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的上伞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9853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伞的上伞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伞的上伞轴,特别是一种带有相对于支柱的新型固定结构的上伞轴。
一般来说,伞的支柱(中杆)其上端带有铜帽,而下端则带有手柄(把手),同时,在支柱的上部一侧固定着与多根伞骨的根部铰接的上伞轴,而在支柱的下部一侧可自由滑动地安装着与伞骨支撑轴(轴承架)的根部相铰接的下滑套,在伞骨支撑轴的前端部铰接在各伞骨的中间部上,形成如此的结构。上述上伞轴通常是合成树脂(以下简称为“树脂”)的成形品,而上述支柱则由金属、木材或者碳素纤维等形成。
最近,不用布而代之以乙烯树脂或者PET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作为防水布使用的伞被广泛普及,为了避免因其废弃而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在伞废弃时,需要将树脂制品与其它的金属制部件分离开,分别丢弃。
然而,以往的伞由于例如其上伞轴是通过钉子固定在支柱上的,因此将上伞轴从支柱上取下非常困难。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相对于支柱很容易拆卸的上伞轴。
根据本发明的上伞轴,带有伞轴本体和固定部件,上述伞轴本体是由沿着多个伞骨铰接部的周缘大致等间隔开口的法兰部,与该法兰部同轴连接的带有弹性的细直径部构成,在该细直径部的外周面上扣着上述固定部件,从而构成本发明。上述伞轴本体的细直径部在其内周面上带有与形成于支柱上的上伞轴定位孔相配合的配合凸起,上述固定部件在上述伞轴本体将其细直径部的配合凸起配合到支柱的上伞轴定位孔中而嵌装于支柱上的状态下,扣在上述细直径部的外周面上。
在上述固定部件上可以采用嵌合于上述细直径部外周面上的固定环,也可以在上述细直径部的外周面上设置阳螺纹,再拧上固定螺母构成。不用固定螺母,而代之以拧上接地帽也是可以的。此外,在上述细直径部上延伸设置着外周面上带有阳螺纹的前端部,在细直径部的根部的外周面上嵌装着固定环的状态下,从固定环的端面向上部突出,在突出的前端部的外周面上拧上接地帽也是可以的。
本发明的相对于上伞轴的支柱固定结构都是起源于带有采用以往一般使用的,用线材(圈针)的伞骨铰接结构的上伞轴,它能够适用于带有各种伞骨铰接结构的上伞轴,但是在伞骨的根部两侧设置由枢轴构成的突出轴,在上述法兰部的伞骨铰接部上形成铰接该突出轴的槽,同时,将铰接在上述槽中的固定伞骨突出轴的固定片突出于上述槽内来构成则更好。
上述固定片可以是与上伞轴的轴线方向大致平行,或者从与上伞轴的轴线方向相垂直的方向插入到上述伞骨铰接部内,来固定伞骨的突出轴的结构。
本发明的上伞轴,其伞轴本体在带有伞骨铰接部法兰部中通过连接在内周面上带有与支柱的上伞轴定位孔相嵌合的配合突起的具有弹性的细直径部,让上述配合突起突出于伞轴本体的内周面,一旦将伞轴本体嵌装在支柱上,配合突起就会压在支柱的表面,由于细直径部因弹性向外侧弯曲,从而可以嵌装在伞轴本体的支柱上。随着这种嵌装而沿着支柱表面滑动的配合突起一旦到达伞轴定位孔,配合突起便会因弹性而卡入到孔内,从而让细直径部朝内侧弯曲。在该状态下,一旦在细直径部的外周面上套上固定环等固定部件,由于细直径部朝外侧弯曲,因此能够将伞轴本体牢固地固定在支柱上。而且相对于支柱进行上伞轴的安装也容易。
另外,在将上述固定部件是拧在形成于上述细直径部外周面上的阳螺纹上的固定螺母的情况下,虽然固定部件难以从细直径部上脱落,而且取下也容易,而在上述固定部件只是嵌装在细直径部外周面上的固定环的情况下,由于从该固定环上架设防水布,例如在固定环的嵌装状态多少有些松的情况下,通过防水布也能够防止固定环从伞轴本体上脱落,从而确保将上伞轴保持在支柱上的状态。
