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主机以及电子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81593发布日期:2023-12-06 23:21阅读:45来源:国知局
雾化主机以及电子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子雾化,特别涉及一种雾化主机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1、电子烟以及用于雾化保健药物、治疗药物等物质的电子设备可统称为电子雾化装置,电子雾化装置一般包括用于产生气溶胶的雾化器以及用于为雾化器提供电能的雾化主机。

2、通常地,雾化器与雾化主机可拆卸式连接,而且,雾化器与雾化主机的相对位置主要有两种:其一、雾化器位于雾化主机沿其自身轴向的一端,组装时,雾化器沿雾化主机的轴向插装于雾化主机的一端;其二、雾化器完全容置于雾化主机内,组装时,雾化器沿雾化主机的径向从雾化主机的侧面插装于雾化主机内。

3、对于雾化器与雾化主机的相对位置为前述第二种的电子雾化装置而言,雾化器沿其自身轴向的一端设有用于与雾化主机电连接的第一电极组件、另一端设有用于输出气溶胶的出气口,而雾化主机一般包括机壳以及安装于机壳内的电源模块,机壳内设有供雾化器安装的容纳槽,机壳沿自身轴向的一端设有分别与容纳槽和外界相连通的吸嘴,容纳槽内与吸嘴相对的一侧壁上设有与电源模块电连接的第二电极组件,第二电极组件可以是能够进行弹性伸缩的弹性电极,也可以是无法进行弹性伸缩的固定电极。其中,当雾化器从雾化主机的侧面插入容纳槽内时,雾化器的第一电极组件与雾化主机的第二电极组件电接触,从而实现雾化器与雾化主机之间的电连接,且雾化器的出气口与雾化主机的吸嘴相连通,从而使得雾化器通电工作时所产生的气溶胶可通过吸嘴排出外界,以供用户吸食。

4、然而,当雾化主机的第二电极组件为固定电极时,为了在确保第一电极组件与第二电极组件能够进行电接触的同时避免固定电极阻碍雾化器的插入,固定电极的顶端面一般需与容纳槽远离吸嘴的壁相平齐,在安装雾化器时,只能沿垂直于容纳槽的槽口的方向插入雾化器,在拆卸雾化器时,也只能沿垂直于容纳槽的槽口方向拔出雾化器,因此,无论是雾化器的拆卸过程还是安装过程,第一电极组件与第二电极组件之间均会发生相对摩擦而使得第一电极组件和第二电极组件均会出现磨损现象,且随着拆装次数的增多,第一电极组件和第二电极组件的磨损程度会加重,最终影响电子雾化装置的使用寿命。

5、当雾化主机的第二电极组件为弹性电极时,第二电极组件的一端一般需要凸出容纳槽的底壁并伸入容纳槽内才能够与雾化器的第一电极组件进行良好的电接触,在安装雾化器时,可以采用直装的方式,也可以斜装的方式,其中,当采用直装的方式安装雾化器时,也即将雾化器沿垂直于容纳槽的槽口的方向插入容纳槽时,作为弹性电极的第二电极组件不仅会阻碍雾化器的插入,从而影响雾化器的安装顺畅性,而且雾化器的壁及第一电极组件会先后与第二电极组件的一端贴合滑动而发生相对摩擦,这样很容易使得第一电极组件和第二电极组件出现磨损现象,从而影响电子雾化装置的使用寿命。当采用斜装的方式安装雾化器时,也即将雾化器带有第一电极组件的一端倾斜地置入容纳槽内并使得第一电极组件与第二电极组件相接触,再朝第二电极组件所在位置的方向施力按压雾化器以压缩第二电极组件,从而使容纳槽留出足够的空间供雾化器的另一端置入,最终,将雾化器的另一端也压进容纳槽内从而完成雾化器的安装。相比于采用直装的方式安装雾化器,采用斜装的方式安装雾化器虽然在安装雾化器时可以减少甚至避免第一电极组件和第二电极组件发生磨损,但是,在拆卸雾化器时,受限于容纳槽有限的内部空间,用户通常只能选择沿垂直于容纳槽的槽口的方向拔出雾化器,所以仍然无法避免第一电极组件和第二电极组件之间会发生相对摩擦而出现磨损的问题。

