23内的气体均能与上导热管24接触;所述下导热管组29包括若干块从上往下间隔分布的下导流隔板25,所述下导流隔板25水平设置,相邻两块下导流隔板25之间形成下流通通道26,即可沿竖向形成多个下流通通道,以利于空气的流动;若干块下导流隔板25之间竖直穿设有若干根呈矩阵分布的下导热管27,每个下流通通道内的气体均能与下导热管接触。

本实施例中,若干根上导热管24的位置与若干根下导热管27的位置一一对应,上导热管24固定在新风输送通道5的顶部与导热隔板b21的顶面之间,下导热管27固定在导热隔板b21底面与尾气输送通道6的底部之间。

本实施例中,使用时:位于尾气输送通道6内的下导热管27吸收这些空气中的热量并向上传递到新风输送通道5内的上导热管24,接着新风输送通道5内进入的新风与上导热管24相接触,该上导热管24上的热量对新风进行加热,之后加热后的新风通过新风输送风机输送到烤房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