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NC102品种烟叶品质的烘烤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336164发布日期:2022-11-26 00:39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升NC102品种烟叶品质的烘烤方法与流程
一种提升nc102品种烟叶品质的烘烤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烟草烘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升nc102品种烟叶品质的烘烤方法。


背景技术:

2.烤烟品种nc102是美国f.w.rickard种子公司登记注册的f1代杂交种, 2004年由美国北卡官方推荐试种。2006年,云南中烟工业公司从美国引进试种,其耐肥性较好,高抗黑胫病,中抗病毒病,低抗青枯病,香气质较好,余味回甜,杂气较轻,劲头适中。因此,该品种适合作高档高端卷烟原料。该品种作为新引进品种,目前缺乏该品种的烘烤技术指导与方法,若按常规的烘烤方法对其进行烘烤,仍存如杂色、挂灰烟、青筋黄片比例高等问题。
3.nc102在烘烤中的困难在于nc102品种烘烤水分控制比较困难,在变黄期可能会出现烟叶已经烤黄,但是烟叶的失水程度没有达到,这时如果直接进入定色期会造成烟叶挂灰;若为了达到失水程度而而使烟叶发生硬变黄或过度变黄的话,在进入定色阶段烟叶同样容易出现挂灰。目前在烘烤nc102 的过程中,缺乏对各个时期的温度、湿度以及烘烤时间等精确的把握,特别是变黄期在变黄程度与失水程度的协调上存在问题,特别是定色期、干筋期的温湿度和烘烤时间把控不合理,常使得nc102易烤成挂灰烟。正因为缺乏该品种配套的烘烤工艺,不仅造成该品种推广难度增加,导致烟农栽种和烘烤该品种积极性不高,使得该品种烘烤后质量偏差,如烤后清甜韵较弱,带焦香,香气较弱,浓度较低,质尚细腻,稍回焦苦等评吸特征,完全没有发挥出该品种应有的清甜韵明显,带烤香、果香,量尚足,浓度较高,质细腻柔棉,口腔干净等优良的评吸特征,使得该品种的评级效果和工业可用性达不到预期。
4.鉴于上述情况,有必要研究一种提升nc102品种烟叶品质的烘烤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升nc102品种烟叶品质的烘烤方法,旨在通过在密集烘烤中显著提高nc102品种烟叶的烘烤质量,为该品种的烘烤提供技术指导,从而提高nc102烤后质量和工业可用性。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本发明提出一种提升nc102品种烟叶品质的烘烤方法,将采收的新鲜 nc102烟叶编竿后按照上密下疏、错位交叉的形式将烟竿装入烤房烘烤,装入烤房后的烟叶依次经过变黄期烘烤、定色期烘烤和干筋期烘烤;根据装烟台数对应调整变黄期烘烤、定色期烘烤和干筋期烘烤的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升温速度、稳温时间、冷风门状态和循环风机状态,调整过程中使烟叶变黄程度与失水程度相协调,直至烘烤完成后得到nc102烤后烟叶。
8.优选地,所述烤房优选为三层烤房或四层烤房;所述三层烤房从下至上依次设有三台,分别为第一台、第二台和第三台;所述四层烤房从下至上依次设有四台,分别为第一
台、第二台、第三台和第四台。
9.优选地,所述变黄期烘烤包括变黄前期烘烤、变黄中期烘烤和变黄后期烘烤,其中:
10.所述变黄前期烘烤为:以1℃/1小时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由室温升至 30~33℃,湿球温度由室温调整至30℃;待干、湿球温度稳定后继续烘烤1~ 3h,同时关闭冷风门及运行低档循环风机;
11.所述变黄中期烘烤为:待变黄前期烘烤结束后,以1℃/2小时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35℃,湿球温度调整至34℃,待干、湿球温度稳定后继续烘烤6~8h,直至四层烤房中的第四台烟叶叶尖变黄5~8cm、或直至三层烤房中的第三台烟叶叶尖变黄5~8cm;待烟叶叶尖变黄5~8cm后冷风门开一指,同时运行低档循环风机;接着以1℃/2小时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38~ 39℃,湿球温度调整至34℃,待干、湿球温度稳定后继续烘烤20~30h,直至四层烤房中的第三台烟叶变黄7~8成、或直至三层烤房中的第二台烟叶变黄9成;待变黄中期烘烤完成后,冷风门开2~3指,同时运行低档循环风机;
