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29799发布日期:2023-04-19 22:03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雾化,尤其涉及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1、气溶胶生成装置是通过控制电路和雾化元件来控制工作状态和烟雾输出量,根据气溶胶生成基质不同,产生不同成分的气溶胶以供人抽吸的一种电子传送系统。

2、相关技术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在抽吸过程中,储液空间的气溶胶生成基质下降,气压降低,需要通过换气通道补充空气,否则会影响下液。在外界的空气通过换气通道进入储液腔的过程中,高粘度的气溶胶生成基质会阻挡换气气泡上浮,当换气气泡过多或者换气气泡过大时,容易发生换气气泡卡泡、导液不畅而导致焦糊味及干烧断膜的现象,影响雾化器的使用寿命以及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以改善发生气泡卡泡、导液不畅而导致焦糊味及干烧断膜的现象,提高雾化器的使用寿命以及用户的使用体验。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雾化器,包括:

3、储液空间,所述储液空间用于存储气溶胶生成基质;

4、具有雾化空间的通气管道,所述通气管道形成有贯穿所述雾化空间侧壁的下液口,所述下液口与所述储液空间连通;

5、发热体,所述发热体设置于所述雾化空间;

6、换气通道,所述换气通道具有换气出口;

7、设置于所述发热体与所述雾化空间的侧壁之间的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第一导向部,所述换气出口处形成的换气气泡可以经所述第一导向部导向所述下液口,并经所述下液口进入所述储液空间。

8、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密封主体,所述第一导向部设置在所述密封主体上,所述第一导向部包括沿周向分布的至少两个子壁,各所述子壁包括沿周向设置的第一侧以及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各所述子壁的顶面沿所述第一侧向所述第二侧倾斜形成位于所述下液口处的第一导向面,所述换气出口处形成的换气气泡可以经所述第一导向面导向所述下液口,并经所述下液口进入所述储液空间。

9、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液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下液口沿所述通气管道的周向间隔布置。

10、一种实施方式中,相邻所述子壁间隔设置。

11、一种实施方式中,相邻所述子壁之间的间距不大于0.6mm。

12、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所述下液口的宽度。

13、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之间的最大距离不大于2.6mm。

14、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向面与垂直于所述通气管道的轴向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不大于90°。

15、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子壁的内侧壁形成有贯穿所述第一导向面的导液槽,所述导液槽沿所述通气管道的轴向延伸。

16、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液槽的宽度为0.4mm-0.9mm。

17、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液槽沿径向的深度不大于0.3mm。

18、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雾化器包括具有安装空间的壳体,所述通气管道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导向部,经所述下液口流出的换气气泡可以经所述第二导向部导向所述储液空间。

19、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导向部包括沿径向向内延伸的至少两个挡壁,各所述挡壁沿周向间隔设置,两相邻所述挡壁之间限定出一个流通通道,所述储液空间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可以经所述流通通道进入所述雾化空间,经所述下液口流出的换气气泡可以经所述流通通道导向所述储液空间;所述流通通道的间距满足:当所述换气气泡的一端位于所述储液空间内,另一端位于所述流通通道内,则所述换气气泡位于所述储液空间内的一端的曲率半径大于位于所述流通通道内的一端的曲率半径。

20、一种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下液口对应至少两个所述流通通道。

21、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挡壁的至少部分顶面为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二导向面与所述安装空间中心线之间的距离沿所述储液空间进入所述流通通道的方向减小。

22、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挡壁远离所述安装空间侧壁的一端的高度不大于0.9mm。

23、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挡壁的厚度不大于0.9mm。

24、一种实施方式中,相邻两所述挡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为0.4mm-1.8mm。

25、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通气管道的侧壁与所述安装空间的侧壁之间限定出所述储液空间。

26、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通气管道具有与所述雾化空间连通的出气通道。

27、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发热体包括基体和设置在所述基体上的发热层,所述发热体包括与所述出气通道连通的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沿所述基体的轴向贯穿所述基体的两端,所述发热层设置于所述气流通道的侧壁。

28、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雾化器包括设置有换气槽的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夹设于所述发热体与所述雾化空间的侧壁之间,所述换气槽的槽壁与所述发热体的外侧壁之间限定出具有所述换气出口的至少部分所述换气通道。

29、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雾化器包括具有连接通道的雾化座以及具有安装空间的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安装空间连通的开口,所述雾化座设置于所述开口,所述通气管道的一端设置于所述连接通道。

3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电源组件以及上述所述的雾化器,所述电源组件与所述雾化器电连接。

