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芯、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51584发布日期:2024-03-12 19:27阅读:16来源:国知局
雾化芯、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雾化,特别地,涉及一种雾化芯、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1、气溶胶发生装置通常包括雾化器以及与雾化器电性连接的电源装置,雾化器能够在电源装置的电驱动作用下,将存储于雾化器内的雾化液加热并雾化形成气溶胶。当前,雾化器使用的雾化芯主要包括发热件和导液件,其是通过导液件将雾化液传输至发热件,发热件在通电发热后将雾化液加热雾化形成气溶胶。然而,导液件的耐高温性能一般较差,降低了导液件的抗干烧性,容易碳化导致糊芯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雾化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导液件的耐高温性能较差,容易碳化导致糊芯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雾化芯,包括:

3、发热体,用于在通电后产生热量;

4、导液层,用于向所述发热体传输雾化液,所述导液层上设有雾化面,所述雾化面与所述发热体接触;以及

5、吸液层,用于吸附和/或储存雾化液,所述吸液层上设有吸液面,所述导液层结合于所述吸液层背离所述吸液面的一面上,以使所述吸液层吸附和/或储存的雾化液可传输至所述导液层;

6、其中,所述导液层为耐温性的第一多孔气凝胶层。

7、进一步地,所述吸液层包括至少两层第一棉层,至少两层所述第一棉层层叠设置以构成所述吸液层;

8、或者,所述吸液层包括至少一层第一棉层和至少一层第二多孔气凝胶层,至少一层所述第一棉层和至少一层所述第二多孔气凝胶层层叠设置以构成所述吸液层;

9、或者,所述吸液层包括至少两层第二多孔气凝胶层,至少两层所述第二多孔气凝胶层层叠设置以构成所述吸液层;

10、或者,所述吸液层包括至少一层第一棉层和至少一层第二棉层,至少一层所述第一棉层和至少一层所述第二棉层层叠设置以构成所述吸液层;

11、或者,所述吸液层包括至少两层第二棉层,至少两层所述第二棉层层叠设置以构成所述吸液层;

12、或者,所述吸液层包括至少一层第二棉层和至少一层第二多孔气凝胶层,至少一层所述第二棉层和至少一层所述第二多孔气凝胶层层叠设置以构成所述吸液层;

13、或者,所述吸液层包括至少一层第一棉层、至少一层第二多孔气凝胶层和至少一层第二棉层,至少一层所述第一棉层、至少一层所述第二多孔气凝胶层和至少一层所述第二棉层层叠设置以构成所述吸液层。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棉层为亚麻布层。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棉层为无纺布层。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多孔气凝胶层为聚酰亚胺层。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多孔气凝胶层上开设有导液孔。

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多孔气凝胶层卷绕成管状导液体,所述吸液层为套设于所述管状导液体外侧的管状吸液层,所述管状导液体的内部形成有雾化通道,所述发热体设于所述雾化通道中。

1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多孔气凝胶层的耐高温范围为350~500℃。

2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多孔气凝胶层的克重为50~60g/m2。

21、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任一方案提供的导液件的雾化器。

2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雾化器,包括上述任一方案提供的所述导液件。

23、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任一方案提供的导液件或雾化器的气溶胶发生装置。

2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方案提供的所述导液件或所述雾化器。

2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2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雾化芯、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雾化芯结构中,采用耐温性的第一多孔气凝胶层作为导液层,将导液层隔设于发热体与吸液层之间,增强了导液层及吸液层的抗干烧性,有效防止导液层及吸液层出现碳化而导致糊芯,可提高雾化芯的雾化效果及使用寿命。此外,通过导液层与发热体直接接触,可利用第一多孔气凝胶层优异的隔热保温性能,使得发热体产生的热量不易散失,使得发热体产生的热量更加充分且集中地对雾化液进行加热雾化,有利于提高热量利用率,降低能耗。



技术特征:

1.一种雾化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层包括至少两层第一棉层,至少两层所述第一棉层层叠设置以构成所述吸液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棉层为亚麻布层。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棉层为无纺布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孔气凝胶层为聚酰亚胺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孔气凝胶层上开设有导液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孔气凝胶层卷绕成管状导液体,所述吸液层为套设于所述管状导液体外侧的管状吸液层,所述管状导液体的内部形成有雾化通道,所述发热体设于所述雾化通道中。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孔气凝胶层的耐高温范围为350~500℃。

9.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芯。

10.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芯或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雾化芯、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雾化芯结构中,采用耐温性的第一多孔气凝胶层作为导液层,将导液层隔设于发热体与吸液层之间,增强了导液层及吸液层的抗干烧性,有效防止导液层及吸液层出现碳化而导致糊芯,可提高雾化芯的雾化效果及使用寿命。此外,通过导液层与发热体直接接触,可利用第一多孔气凝胶层优异的隔热保温性能,使得发热体产生的热量不易散失,使得发热体产生的热量更加充分且集中地对雾化液进行加热雾化,有利于提高热量利用率,降低能耗。

技术研发人员:邱伟华,杨臣,杨志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卓尔悦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30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