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0931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护踝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踝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穿戴方便且护垫可与架体分开以进行清洗或更换的护踝装置。


图1所示的是一种以往的护踝装置,它包括一呈筒状的主体11,该主体11以人体小腿下段至脚踝的曲线为外型,该主体11上端部具有穿戴口12,下端部具有一供使用者脚尖露出的开口13,该主体11只在前侧开设一长槽14,而后侧或左、右两侧都是封闭的。因此,该穿戴口12难以松开扩大以方便穿戴。另外,该长槽14两侧分别设有数个穿孔15,该等穿孔15穿设有一鞋带16,以将该主体11绑紧,该主体11左、右两侧均缝合有一较为坚硬的架片17来支撑保护使用者,或者在该主体11外侧缠绕一弹性束带(图未示)来加强保护及固定。因此,使用者在使用前必须先将该鞋带16松绑,如果遇到使用者脚步受伤肿大或包扎药品纱布时,还必须将该鞋带16完全松开,甚至将该鞋带16与上方穿孔15暂时拆解,使该穿戴口12够大以方便穿戴,而且,在穿戴好后,必须将该鞋带16再次的与每一穿孔15穿结,相当不便。另外,设在该主体11左、右两侧用以支撑的架片17是固定设置,也就是说,将该架片17是直接缝合在主体11内,所以无法随意拆装,因此,当该主体11不干净或需清洗时,该架片17常会妨碍清洗工作,而导致清洗的不方便。
图2所示的是另一种以往的护踝装置,它包括一底座21及分别设在该底座21两侧往上的坚硬架片22,该底座21上表面设有一棉垫24,两架片22相对的内侧分别设有一软垫25,其中一架片22的外侧设有粘扣带绒毛面26,另一架片22则设有两包覆带27,且两包覆带27的内表面均设有粘扣带刺钩面28,两包覆带27的外表面也都设有粘扣带绒毛面26,该等包覆带27都可环绕两架片22至少一圈,以使两架片27可包覆紧贴在脚部上,而且该底座21一侧设有一可往其另一侧扣紧的束带29。在使用时,两架片22可扳开至适合穿入的距离,让受伤的脚部容易穿戴,但是,只有设在两架片22内侧的软垫25及底座21上表面棉垫24,而没有其他任何柔软设计,使得脚部的舒适度及保护效果有所欠缺,且各柔软部分与坚硬部分的连结是以固定缝合或是紧贴方式,所以清洗也是相当不便。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清洗的护踝装置。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将穿戴口松开至适合穿戴的尺寸,且保护效果更周全的护踝装置。
本实用新型主要特征在于该护踝装置具有一护垫及位于该护垫外侧的一套架体,该护垫以可分离的方式套设在该架体内,所以清洗该护垫极为方便,并不会受到较为坚硬架体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另一特征在于该护踝装置的护套具有一种以沿人体小腿下段至脚踝的外型,以有效舒适地包覆脚部,且该架体前侧及该护套前、后侧均有结合装置,使该穿戴口可在穿戴时松开至适当大小,以方便穿戴,而且穿戴后可轻易地将结合装置结合,所以使用极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护垫及一架体,其中,该护垫具有一左侧及一右侧,且该左、右侧的下缘互相连接,上缘形成一穿戴口,该左、右侧所构成的前侧底部具有一供脚掌露出第一开口,在后侧底部具有一能露出脚后跟的第二开口,在该第一开口上方及该左、右侧之间设有一第一结合装置,而在该第二开口上方及该左、右侧之间设有一第二结合装置;该架体具有左架片及右架片,该架体套设在该护垫外,该左、右架片内侧设有粘扣带的刺钩面,而该护垫本身即为绒毛面,因此,该左、右架片均能拆卸地设在该护垫的左、右侧的外侧,且该左、右架片所构成的前侧设有第三结合装置,该第一及第三结合装置均是以绳线及粘扣带的方式配合,该第二结合装置则可为粘扣带、拉链或是钮扣。
本实用新型的护踝装置具有下列的优点1.该护垫是以人体小腿下段至脚踝为外型,可以完整包覆地包覆脚踝,而且该护垫柔软舒适且可与较为坚硬的架体轻易的分离与组装,进而容易清洗。
2.由于第一、第二及第三结合装置可轻易地连结与松开,因此可将该穿戴口调整至一适合的尺寸大小,使穿戴较为方便且保护周全。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护踝装置进行详细说明,在附图中
图1为一种以往护踝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另一种以往的护踝装置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护垫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部分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护垫第二较佳实施例的部分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护垫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首先,如图3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包括一护垫3及一架体5。
该护垫3以人体小腿下段至脚踝为外型,且由柔软的布料所构成,它具有一左侧31及一右侧33,且该左、右侧31、33的下缘互相连接,上缘形成一穿戴口35,该左、右侧31、33所构成的前侧底部具有一供脚掌露出的第一开口36,且在该第一开口36上方的该左、右侧31、33之间设有一第一结合装置38,另外,该护垫3后侧底部具有一能露出脚后跟的第二开口37,且在该护垫3的后侧上方及该左、右侧31、33之间设有一第二结合装置39,该第二开口37位在该第二结合装置39下方。该护垫3左、右侧31、33间及该第二开口37与第二结合装置39之间是以缝合方式固定连接。第一结合装置38及第二结合装置39的细部构造说明于后。
该架体5包括以人体小腿下段至脚踝的两侧曲线一体成型的一左架片51及一右架片53,该左、右架片51、53下缘互相连接形成一连接部54,且该左、右架片51、53内面均设有粘扣带的刺钩面56,该架体5套设在该护垫3外侧,该左、右架片51、53均能拆卸地设在护垫3左、右侧31、33的外侧上,且该左、右架片51、53所构成的前侧设有第三结合装置55,而该左、右架片51、53在对应脚踝两侧骨头凸出处均设有一向外凸出的透气部57,各透气部57上均设有数个透气孔571。