6、综上所述,无论第二电极组件是固定电极还是弹性电极,在拆卸雾化器时,雾化器上的第一电极组件和雾化主机上的第二电极组件之间均会发生相对摩擦而出现磨损现象,因此,如何有效降低从雾化主机上拆卸雾化器时雾化器的第一电极组件和雾化主机的第二电极组件会发生相对摩擦而出现磨损的风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雾化主机以及电子雾化装置,通过在拆卸雾化器时,使第二电极组件沿机壳的轴向与第一电极组件相分离,能够避免第一电极组件与第二电极组件之间发生相对摩擦,进而能够有效降低在拆卸雾化器时因第一电极组件和第二电极组件之间发生相对摩擦而出现磨损的风险。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雾化主机,该雾化主机用于与雾化器组装使用,所述雾化器沿其自身轴向的一端设有第一电极组件、另一端设有出气口,所述雾化主机包括:

3、机壳,所述机壳内设有沿所述机壳的轴向依次设置且相互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机壳沿其自身轴向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的吸嘴,所述第一腔体用于收容所述雾化器且位于所述吸嘴与所述第二腔体之间,且所述第一腔体的开口位于所述机壳沿其自身径向的一侧表面上;

4、电源模块,安装于所述机壳内;

5、载台,位于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之间;

6、第二电极组件,固定于所述载台朝向所述第一腔体的一侧且与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以及

7、动力件,安装于所述第二腔体内且与所述载台背向所述第一腔体的一侧相连接;

8、其中,在所述雾化器装入所述第一腔体内后,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吸嘴相连通且所述第一电极组件与所述第二电极组件相接触;所述动力件至少用于,当所述雾化器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开口的方向脱离所述第一腔体时,驱使所述载台固定有所述第二电极组件的部位沿背离所述第一腔体的方向移动,以使得所述第二电极组件沿所述机壳的轴向与所述第一电极组件相分离。

9、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载台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以及相对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二端部沿所述载台的第一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第一侧部、所述第二侧部沿所述载台的第二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第一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长度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均与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极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上,且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开口的方向,所述第一端部相比于所述第二端部更靠近所述第一腔体的开口设置;

10、所述动力件包括至少一个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载台背向所述第一腔体的一侧固定连接;

11、所述第一电极组件和所述第二电极组件中的至少一者为弹性电极,弹性电极为;

12、其中,在所述雾化器装入所述第一腔体内之前,所述载台处于所述第一端部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第二端部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的倾斜状态,以使得所述第二电极组件在所述雾化器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开口的方向装入所述第一腔体内时避让所述雾化器;当所述雾化器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开口的方向装入所述第一腔体内时,所述雾化器设有所述第一电极组件的一端挤压所述第二端部沿靠近所述第二腔体的方向移动,并带动所述第一端部沿靠近所述第一腔体的方向移动,以使得所述第二电极组件与所述第一电极组件相接触;当所述雾化器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开口的方向脱离所述第一腔体时,在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所述第一端部连同所述第二电极组件一起沿背离所述第一腔体的方向移动,直至所述载台复位至所述倾斜状态。

13、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片,所述弹片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弹性部、第二弹性部和第三弹性部,所述第一弹性部远离所述第二弹性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端部背离所述第一腔体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三弹性部固定于所述第二腔体靠近所述第二端部的内侧壁上,且所述第一弹性部与所述第二弹性部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二弹性部与所述第三弹性部呈钝角设置,以使得在所述雾化器装入所述第一腔体内之前,所述载台处于所述倾斜状态。

14、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部背离所述第一腔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腔体朝向所述第一腔体的底壁固定连接,以使得在所述雾化器装入所述第一腔体内之前,所述载台处于所述倾斜状态;

