饰用合金组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6254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饰用合金组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的饰用合金组成。
铝-金合金由于它们的可比较的原子大小(2.878∶2.8577)、近似的晶格晶体结构(f.c.c.)和在电负性因素方面的大的差异,产生了在微观构造和相位方面的多样性。铝-金相图举例说明了固溶体、低共熔体、和络合物的区域(Au5Al3、Au3Al、γ等)。Au3Al金属间化合物是络合的立方结构,与 锰相似,是有些亚稳态的,具有电子原子比为3∶2且重量百分比的比例为78.5%Au∶21.5%Al。由于其具有亮的紫金色,所以珠宝商等人特别有兴趣。
但是,兴趣被这样一个事实大大地打消了,即Au3Al金属间化合物非常脆;象普通玻璃或瓷器一样,遭受重击时将会碎裂。事实上,它的脆性使Au3Al金属间化合物不能经受用100kg载荷的洛氏B硬度试验机进行的硬度试验;甚至当提供60kg的载荷时,它也会碎裂。
依照名为Tokuriki(Honten Pte Ltd的日本专利申请JP 61-30642的描述,解决该脆性问题的一个方法是把金成分降低至75%重量,而铝的用量为20-24.5%重量,并且同时引入0.5-5%重量的一种或两种选自硅、镁、铜、锌或锰的添加元素。通过改变添加元素的相对量,颜色的色调或色彩可以被精细地改变,而不会失去基本的紫色。
如可从Au-Al相图上所看出的,将AuAl体系中的金含量降低至78.5%重量以下,将在同一个样品中出现两种结构的共存-Au3Al金属间化合物和Al与AuAl3的低共熔结构。由此,经从熔融相缓慢冷却或者快速固化样品的退火,富含铝的低共熔相在外表面上的析出使紫金颜色降级。即使快速固化样品不被退火,在装配和抛光饰物之后或可能甚至在延长使用期间,紫金颜色的类似退色还是可能发生,尽管速度较慢。低共熔体和Au3Al相的硬度(75%重量金和25%重量铝的合金大约为10%)也显著低于Au3Al金属间化合物的硬度。由于这两个原因,该合金的商业活力受到限制。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饰用合金,它基于本说明书如下定义的目的即具有足够的韧性以承受100kg载荷的洛氏B硬度试验而不会被粉碎。能够采用洛氏B硬度试验被认为是合金适于制作饰物的经验衡量标准;如果合金太脆不能承受洛氏B硬度试验,则它是易碎的而不能被作为饰物。术语“饰物”意欲包括用作个人装饰品或其它的装饰物,包括大奖章等(如硬币),此处所述硬度是先决条件。
依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如上文中所定义的饰用合金,它包括76-83.5%重量的金和16.5-21.5%重量的铝,具有基本的紫色调(经过至少在600℃的退火)。
按照定义,饰用合金不包括纯的金属间化合物Au3Al(78.5%重量的金和21.5%重量的铝),因为它不具备承受100kg载荷的洛氏B硬度试验的韧性。术语“基本的紫色”包括略带红色的或略带桃色的紫色以及浅紫色。
优选地,饰用合金的硬度基本上保持与Au3Al金属间化合物相近的硬度;也就是说,饰用合金的硬度在Au3Al硬度的6%之内,更优选为Au3Al硬度的5%。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金含量可以是高于78.5%重量至最多83.5%重量,并具有余量的铝。这样,通过制造γ相金铝结构达到必要的硬度。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饰用合金可具有低于78.5%重量的金含量,并进一步包括选自钯和镍的添加元素。铝含量可优选为18.5-19.5%重量。金/铝比优选高于3.66。在优选合金中,当钯被用作添加元素时,其量在0.5%重量-4.0%重量范围内;当镍被用作添加元素时,其量在1.0%重量-2.0%重量范围内。
还提供了一种包含金属成分的制品,其中金属成分由依照本发明的用饰用合金制作。
依照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饰用合金,它包含16.5-21.5%重量的铝、0-4.0%重量的钯、0-2%重量的镍和余量的金(除杂质和附带元素以外)。饰用合金可任选地包含少量或微量的元素(如氧),由按惯例加入的附带组分构成或者作为杂质存在。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饰用合金可以是二元合金,它包含至少16.5%重量至最多(但不包括)21.5%的铝,及余量的金。在第二实施方案中,饰用合金可包含0.5-4.0%重量的钯,基本上没有镍。在第三实施方案中,饰用合金可包含1.0-2.0%重量的镍,基本上没有钯。在所有的实施方案中,金/铝比应当高于3.66。在第二和第三实施方案中,铝含量优选为18.5-19.5%重量。
依照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合金,它包含18.5-19.5%重量的铝、0.5-4.0%重量的钯和余量的金。依照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合金,它包含18.5-19.5%重量的铝、1.0-2.0%重量的镍和余量的金。
通过下面使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例,可获得对本发明的更好地理解,这些实施例是作为例子来阐述本发明,而不应当看作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下制作并测试使本发明具体化的六个样品合金和两个对照合金。
