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54194发布日期:2023-12-30 04:36阅读:46来源:国知局
雾化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模拟吸烟,特别地,涉及一种雾化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1、气溶胶发生装置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仿真香烟电子产品,其主要包括电源装置和雾化器,通过电源装置对雾化器中的雾化芯进行供电,使雾化芯在电驱动下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产生烟雾,以供用户吸食而达到模拟吸烟的效果。

2、当前,雾化芯一般是在加热丝或加热片上包覆吸液棉,由于加热丝或加热片与吸液棉采用相互独立的分体结构设置,容易受到吸液棉的位置和形貌的不均匀性影响,会使得加热丝或加热片上的热量分布不均匀,造成雾化芯加热雾化的一致性差,降低雾化效果而产生异味,影响口感。并且,雾化芯需要复杂的包棉工序,如果吸液棉包覆不好或吸液棉吸附的烟液过少,不仅容易发生加热丝或加热片干烧损坏的危险,还会造成部分吸液棉干烧炭化,产生较多的微小的颗粒杂质,这些杂质会随着雾化的烟液被吸入到人体中,不仅影响口感品质,还会带来健康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无需包覆吸液棉,易于快速装配,装配后整体结构一致性良好,可延长使用寿命及提升雾化口感的雾化组件。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雾化组件,用于雾化器,包括:

3、雾化件,用于吸附、存储并加热雾化气溶胶形成基质,所述雾化件呈两端分别具有开口的中空筒状设置,所述雾化件内部具有吸附、存储气溶胶形成基质并将存储的气溶胶形成基质持续、均匀地渗透至该雾化件表面的微孔结构;

4、雾化座,用于将所述雾化件支撑并固定于所述雾化器的雾化腔中,所述雾化座插接于所述雾化件的一端开口中,所述雾化件的另一端开口用于与所述雾化腔连通;以及

5、电极组件,包括用于将所述雾化件与电源装置的正极电连接的第一电极和用于将所述雾化件与电源装置的负极电连接的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安装于所述雾化座上。

6、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座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电极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雾化座上的第一电极孔,且所述雾化座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二电极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雾化座上的第二电极孔,所述第一电极穿过所述第一电极孔与所述雾化件的第一引线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穿过所述第二电极孔与所述雾化件的第二引线电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极孔上设有将所述第一引线抵压并固定于所述第一电极孔中的第一抵压部,所述第二电极孔上设有将所述第二引线抵压并固定于所述第二电极孔中的第二抵压部。

8、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座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雾化件之中空内腔的进气孔。

9、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座包括座体和凸设于所述座体上的插接柱体,所述插接柱体与所述雾化件的一端开口配合插接。

10、进一步地,所述插接柱体设置于所述座体的一端面上,所述插接柱体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座体的横截面面积。

11、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无需包覆吸液棉,易于快速装配,整体结构一致性良好,可延长使用寿命及提升雾化口感的雾化组件的雾化器。

1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雾化器,包括储液组件和所述的雾化组件,所述储液组件内部设置有储液腔、与所述储液腔分隔设置的雾化腔,以及连通所述储液腔与所述雾化腔的出液口,所述储液组件的底部设有连通所述雾化腔的底端开口,所述雾化组件由所述底端开口可拆卸地装配于所述雾化腔中。

13、进一步地,所述储液组件包括顶部具有出烟口且底部具有所述底端开口的主壳体、密封装配于所述底端开口上的底盖,以及设于所述主壳体内的内筒体,所述内筒体的顶端口与所述出烟口相连通,所述内筒体的底端口与所述安装孔相连通,所述主壳体内部于所述内筒体之外的部分界定出所述储液腔,所述内筒体的内腔界定出所述雾化腔,所述出液口形成于所述内筒体的侧壁上,所述底盖上开设有供所述雾化座置入并卡装固定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雾化腔连通,所述雾化座置入所述安装孔中时,所述雾化件置于所述雾化腔中。