12.所述变黄后期烘烤为:待变黄中期烘烤结束后,以1℃/3小时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40℃,湿球温度调整至34℃;待干、湿球温度稳定后继续烘烤6~10h,直至四层烤房中的第二台烟叶勾尖卷边、或直至三层烤房中的第二台烟叶勾尖卷边;待烟叶勾尖卷边后,冷风门开3指,同时运行高档循环风机;然后以1℃/3小时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42℃,湿球温度调整至34℃,待干、湿球温度稳定后继续烘烤18~22h,直至四层烤房中的第二台烟叶小卷筒、或三层烤房中的第二台烟叶小卷筒;待烟叶出现小卷筒后,冷风门开3~4指,同时运行高档循环风机;接着以1℃/2~3小时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44~45℃,湿球温度调整至34℃;待干、湿球温度稳定后继续烘烤10~18h,直至至四层烤房中的第三台烟叶小卷筒、或三层烤房中的第二台烟叶大卷筒;同时冷风门开3~5指,并运行高档循环风机。
13.优选地,所述定色期烘烤包括:定色前期烘烤、定色中期烘烤和定色后期烘烤;
14.所述定色前期烘烤为:在变黄后期结束后以1℃/1小时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48℃,湿球温度调整至34.5℃,待干、湿球温度稳定后持续烘烤 18~22h,直至四层烤房中的第一台烟叶小卷筒、或直至三层烤房中的第一台烟叶小卷筒;同时,冷风门开3指、并运行高档循环风机;
15.所述定色中期烘烤为:待定色前期烘烤结束后,以1℃/1小时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54℃,湿球温度调整至35℃,待干、湿球温度稳定后继续烘烤10~12h,直至四层烤房或三层烤房全炉大卷筒;同时冷风门开3~4指,并运行高档循环风机;
16.所述定色后期烘烤为:待定色中期烘烤结束后,以1℃/1小时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62℃,湿球温度调整至37℃,待干、湿球温度稳定后继续烘烤8~10h,直至四层烤房或三层烤房中的所有烟叶主脉干三分之一以上;同时冷风门开3~4指,并运行高档循环风机。
17.优选地,所述干筋期烘烤为:待定色期结束后,以1℃/1小时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65~68℃,湿球温度调整至38℃,待干、湿球温度稳定后,烘烤至四层烤房或三层烤房中的全炉烟叶主脉全部烤干;同时冷风门开3~4 指,并运行低档循环风机。
18.优选地,所述错位交叉形式优选为,烤房内的烟叶从上至下逐级减少1~2 杆烟并
形成错位交叉。
19.优选地,所述三层烤房或四层烤房均为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
20.优选地,所述三层烤房的第三台和所述四层烤房的第四台装烟密度均为 41~42kg/m3,所述三层烤房的第一台和所述四层烤房的第一台装烟密度均为 37~38kg/m3。
21.优选地,所述新鲜nc102烟叶为烟筋变白、叶面呈淡黄色且茸毛大部分脱落的适熟鲜烟叶。
22.优选地,所述低档循环风机转速r=960转/分钟;所述高档循环风机r=1440 转/分钟。
23.综上所述,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24.1、本发明针对烤烟nc102烟叶的特点,通过统筹烟叶在变黄期、定色期和干筋期的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升温速度、稳温时间、冷风门状态和循环风机状态,使各阶段烟叶变黄程度与失水程度相协调,从而有效提升nc102 的烘烤质量。
25.2、本发明通过分层观察烤房内的烟叶变化情况,并根据烟叶变化情况进行分段排湿及控制循环风机的速度,使变黄期烟叶变黄与失水相协调,避免了进入烘烤出的烟叶出现挂灰现象;同时配合定色期和干筋期适宜的烘烤时间及温度,可有效提升nc102的烘烤质量。
26.3、本发明通过按照上密下疏、错位交叉的形式将烟竿装入烤房烘烤内进行烘烤,通过特设的装烟密度,便于烘烤过程中对烟叶的观察、及便于烟叶脱水干燥或排湿,从而有效提升nc102的烘烤质量。
27.4、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烟叶烘烤过程中硬变黄或变黄过度,从而导致定色期烟叶容易出现挂灰现象的技术问题。
28.5、本发明通过在气流下降式密集烘烤中显著提高nc102品种的烘烤质量,从而提高新引进品种nc102的烘烤质量,为该品种的烘烤提供技术指导,进而提高nc102烤后质量和工业可用性。
29.6、本发明为nc102品种的烟叶烘烤提供配套调制工艺,有利于该品种的推广,不仅从根本上解决烟农不愿意栽种和烘烤该品种的技术问题,还有利于为烟草工业提供更多元的原料,便于进行配方的改良和制作高端卷烟。
具体实施方式
