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雾化装置及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52302发布日期:2022-03-30 12:07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电子雾化装置及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雾化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雾化器。


背景技术:

2.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储液腔以及雾化组件,工作时,雾化组件在电池装置的电驱动下加热储液腔供给的雾化液形成气溶胶供用户吸食。在往储液腔注入雾化液时,容易对储液腔产生压力,储液腔内的雾化液可能在压力作用下发生泄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改进的雾化器及具有该雾化器的电子雾化装置。
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雾化器,包括:
5.雾化壳体,所述雾化壳体内形成有缓存腔以及与所述缓存腔相连通用于向所述缓存腔供液的供液通道;
6.雾化芯,所述雾化芯设置于所述雾化壳体中并与所述缓存腔相连通;以及
7.通气管,所述通气管设置于所述雾化壳体中,所述通气管的壁面上开设有将所述缓存腔与外界相连通的泄压孔,用于在向所述缓存腔供液时泄压。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泄压孔的截面尺寸在设定范围内,使得所述泄压孔的内表面能够形成表面张力膜。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泄压孔的孔径为0.4~1.0mm。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泄压孔的孔径为0.6~0.8mm。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泄压孔的位置平齐或高于所述雾化芯的上端面。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泄压孔的位置平齐或高于所述缓存腔的上端面。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雾化壳体下端的基座组件,所述供液通道形成于所述基座组件上。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座组件包括包括软质的密封座,所述供液通道形成于所述密封座上。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液通道内形成有挡壁,所述挡壁上开设有可供供液管穿过的切槽,在所述供液管与所述供液通道分离时,所述切槽闭合密封。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芯设置于所述通气管中,所述雾化芯包括发热件以及包裹于所述雾化芯外并与所述缓存腔相连通的吸液件。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套设于所述通气管外并与所述缓存腔相连通的积液件。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存腔包括位于下部并与所述供液通道相连通的第一缓存腔以及位于上部并与所述第一缓存腔相连通的第二缓存腔;所述雾化壳体内还形成有将所述第一缓存腔与所述积液件的下端相连通的第一出液口以及将所述第二缓存腔与所述积
液件的上端相连通的第二出液口。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存腔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二缓存腔的横截面面积。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气管与所述雾化壳体同轴设置。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壳体内形成有两个缓存腔,所述两个缓存腔分别位于所述雾化壳体的两侧。
2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主机以及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所述主机包括穿设于所述供液通道中的供液管以及与所述供液管相连通用于驱动雾化液的液体传输组件。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液体传输组件相连通的储液单元;所述储液单元与所述雾化器可分离设置。
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液体传输组件电连接以控制所述液体传输组件的启停。
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芯包括发热件;所述供液管可导电,所述供液管、所述发热件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的两极电连接,且所述供液管和所述发热件之间能够在所述雾化液的作用下形成通路或断路,所述控制器能够基于所述供液管和所述发热件之间的断路状态控制所述液体传输组件开启供液。
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液管的两端端面可导电,所述供液管的外周绝缘。
27.实施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在通气管上开设泄压孔,用于在向缓存腔供液时泄压,从而使得供液顺畅。
附图说明
28.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29.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电子雾化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图1所示电子雾化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31.图3是图1所示电子雾化装置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32.图4是图1所示电子雾化装置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
