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液组件、发热组件、电源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89101发布日期:2024-03-01 12:56阅读:42来源:国知局
储液组件、发热组件、电源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雾化,特别是涉及一种储液组件、发热组件、电源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电子雾化装置主要由雾化器及电源组件构成,雾化器包括储液组件和发热组件,储液组件的储液腔用于存储气溶胶生成基质,储液腔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通过下液孔进入到发热组件的雾化芯,被雾化芯吸收并加热雾化生成气溶胶。

2、然而,在储液腔内的气压由于外部气压、温度等因素发生变化时,储液腔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易泄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主要提供一种储液组件、发热组件、电源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储液腔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易泄漏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储液组件,应用于电子雾化装置,所述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发热组件,所述储液组件包括:

3、第一外壳,内部具有出气管;

4、底座,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内,且与所述第一外壳配合形成储液腔;所述底座设置有相互间隔的下液孔和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与所述出气管连通;

5、活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内且位于所述底座靠近所述出气管的一侧;所述活动组件包括活动件和弹力臂,所述活动件与所述底座旋转连接,以使所述活动件的一端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活动件的一端处于第一位置时,封堵所述下液孔;所述活动件的一端处于第二位置时,打开所述下液孔,以使所述下液孔与所述储液腔连通;所述弹力臂与所述活动件固定连接,所述弹力臂用于在所述活动件处于第二位置时,为所述活动件提供驱动力,以使所述活动件复位至第一位置。

6、其中,所述底座包括本体部和连接于所述本体部靠近所述出气管一侧的固定部,所述本体部具有所述下液孔和所述出气孔;

7、所述活动件包括环绕所述出气孔设置的基体,所述基体的第一端连接有凸柱,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连接有转动件;所述凸柱能够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位置,用于封堵或打开所述下液孔;所述固定部和所述转动件中的一个具有转轴,另一个具有轴承孔,所述转轴转动设置于所述轴承孔内;

8、所述弹力臂呈弧形,所述弹力臂的一端与所述本体部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基体或所述转动件连接;

9、所述活动组件还包括密封套,所述密封套套设于所述凸柱上。

10、其中,所述储液组件还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一外壳之间;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围设部和盖设部,所述盖设部设置于所述本体部靠近所述出气管的一侧,所述围设部环绕所述本体部的侧壁设置;所述本体部具有对应所述基体设置的避让孔,所述盖设部包括盖设所述避让孔的形变部;所述避让孔用于,允许其他元件穿过所述避让孔并通过所述形变部推动所述基体,使得所述活动件的一端从所述第一位置切换至所述第二位置。

11、其中,所述盖设部包括盖设本体和所述形变部;所述盖设本体具有对应所述避让孔的开孔,所述形变部包括底壁和环形侧壁,所述底壁设置于所述开孔内且与所述开孔的内壁面间隔设置;所述环形侧壁的一端与所述开孔的内壁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壁的边缘连接;所述基体靠近所述本体部的表面设置有凸起部;当所述活动件的一端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凸起部对应嵌设于所述开孔内。

12、其中,所述第一密封件还包括所述第一密封管和所述第二密封管;所述第一密封管与所述盖设部对应于所述下液孔的位置连接且嵌设于所述下液孔内;所述第二密封管的一部分嵌设于所述出气孔内,另一部分穿过所述盖设部并与所述出气管的一端套设。

13、其中,所述本体部远离所述出气管的表面具有限位槽,所述避让孔开设于所述限位槽的底壁;和/或,所述本体部与所述第一外壳远离所述出气管的端口间隔设置,以形成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用于容纳部分所述发热组件。

1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发热组件,应用于电子雾化装置,所述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任一种储液组件,所述发热组件包括:

15、第二外壳,内部具有进液通道和出雾通道,所述第二外壳的一端端面设置有凸杆;所述凸杆用于,在所述发热组件与所述储液组件连接时,穿过所述避让孔并通过所述形变部推动所述基体,使得所述活动件的一端从所述第一位置切换至所述第二位置;

16、雾化芯,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内,所述雾化芯具有相对设置的雾化面和吸液面,所述雾化面与所述出雾通道连通,所述吸液面与所述进液通道连通。

17、其中,所述第二外壳的一端端面连接有相互间隔的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限位柱;所述凸杆设置于所述限位柱的顶部,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进液通道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出雾通道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用于在所述发热组件与所述储液组件连接时插设于所述下液孔内,以使所述进液通道与所述下液孔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用于在所述发热组件与所述储液组件连接时插设于所述储液组件的出气孔内,以使所述出雾通道与所述出气孔连通;在所述发热组件与所述储液组件连接时,所述第二外壳的一端至少部分嵌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限位柱嵌设于所述限位槽内。

1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源组件,应用于电子雾化装置,所述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任一种储液组件,所述电源组件包括:

19、第三外壳,所述第三外壳的一表面设置有凸杆;所述凸杆用于,在所述电源组件与发热组件以及所述储液组件连接时,穿过所述避让孔并通过所述形变部推动所述基体,使得所述活动件的一端从所述第一位置切换至所述第二位置。

20、其中,所述第三外壳的内部具有安装腔,所述电源组件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第三外壳的一端端面设置有装配槽,用于装配至少部分所述储液组件;所述装配槽的底面具有限位柱,所述凸杆设置于所述限位柱的顶部;在所述电源组件与发热组件以及所述储液组件连接时,所述第一外壳至少部分嵌设于所述装配槽内,所述限位柱嵌设于所述限位槽内;

21、所述第三外壳内部还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与所述安装腔间隔设置;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纳至少部分所述发热组件。

22、其中,所述电源组件还包括电磁线圈,所述电池与所述电磁线圈电连接;所述电磁线圈沿所述容纳腔的周向环绕所述雾化芯的发热体,用于使所述雾化芯的发热体通过电磁感应方式发热。

2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

24、储液组件,所述储液组件包括如上所述的任一种储液组件;

25、发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储液组件一侧,与所述储液组件连接;

26、电源组件,与所述储液组件和所述发热组件均连接。

2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储液组件、发热组件、电源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储液组件应用于电子雾化装置,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发热组件,储液组件包括:第一外壳,内部具有出气管;底座,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一外壳内,与第一外壳配合形成储液腔;底座设置有相互间隔的下液孔和出气孔,出气孔与出气管连通;活动组件,设置于第一外壳内且位于底座靠近出气管的一侧,活动组件包括活动件和弹力臂,活动件与底座旋转连接,以使活动件的一端能够相对于底座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活动件的一端处于第一位置时封堵下液孔,处于第二位置时打开下液孔,以使下液孔与储液腔连通;弹力臂与活动件固定连接,弹力臂用于在活动件处于第二位置时,为活动件提供驱动力,以使活动件复位至第一位置。通过上述设置,实现了对下液孔的打开或封堵,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储液腔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易泄漏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