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4330阅读:5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拉锁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锁,它的结构有助于区别拉锁,如拉链,表面拉锁和按扣,是否是真的还是假的。
由于织物产品的加工技术和制造技术的提高以及原材料质量的加强,仿造产品与真实产品非常相像,在许多情况下仿造产品不能容易地从真实产品中识别出来。结果大量仿造产品通过与真实产品相同的分配渠道处理和销售,而不被从真实产品中识别出来,因此真实产品在市场上的份额降低,真实产品的制造商受到严重威胁。
当前制造商已经作出努力,通过在拉锁的拉锁头部分或者按扣的周边部分标记它们的商标,或者通过将它们的商标织入构成拉锁的带部分上而将真实产品从仿造产品中识别出来。另外,它们还要求政府来管理这种仿造产品。
尽管有这些努力和活动,仿造产品的数量并没有减少,仿造产品的制造商未经许可使用商标并将它们标记于产品上而更加类似真实产品地生产仿造产品。
作为将真实产品与仿造产品相区别开来的手段,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13-211913公开了一种可从仿造产品中识别出来的拉链。根据该出版物中公开的拉链,将一细丝用作识别纱,该细丝通过将无机荧光材料混合到高聚物原材料中并熔化和旋转上述原材料而制成,当纺织该拉链的衣料带时将该识别纱作为经纱织入衣料带中。尽管该识别纱在阳光或荧光照射后并不发光,但如果将作为黑光波长的254纳米或365纳米激励光施加到拉链上,则识别纱中的荧光材料会发光。可通过将识别纱作为其经纱织入真实拉链中而与仿造产品区别开来。
但该同一出版物中描述的拉链需要将属于紫外线的黑光作为光源,用于使无机发光物质发光。此外,紫外线需要照射全部拉链才能检测识别纱的存在,因为识别纱在拉链中的位置是不确定的。紫外线据说是皮肤癌的一个因素,因此长时期暴露于紫外线对健康有害,即使是为了区别真实和仿造产品而检查,且工作环境恶化。另外,识别纱可在日光下发光,因为它含有大量紫外线,因而仿造产品的制造商可辨别识别纱的存在。
此外,当用具有荧光颜色的染料对带进行染色时,当紫外线照射到带上时整个带对紫外线作出反应。因此需要一种替代紫外线的检测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防止整个带对照射的紫外线作出反应,并提供一种拉锁,它能够不使用对人健康有害的紫外线而从非常相像的仿造产品中区别开来。
也就是说,本发明的基本结构是一拉锁,如拉链、表面拉锁、或按扣,包括上述识别纱,用于通过用规定波长的红外线照射构成上述拉锁的带的至少一个规定部分而将真实拉锁与假冒品区别开来。
在构成本发明的真实拉锁如拉链、表面拉锁和按扣的带中,上述识别纱用作编织或纺织带的一部分构成纱。上述带是所有这些拉锁的普通构成元件且具有识别部分。因此尽管每种拉锁的结构不同,在所有上述拉锁中可以精确地与仿造品区别开。
上述识别纱中含有在用规定波长红外线照射时具有光谱特性的物质,上述特性与在白光下不同,或者当用红外线照射时发出红外线的物质。结果能够很容易地通过当用规定波长红外线照射时上述识别纱中所含物质的特性的变化来检测识别纱的存在。
当对构成拉链、表面拉锁或按扣的带进行染色时,一般例如使用白色、白荧光染料,从而使白颜色清楚。因此当使用照射紫外线时发射颜色的上述识别纱时,如果带是用荧光染料染色,则带自身发出颜色,因为荧光染料包含在照射紫外线时发出颜色的物质。因此不能检测出识别纱。但根据本发明,在识别纱中所含的是不对照射紫外线起反应而对照射规定波长红外线起反应的物质。因此即使用荧光染料对带进行染色,也能够确切地辨别出上述识别纱。