33.图5是图2中主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34.图6是图5中液体传输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5.图7是图6所示液体传输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36.图8是图6中泵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37.图9是图2中雾化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38.图10是图1所示电子雾化装置的液位检测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39.图11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电子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0.图12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电子雾化装置的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41.图13是图12所示电子雾化装置的液位检测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42.图14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电子雾化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43.图15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电子雾化装置在雾化器与主机分离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44.图16是图15所示电子雾化装置在雾化器与主机装配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45.图17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中电子雾化装置在活塞处于第一位置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46.图18是图17所示电子雾化装置在活塞处于第二位置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47.图19是图17中泄气模块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8.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49.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5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51.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52.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53.如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电子雾化装置可包括雾化器1、主机2以及储液单元3。其中,储液单元3用于存储雾化液并能够将该雾化液供应给雾化器1。主机2可以为雾化器1供应电源,并能够控制整个电子雾化装置的工作。雾化器1用于在通电后将雾化液雾化成气溶胶,并将该气溶胶输出以供用户吸食。在本实施例中,该电子雾化装置大致呈长方形柱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电子雾化装置并不局限于呈长方形柱状,其也可以呈圆柱状、椭圆形柱状、扁平柱状等其他形状。
54.如图2-3所示,储液单元3可以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主机2的外壳21中,便于在雾化液用完后进行更换。在本实施例中,储液单元3可插拔地设置于外壳21的底部,其可通过
外壳21的底部敞开口处进行插拔操作,便于用户拿取和更换。在其他实施例中,储液单元3也可设置于主机2的其他位置,例如,其也可设置于主机2的侧部或顶部。
55.在一些实施例中,储液单元3可包括储液内壳31、储液外壳32以及密封塞33。储液内壳31呈筒状,其内壁面界定出用于存储雾化液的储液仓310。储液内壳31的壁厚较薄,以使储液仓310具有较大的储液空间。储液内壳31可采用硅胶等软质材料制成,在其他实施例中,其也可采用硬质材料制成。
56.储液外壳32套设于储液内壳31外,其可起到支撑和保护储液内壳31的作用。储液外壳32可采用塑胶、金属等硬质材料制成,储液外壳32的横截面外部形状与外壳21的横截面内部形状相匹配。储液外壳32的外表面还可设置有防滑部321,可增加储液外壳32与人手之间的摩擦力,便于用户的插拔操作。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储液外壳32的底部两侧分别形成有凸凹不平的防滑纹路,该防滑纹路形成防滑部321。外壳21的底部两侧分别对应防滑部321形成有开槽211,该开槽211从外壳21的侧壁底部向上延伸,以使防滑部321外露,从而便于用户握住防滑部321将储液单元3拔出。在其他实施例中,防滑部321也可通过在储液外壳32的外表面贴设硅胶等软质材料形成。
57.密封塞33密封地塞设于储液内壳31的上端(即靠近雾化器1的一端)开口处,以将储液仓310密封封堵住。密封塞33上可沿纵向形成有与储液仓310相连通的至少一个出液通道3320,该出液通道3320可用于插入出液管以将储液仓310内的雾化液输出至雾化器1。在本实施例中,出液通道3320有两个,该两个出液通道3320可具有不同的孔径,以具有不同的出液速率。在其他实施例中,该两个出液通道3320的孔径也可相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出液通道3320的数量也不限于两个,例如其也可以为一个或超过两个。
58.密封塞33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本体部331以及与本体部331配合设置的出液部332。该本体部331密封地塞设于储液内壳31的上端开口中,其可采用塑胶等硬质材料制成。该出液部332设置于本体部331的顶部,其可采用硅胶等软质材料制成。出液通道3320可形成于该出液部332上,在插入出液管后,软质材料制成的出液通道3320包裹于出液管的外表面与出液管的外表面密封配合,以防止漏液。出液通道3320的出液口可采用十字槽或一字槽设计,在出液通道3320未插入出液管时,该出液通道3320的十字槽或一字槽出液口闭合密封,防止储液仓310内的雾化液流出。
59.该储液单元3在雾化液用完后,可将整个储液单元3进行更换,或者也可通过出液通道3320向储液仓310内注入雾化液继续使用。
60.该储液单元3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包括嵌置于密封塞33上的至少一个磁吸件34,用于与主机2磁吸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磁吸件34有两个,该两个磁吸件34可分别嵌置于本体部331的顶部对角两侧。
61.如图3-5所示,主机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外壳21、电池22、液体传输组件23、控制器24、支架组件28、气流传感器29、至少一个供液管25以及至少一个第一电极柱26。该电池22、液体传输组件23、控制器24、支架组件28、气流传感器29、至少一个供液管25以及第一电极柱26均收容于外壳21中,且该电池22、液体传输组件23、气流传感器29以及至少一个第一电极柱26均与控制器24电连接。控制器24通常可包括电路板以及设置于电路板上的控制电路。电池22位于储液单元3和雾化器1之间,且靠近储液单元3设置,为雾化液的输送提供动力。
