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96812发布日期:2023-11-20 23:38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属于新型烟草。


背景技术: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烟草产品的口感和健康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烟草制品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较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为了减少烟草制品中有害物质的产生,近年来,加热卷烟作为一种新型烟草制品逐渐受到关注。加热卷烟通过加热而非燃烧的方式,使烟草中的烟碱和香气物质释放出来,从而降低有害物质的产生。然而,加热卷烟的口感仍有待提高,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研究一种具有良好口感的加热卷烟成为了烟草行业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获得更好的口感,许多制造商已开始考虑向烟支中添加草本植物的提取物。

2、在众多的天然植物中,丁香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多种药理活性,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香料和医药等领域。丁香是一种含有丰富营养成分的天然植物。丁香的主要成分包括丁香酚、丁香醛、丁香酸、沉香醇等。其中,丁香酚是丁香的主要香气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病毒等多种功效。丁香醛是丁香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镇痛、抗菌、抗炎等作用。丁香酸和沉香醇则具有抗菌、抗氧化、抗病毒等功效。丁香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味道,可以改善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口感和口味,提高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品质和口感体验。此外,丁香还具有镇痛、抗炎等作用。因此,在烟草制品中添加丁香花提取物,不仅可以改善口感,还可以降低有害物质的产生。现有技术中,丁香是整体加入到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基质部中的,丁香花蕾和丁香花梗的重量比例是固定的,这就限制气溶胶生成制品口感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能够通过对丁香花蕾和丁香花梗的重量比例进行优化,使得活性成分的含量和比例达到了平衡,进一步提高气溶胶生成制品口感。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包括包材、滤嘴部和基质部,所述滤嘴部和基质部相连接,所述包材卷包所述基质部和至少一部分所述滤嘴部,所述基质部内包含丁香,丁香包含花蕾和花梗,以重量计,花蕾添加量与花梗添加量符合以下比例:2:3≤花蕾:花梗≤1:1。

4、花蕾添加量与花梗添加量符合以下比例:7:9≤花蕾:花梗≤9:10。

5、丁香占所述基质部重量的30%-50%。

6、丁香占所述基质部重量的40%。

7、所述包材为香烟纸,香烟纸的克重为60克/平方米。

8、滤嘴部包含滤嘴段和支撑段,支撑段包含至少一个纵向空腔。

9、所述滤嘴段由醋酸纤维素丝束形成,所述支撑段由醋酸纤维素、纸板和卷曲纸中至少一种组成。

10、所述溶胶生成制品长度小于100mm。

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通过对添加至气溶胶生成制品中的丁香花蕾和丁香花梗的重量比例进行优化,使得活性成分的含量和比例达到了平衡,得到一种口感更好的气溶胶生成制品,新制备得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既能发挥出丁香酚的香气和药理作用,又能充分利用乙酸丁香酯和β-肉桂酸的抗氧化作用,从而使气溶胶生成制品具有更好的口感。



技术特征:

1.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包材、滤嘴部和基质部,所述滤嘴部和基质部相连接,所述包材卷包所述基质部和至少一部分所述滤嘴部,所述基质部内包含丁香,丁香包含花蕾和花梗,以重量计,花蕾添加量与花梗添加量符合以下比例:2:3≤花蕾:花梗≤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花蕾添加量与花梗添加量符合以下比例:7:9≤花蕾:花梗≤9: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丁香占所述基质部重量的30%-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丁香占所述基质部重量的4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材为香烟纸,香烟纸的克重为60克/平方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滤嘴部包含滤嘴段和支撑段,支撑段包含至少一个纵向空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嘴段由醋酸纤维素丝束形成,所述支撑段由醋酸纤维素、纸板和卷曲纸中至少一种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胶生成制品长度小于100m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包括包材、滤嘴部和基质部,所述滤嘴部和基质部相连接,所述包材卷包所述基质部和至少一部分所述滤嘴部,所述基质部内包含丁香,丁香包含花蕾和花梗,以重量计,花蕾添加量与花梗添加量符合以下比例:2:3≤花蕾:花梗≤1:1。本发明的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能够通过对丁香花蕾和丁香花梗的重量比例进行优化,使得活性成分的含量和比例达到了平衡,进一步提高气溶胶生成制品口感。

技术研发人员:周国俊,吴键,储国海,夏倩,王骏,黎明星,蒋健,陈震,肖卫强,赵路灿,刘化冰,徐建,丁伟,尹洁,黄泱,胡明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