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器可视雾化液防漏液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53069发布日期:2022-12-14 03:25阅读:64来源:国知局
雾化器可视雾化液防漏液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雾化器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雾化器可视雾化液防漏液结构。


背景技术:

2.电子烟的烟弹(又称为雾化器)作为电子烟的核心部件,关乎着电子烟的产品品质和吸食效果。现有市面上带雾化液出油的雾化器主要有两种体现:
3.1、油仓内用一体式储油棉吸附雾化液,让雾化液先与一体式储油棉完全结合,再导至雾化棉上,通过加热发热装置,产生雾化。其优点是,雾化液先与一体棉完全结合,通过油仓内的上下隔油硅胶塞密封在油仓内,且雾化液与一体棉形成毛细现象,吸附在一体棉上,外部的气压或温度变化,不至于影响到雾化液与一体棉的脱离从而导致雾化液漏出。当雾化液越来越少时,油仓内多余的空间被一体棉填充且雾化液先储存在一体棉再导至雾化棉上,整体导液速度均匀,不会因为空间增大气压变化,造成的导液速度过快引发的雾化不足吸到嘴等现象。
4.但缺点也很明显,雾化器做成透明的油仓看到的是一体式吸油棉,不可直视油仓内的雾化液变化,无法让用户评估雾化器的使用寿命,一旦雾化液不足而电池又在继续提供能量给发热装置,极易发生因发热装置温度过高产生异味、烧焦或烟雾重金属超标等不良现象。
5.2、油仓内直接注入雾化液,与雾化芯直接接触,通过雾化棉吸收雾化液连接发热装置,发热装置工作产生雾化。其优点是,用户能直视油仓内的雾化液变化,当雾化液低于导液面时,可直接丢弃或重新注油,能确保使用者在抽吸时,雾化液充足,不会因温度过高产生的异味,烧焦,烟雾重金属超标等不良现象。
6.其缺点是,雾化芯、发热装置与雾化液直接接触的产品,对于产品的密封要求性高,当雾化液越来越少,油仓内空余体积越来越大,此时油仓内气压变化,容易从导液处将雾化液挤压出来,造成漏液。同时气压变化,加速导液,而此时雾化温度不变,不能及时雾化多余的雾化液,造成雾化液吸到嘴等不良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油仓看到的是一体式吸油棉,无法让用户评估雾化器的使用寿命,一旦雾化液不足而电池又在继续提供能量给发热装置,及易发生因发热装置温度过高产生异味、烧焦或烟雾重金属超标等不良现象”以及“当雾化液越来越少,油仓内空余体积越来越大,此时油仓内气压变化,容易从导液处将雾化液挤压出来,造成漏液等不良现象”的技术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雾化器可视雾化液防漏液结构,同时具备上述两款结构的优点,雾化液与雾化芯和发热装置分隔放置,用户能够透过油仓观察雾化液液位线且有效避免烧焦。还能够避免雾化液受油仓内气压影响产生漏液现象。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雾化器可视雾化液防漏液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形成容纳腔,包括:
9.油仓,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壳体对应所述油仓的区域采用透明材质制成,用于观察所述油仓内的雾化液液位线;
10.雾化机构,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位于所述油仓一侧,所述雾化机构用于雾化所述雾化液;
11.雾化通道,与所述雾化机构的出雾口连通,所述雾化液的烟雾通过所述雾化通道传递到外界;
12.以及,隔离片,所述隔离片设置于所述油仓和所述雾化机构之间,分隔所述油仓和所述雾化机构,所述隔离片用于调节所述雾化液进入所述雾化机构的导液速度;
13.其中,所述雾化机构包括储油介质和雾化装置,所述储油介质环绕所述雾化装置设置,所述雾化装置设置于所述雾化通道内,所述储油介质用于暂存所述雾化液,对所述雾化装置和所述油仓之间的所述雾化液起到导液稳定缓冲的作用。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储油介质呈圆环柱状结构,环绕所述雾化装置,所述储油介质的直径大于所述油仓的直径,用于确保所述油仓内的所述雾化液均与所述储油介质的端面接触,所述雾化液通过所述储油介质导液到所述雾化装置处。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雾化通道延伸到所述储油介质和所述雾化装置之间,所述储油介质的内圈紧密贴合所述雾化通道的外壁,所述雾化通道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雾化装置。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雾化通道与所述储油介质接触的侧壁设置有至少一组导油孔,所述雾化液通过所述导油孔从所述储油介质内导液到所述雾化装置处。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隔离片的表面分布有进液孔,所述进液孔一侧与所述油仓连通,另一侧与所述储油介质连通,所述进液孔用于控制所述雾化液进入所述储油介质的导液速度。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隔离片呈环状,所述隔离片的一侧与所述储油介质的顶部接触。