62.在本实施例中,外壳21呈内部中空的长方形筒状,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该第一端形成有用于收容雾化器1的第一收容空间,该第二端形成有用于收容储液单元3的第二收容空间。外壳21上可开设有至少一个进气孔210,以让外界空气进入。在本实施例中,进气孔210有两个并分别开设于外壳21的两相对侧。支架组件28收容于外壳21的中部,可用于支撑雾化器1和储液单元3,并可用于电池22、液体传输组件23、控制器24、气流传感器29、供液管25、第一电极柱26等部件的安装。
63.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架组件28可包括支架本体281、支架侧盖282以及支架底盖283。电池22可收容于支架本体281的下部并靠近第二收容空间设置,液体传输组件23、控制器24以及气流传感器29可收容于支架本体281的上部并靠近第一收容空间设置,供液管25、第一电极柱26可沿纵向插装于支架本体281的顶壁上。支架侧盖282盖装于支架本体281的一侧,其可将控制器24以及气流传感器29封盖于其内。支架侧盖282上还可开设有通气孔2820,以将气流传感器29与进气孔210相连通。支架侧盖282的外壁面与外壳21的内壁面之间还可形成有将进气孔210与通气孔2820相连通的感应通道212。支架底盖283设置于支架本体281的底部,其下端面可向下延伸形成有出液管285。在储液单元3插入到外壳21中时,出液管285可对应插入到出液通道3320中。支架底盖283可通过至少一个固定件284安装于支架本体281上,该至少一个固定件284可呈柱状并依次穿设支架底盖283、支架本体281,从而将支架底盖283和支架本体281固定。此外,该至少一个固定件284可采用磁吸材料制成并可与至少一个磁吸件34一一对应设置,从而使储液单元3与支架组件28磁吸固定。
64.供液管25、第一电极柱26均可沿纵向插装于支架本体281的顶壁上。在本实施例中,供液管25、第一电极柱26分别有两个,两个供液管25、两个第一电极柱26可沿支架本体281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且两个第一电极柱26可位于两个供液管25之间。两个供液管25可对称设置,可同时使用两个供液管25向雾化器1供液,供液效率更高;或者,也可仅使用一个供液管25向雾化器1供液。
65.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主机2还可包括套设于供液管25上的密封套27,该密封套27可采用硅胶等软质材料制成。该密封套27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压紧部271、由压紧部271的下端向下延伸的套接部272以及由套接部272的下端内壁面沿径向向内延伸的内凸缘273。供液管25的外壁面可向外凸出形成有环状的凸缘部250,该凸缘部250可抵压于内凸缘273上,从而将密封套27压紧固定于支架本体281上。此外,密封套27还可与雾化器1底部的密封座132压紧密封,可以实现供液时密封,又可以使供液管25的周侧与电极组件的周侧绝缘。压紧部271的纵截面可大致呈v形,压紧部271的v形底壁2712与供液管25接触。在雾化器1插入至主机2时,雾化器1底部的密封座132可下压压紧部271的v形上侧壁2711,从而使压紧部271的v形底壁2712卡紧供液管25,压紧部271的v形下侧壁2713可支撑于凸缘部250上,以防止漏液。
66.液体传输组件23分别连通储液仓310和供液管25,用于在控制器24的控制下将储液仓310中的雾化液经由供液管25驱动至雾化器1。液体传输组件23的结构形式可不受限制,例如其可以为蠕动泵、压电陶瓷泵、活塞推杆、螺杆动力等。在本实施例中,该液体传输组件23为蠕动泵,且该蠕动泵可设置于雾化器1和电池22之间。该蠕动泵可包括固定座231、驱动装置232、减速器233以及泵头234。固定座231可靠近电路板设置并可与电路板平行,驱动装置232、减速器233可并排设置在固定座231的同一侧,泵头234设置在减速器233远离固
定座231的一侧。该蠕动泵采用驱动装置232和减速器233并排设置的堆叠结构,蠕动泵占用体积较小,结构紧凑,从而更加适合在小空间的电子雾化装置中安装使用。
67.如图5-8所示,固定座231可包括固定板2311、凸出设置于固定板2311上用于支撑电机2321的若干个电机固定柱2312以及凸出设置于固定板2311上用于支撑泵头234的若干个泵头固定柱2313。
68.驱动装置23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电机2321、电机座2322、电机轴2323、电机齿轮2324以及输出齿轮2325。电机座2322支撑于若干个电机固定柱2312上,电机2321与控制器24电连接并可支撑安装于电机座2322上。电机轴2323与电机2321连接并可在电机2321的驱动下同步转动,电机齿轮2324套装在电机轴2323上并可随电机轴2323同步转动,输出齿轮2325分别与电机齿轮2324以及减速器233啮合,从而将电机2321的驱动力传递至减速器233。
69.具体地,电机座2322与固定板2311之间形成有间隔230,该间隔230可提供给电机齿轮2324以及输出齿轮2325的安装空间。固定板2311上设置有穿孔2310,电机轴2323可设置于电机2321朝向固定板2311的一侧并可依次贯穿电机座2322和固定板2311并伸入到穿孔2310中。电机齿轮2324可套装于电机轴2323远离电机2321的一端,电机齿轮2324可部分收容于穿孔2310中,部分收容于间隔230中与输出齿轮2325啮合,从而可尽量减少蠕动泵的堆叠高度。
70.泵头234可包括泵壳236以及收容于泵壳236中的软管237和泵体238。软管237部分收容于泵壳236中并环绕于泵体238外,软管237的两端露出于泵壳236外,以分别连接泵液管进而连通储液仓310和供液管25。电机2321通过减速器233增强扭矩后驱动泵体238转动,挤压软管237,实现液体的输送。
71.泵壳236可通过若干个泵头固定柱2313固定于固定板2311上,并与固定板2311之间形成有间隔,该间隔形成用于容置减速器233的容置空间。泵壳236远离固定板2311一端的端面可与电机2321远离固定板2311一端的端面齐平,以尽量减少蠕动泵的堆叠高度,且蠕动泵的美观性更好。泵壳236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泵壳2361、第二泵壳2362。该第一泵壳2361可呈圆筒状,其内部形成用于容纳软管237和泵体238的容纳空间。该第二泵壳2362可盖设于第一泵壳2361上并可与第一泵壳2361相互卡扣固定。
72.泵体238可包括凸轮轴2381以及套装于凸轮轴2381上的凸轮2382。该凸轮轴2381的一端可容置于泵壳236中并可与泵壳236同轴设置,另一端可穿设于固定板2311上。凸轮2382可包括凸轮本体2385、滚轮2383以及滚轮轴2384。凸轮本体2385套装在凸轮轴2381上并可与凸轮轴2381同轴设置,其可包括套装在凸轮轴2381上的套筒2387以及分别设置于套筒2387轴向两端的凸轮块2386。该凸轮块2386大致可呈纵长型的片状,其可与套筒2387一体成型。滚轮2383可呈圆柱状,其可经由滚轮轴2384可转动安装于两个凸轮块2386之间。具体地,滚轮轴2384的两端可分别插装于两个凸轮块2386上,滚轮2383套装在滚轮轴2384上。滚轮2383可有两个,该两个滚轮2383可分别设置于凸轮块2386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该两个滚轮2383与软管237之间滚动摩擦,从而提供使软管237蠕动的摩擦力,以实现液体的输送。
73.减速器233可包括与输出齿轮2325啮合的若干个传动齿轮2331、用于供该若干个传动齿轮2331套设的若干个齿轮轴2333以及与该若干个传动齿轮2331啮合的中心齿轮2332。该中心齿轮2332可套设于凸轮轴2381上并可与凸轮轴2381同轴设置,该中心齿轮
