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折式中棒伞具的安全接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0583阅读:7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四折式中棒伞具的安全接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四折式中棒伞具的安全接弓,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在四折式伞具的中棒内的、用于顶撑撑伞状态的下接弓。
当前可见的收折成短小的伞具具有多节杆构架。通常,在伞具伞布的中央处设有一包含多个互能伸缩的伸缩管的管状中棒30,如图3所示。该中棒30的下端接设有一供手握持的伞柄,中棒30的上方则滑设有一可滑动的下巢,该下巢枢接各支骨。在中棒30的上端固设有上巢,该上巢的周侧枢设有多支主伞骨,各主伞骨枢接各支骨。中棒30相对上巢的下方如图3所示,在最顶部的一节顶管的管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上接弓40和下接弓60。该上接弓40为一弓形弹片,其一端卡抵在中棒30的一侧壁上,下接弓60则是一弧度更大的弓形弹片,该下接弓60的弓身61的下端定位在中棒30的内侧壁上,相对该定位处的上方是为弯弧处的支抵部62,下接弓60的另一端则沿与支抵部62的弧突方向反向延伸有一片身宽度较大的三角状弹节部63。中棒30相对弹节部63的一侧开设有一狭长的开槽31。在一般常态下,弹节部63因下接弓60的弯弓状态而具弹性,从而使弹节部63自开槽31伸出;当要撑伞时,一手按住伞柄,另一手按住下巢51以连同主伞骨、支骨50一起沿中棒30用力向上推,在滑动的同时,中棒30的各节伸缩管一并拉出,藉由下巢51的内壁把下接弓60弹缩压入到开槽31内,当下巢51的底部通过时,下接弓60的弹节部63就会弹出,同时上接弓40弹张而出,直到弹节部63的下缘顶住开槽孔31的下缘为止。由于弹节部63具有弹性,因此下巢51能弹压过弹节部63,以使弹节部63缩入到中棒30的开槽内,从而使下巢51顺利地滑抵到上接弓40而卡止时,弹节部63回复弹性而再次从开槽31伸出,从而供下巢51的底缘承抵,维持伞布张开的撑伞状态。
但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上述伞具的下接弓60会存在下列缺点1.由于多节收折式伞具朝“轻量化”的趋势发展,因此伞具的主伞骨、支骨50以及中棒30通常由重量轻且较软的铝合金材料制成,但考虑到下接弓60的强度及弹性,因此该下接弓采用硬度大于中棒30的铝合金材料的硬质铜片制成,又因为下接弓60的弹节部形成小弧状斜面,所以相对于中棒30而言,在长久抵靠支撑的情况下,会造成弹节部63有如一把锋锐的利刃要将中棒30切开,而且又由于中棒30受到管状薄壁以及铝合金硬度小于下接弓60的条件限制,因而往往会导致中棒30被长期抵压而损坏且变形。
2.另外,由于弹节部要抵撑上巢、下巢51及伞布撑开的伞具重量,因此在一段时间之后,中棒30极可能出现图4所示的变形状况,即中棒30的管壁出现外弯变形A,从而使承抵的下接弓60随中棒30的变形而外移,于是下接弓60的弹节部完全突露出开槽而失去了撑伞的作用,由此伞具已无法使用。
因此,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折式中棒伞具的安全接弓,尤其该下接弓能转移受力点,并能有效地增加支撑负荷,避免中棒压损且延长了伞具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四折式中棒伞具的安全接弓,在该伞具的中央处设有四折式伸缩管的中棒,该中棒滑设有一下巢,在中棒的最顶部设有顶管,在该顶管内的下方设有下接弓,其特点在于该下接弓是一弧状弹片,在其弓身的下端设有钩状定位端,相对该定位端的上方设有略呈弧状的支抵部,弓身相对定位端的另一端设有弹节部,该弹节部的一侧缘设有斜面,弓身相对弹节部的底侧缘设有呈近「形的止动口,弹节部相对斜面的另一侧顶缘突伸有抵掣部。
较佳地,该下接弓的抵掣部呈条片状。
通过采用上述四折式中棒伞具的安全接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各项优点1.因下接弓突设有抵掣部,故可藉由抵掣部及「形止动口侧靠于中棒内侧而转移下接弓原本单一的受力点,从而能有效地辅助受力。
2.因下接弓的抵掣部侧靠于中棒的内侧壁,故可防止弹节部突出于开槽之外,从而带来定位安全性佳的特点。
3.因止动口以平面抵靠于中棒的开槽槽缘,故可避免斜面直接抵制,从而有效地降低了中棒被压坏的可能性。
