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溶胶生成装置以及红外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72879发布日期:2022-03-01 21:53阅读:82来源:国知局
气溶胶生成装置以及红外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烟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以及红外加热器。


背景技术:

2.诸如香烟和雪茄的吸烟物品在使用期间燃烧烟草以产生烟雾。已经尝试通过产生在不燃烧的情况下释放化合物的产品来为这些燃烧烟草的物品提供替代物。此类产品的示例是所谓的加热不燃烧产品,其通过加热烟草而不是燃烧烟草来释放化合物。
3.现有的一种加热不燃烧的烟具,主要是在基体的外表面涂覆远红外涂层和导电涂层,通电后的远红外涂层发出远红外线穿透基体并对基体内的烟支进行加热;由于远红外线具有较强的穿透性,可以穿透烟支的外围进入内部,使得对烟支中的气溶胶形成基质的加热较为均匀。
4.为了满足消费者抽吸的生理需求,烟支中通常会掺配多种成份以便获得香气、刺激性、饱满度等抽吸体验,而不同成份在不同温度下的挥发速率是不同的。采用现有烟具加热烟支时,由于烟支内部温度分布较为均匀,常常会造成烟支成分挥发较为单一,使得消费者在抽吸过程中很容易感觉到烟气成分的种类、含量等变化不明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抽吸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以及红外加热器,旨在解决现有烟具在加热烟支时造成烟支成分挥发较为单一的问题。
6.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用于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以生成供吸食的气溶胶;包括:
7.腔室,用于接收气溶胶形成基质;
8.至少一个红外加热器,被配置为向所述腔室辐射红外线以加热所述气溶胶形成基质;
9.其中,所述红外加热器包括用于加热所述气溶胶形成基质的不同部分的多个红外加热区域,相邻的红外加热区域之间保持预设间距;所述多个红外加热区域被构造成非独立地启动。
10.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红外加热器,所述红外加热器包括用于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的不同部分的多个红外加热区域,相邻的红外加热区域之间保持预设间距;所述多个红外加热区域被构造成非独立地启动。
11.本技术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以及红外加热器,通过多个红外加热区域非独立地启动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的不同部分,由于相邻的红外加热区域之间保持预设间距,使得红外加热区域对应的部分气溶胶形成基质与预设间距对应的部分气溶胶形成基质存在明显的温差,从而避免烟支成分挥发较为单一的问题,提升了用户的抽吸体验。
附图说明
12.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定。
13.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示意图;
14.图2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15.图3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红外加热器示意图;
16.图4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红外加热器加热烟支的效果示意图;
17.图5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另一红外加热器示意图;
18.图6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另一红外加热器加热烟支的效果示意图;
19.图7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又一红外加热器示意图;
20.图8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又一红外加热器的部分展开示意图;
21.图9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又一红外加热器示意图;
22.图10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部分器件的剖面示意图;
23.图1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极连接件示意图;