另一方面,在伞废弃时,通过将防水布取下,将固定环或者固定螺母取下,便能够直接将伞轴本体从支柱上取下。
另外,通过将接地帽拧在上述细直径部上,还能够让接地帽具有固定螺母的功能。
另外,在伞骨根部两侧由枢轴形成了突出轴,同时,在上伞轴的伞骨铰接部上形成有铰接上述突出轴的槽以及固定铰接在上述槽中的上述突出轴的固定片,从而只要将伞骨的根部压入到上述伞骨收容槽中,就能够将伞骨连接在上伞轴上,因此,使伞骨的安装变得极为容易。另外,在伞废弃时要将伞骨从上伞轴上取下的情况下,只要用大到一定程度的力拉动伞骨,便会让上述固定片压在突出轴上产生塑性变形,从而将伞骨释放出来,因此伞骨取下也极为容易。


图1(a)是本发明的上伞轴第1实施例的伞轴本体的正视图,图1(b)是其俯视图;图2(a)是本发明的上伞轴第1实施例中固定环的正面图;图2(b)是表示图1的伞轴本体中嵌入固定环的状态的视图,是沿图1(b)中A-A线的剖视图;图2(c)示出伞轴本体中铰接着伞骨的状态,是部分剖视的仰视图;图3是表示将伞骨连接在伞轴本体上时的操作顺序的说明图;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上伞轴第2实施例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上伞轴第3实施例的剖视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上伞轴第4实施例的剖视图;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上伞轴第5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中1是伞轴本体,2、3是伞轴本体的法兰部,4、5、7是伞轴本体的细直径部,6是伞轴本体的轴孔,8是伞骨收容槽,10是伞骨铰接槽,12是固定片,14是切口,16是配合突起,20是固定环(固定部件),25是固定螺母(固定部件),26是接地帽(固定部件),30、34是伞骨,32是伞骨的突出轴,36是伞骨的轴孔,40是支柱,42是上伞轴的定位孔,44是防水布。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最佳实施例。
图1(a)示出带有本发明的上伞轴第1实施例的伞轴本体的正视图,图1(b)是其俯视图。另外,图2(a)示出了固定环的正视图,图2(b)示出将固定环嵌装在伞轴本体上的状态,是沿图1(b)的A-A线的剖视图,图2(c)表示的是伞轴本体中铰接着伞骨的状态,是部分剖视仰视图。
在图1及图2中,树脂制的上伞轴由如图1(a)、(b)所示的伞轴本体1和如图2(a)所示的固定环20构成。伞轴本体1由法兰部2和同轴连接于该法兰部2的上部的圆筒状细直径部4构成,在中心带有让支柱40穿过的轴孔6。在法兰部2上沿着下端面的周缘保持呈大致等角度间隔呈放射状开着收容伞骨30的根部的8条伞骨收容槽8。
在各伞骨收容槽8上以与伞骨收容槽8相垂直的方式上下贯通法兰部2形成有铰接一对突出轴32、32用的伞骨铰接槽10,所示突出轴32、32突出设置伞骨30的根部两侧,在各伞骨铰接槽10的两端部的下端在图2(b)表示得特别清楚,突出设置着堵塞住槽10下部的钩状固定片12。各固定片12的前端朝着斜上方。
在伞轴本体1的细直径部4上形成有在沿着其一条直径的位置上从上端到下方延伸的一对切口14、14,同时,在细直径部4的内表面上相对于过切口14、14的直径大致垂直的位置突出设置有一对配合突起16、16突出于轴孔6内。这样,细直径部4借助于上述切口14、14使配合突起16、16可朝图中左右方向偏转位置的方式施加弹性。
这样,一旦将上述伞轴本体从图2(b)的假想线所示的上方嵌入到支柱40上时,配合突起16、16便压在支柱40的表面上而使细直径部4弹性弯曲,从而使上伞轴本体4朝支柱40的嵌装成为可能。
