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调节温湿度的烘烤装置

文档序号:36603806发布日期:2024-01-06 23:10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调节温湿度的烘烤装置

本发明涉及大型烘烤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智能调节温湿度的烘烤装置。


背景技术:

1、烟叶在烘烤过程中,需要根据烘烤进度不断调整烘烤装置内的温度和湿度,从而保证烟叶的烘烤质量,目前的烟叶烘烤装置对于湿度调节方面,能够将外部的空气抽入进行除湿并加热后用于烘烤,但是在烟叶烘烤的变黄阶段时,需要提供一定的湿度并保持一定的时间才能使烟叶变黄变软,当外部的空气湿度过低的时候,还需要人工的往地面上泼水增湿,但人工泼水增湿难以保证把控泼水的量,使得湿度的控制十分的不容易,而且烤房内温度较高,人工进入泼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调节温湿度的烘烤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调节温湿度的烘烤装置,包括,

3、烘烤房,所述烘烤房内的上方设有均流通道,所述烘烤房内安装有用于检测烘烤房内温湿度的无水智能干湿球传感器;

4、烘烤设备,所述烘烤设备包括壳体以及设在壳体内的主风机、湿度调节通道、加热通道、换热装置、排风管,所述换热装置包括互不连通但能进行热量交换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主风机将外部的空气抽入经过湿度调节通道输送至第一通道内进行换热,所述第一通道送出的空气经过加热通道进行加热后通过均流通道送入到烘烤房内,所述烘烤房内通过排风管与第二通道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二通道的出口与外部连通,所述湿度调节通道内设有蓄水盆,所述蓄水盆的下方设有加热装置,所述排风管内设有用于将气流从排风管内送入第二通道的副风机。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烘烤房内进行烘烤除湿的时候,即往烘烤房内送入干热空气,通过主风机往湿度调节通道内送入新风,新风经过湿度调节通道进行除湿干燥,得到干燥的新风,再进入到换热装置的第一通道内,通过换热装置进行预热加温后,进入到加热通道内再次加温,使其达到所需的温度,得到干热空气,最后通过均流通道送入到烘烤房内进行使用,烘烤使用后的空气变成湿热空气通过排风管中进入到换热装置的第二通道中,对第一通道内的新风进行预热,得到湿温空气,有效的提高了热量的利用效率,最后排出到室外;

6、当需要对烘烤房内进行烘烤保湿的时候,即往烘烤房内送入湿热空气,先通过主风机往湿度调节通道内送入新风,通过加热使蓄水盆内的水加速蒸发变成水蒸气,从而提高经过湿度调节通道内新风的湿度,得到湿润的新风,再通过换热装置的第一通道进行预热,进入到加热通道内再次加温,得到湿热空气,最后通过均流通道送入到烘烤房内进行使用;不仅能对烘烤房内提供干热的空气,使烟叶在烘烤时快速干燥,还能在烟叶烘烤的变黄阶段时,提供一定的湿度的湿热空气,使烟叶能有效的变黄变软,无需人工进行增湿操作,无水智能干湿球传感器能精准的检测烘烤房内的温湿度,从而根据不同的烘烤程度进行温湿度的调节,使其更加的智能、便捷、安全。

7、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烘烤设备还包括:

8、第一半导体制冷片组,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片组嵌设安装在第一隔板上;

9、第二半导体制冷片组,所述第二半导体制冷片组嵌设安装在第二隔板上,所述蓄水盆设在第二半导体制冷片组的上侧且位于第一半导体制冷片组的正下方;

10、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设在加热通道内的下游,用于对加热通道内的气流进行加热;

11、其中,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片组和第二半导体制冷片组均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半导体制冷片,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片组和第二半导体制冷片组上的半导体制冷片的制热侧均向上设置,制冷侧均向下设置,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均水平设置,所述第二隔板设在第一隔板的下方,所述加热通道设在壳体的上侧内壁与第一隔板之间,所述湿度调节通道设在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所述换热装置设在湿度调节通道和加热通道的一侧上。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烘烤房内进行烘烤除湿的时候,启动第一半导体制冷片组,第二半导体制冷片组不启动,因此进入到湿度调节通道内的新风与第一半导体制冷片组的制冷侧接触,从而新风中的水汽冷凝滴落在下方的蓄水盆中进行收集,有效的对新风进行除湿,冷凝干燥后的新风进入到换热装置进行预热升温,当进入到加热通道内时,第一半导体制冷片组的制热侧和加热器对空气进行加热,使其达到所需的温度,从而对烘烤房内提供干热空气;