30.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31.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本发明提出一种提升nc102品种烟叶品质的烘烤方法,将采收的新鲜nc102烟叶编竿后按照上密下疏、错位交叉的形式将烟竿装入烤房烘烤,装入烤房后的烟叶依次经过变黄期烘烤、定色期烘烤和干筋期烘烤;根据装烟台数对应调整变黄期烘烤、定色期烘烤和干筋期烘烤的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升温速度、稳温时间、冷风门状态和循环风机状态,调整过程中使烟叶变黄程度与失水程度相协调,直至烘烤完成后得到nc102烤后烟叶。
32.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烤房优选为三层烤房或四层烤房;所述三层烤房从下至上
依次设有三台,分别为第一台、第二台和第三台;所述四层烤房从下至上依次设有四台,分别为第一台、第二台、第三台和第四台。
33.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变黄期烘烤包括变黄前期烘烤、变黄中期烘烤和变黄后期烘烤,其中:
34.具体地,变黄前期烘烤为:以1℃/1小时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由室温升至30~33℃,湿球温度由室温调整至30℃;待干、湿球温度稳定后继续烘烤1~3h,同时关闭冷风门及运行低档循环风机;打开冷风门后可排湿,循环风机向烤房中提供热空气。
35.具体地,变黄中期烘烤为:待变黄前期烘烤结束后,以1℃/2小时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35℃,湿球温度调整至34℃,待干、湿球温度稳定后继续烘烤6~8h,直至四层烤房中的第四台烟叶叶尖变黄5~8cm、或直至三层烤房中的第三台烟叶叶尖变黄5~8cm;待烟叶叶尖变黄5~8cm后冷风门开一指,同时运行低档循环风机;接着以1℃/2小时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38~39℃,湿球温度调整至34℃,待干、湿球温度稳定后继续烘烤20~ 30h,直至四层烤房中的第三台烟叶变黄7~8成、或直至三层烤房中的第二台烟叶变黄9成;待变黄中期烘烤完成后,冷风门开2~3指,同时运行低档循环风机。
36.烘烤12~20h时,若还出现硬变黄(变黄速度快,失水速度较慢;通常表现为色到形不到,特别要关注失水状态是否到位)情况,湿度比较大时,交替使用高、低速循环风机。当干球温度升至38℃后,看四层烤房中的第三台或三层烤房中的第二台烟叶失水情况,可以交替使用高、低循环风机,40℃开始使用高速档;且此步骤不要过于看重烟叶颜色的变化,以拿水为主、拿色为辅,在干球显示38℃时,注意加强排湿。nc102烟叶失水状态程度要比云系品种烟叶慢,因此,分阶段排湿(不能闷着全炉变黄以后再来排湿,否则排湿已经来不及),38℃使顶台和第二台烟叶边变黄边失水,42℃使第三台和底台烟叶边变黄边失水,否则,进入定色阶段的烟叶一定会出现挂灰现象。且在变黄中期,湿球温度不能超过34℃,否则进入定色阶段的烟叶也一定会出现挂灰现象。通过本发明的方法,使整个烟叶变黄阶段避免了烟叶出现硬变黄或者变黄过度,从而避免了烟叶出现挂灰现象。
37.具体地,变黄后期烘烤为:待变黄中期烘烤结束后,以1℃/3小时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40℃,湿球温度调整至34℃;待干、湿球温度稳定后继续烘烤6~10h,直至四层烤房中的第二台烟叶勾尖卷边、或直至三层烤房中的第二台烟叶勾尖卷边;待烟叶勾尖卷边后,冷风门开3指,同时运行高档循环风机;然后以1℃/3小时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42℃,湿球温度调整至34℃,待干、湿球温度稳定后继续烘烤18~22h,直至四层烤房中的第二台烟叶小卷筒、或三层烤房中的第二台烟叶小卷筒;待烟叶出现小卷筒后,冷风门开3~4指,同时运行高档循环风机;接着以1℃/2~3小时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44~45℃,湿球温度调整至34℃;待干、湿球温度稳定后继续烘烤10~18h,直至至四层烤房中的第三台烟叶小卷筒、或三层烤房中的第二台烟叶大卷筒;同时冷风门开3~5指,并运行高档循环风机。
38.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定色期烘烤包括:定色前期烘烤、定色中期烘烤和定色后期烘烤;
39.具体地,定色前期烘烤为:在变黄后期结束后以1℃/1小时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48℃,湿球温度调整至34.5℃,待干、湿球温度稳定后持续烘烤18~22h,直至四层烤房中的第一台烟叶小卷筒、或直至三层烤房中的第一台烟叶小卷筒;同时,冷风门开3指、并
运行高档循环风机;