优选地,带是纺织带,其构成纱是大量经纱和纬纱。上述识别纱是经纱,重复一个循环,交会并在一个或两个纬纱上方运行,然后交会并在一个或两个纬纱下方运行。如果上述识别纱交会并在三个或更多纬纱上方运行,识别纱会从带表面浮起,从而不能牢固地固定到带上。因此与上述识别纱交会的纬纱的数量最好是一个或两个。
上述结构能够将所使用的昂贵的识别纱的数量减少到最小。因此可以制止由于将昂贵的识别纱用作带的一部分构成纱而提高拉锁的生产成本。由于上述识别纱牢固地固定到带上,且识别纱从表面的暴露比率提高,当照射红外线时可很容易地从带表面辨别出识别纱的存在。
此外,对于识别纱与纬纱之间的交会,可适当地改变交会并在上述识别纱上方/下方运行的纬纱的数量。例如,识别纱可交会并在两个纬纱上方运行,然后在一个纬纱下方,在一个纬纱上方,然后在两个纬纱下方。通过改变交会并在识别纱上方/下方运行的纬纱的数量,可形成一图案,或者可用识别纱的纺织图案像摩尔斯式电码那样传递信息。通过适当改变交会并在上述识别纱上方/下方运行的纬纱的数量,识别纱不仅可以用于区别真实产品与假冒品,而且可以显示带的生产地址和日期。
另外,上述带是编织带,其构成纱是多种经纱编织纱,上述识别纱可以是沿链式针迹织纱插入的经纱置入纱,链式针迹织纱,或者钩编组织织纱。可如上述编织带中那样将所使用的识别纱的量减到最小。因此可以制止由于将昂贵的识别纱用作带的一部分构成纱而提高拉锁的生产成本。另外,由于上述识别纱牢固地固定到带上,且识别纱从表面的暴露比率提高,当照射红外线时可很容易地从带表面辨别出识别纱的存在。
优选地,上述规定位置靠近拉链元件列的腿部端,识别纱是经纱或经纱编织纱,并沿靠近腿部端的位置连续设置。通过这种方式,上述识别纱的位置确定在拉链中。因此当通过照射规定波长红外线而搜索识别纱的存在时,红外线并不是必须伸到整个带上,可很容易地辨别出识别纱的存在。另外,由于上述识别纱靠近元件设置,即使在拉链缝入衣料中之后,识别纱也不会被衣料的织物覆盖,因而能够很容易地辨别出识别纱。
优选地,将上述识别纱染成与带的其它构成纱相同的颜色。如果上述识别纱染成与构成带的其它纺织纱或编织纱相同的颜色,则不能够很明显地辨别出纺织或编织到带中的识别纱的存在。因此即使仿造产品制造得极其类似于真实产品,也不能仿造纺织或编织识别纱。因此能够精确地区分真实产品和仿造产品。特别地,如果确定了识别纱的纺织或编织图案,则仿造变得更加困难。另外,也避免了由于明显存在识别纱而降低拉锁的商品价值,因为不能明显地辨别出识别纱的存在。
在表面拉锁的带中,上述识别纱可以是用作钩状或套状配合元件的一部分纱。表面拉锁中,作为带构成纱的配合元件纱用于识别纱,并从带表面升起。因此可很容易地将红外线照射到纱上,并平稳地辨别出纱的存在。
优选地,上述识别纱含有当照射红外线时发出与周围部件不同颜色的物质。由于当照射红外线时识别纱发出与周围部件不同的颜色,可用肉眼清楚地辨别出识别纱的存在。此外,上述识别纱可含有当照射红外线时发出红外线的物质。由于当照射红外线时识别纱发出红外线,如果使用当红外传感器检测到红外线时发出蜂鸣的装置,则可通过听觉清楚地辨别出识别纱的存在。


图1是一拉链的示意性视图。拉链1的一对拉锁带2一般由纺织或编织的织物带构成。在本发明的拉链中,将识别纱用作织物带的一部分经纱。
在拉链中,沿成对拉锁带2的每个相对侧边缘设有一拉锁元件列3。在每个拉锁元件列3的上止动端部设有一上止动端部6,而在每个拉锁元件列3的下端部设有一下止动端部8,该下止动端部8与两个下端部结合,使上述下端部不会彼此脱离。设有一能够啮合或分离拉锁元件的拉锁头7,该拉锁头7可在上止动端部6与下止动端部8之间滑动。
同时,可用可分离的下止动端代替下止动端部,上述下止动端包括一插销、一盒销和一盒体,并能够分开上述下端部。
如图2中所示,拉锁元件列3包括多个金属拉锁元件16,并通过紧固到一芯部4上而以等间距固定,该芯部4沿用经纱10和纬纱11纺织的拉锁带2的侧边缘形成。如图3至5中所示,拉锁元件列3包括连续盘绕的拉锁元件17。该拉锁元件列3通过用缝纫线沿拉锁带2的侧边缘缝合而固定,拉锁带2用多种织纱织成,如链式针迹织纱12、钩编组织织纱13、经纱置入纱14和纬纱置入纱15。
拉锁元件并不局限于上述例子,可通过以等间距在芯部上注模而形成多个合成树脂拉锁元件。