该第一结合装置38包括一绳线381、一粘扣带的刺钩面383,及与该刺钩面383相配合绒毛面385,该绒毛面385设在架体5的左架片51外侧,该绳线381及刺钩面383之间具有一架板387,该第一结合装置38在护垫3左、右侧31、33各设四个孔洞388及在该架板387设三个孔洞388,该绳线381依序穿过该左、右侧31、33及架板387的孔洞388,并在该左、右侧31、33所构成的前侧呈平行设置,且由该右侧33延伸连接在该架板387上,使得拉扯该刺钩面383的同时,可牵动该绳线381的每一相互平行线段。
该第三结合装置55与第一结合装置38相同,它包括一绳线551、一粘扣带的刺钩面553,及与该刺钩面553相配合的绒毛面555。该绒毛面555设在架体5的右架片53的外侧,该绳线551及刺钩面553之间也具有一架板557。但是,该第三结合装置55是在架体左、右架片51、53各设四个孔洞及在架板557上设三个孔洞558,该绳线551依序穿过该左、右架片51、53及架板557的孔洞558,并在该左、右架片51、53所构成的前侧呈平行设置,且由该左架片51延伸连接在该架板557上,使得拉扯该刺钩面553的同时,可牵动该绳线551的每一相互平行线段。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结合装置39是包括相互配合的粘扣带的绒毛面391与刺钩面393,该粘扣带的绒毛面391设在护垫3左侧31靠近护垫3后方的外表面,而该刺钩面393则设在护垫3右侧33对应绒毛面391处。
在使用时,先将该第一、第二、第三结合装置38、39、55松开或解开,使该穿戴口35扩大至容易穿戴的大小,穿戴后,将该第二结合装置39粘扣带粘合定位,将该第一、第三结合装置38、55拉紧粘合定位,就可完成穿著,不须将该绳带381、551一一松解,而且脚部也可受到护垫3完整的保护。而且,需要清洗的时候,只需轻松的将该护垫3、架体5拆离,就可将该护垫3取出清洗。
如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第二结合装置49为拉链492,取代第一实施例的粘扣带,其他结构及用法均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如图7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该第一或第二结合装置68、69包括数个钮扣681、691,以相互扣紧。
另外,该第一结合装置68也可和第二较佳实施例中的第二结合装置49一样,以拉链取代,以提供制造者及使用者更多的选择性。
权利要求1.一种护踝装置,它包括一护垫及设在该护垫上的一架体,所述护垫是以人体小腿下段至脚踝为外型,且由柔软材质构成,所述护垫具有一左侧及一右侧,所述左、右侧的下缘互相连接,而上缘形成一穿戴口,所述左、右侧所构成的前侧底部具有一供脚掌露出的第一开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开口上方及所述左、右侧之间设有一第一结合装置,而在所述护垫的后侧上方及所述左、右侧之间设有一第二结合装置;所述架体包括以人体小腿下段至脚踝的两侧曲线一体成型的一左架片及一右架片,所述架体套设在该护垫之外,所述左、右架片可拆卸地设在该所述护垫的左、右侧外,且所述左、右架片所构成的前侧设有一第三结合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垫后侧底部具有一能露出脚后跟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第二结合装置下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垫的左、右侧在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二结合装置之间相互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护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垫的左、右侧是以缝合的方式固定连接的。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护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结合装置为粘扣带。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护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结合装置为拉链。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护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结合装置为钮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合装置及所述第三结合装置分别包括相互配合的绳线及粘扣带,所述粘扣带包括一绒毛面及一刺钩面,所述各绒毛面分别设在所述左、右架片外侧,而所述各刺钩面则分别设在所述各绳线一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护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刺钩面以一架板与所述绳线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护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合装置在所述护垫的左、右侧各设有四个孔洞,所述绳线依序穿设在所述左、右侧的四个孔洞中,且所述绳线在左、右侧所构成的前侧呈平行设置,并且连接在所述架板上。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护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结合装置在所述架体的左、右架片上各设有四个孔洞,所述绳线依序穿设在所述左、右架片的四个孔洞中,且所述绳线在左、右架片所构成的前侧呈平行设置,并且连接在所述架板上。
专利摘要一种护踝装置,它包括一柔软的护垫及一架体,该架体可分离地套设在护垫外,且该护踝装置于穿戴前可将其松开得极为宽扩,以方便穿戴。由于该架体与该护垫是可分离的,因此,该护垫可从架体上取下,进行清洗或更换,以保持干净。
文档编号A41D13/05GK2407601SQ0020169
公开日2000年11月29日 申请日期2000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0年2月17日
发明者颜复新 申请人:联与运动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