2332转动,进而带动凸轮轴2381、凸轮本体2385同步转动。该若干个传动齿轮2331可经由若干个齿轮轴2333安装于固定板2311上。齿轮轴2333的一端可穿设于固定板2311上,另一端可支撑泵壳236。
74.如图3-4及图9所示,雾化器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雾化壳体11、设置于雾化壳体11上端的吸嘴盖12、设置于雾化壳体11下端的基座组件13以及设置于雾化壳体11中的雾化芯17和通气管177。
75.在本实施例中,雾化壳体11大致可呈长方形筒状,其内形成有至少一个缓存腔110、用于收容雾化芯17的雾化腔113以及将该至少一个缓存腔110与雾化腔113连通的至少一个第一出液口114。缓存腔110的储液容量较小,主要用于将来自供液管25的雾化液导液至雾化芯17已被雾化芯17加热雾化。在本实施例中,雾化腔113呈圆柱状并可形成于雾化壳体11的中部,缓存腔110有两个并分别位于雾化腔113的周向两相对侧,且该两个缓存腔110可分别形成于雾化壳体11沿长度方向的两侧,两个缓存腔110分别与两个供液管25一一对应连通。每一缓存腔110可包括位于下部并与供液管25相连通的第一缓存腔111以及位于上部并与第一缓存腔111相连通的第二缓存腔112。该第二缓存腔112的横截面面积可大于第一缓存腔111的横截面面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缓存腔111的横截面形状呈窄长形,第一缓存腔111的横截面面积较小,在雾化液容量改变时,其液位变化较明显,液位检测更灵敏。第二缓存腔112的横截面面积较大,以能缓存较多的雾化液,避免供液过多导致雾化液从泄压孔1771等部位泄露。第一出液口114可与第一缓存腔111的底部相连通。在其他实施例中,缓存腔110也可仅有一个并位于雾化腔113的周向一侧,或者,缓存腔110也可仅有一个并环绕雾化腔113设置。
76.吸嘴盖12盖设于雾化壳体11的上端开口处,将缓存腔110密封封盖住。吸嘴盖12内形成有一出气通道120,用于输出气溶胶以供用户吸食。吸嘴盖1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吸嘴部121以及密封部122。该吸嘴部121盖设于雾化壳体11上,其可采用塑胶等硬质材料制成。出气通道120可沿纵向贯穿吸嘴部121并可与吸嘴部121同轴设置。密封部122嵌置于吸嘴部121中,其可采用硅胶等软质材料制成,用于将两个缓存腔110的上端密封地封堵住。
77.雾化芯17设置于雾化腔113中并与缓存腔110导液连通。该雾化芯17可包括用于从缓存腔110吸取雾化液的吸液件171、设置于吸液件171的发热件172以及分别与发热件172的正负两极电性连接的两电极引线173。吸液件171为多孔结构,其可以为吸液棉,用于存储雾化液并供给发热件172加热雾化。在其他实施例中,吸液件171也可以为烧结式多孔结构,其可由多孔陶瓷、多孔玻璃陶瓷、多孔玻璃等硬质毛细结构制成。
78.吸液件171可呈圆筒状并可与雾化腔113同轴设置。吸液件171的内壁面界定出一发热腔1710,该发热腔1710与进气孔210相连通,用于实现气溶胶和空气的混合。发热件172可以为圆筒状的金属发热片并可设置于吸液件171的内壁面,其可在通电后将吸液件171中吸附的雾化液加热雾化以生成气溶胶。吸液件171包裹发热件172,可使雾化更均匀。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发热件172可不限于发热片,例如,其也可以为发热丝或发热膜;该发热件172的形状也不限于圆筒状,例如,其也可以呈螺旋状或网片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发热件172也可设置于吸液件171的外表面。
79.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雾化芯17还可包括套设于吸液件171外的固定管175以及嵌置于固定管175下端开口处的雾化座174。固定管175可呈圆管状并可采用金属、塑料等硬质材
料制成,用于支撑固定吸液件171。固定管175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进液孔1750,以将吸液件171与缓存腔110导液连通。在本实施例中,进液孔1750有三个,该三个进液孔1750可沿固定管175的周向间隔分布。进一步地,固定管175上还可形成有开槽1751,该开槽1751可由固定管175的上端面沿轴向向下延伸形成,可使得固定管175的上端开口处具有一定的弹性,可方便吸液件171从固定管175的上端开口处插入到固定管175中。此外,该开槽1751还可用于将吸液件171与缓存腔110导液连通,该开槽1751以及该三个进液孔1750可沿固定管175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
80.雾化座174嵌置于固定管175的下端开口处,雾化座174的外壁面与固定管175的内壁面密封配合。在一些实施例中,雾化座174可采用硅胶等软质材料制成。雾化座174上可沿纵向形成有将发热腔1710与进气孔210相连通的导气孔1740以及分别供两电极引线173穿过的两个引线穿孔1741。
81.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雾化芯17还可包括套设于固定管175外的导液件176。导液件176呈圆筒状并套设于通气管177和固定管175之间,其外壁面、内壁面分别与通气管177、固定管175接触,导液件176可通过其内部微孔的浸润和毛细效应从通气管177进入的雾化液快速并均匀地传导至固定管175。导液件176为多孔结构,其可以为导液棉,在其他实施例中,其也可以为多孔陶瓷、多孔玻璃陶瓷、多孔玻璃等硬质多孔结构。
82.通气管177可包括位于下部的第一管段1772以及位于上部的第二管段1773,该第一管段1772的内径和外径可分别大于第二管段1773的内径和外径。固定管175、导液件176、吸液件171均可收容于第一管段1772中。第一管段1772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导液孔1770,以使缓存腔110中的雾化液能够经由该至少一个导液孔1770进入到通气管177中被导液件176吸附。在本实施例中,导液孔1770有四个,该四个导液孔1770可沿第一管段1772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且该四个导液孔1770可分别与开槽1751以及三个进液孔1750一一对应连通。
83.第二管段1773的上端可嵌置于出气通道120中并与出气通道120相连通。第二管段1773的壁面上还可开设有至少一个泄压孔1771,缓存腔110可经由该泄压孔1771与外界相连通,从而可实现在供液管25向缓存腔110供液时泄压,以使供液顺畅。在本实施例中,供液管25有两个并分别位于通气管177的周向两侧,该至少一个泄压孔1771可开设于第二管段1773的一侧或两侧,例如,该至少一个泄压孔1771可开设于第二管段1773与其中一个供液管25相对应的一侧;或者,也可在第二管段1773分别与两个供液管25相对应的周向两侧分别开设至少一个泄压孔1771。在其他实施例中,当供液管25的数量为一个并设置于通气管177的周向一侧时,该至少一个泄压孔1771可开设于第二管段1773与该一个供液管25相对应的一侧。