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储油介质的内圈直径与所述隔离片的内圈直径相等,所述储油介质的内圈与所述隔离片的内圈分别与所述雾化通道套接。
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油仓采用预装油液结构或可重复装注油液结构。
2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储油介质的一侧与密封组件接触,所述密封组件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密封组件用于防止所述雾化液从所述壳体底部漏液。
2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储油密封座,所述储油密封座的周缘设置有至少一层密封橡胶,所述储油密封座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储油密封座用于密封所述储油介质内的底部;所述储油密封座的中部开孔设置,所述雾化通道穿过所述储油密封座的中部开孔处;包括雾化连通座,所述雾化连通座与所述储油密封座的中部开孔处连接;所述雾化连通座设置有贯通的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雾化通道连通。
2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雾化器可视雾化液防漏液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4.1、所述壳体对应油仓的区域采用透明材质制成,用户能够观察所述雾化液的液位线。
25.2、所述储油介质能够暂存所述雾化液,避免所述雾化液与所述雾化装置直接接触,减少漏液现象。还能够防止所述油仓内气压影响所述雾化装置的雾化效果或出现漏液现象。
26.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7.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雾化器可视雾化液防漏液结构的剖视图;
29.图2为图1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3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雾化器可视雾化液防漏液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31.图4为图3的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32.图5为图3的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33.附图标记:
34.壳体100、油仓200、
35.储油介质310、雾化装置320、雾化通道400、导油孔410、隔离片500、进液孔510、
36.储油密封座610、密封橡胶611、雾化连通座620、进气孔621、连接盖710、电极柱720。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40.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1.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雾化器可视雾化液防漏液结构。
42.如图1-图5所示,雾化器可视雾化液防漏液结构包括壳体100,壳体100的内部形成
容纳腔,且壳体100上形成有用户吸食雾化液烟雾的通道。
43.容纳腔内设置有油仓200,油仓200用于存储雾化液液体。而壳体100对应油仓200的位置采用透明材质制成,能够让用户随时观察油仓200内的雾化液液位线。避免油仓200雾化液用尽而用户未及时更换烟弹导致的雾化装置320过热烧焦的情况或及时为油仓200补充雾化液。具体地,壳体100对应油仓200的透明材质种类包括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俗称亚克力或有机玻璃)、聚碳酸酯(pc)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pet)等。应理解,透明材质采用上述材料并非唯一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对透明材质的材料种类不一一赘述,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基本构思的前提下,透明材质的材料种类灵活变换,均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44.容纳腔内设置有雾化机构,雾化机构设置在油仓200的一侧,油仓200内的雾化液能够进入雾化机构内,雾化机构用于雾化雾化液,产生雾化烟雾供用户吸食。而产生的雾化烟雾通过雾化通道400进入用户口腔中。具体地,雾化通道400与雾化机构的出雾口连通,雾化液在雾化机构处受热形成烟雾,再从出雾口进入雾化通道400中,从雾化通道400的末端传递到外界,即用户的口腔中。