14、进一步地,所述雾化件为具有微孔结构的中空筒状陶瓷发热体,所述中空筒状陶瓷发热体的外侧壁与所述内筒体的内侧壁贴合以盖住所述出液口,所述中空筒状陶瓷发热体的内侧表面形成用于供气溶胶形成基质加热雾化的雾化面。

15、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无需包覆吸液棉,易于快速装配,整体结构一致性良好,可延长使用寿命及提升雾化口感的雾化组件的气溶胶发生装置。

1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所述的雾化组件或所述雾化器。

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雾化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雾化组件通过将雾化件呈两端分别具有开口的中空筒状设置,并将电极组件安装于雾化座上,仅需将雾化座插接于中空筒状的雾化件的一端开口中,便可使得雾化组件构成一个可整体拆装更换的雾化芯结构,有利于提高雾化组件装配于雾化器中的效率。并且,中空筒状的雾化件集吸附、存储及加热雾化气溶胶形成基质的多种功能为一体,从而使得雾化件无需包覆吸液棉。这样,不仅易于将雾化组件快速地装配于雾化器中,而且可保证雾化组件在装配后能够保持整体结构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从而有效克服具有包棉雾化芯结构存在的加热雾化一致性差而导致干烧、炭化的问题,进而可延长雾化芯的使用寿命及提升雾化口感,安全性高。



技术特征:

1.一种雾化组件,用于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座上设有连通所述雾化件之中空内腔的进气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座上设有容置并定位所述第一抵压部的第一定位槽,以及设有容置并定位所述第二抵压部的第二定位槽。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座包括座体和凸设于所述座体上的插接柱体,所述插接柱体与所述雾化件的一端开口配合插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柱体设置于所述座体的一端面上,所述插接柱体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座体的横截面面积。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柱体为采用硅胶材料制成的硅胶件,所述插接柱体与所述雾化件的一端开口通过过盈配合结构连接。

7.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组件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雾化组件,所述储液组件内部设置有储液腔、与所述储液腔分隔设置的雾化腔,以及连通所述储液腔与所述雾化腔的出液口,所述储液组件的底部设有连通所述雾化腔的底端开口,所述雾化组件由所述底端开口可拆卸地装配于所述雾化腔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组件包括顶部具有出烟口且底部具有底端开口的主壳体、密封装配于所述底端开口上的底盖,以及设于所述主壳体内的内筒体,所述内筒体的顶端口与所述出烟口相连通,所述主壳体内部于所述内筒体之外的部分界定出所述储液腔,所述内筒体的内腔界定出所述雾化腔,所述出液口形成于所述内筒体的侧壁上,所述底盖上开设有供所述雾化座置入并卡装固定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雾化腔连通,所述内筒体的底端口与所述安装孔相连通,所述雾化座置入所述安装孔中时,所述雾化件置于所述雾化腔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件为具有微孔结构的中空筒状陶瓷发热体,所述中空筒状陶瓷发热体的外侧壁与所述内筒体的内侧壁贴合以盖住所述出液口,所述中空筒状陶瓷发热体的内侧表面形成用于供气溶胶形成基质加热雾化的雾化面。

10.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雾化组件或如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雾化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雾化组件包括雾化件、雾化座和电极组件,通过将雾化件呈两端分别具有开口的中空筒状设置,并将电极组件安装于雾化座上,仅需将雾化座插接于雾化件的一端开口中,便可使得雾化组件构成一个可整体拆装更换的雾化芯结构,有利于提高雾化组件装配于雾化器中的效率。并且,雾化件的内部形成有吸附、存储气溶胶形成基质并将存储的气溶胶形成基质持续、均匀地渗透至该雾化件表面的微孔结构,使得雾化件集吸附、存储及加热雾化气溶胶形成基质的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独立部件,从而使得雾化件无需包覆吸液棉,易于装配,结构一致性良好,避免发生干烧、炭化的问题,延长雾化芯使用寿命及提升雾化口感。

技术研发人员:邱伟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市派腾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