15、其中,在所述雾化器装入所述第一腔体内后,所述弹簧处于被拉伸的状态。

16、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端部背离所述第一腔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腔体朝向所述第一腔体的底壁固定连接,以使得在所述雾化器装入所述第一腔体内之前,所述载台处于所述倾斜状态;

17、其中,在所述雾化器装入所述第一腔体内后,所述弹簧处于被压缩的状态。

18、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部凸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二侧部凸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腔体面向所述第一侧部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孔部,所述第二腔体面向所述第二侧部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二孔部,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孔部转动配合,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孔部转动配合。

19、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部还凸设有与所述第一转轴相间隔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二侧部还凸设有与所述第二转轴相间隔的第四转轴,且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开口的方向,所述第三转轴相比于所述第一转轴更靠近所述第一腔体的开口设置,所述第四转轴相比于所述第二转轴更靠近所述第一腔体的开口设置;

20、所述第二腔体面向所述第一侧部的内侧壁上还设有以所述第一孔部为圆心的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二腔体面向所述第二侧部的内侧壁上还设有以所述第二孔部为圆心的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一转轴间隙配合于所述第一弧形槽内,所述第二转轴间隙配合于所述第二弧形槽内;

21、其中,当所述载台处于所述倾斜状态时,所述第三转轴与所述第一弧形槽远离所述第一腔体的一端内壁相抵接且所述第四转轴与所述第二弧形槽远离所述第一腔体的一端内壁相抵接;在所述雾化器装入所述第一腔体内后,所述第三转轴与所述第一弧形槽靠近所述第一腔体的一端内壁相抵接且所述第四转轴与所述第二弧形槽靠近所述第一腔体的一端内壁相抵接。

22、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动力件包括电动推杆、电液推杆的任意一种,所述动力件与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所述动力件用于驱动所述载台沿靠近所述第一腔体的方向移动至第一位置或沿远离所述第一腔体的方向移动至第二位置;

23、其中,在所述雾化器装入所述第一腔体内后且所述载台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电极组件与所述第二电极组件相接触;在所述雾化器装入所述第一腔体内后且所述载台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电极组件与所述第二电极组件相对间隔设置。

24、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机壳内还设有电池仓,所述电池仓的空间体积大于所述第二腔体的空间体积,所述电源模块安装于所述电池仓内。

25、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腔体的形状大小与所述雾化器的形状大小相适配;

26、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机壳设有所述第一腔体的开口的一侧表面上还设有第一拆卸槽和第二拆卸槽,所述第一拆卸槽和所述第二拆卸槽均与所述第一腔体的开口相连通,沿所述机壳的轴向,所述第一拆卸槽与所述第二拆卸槽相对间隔设置。

2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器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雾化主机,所述雾化器沿其自身轴向的一端设有第一电极组件、另一端设有出气口,所述雾化器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腔体内,且所述第一电极组件与所述第二电极组件电接触,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吸嘴相连通;

28、其中,当所述雾化器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开口的方向脱离所述第一腔体时,所述动力件驱使所述载台固定有所述第二电极组件的部位沿背离所述第一腔体的方向移动,以使得所述第二电极组件沿所述机壳的轴向与所述第一电极组件相分离。

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30、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在机壳内沿机壳的轴向依次设置相互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用于供雾化器安装,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安装有载台,第二电极组件固定于载台朝向第一腔体的一侧,动力件安装于第二腔体内且与载台背向第一腔体的一侧相连接,当沿垂直于第一腔体的开口的方向将雾化器从雾化主机的第一腔体内拆出时,动力件可驱使载台固定有第二电极组件的部位沿背离第一腔体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二电极组件能够沿机壳的轴向与第一电极组件相分离,从而能够避免第一电极组件与第二电极组件之间发生相对摩擦,进而能够有效降低在拆卸雾化器时第一电极组件和第二电极组件之间因发生相对摩擦而出现磨损的风险,因此有利于延长雾化主机和雾化器的使用寿命,进而有利于延长电子雾化装置的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