45.具体地,在油仓200和雾化机构之间还设置有隔离片500,隔离片500用于调节雾化液进入雾化机构内的导液速度。隔离片500能够把容纳腔分隔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作为油仓200,另一部分作为雾化机构的安装腔体。隔离片500分隔油仓200和雾化机构后,油仓200内的雾化液仅能够从隔离片500导液到雾化机构中,能够有效控制雾化液的导液速度。
46.其中,雾化机构包括储油介质310和雾化装置320,储油介质310环绕雾化装置320设置,雾化装置320设置于雾化通道400内,储油介质310用于暂存雾化液,对雾化装置320和油仓200之间的雾化液起到导液稳定缓冲的作用。
47.储油介质310的效果与传统一体式储油棉效果相当,能够起到存储雾化液的作用,雾化液从储油介质310导液到雾化装置320中。不会因为油仓200内空气压力的变化导致导液速度过快引发漏液或雾化液吸食到口腔。具体地,储油介质310在本实用新型中的作用与现有的储油棉效果类似,但储油介质310设置在隔离片500另一侧,与油仓200分隔。使油仓200内的雾化液液位线能够被用户透过透明壳体100所观测,相对于现有的储油棉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可视结构能够随时观察雾化液的液位线有效避免烧焦情况,且还保留了储油棉的优点,即雾化液的导液速度不会因为油仓200内的压力变化而出现波动,保持一定范围内的导液速度,保证雾化液雾化质量和吸食效果。
4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储油介质310呈圆环柱状结构,环绕雾化装置320,储油介质310的直径大于油仓200的直径,用于确保油仓200内的雾化液均与储油介质310的端面接触,雾化液通过储油介质310导液到雾化装置320处。
49.具体地,为了避免油仓200内的雾化液从隔离片500外的缝隙进入储油介质310中,储油介质310的直径大于油仓200的直径,确保储油介质310的端面能够完全覆盖油仓200的端面,且能够起到限定储油介质310位置的作用。储油介质310安装在壳体100内部时还能够固定隔离片500的位置,使隔离片500固定在油仓200和储油介质310之间,防止隔离片500位置偏移。
50.在本实用新型中,储油介质310采用多孔材料制成,使雾化液能够在储油介质310内部导液。多孔材料可以采用多孔陶瓷材料,应理解,多孔材料采用多孔陶瓷材料并非唯一
实施方式。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基本构思的前提下,储油介质310的多孔材料种类灵活变换,均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51.在进一步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雾化通道400延伸到储油介质310和雾化装置320之间,储油介质310的内圈紧密贴合雾化通道400的外壁,雾化通道400的内壁紧密贴合雾化装置320。具体地,储油介质310、雾化通道400和雾化装置320三者之间相互紧密贴合能够减少雾化液积液的情况,使雾化液从储油介质310处高效导液到雾化装置320处受热雾化。避免雾化液积留在三者的连接缝隙中,使雾化液沿着雾化通道400流到底部,造成沉底、漏液等现象。
52.在进一步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雾化通道400与储油介质310接触的侧壁设置有至少一组导油孔410,雾化液通过导油孔410从储油介质310内导液到雾化装置320处。
53.具体地,雾化通道400的一端与壳体100的出烟通道连通,另一端穿过雾化机构,雾化通道400和雾化机构接触的区域设置导油孔410,进入储油介质310的雾化液最后从导油孔410进入到雾化通道400的雾化装置320内。保证雾化液集中往雾化装置320处传递,提升雾化液雾化效果。导油孔410能够对雾化液进入雾化装置320的量起到约束作用,进一步稳定雾化液的导液速度,提升设备雾化质量。
