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充电的电子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26100发布日期:2023-05-24 08:25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移动充电的电子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子雾化,尤其是涉及一种可移动充电的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1、电子雾化装置又名虚拟香烟、电子烟、蒸汽烟、气雾发生装置等等,随着科技水平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子雾化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受到了广泛欢迎。电子雾化技术的原理在于,通过将液体雾化基质加热形成气雾供用户吸食,用于医疗或用于新型电子烟具代替毒副作用较大的传统香烟。

2、目前,现有的电子雾化装置,出行携带过程中、由于充电设备不是随处可有,如果电子雾化装置少电和缺电后,需要租匹配的移动充电设备,或者用随身携带的充电适配器在固定位置给电子雾化装置充电,导致电子雾化装置出行携带过程中少电或缺电时不方便充电,不能长时间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充电的电子雾化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子雾化装置,出行携带过程中少电或缺电时不方便充电,不能长时间使用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移动充电的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充电主体和电子雾化主体,所述充电主体具有用于所述电子雾化主体装入充电的适配部,所述电子雾化主体可拆卸地安装在适配部,所述适配部内设有第一导电连接结构,所述电子雾化主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电连接结构相对应的第二导电连接结构,所述充电主体通过第一导电连接结构和第二导电连接结构给电子雾化主体充电。

3、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适配部是由凹槽和/或间隙空间形成。

4、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充电主体内设有充电电芯和第一充电板,所述充电电芯与所述第一充电板电连接,所述第一充电板与所述第一导电连接结构电连接。

5、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充电主体包括主体壳,所述主体壳侧壁内凹形成作为所述适配部的凹槽,所述充电电芯和所述第一充电板设在所述主体壳内,所述电子雾化主体可拆卸地设在所述凹槽内。

6、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导电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设在所述凹槽底壁,所述第一充电板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

7、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电子雾化主体内设有控制板和供电电芯,所述供电电芯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所述电子雾化主体上设有储油器,所述储油器内形成有储油腔,所述储油腔内设有雾化管,所述雾化管内设有发热芯,所述储油器底端设有与所述发热芯电连接的第一导电连接件和第二导电连接件。

8、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电子雾化主体包括外壳和支架,所述支架设在外壳内,所述控制板和所述供电电芯设在支架上,所述外壳上端套设在所述储油器下端,所述支架外壁上设有凸体,所述外壳外壁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凸体相对应,所述第二导电连接结构包括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设在所述凸体上,且所述第三电极与第一电极相抵接,所述第四电极与第二电极相抵接。

9、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主体壳外壁开设有第一充电插口,所述第一充电板上设有第一充电插座,所述第一充电插座与所述第一充电插口相对应,所述主体壳上扣合有主体壳盖。

10、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支架内还设有第二充电板,所述第二充电板与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充电板上设有第二充电插座,所述支架底端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底端开设有第二充电插口,所述第二充电插座与所述第二充电插口相对应。

11、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电子雾化主体还包括第三导电连接件和第四导电连接件,所述第三导电连接件和所述第四导电连接件设在所述支架顶端,所述控制板与所述第三导电连接件和所述第四导电连接件电连接,所述第三导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导电连接件相抵接,所述第四导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导电连接件相抵接。

12、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中记载了大量的技术特征,分布在各个技术方案中,如果要罗列出本申请所有可能的技术特征的组合(即技术方案)的话,会使得说明书过于冗长。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本申请上述
技术实现要素:
中公开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下文各个实施方式和例子中公开的各技术特征、以及附图中公开的各个技术特征,都可以自由地互相组合,从而构成各种新的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均因视为在本说明书中已经记载),除非这种技术特征的组合在技术上是不可行的。例如,在一个例子中公开了特征a+b+c,在另一个例子中公开了特征a+b+d+e,而特征c和d是起到相同作用的等同技术手段,技术上只要择一使用即可,不可能同时采用,特征e技术上可以与特征c相组合,则a+b+c+d的方案因技术不可行而应当不被视为已经记载,而a+b+c+e的方案应当视为已经被记载。

13、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可移动充电的电子雾化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可移动充电的电子雾化装置,不仅充电结构精简、充电稳定、充电操作方便,而且充电主体可移动对电子雾化主体充电,可使电子雾化装置出门携带充电方便,续航时间更久,并且电子雾化主体上也设有充电插口,当充电主体失效后,还可通过充电插口给电子雾化主体充电。



技术特征:

1.一种可移动充电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主体和电子雾化主体,所述充电主体具有用于所述电子雾化主体装入充电的适配部,所述电子雾化主体可拆卸地安装在适配部,所述适配部内设有第一导电连接结构,所述电子雾化主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电连接结构相对应的第二导电连接结构,所述充电主体通过第一导电连接结构和第二导电连接结构给电子雾化主体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部是由凹槽和/或间隙空间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主体内设有充电电芯和第一充电板,所述充电电芯与所述第一充电板电连接,所述第一充电板与所述第一导电连接结构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主体包括主体壳,所述主体壳侧壁内凹形成作为所述适配部的凹槽,所述充电电芯和所述第一充电板设在所述主体壳内,所述电子雾化主体可拆卸地设在所述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设在所述凹槽底壁,所述第一充电板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雾化主体内设有控制板和供电电芯,所述供电电芯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所述电子雾化主体上设有储油器,所述储油器内形成有储油腔,所述储油腔内设有雾化管,所述雾化管内设有发热芯,所述储油器底端设有与所述发热芯电连接的第一导电连接件和第二导电连接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雾化主体包括外壳和支架,所述支架设在外壳内,所述控制板和所述供电电芯设在支架上,所述外壳上端套设在所述储油器下端,所述支架外壁上设有凸体,所述外壳外壁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凸体相对应,所述第二导电连接结构包括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设在所述凸体上,且所述第三电极与第一电极相抵接,所述第四电极与第二电极相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壳外壁开设有第一充电插口,所述第一充电板上设有第一充电插座,所述第一充电插座与所述第一充电插口相对应,所述主体壳上扣合有主体壳盖。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内还设有第二充电板,所述第二充电板与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充电板上设有第二充电插座,所述支架底端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底端开设有第二充电插口,所述第二充电插座与所述第二充电插口相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雾化主体还包括第三导电连接件和第四导电连接件,所述第三导电连接件和所述第四导电连接件设在所述支架顶端,所述控制板与所述第三导电连接件和所述第四导电连接件电连接,所述第三导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导电连接件相抵接,所述第四导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导电连接件相抵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充电的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充电主体和电子雾化主体,所述充电主体具有用于所述电子雾化主体装入充电的适配部,所述电子雾化主体可拆卸地安装在适配部,所述适配部内设有第一导电连接结构,所述电子雾化主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电连接结构相对应的第二导电连接结构,所述充电主体通过第一导电连接结构和第二导电连接结构给电子雾化主体充电。本技术采取上述方案后,不仅充电结构精简、充电稳定、充电操作方便,而且充电主体可移动对电子雾化主体充电,可使电子雾化装置出门携带充电方便,续航时间更久。

技术研发人员:郭彧,张仕权,张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劳斯韦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