3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其中,雾化器包括储液空间、通气管道、发热体、换气通道和第一密封件,储液空间用于存储气溶胶生成基质,通气管道具有雾化空间,通气管道形成有贯穿所述雾化空间侧壁的下液口,下液口与储液空间连通,也就是说,储液空间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可以经下液口进入雾化空间。而发热体设置于雾化空间,用于对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行加热雾化以形成可供用户吸食的气溶胶。通过设置换气通道,储液空间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被消耗后,外界的空气通过换气通道进入储液空间以平衡储液空间内的压力。同时,通过在发热体与雾化空间的侧壁之间设置第一密封件,提高了通气管道与发热体之间的密封性能,有效改善了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气溶胶生成基质从发热体与雾化空间的侧壁之间的间隙流出,从而提高了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使用寿命和用户体验。另外,第一密封件包括第一导向部,换气通道的换气出口处形成的换气气泡可以经第一导向部导向下液口,并经下液口进入储液空间,也就是说,通过设置第一导向部,用于对换气气泡的生长、浮动进行导向,以使换气出口处形成的换气气泡可以经第一导向部导向下液口,改善换气气泡卡在发热体与雾化空间的侧壁之间的情况,从而改善导液不畅而导致焦糊味及干烧断膜的现象,提高雾化器的使用寿命以及用户的使用体验。另外,通过在第一密封件上设置第一导向部,不用增加额外的零部件,在不提高成本以及安装空间的情况下,实现对换气气泡的生长、浮动进行导向。



技术特征: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密封主体,所述第一导向部设置在所述密封主体上,所述第一导向部包括沿周向分布的至少两个子壁,各所述子壁包括沿周向设置的第一侧以及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各所述子壁的顶面沿所述第一侧向所述第二侧倾斜形成位于所述下液口处的第一导向面,所述换气出口处形成的换气气泡可以经所述第一导向面导向所述下液口,并经所述下液口进入所述储液空间;和/或,所述下液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下液口沿所述通气管道的周向间隔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子壁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子壁之间的间距不大于0.6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所述下液口的宽度;和/或,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壁的内侧壁形成有贯穿所述第一导向面的导液槽,所述导液槽沿所述通气管道的轴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槽的宽度为0.4mm-0.9mm;和/或,所述导液槽沿径向的深度不大于0.3mm。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具有安装空间的壳体,所述通气管道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导向部,经所述下液口流出的换气气泡可以经所述第二导向部导向所述储液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部包括沿径向向内延伸的至少两个挡壁,各所述挡壁沿周向间隔设置,两相邻所述挡壁之间限定出一个流通通道,所述储液空间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可以经所述流通通道进入所述雾化空间,经所述下液口流出的换气气泡可以经所述流通通道导向所述储液空间;所述流通通道的间距满足:当所述换气气泡的一端位于所述储液空间内,另一端位于所述流通通道内,则所述换气气泡位于所述储液空间内的一端的曲率半径大于位于所述流通通道内的一端的曲率半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下液口对应至少两个所述流通通道。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壁的至少部分顶面为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二导向面与所述安装空间中心线之间的距离沿所述储液空间进入所述流通通道的方向减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壁远离所述安装空间侧壁的一端的高度不大于0.9mm。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壁的厚度不大于0.9mm;和/或,相邻两所述挡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为0.4mm-1.8mm。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道的侧壁与所述安装空间的侧壁之间限定出所述储液空间;和/或,所述通气管道具有与所述雾化空间连通的出气通道。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包括基体和设置在所述基体上的发热层,所述发热体包括与所述出气通道连通的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沿所述基体的轴向贯穿所述基体的两端,所述发热层设置于所述气流通道的侧壁。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设置有换气槽的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夹设于所述发热体与所述雾化空间的侧壁之间,所述换气槽的槽壁与所述发热体的外侧壁之间限定出具有所述换气出口的至少部分所述换气通道。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具有连接通道的雾化座以及具有安装空间的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安装空间连通的开口,所述雾化座设置于所述开口,所述通气管道的一端设置于所述连接通道。

18.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组件以及权利要求1-17任意一项所述的雾化器,所述电源组件与所述雾化器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其中,雾化器包括储液空间、通气管道、发热体、换气通道和第一密封件,储液空间用于存储气溶胶生成基质;通气管道具有雾化空间,通气管道形成有贯穿雾化空间侧壁的下液口,下液口与储液空间连通;发热体设置于雾化空间;换气通道具有换气出口;第一密封件设置于发热体与雾化空间的侧壁之间,第一密封件包括第一导向部,换气出口处形成的换气气泡可以经第一导向部导向下液口,并经下液口进入储液空间。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可以改善发生气泡卡泡、导液不畅而导致焦糊味及干烧断膜的现象,提高雾化器的使用寿命以及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谢亚军,曹润,孙榕发,柯志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