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烟用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5675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香烟用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草行业,具体涉及对香烟过滤装置结构的改变。
本实用新型作出以前,现有香烟的过滤装置都是采用木制材料制成的过滤嘴。这样每年需要消耗大量的木材来生产这种过滤嘴,不利于环境的保护,同时随着木材的短缺,它的成本不断上升,对香烟的生产厂家不利。同时这种过滤嘴的过滤效果不佳,不能达到完全过滤有害物质的作用。现在也有一些单位或个人开始研制,采用机械结构来替代上述形式的过滤嘴,但是现有这些替代品的结构或装置都结构太复杂,带来了生产成本较高的缺点,不能满足香烟生产厂家降低成本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为解决上述问题,利用烟雾缓冲、烟雾撞击内壁使有害物凝结的原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用一个构件就可以实现过滤的香烟用过滤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这种香烟用过滤装置可以互相插接形成多层过滤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香烟用过滤装置,所述的香烟用过滤装置设置相互隔离的内腔和外腔,内腔和外腔在内腔顶端设置连通的通孔。
所述香烟用过滤装置的一种改进是,上述香烟用过滤装置制成纵截面是“凹”字形。
所述香烟用过滤装置的一种改进是,上述香烟用过滤装置外腔外壁顶端缩轴,缩轴后的外壁外直径等于其它外壁内直径。
所述香烟用过滤装置的一种改进是,上述香烟用过滤装置的材料是金属、塑料、纸质、木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当吸烟时,烟雾到达内腔,撞击内腔壁弹回,再从内、外腔之间的小孔通入外腔,由于这个孔很小,通过的气流产生喷射,又撞击外腔的侧壁,使焦油冷却,附着在内侧壁;这样经过烟雾经过内、外腔的撞击和烟雾运行,路线的延缓,使烟雾的运动速度降低或经过震动,有害物质凝结;起到了对香烟过滤的作用。同时这种装置结构特别简单,只有一个构件,加工的时候可以用一个模具就能生产。这样可以降低成本,便于香烟的生产厂家利用;同时若利用这种过滤装置可以节省木材,在增强环保性能的基础上节约成本。这种香烟用过滤装置的顶端外壁缩轴,与其它外壁的内径相配合插接在一起形成多级过滤,这样在使用的时候可以重复上述过滤过程多次使过滤效果更佳。同时这种插接方式简单,不改变单个生产的生产工艺;使得既可以单个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香烟用过滤装置的主剖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香烟用过滤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香烟用过滤装置用于香烟的主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香烟用过滤装置插接使用的主剖视图。
实施例1如
图1、图2所示,一种香烟用过滤装置,所述的香烟用过滤装置设置相互隔离的内腔1和外腔2,内腔和外腔在内腔顶端设置连通的通孔3。为了加工方便通常将香烟用过滤装置制成纵截面是“凹”字形的圆台形状。制造这种香烟用过滤装置的材料可以是金属、塑料、纸质、木质等,本实施例使用铝。其中内腔直径是3.8mm,外腔直径是7.6mm,通孔是0.5×0.5mm的方孔,该装置单体高3.3mm。如图3所示,将这种香烟用过滤装置应用于烟卷内,形成烟卷内的过滤装置;它内腔连通烟丝端,外腔连通吸烟端;为了使用者的感觉更佳可以在过滤装置的前部或后部增加支撑材料。使用时,使用者吸烟时,烟雾到达内腔,撞击内腔壁弹回,再从内、外腔之间的小孔通入外腔,由于这个孔很小,通过的气流产生喷射,又撞击外腔的侧壁,这样经过烟雾经过内、外腔的撞击和烟雾运行,路线的延缓,使烟雾的运动速度降低或经过震动,有害物质凝结;起到了对香烟过滤的作用。
实施例2如图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生产的香烟用过滤装置外腔将外壁顶端缩轴,缩轴后的外壁外直径等于其它外壁内直径。这样就可以将多个这种装置插接在一起,同时不需要增加其它的加工程序或产品部件。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使用时可以根据插接件的数量重复多次过滤过程,使过滤效果更佳。
权利要求1.一种香烟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香烟用过滤装置设置相互隔离的内腔(1)和外腔(2),内腔和外腔在内腔顶端设置连通的通孔(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烟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香烟用过滤装置制成纵截面是“凹”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香烟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香烟用过滤装置外腔外壁顶端缩轴,缩轴后的外壁外直径等于其它外壁内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香烟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香烟用过滤装置的材料是金属、塑料、纸质、木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香烟用过滤装置,所述的香烟用过滤装置设置相互隔离的内腔和外腔,内腔和外腔在内腔顶端设置连通的通孔。它利用烟雾缓冲、烟雾撞击内壁使有害物凝结的原理,用一个构件就可以实现过滤的香烟;这种香烟用过滤装置可以互相插接形成多层过滤装置。
文档编号A24D3/00GK2380049SQ992218
公开日2000年5月31日 申请日期1999年8月2日 优先权日1999年8月2日
发明者李子京, 罗井臣, 单利 申请人:单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