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模组、雾化组件以及电子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58150发布日期:2023-07-04 23:19阅读:51来源:国知局
雾化模组、雾化组件以及电子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雾化领域,尤其涉及雾化模组、雾化组件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1、电子雾化装置是一种采用电加热液体来使得液体被加热雾化的一种装置,目前行业以导液材料分类可分为硬质的多孔陶瓷、多孔玻璃一类的雾化芯,以及以导液棉为导液介质的雾化芯。其中,多孔陶瓷类由于是通过粉末高温烧结而成的,其具有一定硬度,孔隙率可控,组装方便简单而广泛的被应用;而导液棉因为其自身材质较软,容易变形导致组装困难,在应用广泛性上不及多孔陶瓷。

2、同时,发热体体积较小,发热线路纤细,也是很容易产生变形。目前常用的方案是发热体通过烧结的方式覆盖在多孔陶瓷的表面,而当导液棉时,发热体需要曲卷起来贴覆在导液棉的外周,不仅组装步骤复杂,而且组装具有难度,不合格率高。

3、但是,导液棉雾化芯相较于陶瓷芯制作工艺简单,无需高温烧结能源耗费少,生产效率高产能充足。因此,如何开发一种导液棉为导液介质的雾化模组,解决导液棉自身以及导液棉与发热体之间配合的痛点,最好还能够通用到现有的多孔陶瓷雾化模组,是值得研究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雾化模组、雾化组件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雾化模组,包括:

3、支撑外壳,所述支撑外壳形成容置腔;以及,

4、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设置于所述容置腔中;以及,

5、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形成于所述支撑外壳中,且所述气流通道包括均与所述支撑外壳的外部相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以及介于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的雾化空间;以及,

6、发热体,所述发热体包括第一电极部和第二电极部,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极部和所述第二电极部之间的发热部;所述第一电极部和所述第二电极部分别固定于所述支撑座上,且所述发热部至少部分连通并朝向于所述雾化空间;

7、导液棉,所述导液棉设置在所述发热体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之间,且在所述容置腔的内壁与所述支撑座之间的配合夹持下,所述导液棉与所述发热部紧密贴合,且所述发热部辅助支撑所述导液棉以避免所述导液棉向所述雾化空间变形。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包括间隔排布的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所述雾化空间形成于所述第一座体和所述第二座体之间;

9、所述第一座体包括供所述第一电极部安装于其上的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二座体包括供所述第二电极部安装于其上的第二安装面。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面与所述第二安装面位于同一平面;

11、所述发热部平行于所述第一安装面和所述第二安装面,且所述发热部平整地贴合于所述导液棉。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还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安装面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卡槽,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安装面上的至少一个第二卡槽;

13、所述发热体借由卡接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卡槽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卡槽中,以固定在所述支撑座上。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部包括至少一条发热线路、连接于所述发热线路且朝所述第一电极部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一支撑段以及连接于所述发热线路且朝所述第二电极部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二支撑段;

15、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支撑段卡接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卡槽中,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支撑段卡接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卡槽中。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包括结合于所述第一安装面上的多个第一凸台以及结合于所述第二安装面上的多个第二凸台;所述多个第一凸台之间、所述多个第二凸台之间均沿平行于所述发热部延伸的方向间隔排布,形成多个所述第一卡槽和多个所述第二卡槽;

17、所述第一支撑段包括用于卡入所述第一卡槽的第一段,以及用于抵接对应第一凸台远离所述发热线路壁面的第二段;

18、所述第二支撑段包括用于卡入所述第二卡槽的第三段,以及用于抵接对应第二凸台远离所述发热线路壁面的第四段。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模组还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20、所述第一座体还包括第三安装面,所述第一电极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面上,且与所述第一电极部机械地且电性地连接;

21、所述第二座体还包括第四安装面,所述第二电极安装于所述第四安装面上,且与所述第二电极部机械地且电性地连接。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座体还包括贯穿所述第一安装面和所述第三安装面,并形成于所述第一座体的第一孔道;所述第一电极通过所述第一孔道与所述第一电极部连接;

23、所述第二座体还包括贯穿所述第二安装面和所述第四安装面,并形成于所述第二座体中的第二孔道;所述第二电极通过所述第二孔道与所述第二电极部连接。

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孔道和所述第二孔道呈纵长形;或者,所述第一孔道和所述第二孔道呈折弯形。

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部包括插设于所述第一孔道中的第一嵌置单元,所述第一电极的外壁面与所述第一孔道的内壁面将所述第一嵌置单元夹持固定;

