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装上衣衣身六片常规分割的围度尺寸分配的方法

文档序号:704654阅读:7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服装上衣衣身六片常规分割的围度尺寸分配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服装衣片裁剪围度尺寸分配的方法,特别是指当围度尺寸所包括的胸围、腰围、臀围及下摆、腹围各尺寸不同组合的上衣衣身六片常规分割的围度尺寸的分配方法。
已有技术中的服装上衣衣身六片常规分割的围度尺寸分配的方法,通常是以定数或经验来决定腰围在胸围尺寸下收小的量,臀围或下摆、腹围在胸围尺寸下放大的量(如

图1、)。当腰围、臀围、下摆、腹围尺寸变化时,没有一种直接且精确的计算方法确定各围度尺寸的分配,并且不能保证胸至腰、腰至臀、腰至下摆、臀至下摆、腰至腹各立体造型的合体性。缝制后的服装往往不合体,直接影响到服装的效果,因此发明一种运用方便且又精确合理的服装上衣衣身六片常规分割的围度尺寸分配的方法,已成为制衣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服装上衣衣身六片常规分割的围度尺寸分配的方法,运用该方法可使服装衣片围度尺寸分配合理,且方便、精确地得出围度尺寸中胸围、腰围、臀围及下摆、腹围的尺寸分配。
本发明的上述的目的是通过下面技术方案实现的当胸围分配及背中线确定后,腰围在胸围垂线间收小的量必须满足于所需的腰围尺寸,整件衣服的收小量为6□,□=(胸围-腰围)/6-1/3,单位公分。臀围在胸围垂线间放大或收小的量必须满足于所需的臀围尺寸,整件衣服臀围放大或收小的量为8△臀,△臀=(臀围-胸围)/8,单位公分。□、△在前后衣片分配的方法(如图2)。当腹围、下摆已知尺寸时,腹围、下摆分配的方法及计算和臀围一样。即△腹=(腹围-胸围)/8,△下摆=(下摆-胸围)/8,△腹、△下摆在前后衣片分配的方法和△臀基本相同。只是后中点N腹、N下摆与N臀距后中心直线的水平尺寸的差在后侧分割线中调整。
与已有技术中的服装衣片裁剪围度尺寸分配的方法相比,本发明的服装上衣衣身六片常规分割的围度尺寸分配方法具有以下显著的优点无需通过复杂的计算可直接找到腰围、臀围、腹围、下摆在前后衣片各部位的分配量,使胸至腰、腰至臀、腰至下摆、臀至下摆、腰至腹各尺寸都能分配合理,满足各部位的立体造型。□、△的计算简单且精确,容易掌握,运用方便。对特殊体的修正及服装CAD程序的编排提供了依据,并且方便于在布上进行衣片的直接画线裁剪。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服装上衣衣身六片常规分割的围度尺寸分配的特点及使用作进一步说明。
图2为衣身六片常规分割的围度尺寸分配的基本图。
图3为臀围△为负数时的衣身六片常规分割的围度尺寸分配图。
图4为臀围△为正数时的衣身六片常规分割的围度尺寸的分配图。
图5为衣长在臀围以下,下摆△为正数时的衣身六片常规分割的围度尺寸的分配图,以及前身袋口为水平双嵌线时,前腰省量的调整图。