40.具体地,定色中期烘烤为:待定色前期烘烤结束后,以1℃/1小时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54℃,湿球温度调整至35℃,待干、湿球温度稳定后继续烘烤10~12h,直至四层烤房或三层烤房全炉大卷筒;同时冷风门开3~4 指,并运行高档循环风机;
41.具体地,定色后期烘烤为:待定色中期烘烤结束后,以1℃/1小时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62℃,湿球温度调整至37℃,待干、湿球温度稳定后继续烘烤8~10h,直至四层烤房或三层烤房中的所有烟叶主脉干三分之一以上;同时冷风门开3~4指,并运行高档循环风机。
42.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干筋期烘烤为:待定色期结束后,以1℃/1小时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65~68℃,湿球温度调整至38℃,待干、湿球温度稳定后,烘烤至四层烤房或三层烤房中的全炉烟叶主脉全部烤干;同时冷风门开3~4指,并运行低档循环风机。
43.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错位交叉形式优选为,烤房内的烟叶从上至下逐级减少1~2杆烟并形成错位交叉。
44.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三层烤房或四层烤房均为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
45.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三层烤房的第三台和所述四层烤房的第四台装烟密度均为41~42kg/m3,所述三层烤房的第一台和所述四层烤房的第一台装烟密度均为37~38kg/m3。
46.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新鲜nc102烟叶为烟筋变白、叶面呈淡黄色且茸毛大部分脱落的适熟鲜烟叶。
47.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低档循环风机转速r=960转/分钟;所述高档循环风机r=1440转/分钟。
48.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限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49.实施例1
50.s100:按烟筋变白、叶面呈淡黄色且茸毛大部分脱落的要求,采收在文山州丘北县xxx镇针对此实验种植的nc102适熟鲜烟叶。
51.s200:将采收的鲜烟叶编竿,按照上密下疏的装烟规范装烟,三层烤房的第三台烟叶或四层烤房的第四台烟叶以42kg/m3的装烟密度装入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三层烤房的第一台或四层烤房的第一台烟叶以38kg/m3的装烟密度装入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至容积的95%以上,待烘烤。
52.s300:变黄期包括变黄前期、变黄中期和变黄后期,变黄前期以1℃/h 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由室温控制在30℃范围内,湿球温度由室温调整至 30℃,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h,同时关闭冷风门,低速运行循环风机;接着进入变黄中期,以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升至35℃,湿球温度调至34℃, 6h直至四层烤房中的第四台烟叶叶尖变黄5~8cm、或直至三层烤房中的第三台烟叶叶尖变黄5~8cm,待烟叶叶尖变黄5~8cm后冷风门开一指,低速运行循环风机。接着以1℃/2小时的升温速率,将干球升至38℃,湿球温度调整至34℃,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20~30h至第三台烟叶变黄7~8成(4层烤房)、第二台烟叶变黄9成(3层烤房),冷风门开2~3指,低速运行循环风机;接着进入变黄后期,以1℃/3小时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40℃,湿球温度调整至34℃,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6~10h至第二台烟