24.图12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基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6.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技术。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7.图1-图2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100,包括壳体6和红外加热器,红外加热器设于壳体6内。本实施例的气溶胶生成装置100,在基体11的外表面设置多个红外电热涂层以形成多个红外加热区域,多个红外电热涂层被构造成非独立地启动以发出红外线对基体11的腔室内的气溶胶形成基质的不同部分进行辐射加热,多个红外电热涂层之间保持预设间距,使得红外电热涂层对应的部分气溶胶形成基质与预设间距对应的部分气溶胶形成基质存在明显的温差,从而避免烟支成分挥发较为单一的问题,提升了用户的抽吸体验。
28.壳体6包括外壳61、固定壳62、基座以及底盖64,固定壳62、基座均固定于外壳61内,其中基座用于固定基体11,基座设置于固定壳62内,底盖64设于外壳61一端且盖设外壳61。
29.具体的,基座包括套接在基体11的第一端a的基座15和套接在基体11的第二端b的基座16,基座15和基座16均设于固定壳62内,底盖64上凸设有进气管641,基座16背离基座
15的一端与进气管641连接,基座15、基体11、基座16以及进气管641同轴设置,且基体11与基座15、基座16之间可通过密封件密封,基座16与进气管641也可进行密封,进气管641与外界空气连通以便于用户抽吸时可以顺畅进气。
30.气溶胶生成装置100还包括主控制电路板3和电池7。固定壳62包括前壳621与后壳622,前壳621与后壳622固定连接,主控制电路板3和电池7均设置在固定壳62内,电池7与主控制电路板3电连接,按键4凸设在外壳61上,通过按压按键4,可以实现对基体11表面上的红外电热涂层的通电或断电。主控制电路板3还连接有一充电接口31,充电接口31裸露于底盖64上,用户可以通过充电接口31对气溶胶生成装置100进行充电或升级,以保证气溶胶生成装置100的持续使用。
31.气溶胶生成装置100还包括隔热管17,隔热管17设置在固定壳62内,隔热管17设置在基体11的外围,隔热管17可以避免大量的热量传递到外壳61上而导致用户觉得烫手。隔热管包括隔热材料,隔热材料可以为隔热胶、气凝胶、气凝胶毡、石棉、硅酸铝、硅酸钙、硅藻土、氧化锆等。隔热管17也可以为真空隔热管。隔热管17内还可形成有红外线反射涂层,以将基体11上的红外电热涂层发出的红外线反射回红外电热涂层,提高加热效率。
32.气溶胶生成装置100还包括温度传感器2,例如ntc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基体11的实时温度,并将检测的实时温度传输到主控制电路板3,主控制电路板3根据该实时温度调节流经红外电热涂层上的电流的大小。
33.具体的,当ntc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基体11内的实时温度较低时,譬如检测到基体11内侧的温度不到150℃时,主控制电路板3控制电池7输出较高的电压给导电元件,进而提高红外电热涂层中馈入的电流,提高气溶胶形成基质的加热功率,减少用户抽吸第一口所要等待的时间。
34.当ntc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基体11的温度为150℃-200℃时,主控制电路板3控制电池7输出正常的电压给导电元件。
35.当ntc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基体11的温度在200℃-250℃时,主控制电路板3控制电池7输出较低的电压给导电元件。
36.当ntc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基体11内侧的温度在250℃及以上时,主控制电路板3控制电池7停止输出电压给导电元件。
37.图3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红外加热器,红外加热器包括:
38.基体11,被构造成沿腔室的轴向方向延伸并围绕腔室的管状,腔室用于接收气溶胶形成基质。
39.具体地,基体11包括第一端(或者近端)a和第二端(或者远端)b,延伸于第一端a和第二端b之间的表面。基体11可以为圆柱体状、棱柱体状或者其他柱体状、或者非柱体状(例如板状)。基体11优选为圆柱体状,腔室即为贯穿基体11中部的圆柱体状孔,孔的内径略大于气溶胶形成制品的外径,便于将气溶胶形成制品置于腔室内对其进行加热。
40.基体11可以由石英玻璃、陶瓷或云母等耐高温且透明的材料制成,也可以由其它具有较高的红外线透过率的材料制成,例如:红外线透过率在95%以上的耐高温材料,具体地在此不作限定。
41.气溶胶形成基质是一种能够释放可形成气溶胶的挥发性化合物的基质。这种挥发性化合物可通过加热该气溶胶形成基质而被释放出来。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以是固体或液体
或包括固体和液体组分。气溶胶形成基质可吸附、涂覆、浸渍或以其它方式装载到载体或支承件上。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便利地是气溶胶生成制品的一部分。