1.用100kg载荷的洛氏B硬度试验机测试全部样品。显然对缺乏足够硬度以承受洛氏B硬度试验的样品,首先进行200g载荷的显微硬度试验,再进行退火,随后进行洛氏B硬度试验。
ii)将所有的样品在600℃退火,并检测低熔点富铝低共熔体的析出。从样品表面略带红色-紫区域间的淡灰色-白色外观可明显看到这样的析出。对照样品1(78.5%重量的Au和21.5%(重量)的Al)Au3Al金属间化合物具有亮的紫色调,但是已知它是脆的。200g载荷的显微硬度试验给出了维克斯250(HRB-102转换)的读数。退火之后,没有发现可见的析出。随后用洛氏B硬度试验机进行的测试导致样品的多样碎裂。对照样品2(75%重量的Au和25%重量的Al)本样品具有略带红色-紫色,但是比具有91的HRB的对照样品1软得多。随后的退火导致大量富铝低共熔体的析出,这使略带红色-紫色表面严重降级。实施例1(80.5%重量的Au和19.5%重量的Al)与对照样品1比较,本样品稍软(HRB为101),但是更坚韧,这被下述事实所证明本样品经受住了洛氏B硬度试验。随后的退火显示没有析出迹象,并且晶粒组织颜色为略带桃色-紫色。实施例2(81%重量的Au和19%重量的Al)与对照样品1比较,本样品更软(HRB为96),但是本样品经受住了洛氏B硬度试验,证明本样品更坚韧。随后的退火显示没有析出迹象,并且晶粒组织颜色为略带桃色-紫色。实施例3(79.7%重量的Au、19.3%重量的Al和1%重量的Pd)与对照样品1比较,本样品稍硬(HRB为103),但是本样品经受住了洛氏B硬度试验,证明本样品更坚韧。随后的退火显示没有析出迹象,并且晶粒组织颜色为略带桃色-紫色。实施例4(79.7%重量的Au、19.3%重量的Al和1.0%重量的Ni)与对照样品1比较,本样品更软(HRB为97.5),但是本样品经受住了洛氏B硬度试验,证明本样品更坚韧。随后的退火显示没有析出迹象,并且晶粒组织颜色为略带桃色-紫色。实施例5(79.4%重量的Au、18.6%重量的Al和2.0%重量的Pd)与对照样品1比较,本样品更软(HRB为97),但是本样品经受住了洛氏B硬度试验,证明本样品更坚韧。随后的退火显示没有析出迹象,并且晶粒组织颜色为略带桃色-紫色。实施例6(77%重量的Au、20%重量的Al和3%重量的Pd)与对照样品1比较,本样品稍硬(HRB为104.8),但是本样品经受住了洛氏B硬度试验,证明本样品更坚韧。随后的退火显示没有析出迹象,并且晶粒组织颜色为略带桃色-紫色。
前述实施例证明,通过将金含量增加到高于78.5%重量(75%摩尔含量)或者通过与添加元素合铸,使易碎和脆的Au3Al金属间化合物转变成更为坚韧的γ相结构,从而有可能制作坚韧的富含紫金的合金。
权利要求
1.一种如上文定义的饰用合金,它包含76-83.5%重量的金和16.5-21.5%重量的铝,并具有基本的紫色调。
2.权利要求1的饰用合金,它具有基本上类似于金属间化合物Au3Al(78.5%重量的Au和21.5%重量的Al)的硬度。
3.权利要求2的饰用合金,其中所述硬度在金属间化合物Au3Al的硬度的6%之内。
4.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饰用合金,它由超过78.5%重量至最高83.5%重量并包括83.5%重量的金和余量的铝所组成。
5.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饰用合金,它还包含选自钯和镍的添加的元素。
6.权利要求5的饰用合金,其中铝含量为18.5-19.5%重量。
7.权利要求6的饰用合金,其中金与铝的比率至少为3.66。
8.权利要求5、权利要求6或权利要求7的饰用合金,其中添加的元素为钯,其存在的量在0.5%重量-4.0%重量之间。
9.权利要求5、权利要求6或权利要求7的饰用合金,其中添加的元素为镍,其存在的量在1.0%重量-2.0%重量之间。
10.一种包含金属成分的制品,其中所述金属成分包含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饰用合金。
11.权利要求10的制品,其中所述制品选自装饰性珠宝、大奖章和硬币。
12.一种基本上如上文所述的根据所附实施例的饰用合金。
13.一种饰用合金,它包含16.5-21.5%重量的铝、0-4.0%重量的钯、0-2%重量的镍和余量的金(除了杂质和附带元素以外)。
14.一种合金,它包含18.5-19.5%重量的铝、0.5-4.0%重量的钯和余量的金。
15.一种合金,它包含18.5-19.5%重量的铝、1.0-2.0%重量的镍和余量的金。
全文摘要
一种饰用合金,它基本上为紫色,并具有足够的硬度以承受100kg载荷的洛氏B硬度试验而不碎裂,它包含76-83.5%重量的金和16.5-21.5%重量的铝。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合金由超过78.5%重量的金(但是不超过83.5%重量)和余量的铝构成。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合金包含选自钯和镍的添加元素。
文档编号A44C27/00GK1354803SQ00805876
公开日2002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00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1999年2月2日
发明者罗炳鑫 申请人:新加坡理工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