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68424发布日期:2022-01-26 22:04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雾化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背景技术:

2.在电子雾化装置加热抽吸的过程中,雾化生成的气溶胶碰到气流通道或雾化组件支撑件等,可能产生一些凝结的液滴或液面,随着冷凝液不断增加进而形成液柱,很容易随着后续抽吸而带出到吸嘴端,并且形成的液面可能阻挡气溶胶的输出,给消费者造成不好的使用体验;另外冷凝液在停止抽吸后,有可能顺着气流通道或其他出口流出雾化器或电子雾化装置外,造成产品漏液。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雾化器,包括:
5.出气通道;
6.多孔基体;
7.雾化座,用于支撑所述多孔基体;还包括:
8.冷凝液回收结构,设于所述雾化座上;
9.其中,所述冷凝液回收结构包括第一贯通部,所述第一贯通部与所述出气通道和所述多孔基体相连通。
10.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雾化器中,所述冷凝液回收结构设于所述雾化座至少一外侧壁上。
11.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雾化器中,所述第一贯通部与所述多孔基体对应。
12.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雾化器中,所述冷凝液回收结构还包括第一引流部,所述第一引流部与所述出气通道和所述第一贯通部相连通。
13.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雾化器中,所述出气通道包括位于所述雾化座上方的第一出气通道,所述第一引流部设于所述第一出气通道进气口的下方。
14.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雾化器中,所述出气通道还包括设于所述雾化座上的至少一第二出气通道,所述第二出气通道与所述第一出气通道相连通。
15.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雾化器中,所述第二出气通道设于所述雾化座两相背外侧壁上;
16.所述出气通道还包括设于所述雾化座外侧壁上的至少一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用于连通两所述第二出气通道。
17.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雾化器中,所述第一引流部还设于所述连接通道下方,与所述连接通道相连通。
18.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雾化器中,所述冷凝液回收结构还包括储液部,所述储液部与所述第一贯通部和/或所述第一引流部相连通。
19.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雾化器中,所述储液部包括多道横向储液槽。
20.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雾化器中,所述储液部设于所述第一引流部的下方。
21.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雾化器中,所述第一贯通部设于所述储液部的下方或开设于所述储液部上。
22.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雾化器中,所述冷凝液回收结构还包括开设于所述多道横向储液槽之间的纵向导流槽。
23.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雾化器中,所述冷凝液回收结构还包括第二引流部和第二贯通部;
24.所述第二引流部设于所述储液部下方并与所述储液部相连通,所述第二贯通部设于所述第二引流部下方并与所述第二引流部相连通;
25.所述雾化器还包括雾化腔,所述第二贯通部与所述雾化腔相连通。
26.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雾化器中,所述第一引流部和/或所述第二引流部包括多道纵向引流槽。
27.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雾化器中,所述第一贯通部和/或所述第二贯通部包括至少一穿孔。
28.本实用新型还构造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电源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电源装置电连接的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
29.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0.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雾化器包括冷凝液回收结构,冷凝液回收结构设于雾化座上。其中,冷凝液回收结构包括第一贯通部,第一贯通部与出气通道和多孔基体相连通。当气溶胶在出气通道中冷凝形成冷凝液时,可通过第一贯通部将冷凝液回收至多孔基体中,抽吸时通过多孔基体对冷凝液进行二次雾化,从而减少冷凝液残留在雾化器内部,避免冷凝液被抽吸至用户口中,也不会造成产品漏液。