42.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以包括尼古丁。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以包括烟草,例如可以包括含有挥发性烟草香味化合物的含烟草材料,当加热时挥发性烟草香味化合物从气溶胶形成基质释放。优选的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以包括均质烟草材料,例如落叶烟草。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以包括至少一种气溶胶形成剂,气溶胶形成剂可为任何合适的已知化合物或化合物的混合物,在使用中,化合物或化合物的混合物有利于致密和稳定气溶胶的形成,并且对在气溶胶生成系统的操作温度下的热降解基本具有抗性。合适的气溶胶形成剂是本领域众所周知的,并且包括但不限于:多元醇,例如三甘醇,1,3-丁二醇和甘油;多元醇的酯,例如甘油单、二或三乙酸酯;和一元、二元或多元羧酸的脂肪酸酯,例如二甲基十二烷二酸酯和二甲基十四烷二酸酯。优选的气溶胶形成剂是多羟基醇或其混合物,例如三甘醇、1,3-丁二醇和最优选的丙三醇。
43.红外电热涂层111形成在基体11的表面上。红外电热涂层111可以形成在基体11的外表面上,也可以形成在基体11的内表面上。
44.在本示例中,基体11的外表面包括沿腔室的轴向方向间隔布置的三个涂层区域,相邻的涂层区域之间通过一非涂层区域112间隔以保持预设间距。
45.具体地,第一红外电热涂层1111、第二红外电热涂层1112、第三红外电热涂层1113分别设置在三个涂层区域内,第一红外电热涂层1111与第二红外电热涂层1112之间通过第一非涂层区域1121间隔,第二红外电热涂层1112与第三红外电热涂层1113之间通过第二非涂层区域1122间隔。
46.在本示例中,第一非涂层区域1121和第二非涂层区域1122的轴向方向的长度介于2mm~10mm,优选的为2mm~8mm,进一步优选的为3mm~8mm,进一步优选的为4mm~8mm,进一步优选的为5mm~8mm,进一步优选的为5mm~7mm。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非涂层区域1121的轴向方向的长度和第二非涂层区域1122的轴向方向的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47.第一红外电热涂层1111、第二红外电热涂层1112、第三红外电热涂层1113的轴向方向的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其等效电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第一红外电热涂层1111和第三红外电热涂层1113的轴向方向的长度可以设置的均小于第二红外电热涂层1112的轴向方向的长度,以使得第一红外电热涂层1111和第三红外电热涂层1113的等效电阻均小于第二红外电热涂层1112的等效电阻,这样在红外电热涂层111接受电功率之后,基体11两端将产生更大的电流密度、更多的热量,可实现对基体两端的温度补偿。另外通过设置第一红外电热涂层1111较小的等效电阻,可缩短出烟的等待时长,进一步提升用户的抽吸体验。
48.红外电热涂层111接受电功率产生热量,进而生成一定波长的红外线,例如:8μm~15μm的远红外线。当红外线的波长与气溶胶形成基质的吸收波长匹配时,红外线的能量易于被气溶胶形成基质吸收。红外线的波长不作限定,可以为0.75μm~1000μm的红外线,优选的为1.5μm~400μm的远红外线。在本示例中,第一红外电热涂层1111、第二红外电热涂层1112、第三红外电热涂层1113被配置为非独立地接受电源的电功率产生热量进而产生红外线,以辐射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的不同部分。
49.红外电热涂层111优选的由远红外电热油墨、陶瓷粉末和无机粘合剂充分搅拌均
匀后涂覆在基体11的外表面上,然后烘干固化一定的时间,红外电热涂层111的厚度为30μm-50μm;当然,红外电热涂层111还可以由四氯化锡、氧化锡、三氯化锑、四氯化钛以及无水硫酸铜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后涂覆到基体11的外表面上;或者为碳化硅陶瓷层、碳纤维层、碳纤维复合层、锆钛系氧化物陶瓷层、锆钛系氮化物陶瓷层、锆钛系硼化物陶瓷层、锆钛系碳化物陶瓷层、铁系氧化物陶瓷层、铁系氮化物陶瓷层、铁系硼化物陶瓷层、铁系碳化物陶瓷层、稀土系氧化物陶瓷层、稀土系氮化物陶瓷层、稀土系硼化物陶瓷层、稀土系碳化物陶瓷层、镍钴系氧化物陶瓷层、镍钴系氮化物陶瓷层、镍钴系硼化物陶瓷层、镍钴系碳化物陶瓷层或高硅分子筛陶瓷层中的一种;红外电热涂层还可以是其他材料涂层,例如:以碳为部分或全部组成元素的衍生物和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碳纳米管、碳纳米管薄膜、石墨烯、碳纤维、碳纤维薄膜、碳膜、碳纤维布。
50.导电元件,用于为第一红外电热涂层1111、第二红外电热涂层1112、第三红外电热涂层1113进行非独立地供电。
