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可扩大适用范围的粘扣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与粘扣带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可扩大适用范围的粘扣带。
目前所谓“粘扣带”是指贴缝有可相互纠粘的公/母粘扣片(velcro)的带状物(注亦有将前述粘扣片也称为粘扣带的,惟本说明书单指前者),其广泛应用于需要作反覆粘合、拆离动作,特别是还要可调整粘合位置的物品上,比方运动用品中的配重器即经常藉之作为束缚肢体的手段。一种常见的粘扣带应用态样如
图1中所示,是在一长形带体二端设公、母粘扣片94、95,并将母粘扣片95一端连结于应用物(本例为一配重器90的片状配重物91)一侧,使用时将粘扣带93外端穿过设在配重物91另一侧的穿环92,再反折令外端上的公粘扣片94粘合于母粘扣片95上,使粘扣带93与配重物91共同以环状束缚使用者肢体。
一般而言,粘扣带可藉由将公粘扣片粘合于较长的母粘扣片上不同位置,而与应用物共同形成内围大小不同的环形,以适用于不同使用对象。然而换个角度看,习用粘扣带的变化范围即限定在母粘扣片可供公粘扣片选择粘合的长度内,无法更长或更短,变化量过小而使适用性受限。以前例作说明,当公粘扣片94粘合在母粘扣片95上最外端(图中左侧)或最内端时,即为该粘扣带93反折粘合后的最短或最长长度,而该配重器90乃一种可用于人体手掌、臂部及腿部等处的配重器,由于束绑内围的差距蛮大,使得习用粘扣带93常是能以其最长长度束缚腿部,但纵使以最短长度束缚手掌时仍会显得太松,无法妥适束绑。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可扩大适用范围的粘扣带,可供使用者简单地二段式改变其使用前的长度,以便使其使用状态下的长度有更大的选择弹性,而能胜任长度可变范围要求更大的场合。
为达成前揭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扩大适用范围的粘扣带呈片状带体,其正面上一端设有一公粘扣片,其余部份为一母粘扣片;其特征在于,粘扣带背面于对应前述公粘扣片一端还设有另一公粘扣片,藉此,该粘扣带可先将该等公粘扣片一端朝内翻折,使原先正面上的公粘扣片覆粘于母粘扣片上,且原先背面上的公粘扣片转而朝向正面,形成一较常态下短缺一截的待用形态。
其中该第二公粘扣片的长度及位置是对应于该第一公粘扣片。
其中该二公粘扣片实质上是由同一公粘扣片以表面朝外里面相贴的方式折叠所形成。
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于后,其中
图1是应用习用粘扣带的一种习用负重器;图2是应用有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配重器的正视图;图3是图2的配重器的背视图;图4是图2的配重器使用于小腿时的状态;以及图5及图6是图2的配重器使用于手掌时的粘合前与粘合后状态。
请先参阅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粘扣带20是应用于一配重器10上,该配重器10的型式与前文中所揭者相同,乃一种可配用于人体的手掌、臂部及腿部等部位的配重器,概由一软质主片11、一设在主片11上的配重部12、二设在主片11一侧的粘扣带20(即本实施例)、以及二设在主片11另一侧的穿环13所构成。
本较佳实施例的粘扣带20呈片状带体,将一端缝合于该主片11正面上的配重部12侧旁,粘扣带20正面上于最外侧设有一第一公粘扣片21,正面上其余部份则设有一母粘扣片22,而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该粘扣带20背面上于最外侧还设有一第二公粘扣片23,其长度与位置是对应于该第一公粘扣片21,实务制作上,是将一公粘扣片以表面朝外里面相贴的方式对折并沿边缝合,形成面向相反的该第一、第二公粘扣片21、23,再将其缝接于该长形母粘扣片22外端。
藉由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粘扣带20可供使用者将其外端以该等公粘扣片21、23内缘为折线往正面方向翻折,使原先正面上的第一公粘扣片21直接覆粘于母粘扣片22上最近部份,原先背面上的第二公粘扣片23则转而朝向正面,而变换成长度较一般形态短缺一截的待用状态,此形态下使用时,是以现在位于正面的第二公粘扣片23反折粘合于母粘扣片22剩余部份的预定位置。无疑地,粘扣带若在折合前长度较短,则折合后最短长度(即粘扣带对折)亦较短,而本实用新型的粘扣带20可供使用者简易地改变其折合前长度,也就是说其折合后长度的变化范围可更大(详言之是可更短),而能应用在对长度的变化幅度要求较大的物品上。
拿应用有本实用新型粘扣带20的该配重器10来说。当使用者欲将其束绑于腿部时,可直接在粘扣带20呈展开状态下如习用结构般使用,亦即令各粘扣带20以正面朝外的方式包绕腿部,并将外端由里朝外穿过对应的穿环13后反折,依个人腿部粗细不同,把该第一公粘扣片21粘合于母粘扣片22上适当位置,使配重器10以合宜的紧度束绑于小腿,如图4所示(注该图表现粘扣带20呈最长使用长度);当使用者欲将该配重器10使用于手掌时,可将四指分别穿过设在主片11内面的四弹性指环14。姆指由主片11上对应侧的姆指孔15穿出,再以该二粘扣带20分别束绑掌心及手腕部份,而由于掌部及腕部较腿部要小很多,依个人状况,可能会有粘扣带20以一般使用方式用最短长度(亦即对折粘合)仍嫌太松的情况,此时使用者即可在粘扣带20外端穿经穿环13后,先将公粘扣片21、23的区段直接往内折叠粘合,形成短缺一截的状态(如图5所示),再将粘扣带20反折令该第二粘扣片23粘合于母粘扣片22上,而以合宜的紧度束缚掌部及腕部,如图6所示(注该图表现粘扣带20呈最短使用长度)。
权利要求1.一种可扩大适用范围的粘扣带,是呈长条片状,其正面一端设有一第一公粘扣片,正面上其余部份设有一母粘扣片,该粘扣带用以将其设有该公粘扣片的反对端连结于一应用物上,可将其外端穿经前述应用物相对侧上预设的穿孔,再反折令该公粘扣片粘合于该母粘扣片上预定位置;其特征在于该粘扣带背面上于外端还设有一第二公粘扣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扩大适用范围的粘扣带,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公粘扣片的长度及位置是对应于该第一公粘扣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扩大适用范围的粘扣带,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二公粘扣片实质上是由同一公粘扣片以表面朝外里面相贴的方式折叠所形成。
专利摘要一种粘扣带,其正面上于外端设有一公粘扣片,其余部份为一母粘扣片,藉以可将外端穿经应用物相对侧上的穿孔再反折令公粘扣片粘合于母粘扣片上;本实用新型更在粘扣带背面外端设另一公粘扣片,藉此,该粘扣带除了可以正常长度作前述粘合动作,亦可先将其外端朝内翻折,使该正面上的公粘扣片覆粘于母粘扣片上,且原先背面上该公粘扣片转而朝向正面,而形成较常态短缺一截的待用形态,使用时以原先背面上该公粘扣片粘合母粘扣片。
文档编号A44B18/00GK2414651SQ00206359
公开日2001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00年3月16日
发明者何秋香 申请人:何秋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