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溶胶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37103发布日期:2023-10-25 13:14阅读:36来源:国知局
气溶胶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气溶胶发生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1、在气溶胶发生装置中,用于加热气溶胶制品的发热体是决定气溶胶基质的加热状态的关键部件。常用的发热体通常是陶瓷发热体,陶瓷发热体具有受热均匀的优点,能够使得流经陶瓷发热体内部的空气被加热的更加均匀。传统的陶瓷发热体一般是将发热线路设置在陶瓷体的侧面,通过发热线路通电所产生的热量来加热陶瓷体,以使陶瓷体能够加热流经陶瓷体内部的空气,再通过被加热的空气来加热气溶胶基质。在传统的陶瓷发热体中,空气在流经陶瓷体内部时,为了保证空气能够被更好的加热,往往需要提高加热功率,而让陶瓷体维持在较高的工作温度下运行则会影响陶瓷体的热转换效率,从而影响空气在陶瓷体内部的加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能够改善空气在气溶胶发生装置内部的加热效果。

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内设置有发热体,所述发热体包括:第一本体,限定出第一通道,且所述第一通道沿预设方向贯穿于所述第一本体;发热件,所述发热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上;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设置于所述第一通道内,所述第二本体设有空腔,且所述第二本体沿所述预设方向间隔设有第二通道以及第三通道,所述空腔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空腔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其中,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三通道在所述预设方向上的投影部分重叠或不重叠。

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4、在上述的气溶胶发生装置中,当发热件通电发热时,热量传递至第一本体内,从而能够对沿预设方向进入到第一本体内的第一通道内的空气进行初步加热。当第一通道一侧的空气沿预设方向通过第三通道进入到空腔内时,第三通道能够将第一通道内的直流态空气进行打乱,以使直流态空气流经第三通道之后成为紊流态空气。相对于直流态空气而言,紊流态空气的对流换热能力更强,因此能够在同样的加热功率下被加热地更加充分。如此,经由第三通道进入到空腔内的空气能够在不提高加热功率的情况下具有更好的被加热效果。同样地,从空腔内沿预设方向通过第二通道进入到第一通道的另一侧时,第二通道能够将空腔内的空气再次打乱,以此来进一步地提高对空气的加热效果。另外,空腔的设置,增加了空气在第二本体内的滞留时间,使得空气与第一本体或第二本体之间的接触更加充分,进一步提高了加热效果。如此,上述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在无需提高气溶胶发生装置的加热功率的情况下便能够使得空气具有较好的加热效果,并且降低了高温对上述的气溶胶发生装置使用寿命的影响。

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溶胶发生装置,所述第二通道包括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三通道包括多个第二通孔,任意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预设方向的两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道以及所述空腔连通,任意所述第二通孔沿所述预设方向的两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道以及所述空腔连通。

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溶胶发生装置,任意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均大于任意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且多个所述第一通孔在所述预设方向上的投影面积总和大于多个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预设方向上的投影面积总和。

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溶胶发生装置,任意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均等于任意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且多个所述第一通孔在所述预设方向上的投影面积总和大于或等于多个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预设方向上的投影面积总和。

8、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溶胶发生装置,任意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均小于任意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且多个所述第一通孔在所述预设方向上的投影面积总和小于多个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预设方向上的投影面积总和。

9、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溶胶发生装置,所述第二本体包括第一基体以及第二基体,所述第一基体与所述第二基体沿所述预设方向间隔设置以限定出所述空腔,所述第二通道开设于所述第一基体的非边缘区域上,所述第三通道开设于所述第二基体的非边缘区域上。

10、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溶胶发生装置,所述第二本体还设有至少一个连接槽以及至少一个连接部,所述连接槽开设在所述第一基体的侧壁上,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基体与所述第二基体之间,且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基体靠近所述第一基体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嵌设于所述连接槽内。

11、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溶胶发生装置,所述连接槽以及所述连接部均有多个,多个所述连接槽沿间隔开设在所述第一基体的侧壁上,多个所述连接部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基体与所述第二基体之间,且任意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二基体靠近所述第一基体的一端连接,任意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均嵌设于一个所述连接槽内。

1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溶胶发生装置,所述发热体还包括第三本体,所述第三本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基体或第二基体的一侧。

1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溶胶发生装置,所述发热体还包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上。

1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技术特征:

1.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内设置有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包括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三通道包括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空腔的一端通过任意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空腔的另一端通过任意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任意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均大于任意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且多个所述第一通孔在所述预设方向上的投影面积总和大于多个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预设方向上的投影面积总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任意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均等于任意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且多个所述第一通孔在所述预设方向上的投影面积总和大于或等于多个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预设方向上的投影面积总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任意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均小于任意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且多个所述第一通孔在所述预设方向上的投影面积总和小于多个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预设方向上的投影面积总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包括第一基体以及第二基体,所述第一基体与所述第二基体沿所述预设方向间隔设置以限定出所述空腔,所述第二通道开设于所述第一基体的非边缘区域上,所述第三通道开设于所述第二基体的非边缘区域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还设有至少一个连接槽以及至少一个连接部,所述连接槽开设在所述第一基体的侧壁上,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基体与所述第二基体之间,且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基体靠近所述第一基体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嵌设于所述连接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以及所述连接部均有多个,多个所述连接槽沿间隔开设在所述第一基体的侧壁上,多个所述连接部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基体与所述第二基体之间,且任意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二基体靠近所述第一基体的一端连接,任意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均嵌设于一个所述连接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还包括第三本体,所述第三本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基体或第二基体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还包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内设置有发热体,发热体包括:第一本体,限定出第一通道,且第一通道沿预设方向贯穿于第一本体;发热件,发热件设置于第一本体上;第二本体,第二本体设置于第一通道内,第二本体设有空腔,且第二本体沿预设方向间隔设有第二通道以及第三通道,空腔的一端通过第二通道与第一通道连通,空腔的另一端通过第三通道与第一通道连通;其中,第二通道与第三通道在预设方向上的投影部分重叠或不重叠。本申请的气溶胶发生装置能够改善空气在发热体内部的加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崔元昊,李思文,符小松,何家基,唐志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华宝协同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