另外,拉锁元件与拉锁带的组合并不局限于上述例子,可根据拉锁的使用产生多种组合。也就是说,可通过紧固、注模或缝合到纺织或编织拉锁带上而固定,或者在纺织或编织上述拉锁带的同时纺织或编织到拉锁带上。
如图1至5中所示,识别纱9所在的位置可以靠近元件列3的腿部。图2中所示拉锁带2包括经纱10和纬纱11。纬纱11由一收针纺织机插入,因而两个纬纱平行设置,该收针纺织机属于导纱器支轴(未图示)穿过经纱孔中的穿梭路线往复运动(双投梭)的类型。经纱10在纬纱11上方然后在下一个纬纱11下方重复运行。然后相邻的经纱10在沿运行方向以一个节距偏转的纬纱11上方/下方运行。
这里将拉锁带2中的部分经纱10用作识别纱9。识别纱9如其它经纱10那样重复地在纬纱11上方/下方运行,并纺织成使它能够很明显地与其它经纱10区别开来。经纱10的运行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上述经纱10可在两个纬纱上方和一个或两个纬纱下方重复运行。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识别纱9最好与一个经纱10平行和一起运行。
图3至5中所示的拉锁带2是由多种经纱编织纱构成的编织带。经纱编织纱包括链式针迹织纱、钩编组织织纱、经纱置入纱、纬纱置入纱、重经组织纱等等。更具体地,如图3至5中所示,拉锁带2的全部纵行由1-2/1-0的钩编组织织纱构成,0-1/0-1的链式针迹织纱12在拉锁元件17连接到其上的边缘部分侧部织成四纵行。0-0/4-4的纬纱置入纱15设置于纵行之间。同时,可如拉锁元件连接到其上的边缘部分侧部上的纵行中那样,在与拉锁元件连接到其上的边缘部分侧部相对的边缘部分侧部一将链式针迹织纱织成纵行。
图3中,识别纱在纵行的列中用作一部分链式针迹织纱12。同时,在图4中所示的例子中,识别纱9用作一部分钩编组织织纱13。
图5示出一个例子,其中识别纱9用作经纱置入纱14。尽管识别纱9位置靠近拉锁元件17的腿部,但上述识别纱9可用作钩在拉锁元件17上的编织纱。此外,识别纱9可用作构成拉锁带2的耳部5的一部分构成纱。识别纱9需要定位在可规定在拉链1上的一位置。此外,识别纱9需要定位在即使拉链1已经安装在其上也不需要损坏衣料而识别的位置。
图6和7是示意图,表示一部分表面拉锁。表面拉锁21的带包括经纱27、纬纱28和配合元件纱29。将由单丝或多丝制成的配合元件纱29织入由经纱27和纬纱28构成的基本衣料22中。相同的配合元件纱29从基本衣料22的表面立起,从而形成由多个钩24或套25构成的配合元件23。识别纱26用作上述构成纱的一部分。
识别纱26可设置在基本衣料22的两侧上的耳部,或者耳部之间的中心位置。
图8中示出保持按扣30的按钮元件31的带32。带32形成纺织或编织织物带。
识别纱34靠近按钮元件31设置,用作纺织或编织带32的经纱或经纱编织纱。识别纱34可不仅形成在上述位置,而且形成在带32中作为隐藏标记。
同时,本发明的拉锁、表面拉锁和按扣中的带并不覆盖缝在产品上的标签、连接到运动衣的肩部或袖口上的装饰带或者用于包装商品的包装带。
至于识别纱9、26、34的结构,识别元件可如图9A和9E中所示形成。可通过扭转一个或多个混有识别物质的旋转细丝而形成识别纱。如果相对于其强度不能简单地通过扭转一个或多个细丝而使用这些细丝,可将细丝与其它普通织物一起扭转,或者环绕图9E中所示的其它织物卷绕。细丝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图9D中所示的四边形,菱形,椭圆形等,以及图9A至9C中所示的圆形。
至于细丝,如图9B所示,可通过将混有识别物质的聚酯聚合物混合到作为芯部的透明尼龙中而制成芯部/外套重合纱。另外,如图9C和9D所示,可用普通聚合物将混有识别物质的聚合物夹在中间,反之亦然,或者可将这些不同的聚合物粘结在一起。
广泛公知的聚酯、维尼纶、尼龙、织物素乙酸酯、醋酸织物、人造织物、丙烯酸等,都可用作构成纱的聚合物。