附图说明
31.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32.图1是本实用新型雾化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3.图2是本实用新型雾化器的爆炸图;
34.图3是本实用新型雾化器的剖面示意图;
35.图4是本实用新型冷凝液回收结构的示意图一;
36.图5是本实用新型冷凝液回收结构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38.以下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前”、“后”、“上”、“下”、“左”、“右”、“纵”、“横”、“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头”、“尾”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
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9.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雾化器,包括底座2、被底座2支撑的雾化组件4、穿过底座2与雾化组件4电连接的电极组件3、与雾化组件4相配合的雾化座5、套设于雾化座5和底座2外围的外壳6、套设于外壳6下侧部和底部的底盖1、形成于外壳6内的储液腔62、以及气流通道。其中,雾化组件4包括多孔基体41和以及设于多孔基体41上的发热体,雾化座5支撑多孔基体41。例如该多孔基体41为多孔陶瓷体,该发热体为通过薄膜印刷、厚膜印刷或丝印等方式形成于多孔基体41上的发热膜或发热丝等,不限于此。气流通道包括进气通道、雾化腔和出气通道,该出气通道包括开设于外壳6上的第一出气通道61和开设于雾化座5上的第二出气通道51。该雾化器用于对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行加热雾化,形成气溶胶,并随气流通道被抽吸至用户口中。
40.如图4和5所示,本实施例的雾化器还包括冷凝液回收结构,冷凝液回收结构设于雾化座5上。其中,冷凝液回收结构包括第一贯通部54,第一贯通部54与出气通道和多孔基体41相连通。当气溶胶在出气通道中冷凝形成冷凝液时,可通过第一贯通部54将冷凝液回收至多孔基体41中,抽吸时通过多孔基体41对冷凝液进行二次雾化,从而减少冷凝液残留在雾化器内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贯通部54包括至少一穿孔,该穿孔为圆形或条形等。
41.具体地,冷凝液回收结构设于雾化座5至少一外侧壁上,优选设于雾化座5相背的两外侧壁上。
42.并且为了提高冷凝液的二次雾化率,第一贯通部54与多孔基体41对应。优选地,多孔基体41的外侧壁与第一贯通部54的外周侧壁相贴合,避免冷凝液从缝隙中流落。
43.在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为了令出气通道中的冷凝液可以顺利的引流到第一贯通部54,该冷凝液回收结构还包括第一引流部52,用于将出气通道中流落的冷凝液进行引导。第一引流部52与出气通道和第一贯通部54相连通。优选地,出气通道包括位于雾化座5上方的第一出气通道61,第一引流部52设于第一出气通道61进气口的下方,以便于冷凝液在重力作用下可以直流到第一引流部5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引流部52包括多道纵向引流槽。
44.该出气通道还包括设于雾化座5上的至少一第二出气通道51,第二出气通道51与第一出气通道61相连通。优选地,如图5所示,第二出气通道51设于雾化座5两相背外侧壁上。出气通道还包括设于雾化座5外侧壁上的至少一连接通道55,连接通道55用于连通两第二出气通道51。相应地,第一引流部52还设于连接通道55下方,与连接通道55相连通。
45.在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为了避免多孔基体41在不工作时,冷凝液依然通过第一贯通部54流至多孔基体41,在多孔基体41处积存,因此该冷凝液回收结构还包括储液部53,用于对出气通道或者第一引流部52中流落的冷凝液进行存储。储液部53与第一贯通部54和/或第一引流部52相连通。优选地,储液部53设于第一引流部52的下方,第一贯通部54设于储液部53的下方或开设于储液部53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储液部53包括多道横向储液槽。
46.为了避免多道横向储液槽储液过多或储液不均匀,该冷凝液回收结构还包括开设于多道横向储液槽之间的纵向导流槽56。
47.在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为了避免多孔基体41通过第一贯通部54吸收冷凝液不及时,该冷凝液回收结构还包括第二引流部57和第二贯通部58。第二引流部57设于储液部53下方并与储液部53相连通,第二贯通部58设于第二引流部57下方并与第二引流部57相连通。该雾化器还包括雾化腔,第二贯通部58与雾化腔相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引流部57包括多道纵向引流槽,第二贯通部58包括至少一穿孔,该穿孔为圆形或条形等。