84.泄压孔1771的截面尺寸(例如孔径、长度、宽度或者截面积等)较小,从而能够产生表面张力,由于该表面张力的存在,雾化液不会从缓存腔110进入通气管177。可以理解地,泄压孔1771的截面尺寸越小,开孔成本越高。通常,可根据通气管177的材料、雾化液的粘度、开孔成本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泄压孔1771的截面尺寸。例如,当雾化液的粘度较大时,可以适当增大泄压孔1771的截面尺寸;当液体的粘度较少时,可以适当减少泄压孔1771的截面尺寸。在本实施例中,泄压孔1771为圆孔,泄压孔1771的孔径φ可在0.4~1.0mm之间,优选为0.6~0.8mm,在该尺寸区间内,泄压孔1771具有良好的通气阻液性能,且开孔成本适中。在其他实施例中,泄压孔1771也可以为椭圆形、方形等其他形状的孔,泄压孔1771的长
度或宽度可在0.4~1.0mm之间,优选为0.6~0.8mm。
85.泄压孔1771的位置高于雾化芯17,以减少漏液。进一步地,该泄压孔1771的位置可高于第二缓存腔112,防漏液效果更好。在其他实施例中,泄压孔1771的位置也可与雾化芯17的上端面或者第二缓存腔112的上端面齐平。雾化壳体11内还可形成有与第二缓存腔112相连通的第二出液口115,第二管段1773的外壁面与雾化壳体11的内壁面以及雾化盖12的内壁面之间还可形成有将第二缓存腔112与泄压孔1771相连通的泄压通道1774,第二缓存腔112依次经由第二出液口115、泄压通道1774、泄压孔1771、出气通道120与外界相连通。
86.进一步地,该雾化器1还可包括套设于第一管段1772外的积液件178。该积液件178为多孔结构并可存储一定的雾化液,其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为积液棉。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积液件178也可以为多孔陶瓷、多孔玻璃陶瓷、多孔玻璃等硬质多孔结构。积液件178可通过其内部微孔的浸润和毛细效应将缓存腔110中的雾化液快速并均匀地导入至第一管段1772内。
87.此外,积液件178的下端可经由第一出液口114与第一缓存腔111相连通,积液件178的上端可经由第二出液口115与第二缓存腔112相连通,从而使得积液件178可吸附第二缓存腔112中的雾化液,防止第二缓存腔112中有游离态的雾化液而导致漏液。
88.基座组件13嵌置于雾化壳体11的下端开口处,雾化器1可经由基座组件13安装于主机2上。在雾化器1与主机2装配后,基座组件13的底面与支架组件28的上端面之间可形成有与进气孔210相连通的气流间隙280。基座组件13上可形成有将至少一个供液管25与至少一个第一缓存腔111相连通的至少一个供液通道1320以及将气流间隙280与发热腔1710相连通的至少一个通气孔1310。在本实施例中,供液通道1320有两个并分别位于基座组件13沿长度方向的两侧,两个供液管25的上端分别插入两个供液通道1320中。
89.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座组件13可包括基座131以及套设于基座131上端的密封座132。该基座131可采用塑胶等硬质材料制成。通气孔1310可沿纵向形成于基座131上。在本实施例中,通气孔1310有两个并可分别位于基座131沿宽度方向的两侧。通气孔1310的上端端面可高于其周圈的基座131的表面,从而可减少经由通气孔1310的漏液。
90.密封座132可采用硅胶等软质材料制成。密封座132的外表面与雾化壳体11的内表面密封配合,以避免漏液。供液通道1320可形成于密封座132上,在供液管25插入供液通道1320中后,软质的密封座132包裹供液管25,从而可减少漏液。此外,供液通道1320内还可形成有挡壁1321,该挡壁1321可位于供液通道1320的底部且可呈上凹的圆弧形,挡壁1321上开设有一字槽形状的切槽,在雾化器1插入到主机2上时,供液管25可穿过挡壁1321上的切槽与第一缓存腔111相连通,在雾化器1从主机2拔出后,挡壁1321上的切槽闭合密封,防止缓存腔110中的雾化液流出。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挡壁1321上开设的切槽也可以为y形槽、十字槽等其他形状。
91.该雾化器1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包括嵌置于该至少一个供液通道1320中的至少一个支撑管15,以将供液管25与第一缓存腔111相连通。支撑管15为硬质支撑管,其可采用金属等硬质材料制成。支撑管15嵌置于供液通道1320的上部且轴向长度较短,用于支撑软质的供液通道1320,可避免由于供液管25长度过长使得装配不方便、不美观、可靠性降低的问题,或者避免由于软质的供液通道1320过长而导致支撑不够的问题。支撑管15可不与供液管25直接接触,可避免在雾化器1与主机2装配时支撑管15与供液管25碰撞导致损坏。具体
地,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管15的下端面与供液管25的上端面之间形成有一定的间隔,且支撑管15的内径可大于供液管25的外径。
92.该雾化器1还可包括沿纵向嵌置于基座组件13上的至少一个第二电极柱16。第二电极柱16的上端可与发热腔1710相连通并靠近电极引线173。通常,第二电极柱16有两个,该两个第二电极柱16分别与两电极引线173电连接。在雾化器1插入到主机2时,该两个第二电极柱16的下端(朝向电池22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电极柱26的上端(朝向吸嘴盖12的一端)接触导通。每个第二电极柱16与对应导通的第一电极柱26组成一电极组件60,该电极组件60优选为弹性电极组件。
93.进一步地,该电子雾化装置还可包括液位检测系统,以检测缓存腔110中的雾化液是否充足,液体传输组件23可根据液位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开启或停止供液,例如,在检测结果为缺液时开启供液,在检测结果为有液时停止供液。该液位检测系统的液位检测方式不作限制,电容、电阻等各种方式均可,只要能检测出游离态的雾化液即可。
94.在本实施例中,供液管25可导电,其可采用金属等导电材料制成。供液管25的上端与缓存腔110连通,下端与液体传输组件23相连通。供液管25与液体传输组件23相连通的一端可与控制器24电连接。电极组件60的上端与发热件172电连接,下端与控制器24电连接。供液管25接通控制器24的一端可作为液位检测系统的检测正极,电极组件60接通控制器24的一端可作为液位检测系统的检测负极;当然,也可以是供液管25接通控制器24的一端作为检测负极,电极组件60接通控制器24的一端作为检测正极。如果供液管25和发热件172同时接触到雾化液并经由该雾化液导通形成通路,则控制器24、供液管25、缓存腔110中的雾化液、发热件172、电极组件60、控制器24依次导通形成一液位检测电路回路,则表示缓存腔110中的雾化液充足,可使液体传输组件23停止向缓存腔110供液,避免缓存腔110中雾化液过多而导致漏液;雾化液随着抽吸和加热逐渐被消耗,缓存腔110中游离态的雾化液会马上补充至积液件178、导液件176和吸液件171,直至断路。当供液管25和发热件172之间为断路时,则表示缓存腔110中的雾化液不足,可开启液体传输组件23向缓存腔110供液,供给的雾化液首先填满积液件178、导液件176和吸液件171,当一定量游离态的雾化液出现在缓存腔110时,会使供液管25和发热件172之间为通路,液体传输组件23从而停止供液。
95.本实施例通过供液管25和电极组件60之间电路的通断来判断缓存腔110中是否有雾化液,结构简单,结果可靠,且自动注液响应快,可避免干烧和漏液。具体地,可通过控制器24来判定供液管25和电极组件60之间是否形成通路,若是,则向液体传输组件23输出让液体传输组件23停止供液的关闭信号;若否,则向液体传输组件23输出让液体传输组件23开启供液的开启信号。该关闭信号和/或开启信号可即时传递至液体传输组件23,使液体传输组件23即时停止供液和/或开启供液。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控制器24还可包括延时模块,用于延时开启或停止液体传输组件23。