当将识别纱纺织或编织到带中时,它可用作普通纺织机或编织机的纱线,且不需要任何特殊装置。
识别物质必须通过照射波长为780纳米到1.5微米的红外线而激励,将这些颜色开发成蓝色、绿色、红色、橙色和黄色,几乎没有持久特性,或者发射红外线。物质的颗粒直径最好是3微米或更小。通过照射红外线而开发的颜色最好是绿色或黄绿色。特别地,当拉锁带染成深色时,如黑色或红色,如果识别纱开发成绿色或黄绿色,则容易用肉眼辨别识别纱的存在。另外,如果根据识别纱的生产地址、日期等确定由识别物质发射的颜色,则可由所发射的颜色识别生产地址和日期。
可用作识别物质的在红外线照射下发出可见光的无机物质,包括铕基成分、钐基成分、硫酸锌基成分、氧化锌基成分、硅酸锌等。
作为发射红外线的物质,LiAlO2∶Fe,(ZN,CD)S∶Cu,YVO4∶Nd等是现有的,还可将它们混合在一起使用。
对红外线光学活跃的元素包括铁(Fe)和铒(Er),还可包括下列元素中的至少一个钪(Sc),镓(Ga),铝(Al),铟(In),钇(Y),铋(Bi),铈(Ce),钆(Gd),镥(Lu)和镧(La)。
作为在红外线照射下发光的无机荧光物质,可使用铕(Eu)、钕(Nd)、镱(Yb)、铥(Tm)、镨(Pr)和镝(Dy)这些稀土元素。或者可以使用氟化物或氧化物的无机成分,如包含上述稀土元素作为发光中心的磷酸盐、钼酸盐和钨酸盐。更具体地,可使用NdP5014、LiNdP4012、NaY0.69Yb0.3和Er0.01F4或它们的混合物。
例如,在含有非常少量铕和钐(Sm)的硫化钙(CaS)的发光物质中,铕吸收光并将电子传递给钐,从而在内部储存能量。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用红外线照射该物质,则储存在钐中的电子返回铕中,从而发出可见光。这种无机发光物质总是吸收四周的光并在内部储存能量。当用红外线照射时,激励无机发光物质,从而以可见光的形式释放所储存的能量。该物质有效地将红外线转化成可见光。
另外,可将无机成分粘合到在照射红外线时发出可见光的液体有机成分上,混合含有有机成分的树脂粉末,或者填加吸收规定波长红外线的无机物。
优选地,将约0.1-10重量百分比的识别物质填加到将旋转的聚合物中。如果合成织物纱染成浅色则可以填加约2-4重量百分比,如果染成深色则可以填加约4-10重量百分比。当将0.1-1重量百分比的识别物质填加到将旋转的聚合物中时,使用下面描述的报警或发光装置可容易地检测到规定波长的红外线。颗粒直径最好非常小。如果平均颗粒直径为2-3微米且约95%的颗粒直径为7微米或更小,则能够不破坏纱线地旋转。
可采用使用有机染料的浸染方法等以预定的颜色对含有识别物质有识别纱进行染色。另外,可在生产出其中纺织或编织有识别纱的带之后用有机染料对带进行染色。
在根据本发明生产的拉锁中,不能在正常状态下如在日光或荧光下辨别出识别纱,只能用规定的检测装置检测识别纱。因此在正常状态下,这种拉锁可以像没有识别纱的拉锁那样处理。
但是,可通过用可购买的红外激光器、红外线LED等以规定波长的红外线照射拉锁而很容易地检测出识别纱的存在。另外,可用使用红外线激光二极管的激励检测偶检测由于规定波长红外线的照射而从识别纱中发出的规定波长红外线,可通过听到在检测到发射规定波长红外线时蜂鸣的警报而辨别出识别纱的存在,或者用其灯在检测到发射规定波长红外线时相互切换的发光装置而从视觉上辨别出识别纱的存在。另外,可用CCD摄像机传感由于照射规定波长的红外线而从识别纱中发射的红外线,然后对其信号进行处理,从而检测出规定波长红外线的发射。照射到识别纱上的规定波长红外线与从识别纱发射出来的规定波长红外线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通过设定这些规定波长之间的关系而有效地防止仿造。
