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84782发布日期:2023-12-25 22:01阅读:50来源:国知局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雾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的电子雾化装置主要采用多孔陶瓷或者多孔棉等多孔介质结合发热部件进行加热雾化。由于雾化时加热温度较高,当液态基质供给不足时,发热部件上少量的液态基质不足以消耗掉发热部件上释放的电能,导致加热面温度进一步升高,从而进一步加剧液态基质的热裂解,甚至形成积碳和干烧的情况,很容易使形成的气溶胶产生烧焦的气味,导致口感显著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雾化装置,包括第一加热器、喷雾组件以及第二加热器;

3、所述第一加热器包括中空通道以及环绕所述中空通道的第一发热面;所述喷雾装置包括用于喷出液体颗粒的雾化口,所述雾化口设置在所述中空通道的上游,以往所述中空通道中喷入所述液体颗粒,由所述第一发热面对所述液体颗粒进行第一次加热雾化;

4、所述第二加热器设置于所述中空通道的下游,以对穿过所述中空通道的液体颗粒进行第二次加热雾化。

5、优选地,所述第一加热器包括呈中空管状的管道本体,以及设于所述管道本体内的第一发热片;

6、所述第一发热片覆盖于所述管道本体的内壁面;所述第一发热片朝向所述管道本体中轴线的表面作为所述第一发热面。

7、优选地,所述中空通道的横截面的形状包括圆形、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或者三角形。

8、优选地,所述第二加热器包括呈平面结构的平面本体,以及设于所述平面本体的第二发热片;

9、所述第二发热片具有与所述中空通道相对的第二发热面。

10、优选地,所述第二发热面的形状包括圆形、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或者三角形。

11、优选地,所述中空通道的直径与所述雾化口的直径的比例为3~20。

12、优选地,所述中空通道的轴向长度与其内径的比例为3~20。

13、优选地,所述第一发热面的直径与所述第二发热面的外径的比例为0.5~5。

14、优选地,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之间的流通通道,所述流通通道用于供雾化后的液体颗粒流通。

15、优选地,所述中空通道中靠近所述第二加热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加热器留有间隔,以形成所述流通通道;

16、所述间隔的高度尺寸与所述第一发热面的直径的比例为0.1~10。

17、优选地,所述第二发热面与平行于所述第一发热面的平行面相交形成夹角α,所述夹角α的范围区间为[80,150],单位为°。

18、优选地,所述第一发热片包括金属片、金属膜或者金属丝。

19、优选地,所述第二发热片包括金属片、金属膜或者金属丝。

20、优选地,制成所述管道本体的材料包括多孔介质、陶瓷或者棉。

21、优选地,制成所述平面本体的材料包括多孔介质、陶瓷或者棉。

22、优选地,所述第一发热面的表面温度t1、第二发热面的表面温度t2根据所述雾化装置输出的雾化量、所述液体颗粒的沸点t0、所述喷雾组件的工作参数、所述夹角α的大小所调整;

23、其中,所述喷雾组件的工作参数包括喷射的粒度分布,以及累计粒度分布对应的粒径大小。

24、优选地,在所述雾化量为2.5~3.5mg/s、所述液体颗粒的d50为10~20μm,所述液体颗粒的d90为40~50μm、所述夹角α为80°-150°时,满足以下关系式:

25、t0+20<t1<t0+50     (1);

26、t0+50<t2<t0+100    (2)。

27、优选地,在所述雾化量为2.5~3.5mg/s、所述液体颗粒的d50为20~40μm,所述液体颗粒的d90为50~70μm、所述夹角α为80°-150°时,满足以下关系式:

28、t0+30<t1<t0+60     (3);

29、t0+60<t2<t0+100    (4)。

30、优选地,在所述雾化装置的雾化量为2.5~3.5mg/s、所述液体颗粒的d50为40~60μm,所述液体颗粒的d90为70~100μm、所述夹角α为80°-150°时,满足以下关系式:

31、t0+40<t1<t0+80     (5);

32、t0+70<t2<t0+120    (6)。

33、本发明还构造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外壳以及收容于所述外壳中的电源、和雾化装置;所述雾化装置采用上述的雾化装置;

34、所述外壳设有吸嘴,所述吸嘴与所述雾化装置的流通通道相连通;

35、所述电源用于与所述雾化装置中的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电连接。

36、实施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设置喷雾组件对液态基质雾化成液体颗粒,可提高加热组件的蒸发效率;同时,通过第一加热器及第二加热器的组合方式,第一加热器负责位于分布边部的液体颗粒的蒸发以及位于分布中部的液体颗粒的加热,而第二加热器负责对位于分布中部的液体颗粒的第二次加热蒸发;喷雾组件喷入的液体颗粒得到充分的蒸发;本发明可避免相关技术中的发热方式会使加热面的温度过高,而使得液态基质加剧热裂解的问题发生,改善/满足口感。



技术特征:

1.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加热器(11)、喷雾组件(2)以及第二加热器(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器(11)包括呈中空管状的管道本体(111)、以及设于所述管道本体(111)内的第一发热片(1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通道(1111)的横截面的形状包括圆形、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或者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器(12)包括呈平面结构的平面本体(121)、以及设于所述平面本体(121)的第二发热片(1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热面(1221)的形状包括圆形、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或者三角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通道(1111)的直径与所述雾化口(221)的直径比例为3~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通道(1111)的轴向长度与其内径的比例为3~20。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面(1121)的直径与所述第二发热面(1221)的外径的比例为0.5~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通道(1111)中靠近所述第二加热器(12)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加热器(12)留有间隔,所述间隔形成供雾化后的液体颗粒流通的流通通道(13);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热面(1221)与平行于所述第一发热面(1121)的平行面相交形成夹角α,所述夹角α的范围区间为[80,150],单位为°。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片(112)包括金属片、金属膜或者金属丝;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管道本体(111)的材料包括多孔介质、陶瓷或者棉;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面(1121)的表面温度t1、第二发热面(1221)的表面温度t2根据所述雾化装置输出的雾化量、所述液体颗粒的沸点t0、所述喷雾组件(2)的工作参数、所述夹角α的大小所调整;其中,所述喷雾组件(2)的工作参数包括喷射的粒度分布,以及累计粒度分布对应的粒径大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雾化量为2.5~3.5mg/s、所述液体颗粒的d50为10~20μm,所述液体颗粒的d90为40~50μm、所述夹角α为80°-150°时,满足以下关系式:

15.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外壳(100)以及收容于所述外壳(100)中的电源(300)、和雾化装置(200);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200)采用上述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装置(200);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装置,其中雾化装置包括第一加热器、喷雾组件以及第二加热器;第一加热器包括中空通道以及环绕中空通道的第一发热面;喷雾装置包括用于喷出液体颗粒的雾化口,雾化口设置在中空通道的上游,以往中空通道中喷入液体颗粒,由第一发热面对液体颗粒进行第一次加热雾化;第二加热器设置于中空通道的下游,以对穿过中空通道的液体颗粒进行第二次加热雾化;本发明通过第一加热器及第二加热器的组合应用,喷雾组件喷入的液体颗粒得到充分的蒸发,从而满足口感。

技术研发人员:任三兵,雷桂林,罗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南摩尔兄弟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