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的饭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5851阅读:5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的饭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便携式的饭盒。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人类生活需要部,个人或家用物品分部,手携物品或放行品大类,旅行或野营装备小类,旅行或野营用品大组,水瓶、饭盒、杯子小组技术领域。分类号为A45F3/16。
目前,现有和曾有的关于水瓶、饭盒、杯子的技术对便携式的饭盒的需求都做过很有成效的努力,也曾设计过许多优秀的技术方案。如1996年中国专利局公告的由周立飚申报的,授权公告号为CN2242013Y,中国专利号(ZL)为95225677.0号的实用新型名称是《保温快餐饭盒》的实用新型专利,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水瓶、饭盒、杯子技术方面是一例很有价值的发明,它有效地解决快餐饭盒保温的问题。但尚有不足,它还很难解决饭盒的使携多功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的饭盒。以解决饭盒的便携多功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实用新型便携式的饭盒。主要由菜盒A、玻璃盖AI、玻璃盖AII、折页A、饭盖、把槽、把手、玻璃盖BII、玻璃盖BI、菜盒B、折页B、弹簧、销钉、钩子、底座、簧槽构成。它的折页A、折页B、弹簧、销钉由市场上选用。它的菜盒A、菜盒B是长方体形状,用塑料材料,经过吹塑加工制造。它的玻璃盖AI、玻璃盖BII、玻璃盖AII、玻璃盖BI是薄板形状,用玻璃材料,经过热成型加工制造。它的把手是方框形状,用塑料材料,经过吹塑加工制造。它的钩子是弯钩形状,用用铁材料,经过铸造加工制造。菜盒A采用折页A连接方法连接在饭盖的左下位置,构成长方形状联接结构,功能是起放菜作用。菜盒B采用折页B方法连接在饭盒的右下位置,构成长方形状联接结构,功能是起放共作用。把手采用轴联接方法安装在把槽的端部位置,构成方框形状联接结构,功能是起提拉作用。弹簧采用配合方法安装在簧槽的内部位置,构成螺旋形状配合结构,功能是起减轻作用。底座采用固定方法安装在弹簧的下部位置,构成不规则形状固定结构,功能是起放置作用。钩子采用销钉连接在底座的两端位置,构成弯钩形状连接结构,功能是起悬挂作用。玻璃盖AI采用配合方法安装在菜盒A的上部位置,构成薄板形状配合结构,功能是起保温防止菜洒出作用。玻璃盖AII采用配合方法安装在饭盖的左上位置,构成薄板形状配合结构,功能是起保温防止饭洒出作用。玻璃盖BI采用配合方法安装在菜盒B的上部位置,构成薄板形状配合结构,功能是起保温防止菜洒出作用。玻璃盖BI采用配合方法安装在饭盒的右上位置,构成薄板形状配合结构,功能是起保温防止饭洒出作用。这样就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和原始的水瓶、饭盒、杯子技术相比有三个优点和改进;第一,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中设计了折页,所以可转动菜盖;第二,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中设计了弹簧底座,所以可减震;第三,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中设计了钩子,所以可悬挂;从而就能更有效地解决了饭盒的便携多功能的问题。
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的饭盒的正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的饭盒的倒立结构示意图;示意图中零部件的编号说明1菜盒A 2玻璃盖AI3玻璃盖AII 4折页A5饭盖6把槽7把手8玻璃盖BII9玻璃盖BI10菜盒B 11折页B 12弹簧13销钉 14钩子 15底座 16簧槽在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的饭盒的最佳实施方案中,它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它的静态结构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的饭盒。主要由菜盒A1、玻璃盖AI2、玻璃盖AII3、折页A 4、饭盖5、把槽6、把手7、玻璃盖BII8、玻璃盖BI9、菜盒B10、折页B11、弹簧12、销钉13、钩子14、底座15、簧槽16构成。菜盒A1采用折页A3连接方法连接在饭盖5的左下位置,构成长方形状联接结构,功能是起放菜作用。菜盒B10采用折页B11方法连接在饭盒5的右下位置,构成长方形状联接结构,功能是起放共作用。把手7采用轴联接方法安装在把槽6的端部位置,构成方框形状联接结构,功能是起提拉作用。弹簧12采用配合方法安装在簧槽16的内部位置,构成螺旋形状配合结构,功能是起减轻作用。底座15采用固定方法安装在弹簧12的下部位置,构成不规则形状固定结构,功能是起放置作用。钩子14采用销钉13连接在底座15的两端位置,构成弯钩形状连接结构,功能是起悬挂作用。玻璃盖AI2采用配合方法安装在菜盒A1的上部位置,构成薄板形状配合结构,功能是起保温防止菜洒出作用。玻璃盖AII3采用配合方法安装在饭盖5的左上位置,构成薄板形状配合结构,功能是起保温防止饭洒出作用。玻璃盖BI9采用配合方法安装在菜盒B10的上部位置,构成薄板形状配合结构,功能是起保温防止菜洒出作用。玻璃盖BII8采用配合方法安装在饭盒5的右上位置,构成薄板形状配合结构,功能是起保温防止饭洒出作用。
它的动态结构在实施中它的菜盒A1通过折页A4作用于饭盒5,从而完成旋转的任务。它的菜盒B10通过折页B11作用于饭盒5,从而完成旋转的任务。它的弹簧12通过簧槽16作用于底座15,从而完成减震的任务。这样就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从而就能解决了饭盒的便携多功能的问题。
下面通过使用方法,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详细的描述该实用新型便携式的饭盒是这样工作的
在使用中,当携带饭的时候,见
图1用手捏着把手7即可,或利用钩子14悬挂在车上,或利用底座15放置于车筐内。
在使用中,当吃饭的时候,把弹簧12从簧槽16中拔出,把手7放到槽中,然后把饭盒倒立过来(见图II)把菜盒A1、菜盒B10分别向外旋转180度,至菜盒A1、菜盒B10与饭盒处于同一平面,即可吃饭,吃菜。取下玻璃盖AI2、玻璃盖AII3、玻璃盖BI9、玻璃盖BII8。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方案是以塑料为材料,利用饭盒工厂的基本设备,采取组装成批生产,以供应消费界的需求,这样就能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的饭盒,它是由菜盒A(1)、玻璃盖AI(2)、玻璃盖AII(3)、折页A(4)、饭盖(5)、把槽(6)、把手(7)、玻璃盖BII(8)、玻璃盖BI(9)、菜盒B(10)、折页B(11)、弹簧(12)、销钉(13)、钩子(14)、底座(15)、簧槽(16)构成,其特征在于弹簧(12)安装在簧槽(16)的内部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的饭盒,其特征在于钩子(14)连接在底座(15)的两端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的饭盒,其特征在于底座(16)安装在弹簧(12)的下部位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便携式的饭盒。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人类生活需要部,个人或家用物品分部,手携物品或放行品大类,旅行或野营装备小类,旅行或野营用品大组,水瓶、饭盒、杯子小组技术领域。分类号为A45F3/16。它是由菜盒A、玻璃盖AI、玻璃盖AⅡ、折页A、饭盖、把槽、把手、玻璃盖BⅡ、玻璃盖BI、菜盒B、折页B、弹簧、销钉、钩子、底座、簧槽构成。其特征在于弹簧安装在簧槽的内部位置。是一种很具有实用价值的便携式的饭盒。
文档编号A45C11/20GK2469773SQ01202399
公开日2002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26日
发明者张晓白, 张福生, 李倩玲, 宋清川 申请人:张晓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