此外,可采用使用最近开发的红外线检测器的多种检测方法。采用这些方法,可例如通过下列措施增强反击假冒的效果,在具有红外线基础上的光学特性的识别纱的带上形成一图案等,使其检测方法复杂,以应付具有相似识别纱的模仿拉锁。另外,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使用对应于每种条件的检测器,也能够检测出识别纱。1拉链2拉锁带3拉锁元件列4芯部5耳部6上止动端部7拉锁头8下止动端部9识别纱10经纱11纬纱12链式组织织纱13钩编组织织纱14经纱置入纱15纬纱置入纱16拉锁元件17拉锁元件21表面拉锁22基本衣料23配合元件24钩25套26识别纱27经纱
28纬纱29配合元件纱30按扣31按钮元件32带34识别纱
权利要求
1.一种拉锁,如拉链(1),表面拉锁(21)和按扣(30),包括至少一个区别真实拉锁与假冒品的识别纱(9,26,34),上述识别纱(9,26,34)定位在构成上述拉锁(1,21,30)的带上不少于一个规定位置上,其特征在于,上述识别纱(9,26,34)含有可通过照射规定波长红外线而辨别的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锁,其特征在于,上述带是纺织带,其构成纱是大量经纱(10,27)和纬纱(11,28),上述识别纱是上述经纱(10,27)的一部分,上述识别纱(9,26,34)重复一个循环,交会并在一个或两个纬纱(11,28)上方运行,然后交会并在一个或两个纬纱(11,28)下方运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锁,其特征在于,上述带是编织带,其构成纱是多种经纱编织纱,上述识别纱(9,26,34)是沿链式针迹织纱(12)插入的经纱置入纱(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锁,其特征在于,上述带是编织带,其构成纱是多种经纱编织纱,上述识别纱(9,26,34)是链式针迹织纱(12)的一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锁,其特征在于,上述带是编织带,其构成纱是多种经纱编织纱,上述识别纱(9,26,34)是钩编组织织纱(13)的一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锁,其特征在于,上述规定位置靠近拉链(1)元件列(3)的腿部端,上述识别纱(9)是经纱(10)或经纱编织纱,并沿靠近上述腿部端的位置连续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锁,其特征在于,将上述识别纱(9,26,34)染成与带的其它构成纱相同的颜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锁,其特征在于,上述识别纱(26)是表面拉锁(21)的带的配合元件(23)一部分构成纱。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锁,其特征在于,上述识别纱(9,26,34)含有在红外线照射下发出不同于周围部件颜色的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锁,其特征在于,上述识别纱(9,26,34)含有当照射规定波长红外线时发出规定波长红外线的材料。
全文摘要
一种可区别真实拉锁与仿造品的拉锁。在拉锁(1,21,30)构成带上的规定位置设有识别纱(9,26,34),该识别纱(9,26,34)含有对于可见光照射和规定波长红外线照射有不同光学反应的物质。结果,可以不必损害人体健康地安全地完成真实和仿造拉锁之间的区分。
文档编号A44B19/56GK1419869SQ02151400
公开日2003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01年11月21日
发明者井上辉男, 草山昌洋, 奈杰尔·贝里, 寺嶋秀树 申请人:Ykk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