叶勾尖卷边 (4层烤房)、第二台烟叶出现勾尖卷边(3层烤房),冷风门开3指,高速运行循环风机。然后以1℃/3小时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42℃,湿球温度调整至34℃,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8h至第二台烟叶小卷筒(4层烤房)、第二台烟叶出现稍显小卷筒(3层烤房),冷风门开3~4指,高速运行循环风机。接着以1℃/2~3小时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44~45℃,湿球温度调整至34℃,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0h至第二台烟叶小卷筒(4台烤房)、第二台烟叶出现稍显小卷筒(3台烤房),冷风门开3~5指,高速运行循环风机。
53.s400:包括定色前期、定色中期和定色后期,定色前期是在变黄后期结束后以1℃/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48℃,湿球温度调整至34.5℃,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8h直至四层烤房中的第一台烟叶小卷筒、或直至三层烤房中的第一台烟叶小卷筒;冷风门开3指,高速运行循环风机;接着进入定色中期,以1℃/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54℃,湿球温度调整至 35℃,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0h至四层烤房或三层烤房全炉大卷筒,冷风门开3~4指,高速运行循环风机;接着进入定色后期,以1℃/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62℃,湿球温度调整至37℃,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8h至烟叶主脉干三分之一以上,冷风门开3~4指,高速运行循环风机。
54.s500:干筋期是在定色期结束后以1℃/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 65~68℃,湿球温度调整至38℃,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至全炉主脉全部烤干,然后冷却后出烤房。
55.实施例2
56.s100:按烟筋变白、叶面呈淡黄色且茸毛大部分脱落的要求,采收在文山州邱北县xxx镇针对此实验种植的nc102适熟鲜烟叶。
57.s200:将采收的鲜烟叶编竿,按照上密下疏的装烟规范装烟,三层烤房的第三台烟叶或四层烤房的第四台烟叶以41kg/m3的装烟密度装入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三层烤房的第一台或四层烤房的第一台烟叶以37kg/m3的装烟密度装入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至容积的95%以上,待烘烤。
58.s300:变黄期包括变黄前期、变黄中期和变黄后期,变黄前期以1.5℃/h 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由室温控制在31℃范围内,湿球温度由室温调整至 30℃,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2h,同时关闭冷风门,低速运行循环风机;接着进入变黄中期,以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升至35℃,湿球温度调至34℃,至四层烤房中的第四台烟叶叶尖变黄5~8cm、或直至三层烤房中的第三台烟叶叶尖变黄5~8cm;待烟叶叶尖变黄5~8cm后冷风门开一指,并低速运行循环风机。接着以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升至39℃,湿球温度调整至34℃,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25h至第三台烟叶变黄7~8成(4层烤房)、第二台烟叶变黄9成(3层烤房),冷风门开2~3指,低速运行循环风机;接着进入变黄后期,以1℃/3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42℃,湿球温度调整至34℃,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22h至第二台烟叶勾尖卷边(4层烤房)、第二台台烟叶出现勾尖卷边(3层烤房),冷风门开3指,高速运行循环风机。然后以1℃ /3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42℃,湿球温度调整至34℃,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22h至第二台烟叶小卷筒(4层烤房)、第二台烟叶出现稍显小卷筒(3层烤房),冷风门开3~4指,高速运行循环风机。接着以1℃/2h小时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45℃,湿球温度调整至34℃,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5h至第二台烟叶小卷筒(4层烤房)、第二台烟叶出现稍显小卷筒(3 层烤房),冷风门开3~5指,高速运行循环风机。
