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自行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7406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脚踏自行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特别是一种脚踏自行鞋。
交通工具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目前交通工具有火车、汽车、自行车等,短途的交通工具大多采用自行车,因为它价格比较便宜,但自行车携带不太方便,且容易出现丢失等现象,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交通工具,而且这种交通工具使用时类似于步行而速度较快。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脚踏自行鞋,该鞋省力,速度较快,使用方便,便于携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一种脚踏自行鞋包括鞋面、鞋底、位于鞋底下部的踏板,还有与踏板配合的齿轮传动机构,以及刹车机构所述踏板带一棘爪、定位用插杆,该棘爪与齿轮传动机构上的棘轮啮合,定位插杆与齿轮传动机构的导筒滑动配合,所述齿轮传动机构为齿轮组及鞋轮。本实用新型借助齿轮组来改变鞋轮的转速。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齿轮传动机构中的齿轮包括与棘轮同轴的齿轮,它与其左、右两侧齿轮啮合,左侧齿轮、右侧齿轮分别与小齿轮啮合,与小齿轮同轴的较大齿轮与另一组小齿轮啮合,与小齿轮同轴上各装一鞋轮。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拆去前支承板)图2为
图1的A-A向视图图3为
图1的B-B向视图图4为
图1中棘爪安装示意图图5为
图1中踏板定位插杆与导筒结构示意图图6为刹车结构示意图如
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1为位于鞋底下方的踏板,2为后支承板,前后各有一块支承板、3、20为位于两个支承板之间搁板。在支承板上装有同轴的棘轮17及齿轮9,在齿轮9的左、右两侧有齿轮11、8,右侧齿轮8与小齿轮6啮合,小齿轮6与齿轮7同轴,齿轮7与小齿轮4啮合,与小齿轮4同轴的是鞋轮5;同样,左侧齿轮11与小齿轮12啮合,而与小齿轮12同轴的齿轮13与另一小齿轮14啮合,与齿轮14同轴固定一鞋轮15。在鞋底踏板1上装有定位插杆18、22,它们分别在导筒19、23中运动,导筒位于搁板3、20上,在鞋底踏板上还装棘爪(斜齿条)10,棘爪10与棘轮(斜齿轮)17配合。
图4中棘爪铰接在与鞋底踏板相固定的固定板25上,铰接处有轴26,轴上装有弹簧27,弹簧一端卡在固定板25上,另一端卡在棘爪一侧上。
图5中,定位插杆22为空心结构,它与导筒23配合,在搁板20上固定一限位拉杆,限位拉杆另一端与限位圈21相固定。
图6中,刹车机构包括支座16-1,它安装在支承板2上,即鞋内侧,支座中间有轴16-2,轴上铰接一刹车片16-3,为了复原,支承板与刹车片之间装一拉簧16-4。
本实用新型动作过程是使用者借助鞋底踏板往下踏步,与棘爪配合的棘轮,带动所述的齿轮组使鞋轮向前运动,踏行到设定位置后抬脚,棘爪从棘轮啮合处滑开向上,(由于导筒内有一限位圈,可防止定位插杆脱开导筒),随后又往下踏脚重复循环。本实用新型设一刹车机构,刹车时可将位于鞋内侧的刹车片触地使刹车片另一端接触鞋轮,刹车后,利用弹簧可使刹车片复原。
本实用新型优点正常步行下,通过鞋轮作自行运动,省力、速度快,使用方便、便于携带。
权利要求1.一种脚踏自行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鞋面、鞋底、位于鞋底下部的踏板,还有与踏板配合的齿轮传动机构以及刹车机构,所述踏板带一棘爪、定位用插杆,该棘爪与齿轮传动机构上的棘轮啮合,定位插杆与齿轮传动机构的导筒滑动配合,所述齿轮传动机构为齿轮组及鞋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踏自行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传动机构中的齿轮包括与棘轮同轴的齿轮,它与其左、右两侧齿轮啮合,左侧齿轮、右侧齿轮分别与小齿轮啮合,与小齿轮同轴的较大齿轮与另一组小齿轮啮合,与小齿轮同轴上各装一鞋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脚踏自行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棘爪铰接在与鞋底踏板相固定的固定板上,铰接处有轴,轴上装有弹簧,弹簧一端卡在固定板上,弹簧另一端卡在棘爪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脚踏自行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插杆为空心结构,在空心底部有一小孔,小孔上穿一限位拉杆,拉杆一端固定在搁板上,拉杆另一端与位于拉杆中心的限位圈相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脚踏自行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底板上有一刹车机构,它包括固定在支承板上的支座,支座上有一轴,轴上铰接一刹车片,刹车片上接一拉簧,拉簧另一端固定在支承板上。
专利摘要一种脚踏自行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鞋面、鞋底、位于鞋底下部的踏板,还有齿轮传动机构以及刹车机构,所述踏板带一棘爪、定位用插杆,该棘爪与齿轮传动机构上的棘轮啮合,定位插杆与齿轮传动机构的导筒滑动配合,所述齿轮传动机构为齿轮组及鞋轮。本实用新型优点:借助鞋底踏板往下踏步,与棘爪配合的棘轮带动齿轮组、鞋轮向前运动,本鞋省力、速度快,使用方便,便于携带。
文档编号A43B3/00GK2410888SQ00205938
公开日2000年1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0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0年2月28日
发明者李跃增 申请人:李跃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