96.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通过液位检测系统在检测到供液管25和电极组件60之间断路时控制液体传输组件23开启供液,液体传输组件23泵液一定时间后即停止泵液。液体传输组件23泵送的雾化液大部分可以被积液件178、导液件176和吸液件171存储,供发热件172加热雾化。当雾化液被消耗后,系统将再次检测到供液管25和电极组件60之间断路,再开启液体传输组件23继续泵液。一次泵液时间和泵液量可根据供液速度、雾化速度、缓存腔110的容量等参数确定,例如,一次泵液时间可以为1~5s,一次泵液量可以为15~50mg。
97.供液管25的两端端面可导电,供液管25可经由其两端端面分别与缓存腔110中的雾化液以及控制器24导通。第一电极柱26、第二电极柱16的两端端面可导电,第一电极柱26的下端端面与控制器24导通,第一电极柱26的上端端面可与第二电极柱16的下端端面接触导通,第二电极柱16的上端端面与发热件172导通。具体地,供液管25、第一电极柱26、第二电极柱16的外周绝缘,例如,可在供液管25和/或第一电极柱26和/或第二电极柱16的外壁面包裹绝缘层(例如绝缘套管、绝缘涂层、硅胶法兰等)来实现其外周的绝缘,可提高供液管25和电极组件60之间电路的可靠性,防止由于液体泄露而使供液管25、电极组件60之间误判为通路,从而防止发热件172干烧。具体地,供液管25在上端连通缓存腔110和下端连接控制器24之外的区域以及电极组件60在上端连通发热腔1710和下端连接控制器24之外的区域,供液管25的外周面与电极组件60的外周面之间绝对绝缘。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绝缘的密封座132、密封套27包裹在供液管25的外壁面,从而使得供液管25和电极组件60在预定区域彼此绝缘。
98.进一步地,为了进一步提高供液管25和电极组件60之间电路的可靠性,还可设置断路检测模块对供液管25和/或电极组件60进行断路检测。通过对供液管25本身进行断路检测,可防止由于供液管25本身失效造成断路而导致持续供液进而导致严重漏液的问题。通过对电极组件60进行断路检测,若电极组件60失效造成断路,则判定第二电极柱16、第一电极柱26未导通,判定雾化器1没有与主机2连接,系统不工作。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断路检测可通过冗余设计实现,例如,可从控制器24引出至少两根并联的导线连接至供液管25,若由于供液管25失效造成断路,则控制器24向液体传输组件23输出停止供液的关闭信号。
99.进一步地,每个供液管25与对应侧的电极组件60均构成一个液位检测电路,从而实现对两侧缓存腔110的双侧液位检测,从而可以兼顾电子雾化装置倾斜使用的场景。检测时,若双侧的液位检测均为通路,则液体传输组件23停止供液;若一侧通路一侧断路,则液体传输组件23停止供液;若双侧的液位检测均为断路,则液体传输组件23开启供液。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仅在一侧设置液位检测电路。
100.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通过其他液位检测结构对雾化器1进行液位检测,例如,也可在缓存腔110中额外设置一液位检测件进行液位检测。
101.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液位检测电路包括mos管u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运算放大器q1。
102.控制器24包括mcu,mcu的oil_en脚连接mos管u1的栅极,mcu的ad_t脚实时采集运算放大器q1输出的采样信号,mcu的vcc脚连接电源正极,mcu的gnd脚接地。具体地,mcu可以恒定的采样频率对ad_t脚实时adc采样,根据电压比等于电阻比的比例原则计算雾化液的阻值rs。
103.mos管u1的栅极通过电阻r1连接mcu的oil_en脚,mos管u1的源极与电源正极连接,mos管u1的漏极与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r2的第二端与运算放大器q1的同相输入端以及电阻r3连接,运算放大器q1的反相输入端与其输出端连接。电阻r3的第一端与检测端子s连接,电阻r3的第二端与r2的第二端以及运算放大器q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检测端子s可与供液管25的上端连接。发热件172的负极接地。
104.mos管、电阻r1组成一开关电路。当需要检测雾化器1内的雾化液容量时,拉低oil_en脚,导通mos管u1,电源电压全部加在电阻r2上。通过mcu的ad_t脚实时测量电压值,由于
雾化液通常存在很高的阻值,当雾化器1中的雾化液充足时,则供液管25与发热件172之间通过雾化液连通形成回路,检测出的阻值rs等于低阻值;当雾化器1中的雾化液不足时,则供液管25与发热件172之间无法通过雾化液连通形成回路,检测出的阻值rs等于高阻值。
105.本实施例的电路简单,成本低,无需复杂的运算方法即可推导出雾化器1中雾化液的容量状态;在不需要检测雾化器1中雾化液的容量状态时,可断开检测输出电压,安全性好;此外,该电路无需传感器,可通过导线做检测端子,实现简单。
106.图11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电子雾化装置,其与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检测端子s连接在储液单元3的出液管34与输液管239的接口2390处,从而可有效地避免外部环境影响,准确性高。
107.图12示出了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的电子雾化装置,其与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采用两个检测端子s1、s2进行信号采集,该两个检测端子s1、s2的信号检测点在缓存腔110中的高度不同,可更加精确地测量缓存腔110中雾化液的容量状态。
108.具体地,该检测端子s1、s2的上端均伸入到缓存腔110中,检测端子s1的上端端面(靠近吸嘴12的一端端面)高于检测端子s2的上端端面,即检测端子s1的上端端面与检测端子s2的上端端面相比更加靠近吸嘴12。检测端子s1、s2可设置于雾化芯17的同一侧,在其他实施例中,检测端子s1、s2也可设置于雾化芯17的不同侧。检测端子s1、s2的外周绝缘,检测端子s1、s2的两端端面可导电,检测端子s1、s2的信号检测点分别位于其上端端面。
109.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液位检测电路包括mos管u1、运算放大器q1、运算放大器q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
110.mcu的oil_en脚连接mos管u1的栅极,mcu的ad_t1脚实时采集运算放大器q1输出的采样信号,mcu的ad_t2脚实时采集运算放大器q2输出的采样信号,mcu的vcc脚连接电源正极,mcu的gnd脚接地。
111.mos管u1的栅极通过电阻r1连接mcu的oil_en脚,mos管u1的源极与电源正极连接,mos管u1的漏极与电阻r2的第一端以及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r2的第二端与运算放大器q1的同相输入端以及电阻r4连接,运算放大器q1的反相输入端与其输出端连接。电阻r4的第一端与检测端子s1连接,电阻r4的第二端与r2的第二端以及运算放大器q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