59.s400:包括定色前期、定色中期和定色后期,定色前期是在变黄后期结束后以1℃/
1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48℃,湿球温度调整至34.5℃,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22h直至四层烤房中的第一台烟叶小卷筒、或直至三层烤房中的第一台烟叶小卷筒,冷风门开3指,高速运行循环风机;接着进入定色中期,以1℃/1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54℃,湿球温度调整至 35℃,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2h至全炉大卷筒,冷风门开3~4指,高速运行循环风机;接着进入定色后期,以1℃/1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62℃,湿球温度调整至37℃,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0h至烟叶主脉干三分之一以上,冷风门开3~4指,高速运行循环风机。
60.s500:干筋期是在定色期结束后以1℃/1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 67℃,湿球温度调整至38℃,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23h至全烤房烟叶的主脉干燥为止,,然后冷却后出烤房。
61.实施例3
62.s100:按烟筋变白、叶面呈淡黄色且茸毛大部分脱落的要求,采收在文山州邱北县xxx镇针对此实验种植的nc102适熟鲜烟叶。
63.s200:将采收的鲜烟叶编竿,按照上密下疏的装烟规范装烟,三层烤房的第三台烟叶或四层烤房的第四台烟叶以42kg/m3的装烟密度装入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三层烤房的第一台或四层烤房的第一台烟叶以38kg/m3的装烟密度装入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至容积的95%以上,待烘烤。
64.s300:变黄期包括变黄前期、变黄中期和变黄后期,变黄前期以1℃/1h 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由室温控制在33℃范围内,湿球温度由室温调整至 30℃,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3h,同时关闭冷风门,低速运行循环风机;接着进入变黄中期,以1℃/2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升至35℃,湿球温度调至34℃,直至四层烤房中的第四台烟叶或三层烤房中的第三台烟叶叶尖变黄5~8cm;待烟叶叶尖变黄5~8cm后冷风门开一指,低速运行循环风机。接着以1℃/2h 的升温速率,将干球升至38℃,湿球温度调整至34℃,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30h至第三台烟叶变黄7~8成(4层烤房)、第二台烟叶变黄9成(3层烤房),冷风门开2~3指,低速运行循环风机;接着进入变黄后期,以1℃/3h 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40℃,湿球温度调整至34℃,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0h至第二台烟叶勾尖卷边(4层烤房)、第二台烟叶出现勾尖卷边(3 层烤房),冷风门开3指,高速运行循环风机。然后以1℃/3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42℃,湿球温度调整至34℃,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22h至第二台烟叶小卷筒(4层烤房)、第二台烟叶出现稍显小卷筒(3层烤房),冷风门开3~4指,高速运行循环风机。接着以1℃/2h小时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43℃,湿球温度调整至34℃,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8h至第二台烟叶小卷筒(4层烤房)、第二台烟叶出现稍显小卷筒(3层烤房),冷风门开3~5 指,高速运行循环风机。