51.在本示例中,导电元件包括间隔设置于基体11上的第一电极113以及第二电极114,第一电极113和第二电极114均为导电涂层,导电涂层可以为金属涂层或导电胶带等,金属涂层可以包括银、金、钯、铂、铜、镍、钼、钨、铌或上述金属合金材料。第一电极113和第二电极114均与第一红外电热涂层1111、第二红外电热涂层1112、第三红外电热涂层1113至少部分重叠以形成电连接,从而将电功率馈送至第一红外电热涂层1111、第二红外电热涂层1112、第三红外电热涂层1113。
52.在本示例中,第一电极113包括藕接部1132以及自藕接部1132朝向第二端b方向轴向延伸的导电部1131;藕接部1132沿基体11的周向方向延伸形成环形电极,导电部1131均与第一红外电热涂层1111、第二红外电热涂层1112、第三红外电热涂层1113至少部分重叠以形成电连接,藕接部1132与第一红外电热涂层1111、第二红外电热涂层1112、第三红外电热涂层1113均不重叠的,即是隔开的。
53.第二电极114包括藕接部1142以及自藕接部1142朝向第一端a方向轴向延伸的导电部1141,藕接部1142沿基体11周向方向延伸形成环形电极,导电部1141均与第一红外电热涂层1111、第二红外电热涂层1112、第三红外电热涂层1113至少部分重叠以形成电连接,藕接部1142与第一红外电热涂层1111、第二红外电热涂层1112、第三红外电热涂层1113也是不重叠的。
54.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示例中,藕接部1132和藕接部1142沿基体11的周向方向延伸也可形成弧形电极,藕接部1132和藕接部1142可设置在基体11的同一端,例如,紧邻第二端b设置。
55.导电部1131和导电部1141沿基体11的中心轴对称设置,这样当藕接部1132和藕接部1142与电源藕接时,例如:藕接部1132与电源的正极藕接,藕接部1142与电源的负极藕接,电流可流入导电部1131,并同时周向地流经第一红外电热涂层1111、第二红外电热涂层1112、第三红外电热涂层1113至导电部1141,从而使得第一红外电热涂层1111、第二红外电热涂层1112、第三红外电热涂层1113同时向腔室辐射红外线以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的不同部分。
56.图4是图3所示的红外加热器加热烟支20的效果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一红外电热涂层1111辐射加热烟支的a部分,第二红外电热涂层1112辐射加热烟支的b部分,第三红外
电热涂层1113辐射加热烟支的c部分,烟支的ab部分对应第一非涂层区域1121,烟支的bc部分对应第二非涂层区域1122,烟支的ab部分和bc部分的热量主要是来源于基体11的热传导以及相邻部分的热传导。
57.从图4中可以看出,烟支的a部分与烟支的ab部分之间存在明显的温差,该温差可控制在40℃~80℃之间。在本示例中,该温差控制在60℃左右。烟支的b部分与烟支的ab部分或bc部分,烟支的c部分与烟支的bc部分与此类似。通过该温差可避免烟支成分挥发较为单一的问题,从而提升了用户的抽吸体验。
58.图5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另一红外加热器示意图。与图3不同的是:基体11的外表面包括沿腔室的周向方向间隔布置的三个涂层区域,第一红外电热涂层1111、第二红外电热涂层1112、第三红外电热涂层1113分别设置在三个涂层区域内,第一红外电热涂层1111与第二红外电热涂层1112之间通过第一非涂层区域1121间隔,第二红外电热涂层1112与第三红外电热涂层1113之间通过第二非涂层区域1122间隔,第三红外电热涂层1113与第一红外电热涂层1111之间通过第三非涂层区域1123间隔。第一电极113和第二电极114均沿基体11周向方向延伸形成环形电极(也可为弧形电极),第一电极113和第二电极114与电源藕接时,例如:第一电极113与电源的正极藕接,第二电极114与电源的负极藕接,电流从第一电极113轴向地流经第一红外电热涂层1111、第二红外电热涂层1112、第三红外电热涂层1113至第二电极114,从而使得第一红外电热涂层1111、第二红外电热涂层1112、第三红外电热涂层1113同时向腔室辐射红外线以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的不同部分。
59.图6是图5所示的红外加热器加热烟支20的效果示意图。与前述类似的,烟支的a部分与烟支的ab部分或者ca部分之间、烟支的b部分与烟支的ab部分或者bc部分之间、烟支的c部分与烟支的ca部分或者bc部分之间均存在明显的温差。
60.需要说明的是,前述部分均是以红外电热涂层进行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红外加热器的多个红外加热区域可通过热激发的红外辐射层形成,或者由可卷绕在基体11上的薄膜构造形成。
61.图7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又一红外加热器示意图。与图3不同的是:基体11的外表面包括沿腔室的周向方向间隔布置的五个涂层区域,第一红外电热涂层1111、第二红外电热涂层1112、第三红外电热涂层1113、第四红外电热涂层1114、第五红外电热涂层1115分别设置在五个涂层区域内,且分别通过第一非涂层区域1121、第二非涂层区域1122、第三非涂层区域1123、第四非涂层区域1124间隔。临近第一端a的第一非涂层区域1121、临近第二端b的第四非涂层区域1124的轴向方向的长度较小,而第二非涂层区域1122和第三非涂层区域1123的轴向方向的长度较大。这样在使得红外加热区域对应的部分气溶胶形成基质与预设间距对应的部分气溶胶形成基质存在明显的温差,同时可使得基体11两端将产生更大的电流密度、更多的热量,可实现对基体两端的温度补偿。需要说明的是,在该示例中,第一红外电热涂层1111、第二红外电热涂层1112、第三红外电热涂层1113、第四红外电热涂层1114、第五红外电热涂层1115的轴向方向的长度也可以不相同的。