54.在本实施例中,导油孔410采用跑道型通孔,沿雾化通道400的管壁等间距分布。应理解,导油孔410采用跑道型通孔并非唯一实施方式,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求椭圆形通孔或条形通孔等等形状。本实用新型对导油孔410的具体形状结构不一一赘述,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基本构思的前提下,导油孔410的具体形状结构灵活变换,均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5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隔离片500的表面分布有进液孔510,进液孔510一侧与油仓200连通,另一侧与储油介质310连通,进液孔510用于控制雾化液进入储油介质310的导液速度。而储油介质310内部的孔径密度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进液孔510和储油介质310的孔大小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使雾化液达到最佳导液雾化效果。
56.具体地,通过调整隔离片500的进液孔510孔径能够改变雾化液进入储油介质310的导液速度。根据不同种类的雾化液和不同规格的烟弹来调整隔离片500的进液孔510大小,确保每款烟弹的雾化液达到最佳导液雾化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说明的隔离片500进液孔510的孔径调整是根据对应产品进行进液孔510的孔径调整,并非在使用过程中对隔离片500的进液孔510进行实时调整。
57.在进一步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隔离片500呈环状,隔离片500的一侧与储油介质310的顶部接触。具体地,隔离片500和储油介质310均与雾化通道400套接,雾化通道400可以作为油仓200的内壁使用,简化烟弹内部结构。隔离片500作为油仓200的封盖,雾化液从油仓200的封盖即隔离片500的进液孔510导液到储油介质310中。
58.在进一步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储油介质310的内圈直径与隔离片500的内圈直径相等,储油介质310的内圈与隔离片500的内圈分别与雾化通道400套接。具体地,隔离片500的内圈与雾化通道400的外壁紧密贴合,使油仓200内部的雾化液不会从油仓200内泄漏,避免雾化液从油仓200中沿雾化通道400直接流到导油孔410处,影响雾化装置320的雾化效果。储油介质310的内圈与雾化通道400紧密贴合能够使雾化液从储油介质310处高效通过
导油孔410进入雾化装置320中受热雾化,避免雾化液沿着储油介质310和雾化通道400之间的缝隙流到雾化通道400底部,造成漏液。
5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油仓200采用预装油液结构或可重复装注油液结构。当烟弹为一次性烟弹时,油仓200内的雾化液为预填且油仓200与壳体100之间没有设置注油孔。当烟弹为可重复利用的烟弹时,壳体100与油仓200之间设置有注液结构,注液结构可以采用密封塞结构或单向注射塞结构等等。
60.应理解,注液结构采用密封塞结构或单向注射塞结构并非唯一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对注液结构的具体结构不一一赘述,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基本构思的前提下,注液结构的具体结构灵活变换,均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6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5所示,储油介质310的一侧与密封组件接触,密封组件与壳体100可拆卸连接,密封组件用于防止雾化液从壳体100底部漏液。具体地,密封组件封闭壳体100的底部,防止雾化液从壳体100的底部漏液。
62.在进一步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密封组件包括储油密封座610,储油密封座610的周缘设置有至少一层密封橡胶611,储油密封座610与壳体100连接,储油密封座610用于密封储油介质310内的底部。储油密封座610的中部开孔设置,雾化通道400穿过储油密封座610的中部开孔处。
63.如图5所示,密封组件包括雾化连通座620,雾化连通座620与储油密封座610的中部开孔处连接;雾化连通座620设置有贯通的进气孔621,进气孔621与雾化通道400连通。壳体100的底部通过一连接盖710固定密封组件与壳体100的相对位置。如图1和图3所示,雾化装置320的两电极连接到连接盖710的电极柱720上。当烟弹安装到电子烟主体时,柱体的接触柱与连接盖710的电极柱720连接,使雾化装置320发热工作。
64.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器可视雾化液防漏液结构通过隔离片500和储油介质310控制雾化液的导液速度,防止雾化液的漏液。使得用户能够观察油仓200内的雾化液液位线,及时更换烟弹或为烟弹补充雾化液。有效避免了雾化装置320在缺少雾化液的情况下发热工作,防止设备烧焦。
65.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6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