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伞伞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7540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休闲伞伞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休闲伞伞骨,尤其是指一种可防止伞骨受强风吹袭而外翻裂损的伞骨。
一般伞骨的结构主要是如图6所示,其是于支杆10上设立上巢座20及下巢座30,且该下巢座30是以可上下活动状态设于支杆10上,再于上巢座20与下巢座30上设以数个等距的槽沟201、301,并于上巢座20与下巢座30的周壁上设立与槽沟201、301垂直设置的凹沟202、302,在上巢座20的槽沟201中设置上伞骨40,并以穿系体50环绕于凹沟202中且穿过上伞骨40,将上伞骨40的一端与上巢座20定位,下巢座30的槽沟301中则设有下伞骨60,且亦以穿系体50环绕凹沟302与下伞骨60,使下伞骨60与下巢座30相互组设,最后,将下伞骨60的末端与上伞骨40相互枢设,如此,即成为一可展开、收合的伞骨。
然而,当此伞骨结构受到强风吹袭时,因上、下伞骨仅由彼此的拉力与穿系体的限制来保持伞骨的张开状态,而没有其他的补强结构,所以,容易造成伞骨向外翻折,导致上伞骨与上巢座及下伞骨与下巢座相互组接的一端裂开损毁无法再使用,尤其是以竹子制成的上、下伞骨更易发生此一情况。
以竹子制成的上、下伞骨还具有一个缺点,即竹子每一节的直径各有不同,制造者筛选时只能就大略的尺寸裁切成段,也因此上伞骨与下伞骨的枢接处枢接钉过长,使整个结构松动不牢固,或是枢接钉过短无法将上、下伞骨枢设牢固,甚至造成上、下伞骨的损坏;当枢接钉过长时,尚有一方法可以解决,即在枢接钉上套设垫片,垫片的个数视枢接钉过长的程度,但是此种方式在实际使用时,常会因串设过多或过少的垫片而需要反复取下、穿设,造成组装时的不便与困扰。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伞骨,其主要是于上巢座的上段处形成一凸出的凸缘,凸缘下的上巢座周壁上设有数个纵向的槽沟及一横向的凹沟,而于下槽座的上段周壁亦设有数个纵向槽沟及一横向凹沟,其下段处则凸出一凸缘;这样,当分别将上、下伞骨组立于上巢座与下巢座的槽沟中,且以穿系体穿设固定,再令上、下伞骨枢接组装后,当该伞骨在展开时,可利用上、下巢座凸缘的挡止、补强,防止上、下伞骨受强风吹袭而轻易外翻以致裂损的情形发生。
实用新型本的另一目的,是于上伞骨与下伞骨的枢接处设立一弹性元件,以吸收上、下伞骨宽度或直径尺寸不同时所产生的松动,尤其是竹制的上、下伞骨,效果更为明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休闲伞伞骨,支杆上设有上巢座及下巢座,且上巢座固定于支杆上,下巢座活动穿设于支杆上,该上巢座上设有数个等距的纵向槽沟及一横向的凹沟,上伞骨的一端置于槽沟中,并通过环绕于凹沟处的穿系体穿设固定,下巢座上设有数个等距的纵向槽沟及一横向凹沟,槽沟中置设下伞骨,凹沟上容置一穿系体,且此穿系体穿过各下伞骨置于槽沟内的一端,下伞骨的末端通过枢接件与上伞骨相互枢接;上巢座的槽沟与凹沟设立于下段,其上段形成一外凸的凸缘,下槽座的槽沟与凹沟设立于上段,其下段向外凸出一凸缘。通过凸缘的设立,挡止上、下伞骨的张开角度,并有效支撑上、下伞骨,以避免上、下伞骨轻易受到强风的吹袭而向外翻折的情形。
上伞骨及下伞骨间组设一弹性元件。
本实用新型由于上巢座的上段形成一凸缘,凸缘下的上巢座周壁上设有数个纵向的槽沟及横向的凹沟,下槽座的上段周壁亦设有数个纵向槽沟及横向凹沟,其下段凸出一凸缘;上伞骨与下伞骨的枢接处设有弹性元件,它可吸收上、下伞骨宽度或直径尺寸不同时所产生的松动;当该伞骨在展开时,可利用上、下巢座的凸缘的挡止,防止上、下伞骨受强风吹袭而轻易外翻以致裂损的情形发生。