另一方面,在支柱40的预定位置形成有可以让上述配合突起16、16嵌入的上伞轴定位孔42、42,随着伞轴本体1朝支柱40嵌装,而沿着支柱40表面滑动的配合突起16、16到达上伞轴定位孔42、42时,便分别弹性地嵌入到孔42、42中,从而卡在支柱40上。
图2(a)所示的固定环20具有可以嵌合在伞轴本体1的细直径部4上的轴孔22,而且,在其外周面的上端带有法兰24。这样,如上所述在将配合突起16、16嵌入支柱40的上伞轴定位孔42、42的状态下,在嵌装于支柱40上的伞轴本体1的细直径部4的外周面上通过嵌合上述固定环20,而将上伞轴本体1固定在支柱40上。
在如此嵌入伞轴本体1的细直径部4上的固定环20上由此从上方架设有如图2(b)的假想线所示的防水布44,在相对于伞轴本体1的细直径部的固定环20的嵌合状态多少有些松的情况下,由于固定环20不会从伞轴本体1上脱落,也能够确保上伞轴1保持在支柱40上的状态。
另一方面,在伞废弃时,通过将防水布44取下,将固定环20的法兰24摘掉而从细直径部4上拔出,就能够将伞轴本体1径直从支柱40上取下。
此外,固定环20的法兰24容易从大尺寸的一方取出。另外,形成于伞轴本体1的细直径部4的内周面上的配合突起16不是必需是一对,也可以是一个。
图3(a)-(d)是表示将带有上述形式伞骨铰接部的伞轴本体1相对法兰部2连接伞骨时的操作顺序的说明图。
即,如图3(a)所示,将带有突出轴32的伞骨30的根部从法兰部2的下方,即,与上伞轴的轴线相平行的方向插入到伞骨收容槽8内,由于固定片12其前端是朝着斜上方的,因此如图3(b)所示,固定片12被突出轴32朝上方弯曲,如图3(c)所示,允许插入到伞骨30的槽8内。这样,通过将伞骨30如图3(d)所示向下方返回一点,便使固定片12压在突出轴32上,返回到图3(a)所示的状态,由此,伞骨30的突出轴32便处在不能朝下方脱出的由固定片12固定的状态,从而将伞骨30连接在伞轴本体1上。
图4是表示本发明上伞轴的第2实施例的对应于图2(b)的剖视图。该伞轴本体1其细直径部5带有与图2(b)相同的切口14、14和配合突起16、16,在细直径部5的外周上形成有阳螺纹5a,与之对应地,不用固定环20,而是代之以内周面带有阴螺纹的固定螺母25,作为固定部件拧在细直径部4上。伞骨30的铰接结构与图2(b)所示的相同。
图5示出本发明上伞轴第3实施例的对应于图2(b)及图4的剖视图。
在本实施例中,该伞轴本体1具有与图4所示的伞轴本体1相同的结构,不用图4的固定螺母25,而是代之以用接地帽26拧在细直径部5上,从而将伞轴本体1固定在支柱40上。这样,能够省去固定螺母25。
而图6则表示本发明上伞轴第4实施例对应于图2(b)、图4及图5的剖视图。
在本实施例中,该伞轴本体1的细直径部7具有比上述实施例中的细直径部4、5大约高两倍的高度,在其根部5上嵌装着与图2(b)相同的固定环20,而且该固定环20在嵌合的状态下,在从固定环20的上端面朝上方突出的前端部的外周面上还形成有阳螺纹7a。在该前端部5上拧上与图5相同的接地帽26,伞轴本体1借助固定环20和接地帽26两者固定在支柱40上。
在上面说明的实施例中,伞轴本体1具有相对于伞骨30的枢支柱结构,所述伞骨30的任意根部带有作为枢轴的突出轴32,只要将伞骨30的根部压入伞骨收容槽8中,就可以将伞骨30连接在上伞轴中,因此,使得伞骨30的安装极为容易。另外,在伞废弃时要将伞骨30从上伞轴上取下的情况下,只要用大到一定程度的力拉伞骨,就会让压在突出轴32上的固定片12产生塑性变形而将伞骨30释放出来,因此伞骨30的取下变得极为容易。
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带有上述伞骨铰接结构的上伞轴,它可以适用于带有其它各种伞骨铰接结构的上伞轴向支柱的固定。
下面说明的本发明第5实施例是将本发明用于带有采用以往一般使用的用线材(圈针)的伞骨铰接结构的上伞轴的情况。