48.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电源装置,还包括与电源装置电连接的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雾化器。
49.具体地,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雾化器,包括底座2、被底座2支撑的雾化组件4、穿过底座2与雾化组件4电连接的电极组件3、与雾化组件4相配合的雾化座5、套设于雾化座5和底座2外围的外壳6、套设于外壳6下侧部和底部的底盖1、形成于外壳6内的储液腔62、以及气流通道。其中,雾化组件4包括多孔基体41和以及设于多孔基体41上的发热体,雾化座5支撑多孔基体41。例如该多孔基体41为多孔陶瓷体,该发热体为通过薄膜印刷、厚膜印刷或丝印等方式形成于多孔基体41上的发热膜或发热丝等,不限于此。气流通道包括进气通道、雾化腔和出气通道,该出气通道包括开设于外壳6上的第一出气通道61和开设于雾化座5上的第二出气通道51。该雾化器用于对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行加热雾化,形成气溶胶,并随气流通道被抽吸至用户口中。
50.如图4和5所示,本实施例的雾化器还包括冷凝液回收结构,冷凝液回收结构设于雾化座5上。其中,冷凝液回收结构包括第一贯通部54,第一贯通部54与出气通道和多孔基体41相连通。当气溶胶在出气通道中冷凝形成冷凝液时,可通过第一贯通部54将冷凝液回收至多孔基体41中,抽吸时通过多孔基体41对冷凝液进行二次雾化,从而减少冷凝液残留在雾化器内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贯通部54包括至少一穿孔,该穿孔为圆形或条形等。
51.具体地,冷凝液回收结构设于雾化座5至少一外侧壁上,优选设于雾化座5相背的两外侧壁上。
52.并且为了提高冷凝液的二次雾化率,第一贯通部54与多孔基体41对应。优选地,多孔基体41的外侧壁与第一贯通部54的外周侧壁相贴合,避免冷凝液从缝隙中流落。
53.在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为了令出气通道中的冷凝液可以顺利的引流到第一贯通部54,该冷凝液回收结构还包括第一引流部52,用于将出气通道中流落的冷凝液进行引导。第一引流部52与出气通道和第一贯通部54相连通。优选地,出气通道包括位于雾化座5上方的第一出气通道61,第一引流部52设于第一出气通道61进气口的下方,以便于冷凝液在重力作用下可以直流到第一引流部5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引流部52包括多道纵向引流槽。
54.该出气通道还包括设于雾化座5上的至少一第二出气通道51,第二出气通道51与第一出气通道61相连通。优选地,如图5所示,第二出气通道51设于雾化座5两相背外侧壁上。出气通道还包括设于雾化座5外侧壁上的至少一连接通道55,连接通道55用于连通两第二出气通道51。相应地,第一引流部52还设于连接通道55下方,与连接通道55相连通。
55.在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为了避免多孔基体41在不工作时,冷凝液依然通过第一贯通部54流至多孔基体41,在多孔基体41处积存,因此该冷凝液回收结构还包括储液部53,用于对出气通道或者第一引流部52中流落的冷凝液进行存储。储液部53与第一贯
通部54和/或第一引流部52相连通。优选地,储液部53设于第一引流部52的下方,第一贯通部54设于储液部53的下方或开设于储液部53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储液部53包括多道横向储液槽。
56.为了避免多道横向储液槽储液过多或储液不均匀,该冷凝液回收结构还包括开设于多道横向储液槽之间的纵向导流槽56。
57.在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为了避免多孔基体41通过第一贯通部54吸收冷凝液不及时,该冷凝液回收结构还包括第二引流部57和第二贯通部58。第二引流部57设于储液部53下方并与储液部53相连通,第二贯通部58设于第二引流部57下方并与第二引流部57相连通。该雾化器还包括雾化腔,第二贯通部58与雾化腔相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引流部57包括多道纵向引流槽,第二贯通部58包括至少一穿孔,该穿孔为圆形或条形等。
58.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59.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雾化器包括冷凝液回收结构,冷凝液回收结构设于雾化座上。其中,冷凝液回收结构包括第一贯通部,第一贯通部与出气通道和多孔基体相连通。当气溶胶在出气通道中冷凝形成冷凝液时,可通过第一贯通部将冷凝液回收至多孔基体中,抽吸时通过多孔基体对冷凝液进行二次雾化,从而减少冷凝液残留在雾化器内部,避免冷凝液被抽吸至用户口中,也不会造成产品漏液。
60.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