112.r3的第二端与运算放大器q2的同相输入端以及电阻r5连接,运算放大器q2的反相输入端与其输出端连接。电阻r5的第一端与检测端子s2连接,电阻r5的第二端与r3的第二端以及运算放大器q2的同相输入端连接。
113.当需要检测雾化器1内的雾化液容量状态时,拉低oil_en脚,导通mos管u1,电源电压全部加在电阻r2、r3上。通过mcu的ad_t1、ad_t2脚脚实时测量电压值,根据检测端子s1、s2接触到雾化液情况,来区分缓存腔110中雾化液的容量是否达到缓存腔110中检测端子s1、s2所在的高度。
114.本实施例中,可采用检测端子s2作为检测比较参考,检测端子s1判断缓存腔110中雾化液的容量状态,共用雾化芯17的负极作为信号回路gnd。mcu以恒定的采样频率对ad_t1、ad_t2脚实时adc采样,根据电压比等于电阻比的比例原则计算雾化液的阻值rs1和rs2,并可根据如下算法判定缓存腔110中雾化液的容量状态:
115.t0状态:
116.t0状态为初始状态或无液状态,即新雾化器或旧雾化器中残留有少量雾化液的状态。此时,检测端子s1、s2的检测点都未接触到雾化液,检测端子s1检测出的阻值rs1_0以及检测端子s2检测出的阻值rs2_0等于高阻值,近似无穷大,即(rs1_0≈rs2_0)=高阻/微导通。
117.t1状态:
118.t1状态为半仓状态或临界状态,此时,检测端子s1的检测点接触到雾化液导通,检测端子s1检测出的阻值rs1_1有一定的雾化液阻值,检测端子s2的检测点未接触到雾化液断开,检测端子s2检测出的阻值rs2_1等于高阻值,即rs2_1》》rs1_1)&&(rs2_1≈rs2_0),且(rs1_1《《rs1_0)。
119.t2状态:
120.t2状态为满仓状态,此时,检测端子s1、s2的检测点均接触到雾化液导通,检测端子s1检测出的阻值rs1_2以及检测端子s2检测出的阻值rs2_2均有一定的雾化液阻值,即(rs1_2≈rs2_2)《《(rs1_0≈rs2_0),且(rs1_2≈rs2_2)《《rs2_1。
121.本实施例通过采用两个检测端子采用相对阻值的方法来判断缓存腔110中雾化液的容量状态,解决了采用一个检测端子通过绝对值的方法而产生的误判问题,准确性更高。
122.图14示出了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的电子雾化装置,其与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供液管25a具有比第一实施例中的供液管25更长的轴向长度,具体地,该供液管25a的上端可伸入至第一缓存腔111中,从而该供液通道1320中无需设置支撑管15。
123.在本实施例中,供液管25a可包括相互套接的第一供液管251和第二供液管252。该第一供液管251的下端可嵌置于支架组件28上与液体传输组件23相连通,上端可穿过挡壁1321并插入到第二供液管251中,该挡壁1321可大致位于供液通道1320的中部。该第二供液管251的上端可嵌置于第一缓存腔111中与第一缓存腔111相连通,下端可向下延伸至供液通道1320中并位于挡壁1321的上方。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该供液管25a也可以为一体结构。
124.图15-16示出了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的电子雾化装置,其与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电子雾化装置仅单侧设置有一个供液管25b,该供液管25b可包括设置于支架组件28的第一供液单元251以及设置于基座组件13的第二供液单元252。该第二供液单元252为常闭状态,在雾化器1与主机2相互分离时,第二供液单元252保持关闭状态,保证雾化器1在单独状态下不漏液。在雾化器1和主机2装配后,第一供液单元251与第二供液单元252相互作用并导通,而将缓存腔110与液体传输组件23相连通。
125.该第一供液单元251可包括沿纵向嵌置于支架组件28上的第一供液管253,该第一供液管253的下端与泵液管235相连通,并经由该泵液管235与液体传输组件23相连通。进一步地,该第一供液单元251还可包括顶针255以及分别与第一供液管253和顶针255连接的弹性件254。该顶针255可呈圆管状并可采用金属等导电材料制成,其可嵌置于支架组件28的顶部。顶针255的上端面可大致与支架组件28的上端面齐平,或者,其也可高出支架组件28的上端面。该弹性件254可以为金属弹簧,弹性件254的上端可弹性抵靠于顶针255的下端面上,弹性件254的下端可弹性抵靠于第一供液管253的上端面上。
126.该第二供液单元252可包括第二供液管257以及设置于第二供液管257朝向缓存腔110一端的密封塞259。基座组件13上形成有用于收容该第二供液单元252的容腔130,该容
腔130具有朝向缓存腔110的第一开口1302以及朝向主机2的第二开口1301。该第二供液管257设置于容腔130中并可在容腔130中上下移动,第二供液管257上开设有供液孔2570。密封塞259配合在第一开口1302处,用于在雾化器1与主机2分离时关闭第一开口1302,以封闭缓存腔110,防止缓存腔110中的雾化液经由第一开口1302泄露;并在雾化器1和主机2装配后打开第一开口1302,以使第二供液管257经由供液孔2570、第一开口1302与缓存腔110相连通。
127.具体地,密封塞259可包括塞设于第二供液管257上端内的塞入部2591以及由塞入部2591的上端沿径向向外延伸的抵压部2892。第二供液管257、密封塞259均可采用金属等导电材料制成,密封塞259可通过铆压的方式安装于第二供液管257上。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密封塞259、第二供液管257也可以为一体结构。第一开口1302可形成于基座组件13的密封座132上,具体地,密封座132内可形成有一环状的内凸缘1321,该内凸缘1321的内壁面界定出第一开口1302。在雾化器1与主机2分离时,抵压部2892抵靠于内凸缘1321的上端面上,从而将第一开口1302关闭。由于密封座132为硅胶等软质材料,从而可提高对第一开口1302的密封效果。此外,第一开口1302的上端孔径可由朝向缓存腔110的一侧向远离缓存腔110的一侧逐渐增大,抵压部2892的下端外径可由朝向缓存腔110的一侧向远离缓存腔110的一侧逐渐减小,从而可使抵压部2892与内凸缘1321紧密贴合,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
128.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供液单元252还可包括密封套256以及弹性件258。该密封套256可采用硅胶等软质材料制成,密封套256套设于第二供液管257朝向主机2的一端,其外壁面与容腔130的内壁面密封配合,以进一步提高防漏液效果。弹性件258可以为金属弹簧并套设于第二供液管257上,弹性件258的上端可抵靠于内凸缘1321上,下端可抵靠于密封套256上。在雾化器1与主机2分离时,抵压部2892可在弹性件258的作用下弹性抵紧于内凸缘1321上,从而将第一开口1302关闭。