26、和/或,所述第二电极部包括插设于所述第二孔道中的第二嵌置单元,所述第二电极的外壁面与所述第二孔道的内壁面将第二嵌置单元夹持固定。

2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远离所述发热体的端部凸出于所述第三安装面和第四安装面;

28、或者,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远离所述发热体的端部与所述第三安装面和第四安装面相齐平。

2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流通道的形状为纵长形,或者所述气流通道的形状为折弯形。

3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液棉包括进液面;所述支撑外壳包括形成于其朝向所述进液面的侧壁上的进液槽。

3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座体和所述第二座体的连接件;所述进气口形成于所述连接件上。

32、本发明还构造一种雾化组件,包括:

33、储液仓,所述储液仓包括开口、与所述开口相连通,用于存储液体的储液腔、介于所述开口和所述储液腔之间的收容腔、形成于所述储液腔中,与所述收容腔相连通的出气通道;以及,

34、支架座,所述支架座设置于所述收容腔中;

35、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上述的雾化模组;所述雾化模组可拆卸式地安装于所述支架座中,且所述容置腔通过所述支架座与所述储液腔导液式连通;所述气流通道与所述出气通道导气式连通。

3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座可拆卸式地或者固定式地设置于所述收容腔中。

37、本发明还构造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电源组件,还包括上述的雾化组件,所述发热体通过所述电源组件通电发热。

38、实施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雾化模组通过设计封装结构,实现模组化,导液棉和发热体之间紧密接触,加热雾化功能完好,且能够有效保护导液棉以及防止导液棉变形。



技术特征:

1.一种雾化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3)包括间隔排布的第一座体(131)和第二座体(132),所述雾化空间(173)形成于所述第一座体(131)和所述第二座体(13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面(1311)与所述第二安装面(1321)位于同一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3)还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安装面(1311)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卡槽(1341),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安装面(1321)上的至少一个第二卡槽(135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部(143)包括至少一条发热线路(1431)、连接于所述至少一条发热线路(1431)且朝所述第一电极部(141)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一支撑段(1432)以及连接于所述至少一条发热线路(1431)且朝所述第二电极部(142)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二支撑段(143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3)包括结合于所述第一安装面(1311)上的多个第一凸台(134)以及结合于所述第二安装面(1321)上的多个第二凸台(135);所述多个第一凸台(134)之间、所述多个第二凸台(135)之间均沿平行于所述发热部(143)延伸的方向间隔排布,形成多个所述第一卡槽(1341)和多个所述第二卡槽(135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模组还包括第一电极(15)和第二电极(1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体(131)还包括贯穿所述第一安装面(1311)和所述第三安装面(1312),并形成于所述第一座体(131)的第一孔道(138);所述第一电极(15)通过所述第一孔道(138)与所述第一电极部(14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道(138)和所述第二孔道(139)呈纵长形;或者,所述第一孔道(138)和所述第二孔道(139)呈折弯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部(141)包括插设于所述第一孔道(138)中的第一嵌置单元(1412),所述第一电极(15)的外壁面与所述第一孔道(138)的内壁面将所述第一嵌置单元(1412)夹持固定;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15)和第二电极(16)远离所述发热体(14)的端部凸出于所述第三安装面(1312)和第四安装面(1322);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17)的形状为纵长形,或者所述气流通道(17)的形状为折弯形。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棉(12)包括进液面(121);所述支撑外壳(11)包括形成于其朝向所述进液面(121)的侧壁上的进液槽(115)。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3)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座体(131)和所述第二座体(132)的连接件(133);所述进气口形成于所述连接件(133)上。

15.一种雾化组件,包括: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座(3)可拆卸式地或者固定式地设置于所述收容腔(22)中。

17.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雾化组件(100),所述发热体(14)通过所述电源组件通电发热。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雾化模组、雾化组件以及电子雾化装置,其中雾化模组包括支撑外壳、设置于支撑外壳的容置腔中的支撑座、气流通道、发热体和导液棉,气流通道包括均与支撑外壳的外部相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以及雾化空间;发热体包括第一电极部和第二电极部,以及连接在第一电极部和第二电极部之间的发热部;第一电极部和第二电极部分别固定于支撑座上,且发热部至少部分连通并朝向于雾化空间;在容置腔的内壁与支撑座之间的配合夹持下,导液棉与发热部紧密贴合,且发热部辅助支撑导液棉以避免导液棉向雾化空间变形;该雾化模组实现模组化,有效保护导液棉和发热体紧密接触,且防止导液棉变形。

技术研发人员:陈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华诚达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