65.s400:包括定色前期、定色中期和定色后期,定色前期是在变黄后期结束后以1℃/1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48℃,湿球温度调整至34.5℃,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22h至直至四层烤房中的第一台烟叶小卷筒、或直至三层烤房中的第一台烟叶小卷筒,冷风门开3指,高速运行循环风机;接着进入定色中期,以1℃/1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54℃,湿球温度调整至35℃,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2h至全炉大卷筒,冷风门开3~4指,高速运行循环风机;接着进入定色后期,以1℃/1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 62℃,湿球温度调整至37℃,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10h至烟叶主脉干三分之一以上,冷风门开3~4指,高速运行循
环风机。
66.s500:干筋期是在定色期结束后以1℃/h的升温速率,将干球温度升至 68℃,湿球温度调整至38℃,稳定干、湿球温度烘烤26h至全烤房烟叶的主脉干燥为止,然后冷却后出烤房。
67.实施例4、本实施例为实验对比例
68.运用常规烘烤方法,将从实施例1、2、3中采收回来的烟叶分别进行编杆烘烤,得到的烤烟分别称为对照组1、对照组2、对照组3。
69.具体的常规烘烤方法为:
70.(1)、变黄期
71.以每2小时1℃的升温速速度,升高至干球温度35℃,湿球32~33℃时,叶尖可变黄5厘米以上,若达不到这一要求,可稍顿火稳温,待叶尖变黄后再继续以2小时1℃的速度,将干球升到38~39℃,湿球35~36℃,干湿差 3~4℃稳定下来,烤到底台烟叶变黄8成左右,再微加火力,把干球温度升到41~43℃,继续保持35~36℃的湿球温度,一直烤到底台烟叶完全变黄,凋萎变软,叶尖勾卷,底台二台的烟叶接近全黄,柔软塌架时转入定色干叶期。
72.(2)、定色干叶期
73.一般每2小时升温1℃,当干球温度升到46~47℃,湿球温度37℃时,促进顶台烟叶叶片干燥,每小时升1℃,把干球温度升到54~55℃,湿球37~ 38℃,保持这一温度和湿度排湿干叶,直到底台叶片全干,大卷筒;
74.(3)、干筋期:
75.干叶阶段结束,烟叶的极大部分水分已排出,叶肉已基本干燥,这时升温可稍快,每小时升温1℃,使干球温度升到68℃,湿球温度稳定在39~40℃,稳定这一温度烤干全炉烟叶主脉即可。
76.然后对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中烘烤出的烟叶和三组对比例的各项烤后指标进行测定,结果如表1、2、3所示;其中:表1为文山州丘北县 xxnc102烟叶香气物质含量等级评定表、表2为nc102烟叶烘烤质量表、表3为nc102烟叶感官评级质量表。
77.表1
78.处理酮类醇类醛类酸类烯烃类杂环类酯类合计实施例19.3217.032.973.12178.680.141.74213对照组18.2916.431.592.29165.220.101.31195.23实施例27.0610.011.811.28168.110.070.58188.92对照组26.289.021.441.11161.020.040.48179.39实施例37.087.501.401.08138.780.140.76156.74对照组35.476.721.191.00124.770.070.62139.84
79.表2
[0080][0081]
表3
[0082][0083]
由表1可知,实施例1的香气物质含量值合计最高,且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香气物质含量值均高于对照组,特别是酮类,烯烃类和酯类等香气物质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0084]
由表2可知,实施例1的上等烟百分比比对照组1的上等烟百分比高10%,实施例1的均价比对照组1的均价高2.7元/公斤;实施例2的上等烟百分比比对照组2的上等烟百分比高8%,实施例2的均价比对照组2的均价高0.75 元/公斤;实施例3的上等烟百分比比对照组3的上等烟百分比高7%,实施例 3的均价比对照组3的均价高1.8元/公斤。
[0085]
由表3可知,实施例1的感官评吸质量比对照组1的感官评吸质量高8.4 分;实施例2的感官评吸质量比对照组2的感官评吸质量高9.4分;实施例3 的感官评吸质量比照组3的感官评吸质量高9.5分。
[0086]
以上结果表明,本发明可有效提升nc102的烘烤烟叶质量。
[0087]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