129.密封套256、第二供液管257、弹性件258、密封塞259相配合构成一个单向阀结构。如图11所示,当雾化器1与主机2分离时,弹性件258处于自然状态,密封套256的下端面、第二供液管257的下端面大致与基座组件13的下端面齐平,抵压部2892抵紧于内凸缘1321的上端面,从而将第一开口1302关闭,将供液孔2570与缓存腔110相隔离。如图12所示,当雾化器1插入到主机2上时,密封套256、第二供液管257、密封塞259在顶针255的推力作用下向朝向缓存腔110的方向移动,弹性件258的下端向上移动从而压缩弹性件258,抵压部2892向上移动与内凸缘1321分离,第一开口1302打开,从而使得第二供液管257内的雾化液能够经由供液孔2570、第一开口1302流入到缓存腔110中。
130.图17-19示出了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中的电子雾化装置,其与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通气管177上未设置有泄压孔,本实施例中的雾化器1通过在雾化壳体11中设置泄压模块18,以实现在供液管25向缓存腔110供液时泄压。
131.该泄压模块18可包括泄压管182以及活塞183。供液管25的上端可插入泄压管182中与泄压管182相连通,泄压管182的侧壁上开设有连通内外的出液孔1821,泄压管182远离供液管25的一端形成有泄压口1872。活塞183可来回移动地设置于泄压管182中,在供液管25开启供液时,活塞183能够够在液压的作用下由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从而打开出液孔1821和泄压口1872,实现在供液的同时进行泄压,使得供液顺畅。
132.该泄压管182的下端可嵌置于基座组件13上固定。该泄压管18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呈圆管状,其可包括位于下部与供液管25相连通的第一管段1823以及位于上部与该第一管段1823相连通的第二管段1826。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泄压管182也可呈方形管状、椭圆形管状等其他形状。第一管段1823的外径可与第二管段1826的外径相同,第一管段1823的内径可小于第二管段1826的内径,即,第一管段1823内形成的第一容腔1824的孔径小于第二管段1826内形成的第二容腔1827的孔径。第一容腔1824与第二容腔1827的交接处形成有一台阶1825,该台阶1825可用于限位活塞183在泄压管182中的轴向位置。出液孔1821开设于第二管段1826的侧壁上,并可靠近台阶1825设置。该第二管段1826的侧壁上还可开设有泄压孔1822,该泄压孔1822、出液孔1821在第二管段1826的轴向方向上上下间隔分布,该泄压孔1822位于出液孔1821的上方并位于出液孔1821远离台阶1825的一侧。该泄压孔1822、出液孔1821在第二管段1826的周向方向上可重合设置,或者也可交错设置。
133.活塞183可来回移动地设置于第二管段1826中。活塞183在第一位置时,活塞183的下端面低于出液孔1821,从而将出液孔1821封堵住,缓存腔110内的雾化液不会经由出液孔1821泄露。当供液管25开始供液时,活塞183在雾化液的液压推动下向上运动至第二位置,此时,活塞183在高度方向上位于出液孔1821和泄压孔1822之间,出液孔1821打开,泄压管182内的雾化液可经由出液孔1821进入到缓存腔110中,同时,缓存腔110内的空气经由泄压孔1822泄压到雾化器1外。
134.在一些实施例中,活塞183的外径两端大、中间小,活塞183的外径可从上往下先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大,呈现平滑过渡。活塞183的两端外壁面与第二管段1826的内壁面密封配合,活塞183的中部外壁面与第二管段1826的内壁面间隙配合,可减小活塞183在第二管段1826中移动时的摩擦力。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活塞183也可呈其它形状,例如,其也可以呈阶梯状或者直柱状。
135.该泄压模块18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包括设置于泄压管182下端的密封套181,以防止漏液。该密封套181可采用硅胶等软质材料制成,供液管25的上端可密封地穿过密封套181并伸入到泄压管182中。密封套181嵌置于泄压管182的底部,密封套181的外表面与泄压管182的内表面密封配合,密封套181的底面可与泄压管182的底面大致齐平。密封套181内还可形成有一挡壁1811,该挡壁1811可呈上凹的圆弧形。挡壁1811上开设有切槽1812,该切槽1812可以为一字槽形状。在雾化器1插入到主机2上时,供液管25可穿过挡壁1811上的切槽1812并伸入到泄压管182中与泄压管182相连通;在雾化器1从主机2拔出后,挡壁1811上的切槽1812闭合密封,防止泄压管182内的雾化液流出。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切槽1812也可以为y形槽、十字槽等其他形状。
136.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泄压模块18还可包括与活塞183固定连接并可与活塞183一起在泄压管182中来回移动的活塞杆184、套设于活塞杆184上的弹性元件185、固定在活塞杆184远离活塞183一端的密封件186以及设置于泄压管182上端的固定管187。
137.活塞杆184可包括沿纵向可移动地穿设于泄压管182中的杆部1841以及设置于杆部1841上端的头部1842。杆部1841的下端可嵌置于活塞183中与活塞183固定连接。头部1842可由杆部1841的上端外壁面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
138.固定管187嵌置于泄压管182的上端,其可与泄压管182铆压固定在一起。固定管187内形成有一环状凸缘1871,该环状凸缘1871的内壁面界定出泄压口1872。密封件186可
采用硅胶等弹性材料制成,密封件186套设于杆部1841上,密封件186的上端面可抵靠于杆部1841的下端面,密封件186的下端面可活动地抵靠于环状凸缘1871上,从而封堵或打开泄压口1872。弹性元件185可以为弹簧,其下端面可抵靠于活塞183上,上端面可抵靠于环状凸缘1871上。
139.如图17所示,当活塞183处于第一位置,活塞183的下端面可抵靠于台阶1825上,活塞杆184的上端面可与固定管187的上端面大致齐平。出液孔1821被活塞183封堵住,第一容腔1824处于封闭状态从而与缓存腔110相隔离,第一容腔1824内的雾化液无法经由出液孔1821进入缓存腔110。密封件186的下端面抵靠于环状凸缘1871的上端面,从而将泄压口1872封堵住,缓存腔110内的雾化液不会通过泄压口1872泄露。
140.如图18所示,当供液管25开始供液后,雾化液填满第一容腔1824,活塞183在雾化液的推动下向上移动至第二位置,弹性元件185被压缩,此时,活塞183向上移动至出液孔1821和泄压孔1822之间,从而打开出液孔1821,泄压管182内的雾化液通过出液孔1821进入缓存腔110,实现对缓存腔110的供液。同时,密封件186向上移动与环状凸缘1871分离,泄压口1872打开,缓存腔110内的空气可通过泄压孔1822进入到第二容腔1827中,然后再经由泄压口1872泄压到雾化器1外,从而在供液的同时进行泄压,使得供液顺畅。
141.可以理解地,上述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使用而不受限制。特别地,上述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液位检测、液体传输组件的启停控制、供液结构、泄压结构等特征均可以通用。
142.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