即,在图7中,伞骨34带有在其根部插入线材9的轴孔36,在伞轴本体1的法兰部3外周面上沿圆周设置着收容线材9的槽11。在将一根线材9依次穿过该轴孔36中的状态下,8根伞骨34的根部,分别插入在法兰部3的伞骨收容槽6中,通过将沿法兰部3圆周设置的槽11中套入的线材9的前端拧在一起,从而将线材9固定在法兰部3上,通过该线材9而将伞骨34铰接在伞轴本体1上。伞轴本体1的细直径部4带有与图2(b)相同的结构,固定环20的嵌合也可以与图4至图6的结构相同。
权利要求
1.一种伞的上伞轴,用于铰接嵌装在支柱上的多根伞骨,其特征在于,它带有由沿着多根伞骨铰接部的周缘大致等间隔开口的法兰部,与该法兰部同轴连接的带有弹性的细直径部构成的伞轴本体,将上述配合突起配合到上述支柱的上伞轴定位孔中,嵌装于支柱上,从而扣在上述伞轴本体的细直径部外周面上的固定部件,所述细直径部在其内周面上带有与形成于支柱上的上伞轴定位孔相配合的配合突起。
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上伞轴,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部件是嵌合于上述细直径部外周面上的固定环。
3.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上伞轴,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细直径部的外周面上形成螺纹,上述固定部件是拧在上述细直径部外周面上的螺母。
4.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上伞轴,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细直径部的外周面上形成螺纹,上述固定部件是拧在上述细直径部外周面上的接地帽。
5.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上伞轴,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部件是由嵌合于上述细直径部外周面上的固定环,以及拧在从上述细直径部上延伸设置的前端部的外周面上的接地帽构成的,所述前端部在嵌合着上述固定环的状态下从该固定环端面上朝上方突出。
6.如权利要求1至5之一记载的上伞轴,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法兰部的伞骨铰接部上形成有铰接伞骨根部两侧形成的突出轴的槽,在上述槽中形成固定上述伞骨突出轴的固定片。
7.如权利要求6记载的上伞轴,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片是从与上伞轴的轴线方向大致平行方向插入到上述伞骨铰接部内,来固定上述伞骨的突出轴的结构。
8.如权利要求1至5之一记载的上伞轴,其特征在于通过依次穿过形成于上述伞骨根部的轴孔中的沿着上述法兰部的外周固定的线材来铰接上述伞骨的根部。
9.一种以带有如权利要求1至8之一记载的上伞轴为特征的伞。
全文摘要
不用钉子的上伞轴,容易固定,废弃时容易从支柱上取下。上伞轴由伞轴本体和固定环构成,伞轴本体由沿着多个伞骨铰接部的周缘大致等间隔开口的法兰部、与该法兰部同轴连接的带有弹性的细直径部构成,上述法兰部的内周面上带有与形成于支柱上的上伞轴定位孔相配合的配合突起。在将配合突起配合到支柱的上伞轴定位孔中而嵌装于支柱上的状态下,通过在细直径部的外周面上嵌装固定环而固定在支柱上。
文档编号A45B25/06GK1306787SQ0010707
公开日2001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00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00年1月26日
发明者佐藤博己 申请人:三铃精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