62.图8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又一红外加热器的部分展开示意图。与图3不同的是:基体11的外表面包括多个涂层区域和多个非涂层区域112,多个红外电热涂层111设置在多个涂层区域内,多个红外电热涂层111与多个非涂层区域112共同形成网状结构;导电部1131和导电部1141与部分红外电热涂层111重叠以形成电连接。
63.图9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又一红外加热器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红外加热器包括形成在基体21上的红外电热涂层211、第一电极212、第二电极213以及第三电极214。红外电热涂层211沿基体21的外表面的轴向方向间隔为第一红外电热涂层2111和第二红外电热涂层2112。第一电极212包括藕接部2121和导电部2122,第二电极213包括藕接部2131和导电部2132,第三电极214包括藕接部2141和导电部2142,通过第一电极212、第二电极213以及第三电极214的设置可控制第一红外电热涂层2111和第二红外电热涂层2112独立地启动以实现分段加热。
64.在该示例中,第一红外电热涂层2111和第二红外电热涂层2112相当于两个独立的红外加热器,每一个部分都可以按照图3或者图7的方式构造多个红外加热区域,以使得红外加热区域对应的部分气溶胶形成基质与预设间距对应的部分气溶胶形成基质存在明显的温差,从而避免烟支成分挥发较为单一的问题,提升了用户的抽吸体验。很容易想象得到的,对于沿基体21的外表面的周向方向间隔的多个独立地启动的红外电热涂层,同样可以实现。需要说明的是,分段加热的结构并不限于图9的情形。
65.请结合图10-图12进行理解,气溶胶生成装置100还包括电极连接件14,电极连接件14分别与第一电极113以及第二电极114电连接,且分别将第一电极113以及第二电极114延伸到远离基体11的位置。
66.以下以与第二电极114电连接的电极连接件14为例进行说明:
67.电极连接件14包括接触部和延伸部142。接触部的至少一部分朝向基体11的外表面凸出以与藕接部1142接触以形成电连接;延伸部142相对接触部朝向远离基体11的位置延伸,延伸部142用于耦接电源。
68.接触部包括本体141、镂空形成在本体141上的四个悬臂1411。四个悬臂1411与藕接部1142抵接时能够产生弹性力,实现与藕接部1142的电连接;延伸部142自本体141朝向远离基体11的位置延伸。
69.本体141与基体11的端部的形状相匹配,具体地,本体141形成为弧状,本体141具有径向延伸的抵接部1412。弧状的本体141紧贴在基体11的端部面,抵接部1412抵接在基体11的端部进行限位,用于限制接触部与基体11的相对位置进而使悬臂1411定位在藕接部1142位置。
70.四个悬臂1411沿基体11周向方向间隔设置在本体141上。在其他示例中,悬臂1411的数量也不作限定,可以为四个以上或者以下,可以理解的是,多个悬臂1411对于可靠的电连接电极有帮助,但是会增加加工成本,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71.气溶胶生成装置100还包括套接在第一端a上的基座15、第二端b上的基座16,基座15、基座16选用绝缘的、耐高温隔热的材质。
72.基座15、基座16可采用相同结构。具体地,如图12所示,基座16包括内筒161和外筒162,基体11可拆卸地套设在内筒161的外壁与外筒162的内壁之间。内筒161呈中空管状,气流通过内筒161流向基体11的腔室。内筒161的轴向方向的长度略大于藕接部1142的轴向方向的长度。外筒162的外壁上具有周向分布的多个朝向隔热管17延伸的凸台1621,外筒162的端部具有径向延伸的抵接部1622,凸台1621和抵接部1622的设置,便于与隔热管17装配时,使得隔热管17的端部可抵接在抵接部1622上、同时使得隔热管17的内壁与外筒162的外壁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以便于冷空气流入。外筒162的内壁还具有多个间隔分布的保持部
1623,保持部1623自外筒162的内壁朝向内筒161方向延伸,当基体11被套设于基座16时,保持部1623抵接在基体11的外表面以保持基体11的端部。
73.基座16还设置有用于阻止基体11转动的周向止动部,周向止动部包括在基座16朝向基体11一侧凸设的定位凸起163,基体11的管壁开设有与定位凸起163对应配合的定位凹口。当基体11被套设于基座16时,定位凸起163与定位凹口对应卡扣配合,以使得阻止基体11相对于基座16周向转动。在基座16上还设置有用于引出电极连接件14的延伸部142的过孔164。
7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技术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