13、当对烘烤房内进行烘烤保湿的时候,不启动第一半导体制冷片组,启动第二半导体制冷片组,使第二半导体制冷片组的制热侧对蓄水盆内的水进行加热,从而加速水的蒸发,提高经过湿度调节通道内空气的湿度,增湿后的新风进入到换热装置进行预热升温,再进入到加热通道内通过加热器达到所需的温度,从而对烘烤房内提供湿热空气,第二半导体制冷片组的制冷侧还能有效的帮助主风机以及控制器工作时进行降温;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侧和制热侧均能有效的进行利用,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结构更加的紧凑、小巧。

14、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片组的上下两侧以及第二半导体制冷片组的下侧上均设有导热片,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片组下侧导热片的垂直投影落在蓄水盆内。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热片能有效的提高半导体制冷片的两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换热的效率,第一半导体制冷片组下侧的导热片能有效的对空气进行冷凝干燥,冷凝后的水滴落在蓄水盆内进行收集,以备增湿时使用。

16、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隔板与壳体的下侧内壁之间设有设备腔,所述主风机设在设备腔内,所述主风机上的出风管向上穿过第二隔板用于往湿度调节通道内送入新风,所述出风管内设有仅使空气向上流动进入湿度调节通道内的单向阀。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半导体制冷片组启动时,其制冷侧能有效的对设备腔内进行冷却降温,从而提高设备腔内主风机以及控制器进行降温,单向阀能有效的避免主风机不启动时,气流从出风管逆流流出。

18、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换热装置包括:

19、换热管组,所述换热管组设有两个且上下间隔设置,所述换热管组包括多个换热管,相邻的所述换热管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换热管内形成第一通道;

20、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竖直的设在第二隔板的上侧且与壳体的两侧侧壁和上侧内壁连接形成第二通道;

21、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内壁弧形设置,所述导向板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外侧配合形成导向腔,所述导向板的内壁上设有隔热保温层;

22、其中,两个所述换热管组均设在第二通道内,所述换热管组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三隔板和壳体,下方的所述换热管组的一端穿过第三隔板与湿度调节通道连通,上方的所述换热管组的一端穿过第三隔板与加热通道连通,所述导向板的内壁朝向换热管组穿过壳体伸出的一端设置,下方的所述换热管组的第一通道内送出的气流经过导向腔导流到上方的所述换热管组的第一通道内,所述壳体的顶端上开设有与第二通道连通的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处设有过滤装置,所述排风管穿过第二隔板与第二通道连通。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湿度调节通道内的气流进入到下方的换热管组的换热管的第一通道中,然后进入到导向腔内,通过导向板进行导向向上流动从而进入到上方的换热管组的换热管的第一通道中,同时排风管将烘烤房内的空气送入到第三隔板与壳体之间的第二通道中,通过换热管组对第一通道内的空气进行预热,通过上下设置的两个换热管组有效的提高了换热的距离和时间,使得换热更加的充分,从上方的换热管组流出的空气进入到加热通道内进行加热,使其达到所需的温度;第二通道内的空气经过对换热管组的预热后降温并从出气口处吹出,过滤装置能有效的避免外部的杂质以及灰尘进入到第二通道内。

24、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多个所述换热管横向并列设置形成换热管层,多个所述换热管层上下多层排列设置形成换热管组,相邻的所述换热管和换热管层之间均设有间隙,相邻的所述换热管层中,上方的所述换热管层中的换热管位于下方的所述换热管层中相邻两个所述换热管中间间隙的正上方。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通道内的空气由下往上进行流动,因此气流会经过相邻的两个换热管中间间隙向上流动,与上一层的换热管层中的换热管接触,从而提高气流与换热管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换热的效率,使热量利用率更高。