首先请参阅图2,为衣身六片常规分割的围度尺寸分配的基本图。先确定背中心线和胸围的分配。背中心线以后中心直线为基准,在胸围、臀围处收小1公分,在腰围处收小2公分,再与背宽线上3公分处光顺连接至后领孔。后侧处以背宽垂线为基准作分割,前侧缝以胸宽线向袖笼胸围/20处为胸围线上的分割点。背宽线与胸围线的交点为A,胸围线与前中心直线的交点为B,AB=胸围/2-后胸围/2,后胸围/2=背宽/2-1.0(背宽为已知尺寸)。根据人体胸至腰的立体造型与六片结构的特性为依据,腰围在胸围A点垂线间收小的量,整件衣服为6□,后侧缝腰节处收□+1.0公分,平均每边收□/2+0.5,前侧缝腰节处收□-0.5,前中部腰节处收省□-0.5(距前中心胸围1/10),□的尺寸必须满足腰围/2=胸围/2-1.0-3□,即□=(胸围-腰围)/6-1/3。臀围在胸围A点垂线间放大或收小的量,整件衣服为8△,在后侧分割线、前侧分割线臀围处各边放1△,△尺寸必须满足臀围/2=胸围/2+4△,即△=(臀围-胸围)/8。当已知腹围、下摆尺寸时,腹围、下摆分配和臀围基本相同,即△腹=(腹围-胸围)/8,△下摆=(下摆-胸围)/8,只是后中点N腹、N下摆、与N臀距后中心直线的水平尺寸的差在后侧分割线中调整。根据腰围线、胸围线、后袖笼分割位置的比例关系。后袖笼处F与F′交叉重叠的量为后侧腰节收小量的0.3倍,即为0.3(□+1)。如尺寸单位用市寸,则□=(胸围-腰围)/6-0.1,△臀=(臀围-胸围)/8,△下摆=(下摆-胸围)/8,其余公分尺寸都将换成市寸。
再请参阅图3为臀围△为负数时的衣身六片常规分割的围度尺寸的分配本图。△臀=(臀围-胸围)/8为负数,臀围在A点垂线及前侧分割线中每边收小1△臀。AB=胸围/2-后胸围/2。
图4为臀围△为正数时的衣身六片常规分割的围度尺寸的分配图。△臀=(臀围-胸围)/8为正数,AB=胸围/2-后胸围/2+2△臀,臀围在A点垂线及前侧分割线中每边放大1△臀。
图5为衣长在臀围以下,下摆△为正数时的衣身六片常规分割的围度尺寸的分配图,以及前身袋口为水平双嵌线时前腰省量的调整图。△下摆=(下摆-胸围)/8为正数,△臀=(臀围-胸围)/8。AB=胸围/2-后胸围/2+2△下摆,在前侧分割线臀围处两边收小的总尺寸为2(△下摆-△臀)。臀围在A点垂线边每边放大(或收小)1△臀,下摆在A点垂线边每边放大1△下摆,而后中下摆处N下摆与N臀距后中心直线的水平尺寸差●,在后侧分割线上调整●。
由于腰节至袋口位置较近,且省尖落在袋口线,省量则不可大于1.5公分,前腰省减少的量○=□-0.5-1.5增加到前侧分割线中。
权利要求
1.一种服装上衣衣身六片常规分割的围度尺寸分配的方法,主要包括胸围、腰围、腹围、臀围、下摆的尺寸分配。先确定背中心线和胸围的分配。背中心线以后中心直线为基准,在胸围、臀围处收小1公分,在腰围处收小2公分,再与背宽线上3公分处光顺连接至后领孔。后侧处以背宽垂线为基准作分割,前侧缝的胸宽线向袖笼胸围/20处为胸围线上的分割点。背宽线与胸围线的交点为A,胸围线与前中心直线的交点为B,AB=胸围/2-后胸围/2,后胸围/2=背宽/2-1.0(背宽为已知尺寸)。根据人体胸至腰的立体造型与六片结构的特性为依据,腰围在胸围A点垂线间收小的量,整件衣服为6□,后侧缝腰节处收□+1.0公分,平均每边收□/2+0.5,前侧缝腰节处收□-0.5,前中部腰节处收省□-0.5(距前中心胸围1/10),□的尺寸必须满足腰围/2=胸围/2-1.0-3□,即□=(胸围-腰围)/6-1/3。臀围在胸围A点垂线间放大或收小的量,整件衣服为8△,在后侧分割线、前侧分割线臀围处各边放1△,△尺寸必须满足臀围/2=胸围/2+4△,即△=(臀围-胸围)/8。当已知腹围、下摆尺寸时,腹围、下摆分配和臀围基本相同,即△腹=(腹围-胸围)/8,△下摆=(下摆-胸围)/8,只是后中点N腹、N下摆、与N臀距后中心直线的水平尺寸的差在后侧分割线中调整。根据腰围线、胸围线、后袖笼分割位置的比例关系。后袖笼处F与F′交叉重叠的量为后侧腰节收小量的0.3倍,即为0.3(□+1)。