通过参阅下列附图对较佳实施例的说明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在这些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接弓设置在伞具内的配置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接弓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传统的下接弓设置在中棒内的配置状态示意图。
图4是该传统下接弓破坏中棒的状态示意图。

图1和图2所示,伞具的基本配置与传统伞具的配置相同。大体上,中棒30包含有多节伸缩管,由下到上依次为外管23、中管22、内管21和顶管20。在顶管20的顶部固设有上巢(未标号)。各管的管径由下到上递减。上接弓40和下接弓10均设于顶管20内。
下接弓10是一弧状弹片,在其弓身11的下端设有钩状定位端12。相对定位端12的上方处设有略呈弧状的支抵部13。弓身11相对定位端12的另一端设有呈三角片状的弹节部16,该弹节部16的一侧缘设有小弯弧状的斜面161。弓身11相对弹节部16的底侧缘设有呈近「形的止动口15。弹节部16相对斜面161的另一侧顶缘突伸有条片状的抵掣部18。
因此,下接弓10在撑伞状态时,下巢51弹压过斜面161而抵靠于弹节部16的顶缘,同时透过止动口15抵制于开槽31的内缘,抵掣部18的一侧抵靠于中棒30的内侧;其中的定位状态由于受到伞骨及伞布的重力作用,因而下巢51的下缘抵靠下接弓10的抵掣部18和止动口15侧靠于内管21的内壁,从而防止弹节部16因受力而向外变形,通过上接弓40的弹节部41的下缘顶住槽孔32下缘来实现定位,倘若上接弓40的弹节部41受外力而被压入到内管21中时,则顶管20会顺着内管21向下滑移,届时可通过止动口15来实现再定位。
相反地,如果要收伞的话,则可下压弹节部16,以使下接弓10以其支抵部12为支点作弹性变形,从而使弹节部16缩入到开槽31内,于是下巢51将顺沿中棒30、连同伞布与各支骨52收合并且下滑到定位处,同时也收合中棒30的各内管21、中管22及外管23。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透过下接弓10突设有抵掣部18,因此抵掣部18侧靠于中棒30的内侧,以及止动口15于下端撑抵的作用,转移了下接弓10支持于中棒30的受力状态,有效地分担了受力负荷,从而辅助下接弓10支撑撑伞的负荷,而且抵掣部18侧靠于中棒30的内侧壁,能防止弹节部16突出于开槽31之外的脱位问题,安全性佳再加上止动口15的「形,能以接触平面抵靠于开槽31的槽缘,从而可避免因斜面161直接抵制而造成破坏,确保了下接弓10的使用寿命稳定可靠。
虽然以上通过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作具体说明的,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实施例仅仅是用来说明的,而不受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则上述实施例的各种变形都将罗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1.一种四折式中棒伞具的安全接弓,在所述伞具的中央处设有四折式伸缩管的中棒,所述中棒滑设有一下巢,在中棒的最顶部设有顶管,在所述顶管内的下方设有下接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接弓是一弧状弹片,在其弓身的下端设有钩状定位端,相对所述定位端的上方设有略呈弧状的支抵部,弓身相对定位端的另一端设有弹节部,所述弹节部的一侧缘设有斜面,弓身相对弹节部的底侧缘设有呈近「形的止动口,弹节部相对所述斜面的另一侧顶缘突伸有抵掣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折式中棒伞具的安全接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接弓的抵掣部呈条片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四折式中棒伞具的安全接弓,尤其涉及一种穿设于中棒内的下接弓。该下接弓是一弧状弹片,其下端设有定位端,相对定位端的上方设有支抵部,其另一端则设有弹节部,弹节部相对斜面的另一侧顶缘则突伸有抵掣部。通过该下接弓的抵掣部顶掣上方顶管,能有效地加强下接弓支撑伞具的负荷,从而杜绝了下接弓压损中棒的现象。
文档编号A45B25/00GK2423779SQ002069
公开日2001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00年3月30日
发明者杨久雄 申请人:政泰洋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