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道结构、电池杆及电子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23055发布日期:2023-04-21 21:49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道结构、电池杆及电子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子雾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气道结构、电池杆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1、对于电子雾化装置,其电池杆内的咪头容易被雾化器产生的冷凝液或泄漏的雾化液浸泡而损坏,导致整个产品报废。

2、在相关技术中,为了提升咪头的使用寿命,通常在咪头表面增加防水膜,然而防水膜在长时间浸泡后会被冷凝液和雾化液腐蚀,或防水膜与咪头脱落,导致咪头暴露在冷凝液和雾化液中,即咪头在长时间使用后依旧会浸泡在冷凝液和雾化液中,从而导致咪头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气道结构、电池杆及电子雾化装置,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咪头在长时间使用后依旧会损坏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气道结构,用于与咪头组件配合以形成密封气道,所述气道结构包括:

3、基座,设有安装凹槽;

4、多个第一骨位,固定于所述安装凹槽内的底壁并沿径向间隔布置,以界定有多个沿径向间隔且连通的气流通道,所述第一骨位为环形;

5、多个第二骨位,固定于所述安装凹槽内的底壁,每一所述气流通道内均设有所述第二骨位;

6、其中,所述第一骨位在垂直于所述安装凹槽底壁方向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骨位的高度,最外圈的所述气流通道用于连通雾化器,最内圈的所述气流通道连通所述咪头组件的咪头孔。

7、优选地,所述第一骨位远离所述安装凹槽的底壁的一侧设有阻挡凹槽,以连通对应于所述阻挡凹槽的相邻两个所述气流通道;所述第二骨位和所述阻挡凹槽的表面均能够吸附冷凝液和雾化液,以形成多个阻挡区域。

8、优选地,所述阻挡凹槽的底壁与所述安装凹槽的底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骨位的高度。

9、优选地,在垂直于所述安装凹槽底壁方向上,所述第一骨位与所述第二骨位之间的高度差的取值范围为0.3mm-0.7mm;所述阻挡凹槽的底壁与所述安装凹槽的底壁之间的距离差的取值范围为0.7mm-1mm。

10、优选地,所述安装凹槽的周壁设有连通最外圈的所述气流通道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用于连通所述雾化器,位于最外圈的所述阻挡凹槽与所述进气口沿周向错位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骨位上的阻挡凹槽沿周向错位设置。

11、优选地,位于最内圈的所述阻挡凹槽贯穿对应所述第一骨位的相对两侧,且位于最内圈的所述阻挡凹槽在对应所述第一骨位上形成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进气口。

12、优选地,位于同一所述气流通道的所述第二骨位绕所述咪头孔的中心轴线等角度间隔分布,相邻两个所述气流通道中对应的所述第二骨位同轴设置。

13、优选地,所述安装凹槽的底壁上设有拐点结构。

14、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杆,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气道结构、支架和咪头组件,所述气道结构设于所述支架,所述咪头组件固定于所述支架并与所述气道结构配合形成所述密封气道,所述咪头组件与所述气道结构配合的一侧设有拐点结构。

15、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池杆和雾化器,所述雾化器与所述电池杆相连。

16、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气道结构、电池杆及电子雾化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雾化器产生的冷凝液或泄漏的雾化液在密封气道内的流动过程中,多个气流通道可以使冷凝液(雾化液)的流动路径大大延长,比现有技术中的单层防护更有优势;且在多个第一骨位和第二骨位的共同作用下还形成多个可以储存冷凝液(雾化液)的腔室,从而避免冷凝液(雾化液)流入容纳腔内,进而避免咪头因浸泡在冷凝液(雾化液)中而损坏,以保证咪头可以长时间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气道结构,用于与咪头组件配合以形成密封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骨位远离所述安装凹槽的底壁的一侧设有阻挡凹槽,以连通对应于所述阻挡凹槽的相邻两个所述气流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凹槽的底壁与所述安装凹槽的底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骨位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安装凹槽底壁方向上,所述第一骨位与所述第二骨位之间的高度差的取值范围为0.3mm-0.7mm;所述阻挡凹槽的底壁与所述安装凹槽的底壁之间的距离差的取值范围为0.7mm-1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凹槽的周壁设有连通最外圈的所述气流通道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用于连通所述雾化器,位于最外圈的所述阻挡凹槽与所述进气口沿周向错位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骨位上的阻挡凹槽沿周向错位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道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最内圈的所述阻挡凹槽贯穿对应所述第一骨位的相对两侧,且位于最内圈的所述阻挡凹槽在对应所述第一骨位上形成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进气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道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所述气流通道的所述第二骨位绕所述咪头孔的中心轴线等角度间隔分布,相邻两个所述气流通道中对应的所述第二骨位同轴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凹槽的底壁上设有拐点结构。

9.一种电池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气道结构、支架和咪头组件,所述气道结构设于所述支架,所述咪头组件固定于所述支架并与所述气道结构配合形成所述密封气道,所述咪头组件与所述气道结构配合的一侧设有拐点结构。

10.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杆和雾化器,所述雾化器与所述电池杆相连。


技术总结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道结构、电池杆及电子雾化装置,气道结构用于与咪头组件配合以形成密封气道,气道结构包括:基座,设有安装凹槽;多个第一骨位,固定于安装凹槽内的底壁并沿径向间隔布置,以界定有多个沿径向间隔且连通的气流通道,第一骨位为环形;多个第二骨位,固定于安装凹槽内的底壁,每一气流通道内均设有第二骨位;其中,第一骨位在垂直于安装凹槽底壁方向的高度高于第二骨位的高度,最外圈的气流通道用于连通雾化器,最内圈的气流通道连通咪头组件的咪头孔。多个气流通道使冷凝液的流动路径大大延长,且还形成可以储存冷凝液的腔室,避免咪头因浸泡在冷凝液中而损坏,以保证咪头长时间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涂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卓力能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4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