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上衣衣身六片常规分割的围度尺寸分配的方法,主要包括胸围、腰围、腹围、臀围、下摆的尺寸分配。先确定背中心线和胸围的分配。背中心线以后中心直线为基准,如尺寸以市寸为单位。在胸围、臀围处收小0.3寸,在腰围处收小0.6寸,再与背宽线上0.9寸处光顺连接至后领孔。后侧处以背宽垂线为基准作分割,前侧缝的胸宽线向袖笼胸围/20处为胸围线上的分割点。背宽线与胸围线的交点为A,胸围线与前中心直线的交点为B,AB=胸围/2-后胸围/2,后胸围/2=背宽/2-0.3(背宽为已知尺寸)。根据人体胸至腰的立体造型与六片结构的特性为依据,腰围在胸围A点垂线间收小的量,整件衣服为6□,后侧缝腰节处收□+0.3寸,平均每边收□/2+0.15寸,前侧缝腰节处收□-0.15寸,前中部腰节处收省□-0.15寸(距前中心胸围1/10),□的尺寸必须满足腰围/2=胸围/2-0.3-3□,即□=(胸围-腰围)/6-0.1。臀围在胸围A点垂线间放大或收小的量,整件衣服为8△,在后侧分割线、前侧分割线臀围处各边放1△,△尺寸必须满足臀围/2=胸围/2+4△,即△=(臀围-胸围)/8。当已知腹围、下摆尺寸时,腹围、下摆分配和臀围基本相同,即△腹=(腹围-胸围)/8,△下摆=(下摆-胸围)/8,只是后中点N腹、N下摆、与N臀距后中心直线的水平尺寸的差在后侧分割线中调整。根据腰围线、胸围线、后袖笼分割位置的比例关系。后袖笼处F与F′交叉重叠的量为后侧腰节收小量的0.3倍,即为0.3(□+0.3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上衣衣身六片常规分割的围度尺寸分配的方法,主要包括胸围、腰围、腹围、臀围、下摆的尺寸分配。当衣长在臀围以下,下摆△为正数时的衣身六片常规分割的围度尺寸的分配为△下摆=(下摆-胸围)/8,△臀=(臀围-胸围)/8。后侧分割点至前中心的胸围尺寸=胸围/2-后胸围/2+2△下摆,在前侧分割线臀围处两边收小的总尺寸为2(△下摆-△臀)。臀围在后侧分割线与胸围的交点A垂线边每边放大(或收小)1△臀,下摆在A垂线边每边放大1△下摆,而后中下摆处与后中臀围处距后中心直线的水平尺寸差●,在后分割线上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1可述的服装上衣衣身六片常规分割的围度尺寸分配的方法,当前衣身袋口为水平双嵌线袋时,由于腰节至袋口较近,且前中部腰省省尖至袋口,所以省量不可大于1.5公分。比正常分配少收的量□-0.5-1.5公分增加至前侧分割线中。
全文摘要
一种服装上衣衣身六片常规分割的围度尺寸分配方法,是指衣片围度尺寸包括的胸围、腰围、臀围、下摆、腹围组合时的一种合理的分配方法。当胸围的分配及背中线确定后,腰围在胸围垂线间的整件衣服收小的量为6□公分。□=(胸围-腰围)/6-1/3;臀围在胸围垂线间的整件衣服放大或收小的量为8△臀,△臀=(臀围-胸围)/8,再根据□、△的值在前后衣片进行合理分配,下摆或腹围的尺寸确定及分配方法和臀围方法基本相同。
文档编号A41H3/00GK1421169SQ01142378
公开日2003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01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1年11月27日
发明者葛俊康 申请人:葛俊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