26、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

27、导流孔,所述导流孔开设在壳体的侧壁上且位于两个所述换热管组之间,所述第二通道通过导流孔与导向腔连通;

28、密封导流机构,所述密封导流机构设在两个所述换热管组之间,所述密封导流机构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两侧上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壳体内,当所述导流板垂直设置时最左侧的所述导流板设在导流孔内且对导流孔进行密封,多个所述导流板通过第一驱动装置带动朝同一方向旋转,多个所述导流板旋转后相互抵接从而对两个所述换热管组之间的第二通道进行分隔密封并使导流孔开启。

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烘烤房内进行烘烤除湿的时候,密封导流机构对导流孔进行密封,使导流孔关闭,第二通道内的气流由下往上经过相邻的导流板之间进行流动,并从出气口处吹出,此时导向腔与第二通道不导通仅与第一通道导通;

30、当对烘烤房内进行烘烤保湿的时候,先通过启动主风机和第二半导体制冷片组,往烘烤房内送入湿热空气,当送入烘烤房内的空气湿度达到所需的程度时,关闭主风机和第二半导体制冷片组,并通过第一驱动装置带动多个导流板朝同一方向旋转,使导流板首尾相接,从而对两个换热管组之间的第二通道进行分隔密封并使导流孔开启,此时排风管送入的气流经过下方的换热管组处的第二通道后,被转动后的导流板阻挡并导向穿过导流孔进入到导向腔内,由于出风管内单向阀的作用,气流无法经过下方的换热管组的第一通道进入到湿度调节通道内,因此导向腔内的气流会向上进入到上方的换热管组的第一通道内,再进入到加热通道中进行加热,使得气流能够保持一定的湿度并在烘烤房和烘烤设备之间循环的流动,不会与外部空气有交流,有效的降低了能耗。

31、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多个所述导流板的转轴的水平高度由左往右逐渐降低,多个所述导流板的下端面在同一水平高度上,当所述导流板垂直设置时相邻两个所述导流板之间的间距由左往右逐渐减小,且相邻两个所述导流板之间的间距小于其左侧导流板的高度。

3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导流板转动后能够收尾相接,并且离导流孔越远的导流板其转动的角度更小,使得多个导流板抵接后离导流孔越远的一侧弯曲角度更大,从而能有效的将气流往左侧导向,同时向上流动的气流能有效的将左侧导流板的下端压紧在右侧导流板的上端一侧,使得相邻两个导流板之间的抵接更加的紧密。

33、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最左侧的所述导流板的高度大于导流孔的高度,所述导流孔的下侧靠近第二通道的一端上设有供最左侧的所述导流板下端抵接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三隔板朝向第二通道的内壁上设有供最右侧的所述导流板转动后下端抵接密封的第二缺口。

3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导流板处于竖直状态时,最左侧导流板的下端抵接在第一缺口内,从而对导流孔进行密封,使得最左侧导流板与导流孔的密封效果更好;当导流板转动后,最右侧的导流板下端抵接在第二缺口内,使得导流板对第二通道的分隔密封效果更好。

35、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

36、皮带轮,所述皮带轮的数量与导流板的数量相同,所述皮带轮的外壁上至少设有两个供皮带连接的凹槽,同一个所述皮带轮上的凹槽直径相同,相邻的两个所述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多个所述皮带轮上凹槽的直径由左往右逐渐增大,使得多个所述导流板转动后由左往右旋转的角度逐渐减小且相邻的所述导流板之间抵接密封,所述转轴的一端穿过壳体向外伸出与皮带轮连接;

37、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罩设在皮带轮的外侧,所述防护罩固定在壳体上;

38、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任一个所述皮带轮传动连接。

3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机带动其中一个皮带轮转动,从而能使全部的皮带轮均朝同一方向转动,使得所有的导流板均朝同一方向转动,由于各个皮带轮之间是通过皮带传动连接,因此每个皮带轮转动的周长都是相同的,使得凹槽直径越小的皮带轮其转动的角度就越大,实现多个导流板抵接后离导流孔越远的一侧弯曲角度更大,对气流的导向效果更好,防护罩能有效的将皮带轮包裹,使其更加的安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