为使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实现的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兹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部份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部份结构的组合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部份结构的组合侧视图图5是图4的俯视剖视图图6是现有的构造图首先,请参阅
图1、2所示,其是于一支杆1上依序设有上巢座2及下巢座3,且上巢座2是呈固定方式组设于支杆1上,而下巢座3则以活动方式穿设于支杆1上,该上巢座2上设有数个等距的纵向槽沟21及一横向的凹沟22,以供上伞骨4的一端在置入槽沟21中后,再以环绕于凹沟22处的穿系体5穿设固定,下巢座3上亦设有数个等距的纵向槽沟31及一横向凹沟32,槽沟31中可供下伞骨6置入,凹沟32上则由一穿系体5容置,且此穿系体5穿过各下伞骨6置于槽沟31内的一端,下伞骨6的末端以一枢接件7与上伞骨4相互枢接;上巢座2的槽沟21与凹沟22是设立于下段,其上段形成一外凸的凸缘23,下槽座3的槽沟31与凹沟32设立于上段,其下段亦向外凸出一凸缘33;凸缘23、33的设立,挡止上、下伞骨4、6的张开角度,并有效支撑上、下伞骨4、6,参阅图3,以避免上、下伞骨4、6受到强风的吹袭便轻易向外翻折的情形,具有良好的补强效果。
也就是说,由于伞骨呈展开状时,其上伞骨4及下伞骨6的一端分别受到上巢座2及下巢座4的凸缘23、33的挡止,形成一坚固的补强结构,使上、下伞骨不致轻易受到强风的吹袭外翻损裂。
再有,上伞骨4与下伞骨6在以枢接件7穿置以将其相互枢设时,以下参阅图2、4、5,于上伞骨4及下伞骨6间再组立一弹性元件8,以吸收每一组上、下伞骨4、6枢接时产生的整体距离误差,使整个伞骨结构更为扎实、无松动感,尤其是针对以竹子制成的上、下伞骨;当以竹子制成伞骨时,于其二端处各设一塞体,以避免漏水。
权利要求1.一种休闲伞伞骨,支杆上设有上巢座及下巢座,且上巢座固定于支杆上,下巢座活动穿设于支杆上,该上巢座上设有数个等距的纵向槽沟及一横向的凹沟,上伞骨的一端置于槽沟中,并通过环绕于凹沟处的穿系体穿设固定,下巢座上设有数个等距的纵向槽沟及一横向凹沟,槽沟中置设下伞骨,凹沟上容置一穿系体,且此穿系体穿过各下伞骨置于槽沟内的一端,下伞骨的末端通过枢接件与上伞骨相互枢接;其特征在于上巢座的槽沟与凹沟设立于下段,其上段形成一外凸的凸缘,下槽座的槽沟与凹沟设立于上段,其下段向外凸出一凸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休闲伞伞骨,其特征在于上伞骨及下伞骨间组设一弹性元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休闲伞伞骨,上巢座的上段形成一凸缘,凸缘下的上巢座周壁上设有数个纵向的槽沟及横向的凹沟,下槽座的上段周壁亦设有数个纵向槽沟及横向凹沟,其下段凸出一凸缘;上伞骨与下伞骨的枢接处设有弹性元件,它可吸收上、下伞骨宽度或直径尺寸不同时所产生的松动;当该伞骨在展开时,可利用上、下巢座的凸缘的挡止,防止上、下伞骨受强风吹袭而轻易外翻以致裂损的情形发生。
文档编号A45B25/06GK2468339SQ012074
公开日2002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01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01年3月6日
发明者李重成 申请人:李重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