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拉锁的袋子及其开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0429阅读:5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拉锁的袋子及其开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拉锁的袋子及其开闭器,特别是涉及带有由设置在开口部、可相互嵌合的凹凸部所构成的拉锁的袋子及其开闭器。
以往,由塑料片材制成的袋子,有

图18所示的各种带拉锁的袋子。图18a所示的袋子1,在其外片材2和内片材3的顶端设有由可相互嵌合的凹部4a和凸部4b构成的拉锁4,被称作上拉锁。该上拉锁通过图19a所示的开闭器(滑块)900实现开闭。而图18b所示的袋子1,是在其片材2、3的顶部内侧上分别一体地形成有凹部4a和凸部4b而构成拉锁4。图18c所示的袋子1,是在其片材2、3的顶部内侧上分别固定有凹部4a和凸部4b而构成拉锁4。图18b、18c和18d所示的袋子1,在片材2、3的顶端部具有比拉锁4更向上方延伸的裙部2a、3a,便于使用者用手指捏着该裙部2a、3a将袋子1打开。
但是,在图18b、18c和18d所示的袋子1中,要将拉锁4关闭时,是将凹、凸部4a、4b对好后用手指从两侧推压(参照箭头A)并使手指沿凹、凸部4a、4b滑动。而打开时,要用手指捏着裙部2a、3a向两侧扩张,从而强制解除凹、凸部4a、4b的嵌合。这种袋子1的开闭操作很麻烦,因此人们希望有能够通过简单操作实现开闭的开闭器。
此外,近来出现了图18b、18c和18d所示的将裙部2a、3a从单点划线处裁去的袋子1。由于该袋子1的裙部2a、3a被裁去,故能够采用图19所示的开闭器900实现开闭,即所谓的模拟上拉锁。
用于该模拟上拉锁的开闭器900存在如下问题,当如图19b所示打开拉锁4并滑动到袋子1的端部时,大约有一半突出在端部之外,缺少稳定性。为解决这个问题,或者在袋子1的端部固定安装止挡器,或者以高频焊机将端部熔融而形成突出部以起到止挡开闭器900的作用。但是,止挡器的固定安装和局部熔融是以手工操作方式进行的,故操作工序增加,导致成本提高。并且,作为止挡而形成的突出部有可能伤及手,不能用于供儿童和妇女使用的衣类等袋子中。另外,该开闭器900易于向图19a中箭头a所示方向滚动,缺少稳定性。
另外,作为上述模拟上拉锁,即使如图18b、18d所示地将裙部2a、3a沿单点划线裁去,也会留有若干裙部2a’、3a’,该残留的裙部2a’、3a’与开闭器900的顶部相摩擦而变形为“海带状”。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通过简单操作开闭带拉锁的袋子,并能够简单地装到成品袋子上去的开闭器。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是提供能够立即判知是否被拆封,最适于供收件人亲启的带拉锁的袋子。
此外,本发明的其它目的是提供具备开闭器且具有可靠的密闭性的带拉锁的袋子。
此外,本发明的其它目的是提供安装在模拟上拉锁式拉锁上时稳定性良好,即使在拉锁打开时也不需要止挡,且不会自袋子的端部突出的开闭器。
此外,本发明的其它目的是提供裁去模拟上拉锁的裙部后所残留的部分不会产生难看变形的开闭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带拉锁的袋子为,在设置于袋子主体的开口部的一对裙部的内表面上设有由可相互嵌合的凹部和凸部构成的拉锁的带拉锁的袋子,具备由中脚片、位于该中脚片的两侧,其顶部与中脚片相连结的一对侧脚片、以及位于中脚片与各侧脚片之间、供裙部插穿的槽部所构成的开闭器。该开闭器通过将中脚片插入上述拉锁的凹部与凸部之间、侧脚片经上述裙部以压触在凹部和凸部上的状态安装在上述开口部上,并可沿拉锁滑动而实现拉锁的开闭。
在上述结构中,当将开闭器向一个方向滑动时,中脚片进入拉锁的凹部和凸部中而将二者强行分离,使袋子主体的开口部打开。而当将开闭器向另一个方向滑动时,一对侧脚片从外侧推压凹部和凸部使其嵌合,将袋子主体的开口部关闭。这样,按照本发明,对于具有裙部的带拉锁的袋子,能够通过滑动开闭器这样简单的操作实现开闭。
此外,本发明中,也可以在开闭器的中脚片的拉开侧部分上设置切断部。若预先将袋子的裙部熔接或粘贴封口胶条,则当开闭器开始移动时,切断部将把熔接部或封条切开。因此,这样的袋子若作为收件人亲启的封口袋,可立即判知是未开封还是已被他人开封。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带拉锁的袋子,若将上述开闭器装在拉锁的基材上,使袋子主体的外片材和内片材延伸至开闭器的上方,则可通过将该延伸部分熔接而做成完全密闭型的袋子。此时,对于拉锁的基材只要将其下边部同外片材和内片材熔接即可。
此外,本发明中,开闭器的中脚片的下部最好形成有突出部。该突出部与模拟上拉锁方式的拉锁已嵌合的凹部和凸部的下表面接触,以保证开闭器安装在拉锁上的稳定性,防止其滚动。另外,当拉开拉锁、开闭器滑动到袋子的端部时,该突出部与袋子的端部相接触,以阻止其进一步移动,即使不设置止挡也能够避免半个开闭器突出在袋子端部之外。因此,能够省去以往安装止挡或用焊机熔融以形成止挡部的操作。
此外,本开闭器最好在中脚片上形成有扩胀部,通过使该扩胀部或上述突出部与拉锁的下表面相接触,能够防止从拉锁上脱落。并且,通过将中脚片插入拉锁的凹部和凸部之间,可以在已制成袋子的拉锁上进行后安装,可获得最适于在以熔断方式大批量生产的袋子上使用的开闭器。
另外,最好在开闭器的上述中脚片与侧脚片的连结部上形成有与拉锁的顶面相对向的突起。当开闭器的顶部形成有突起时,该突起将起到衬垫的作用,能够防止裙部被裁去后的残留部分与顶部相磨擦而变形。并且,由于摩擦面变小,可提高开闭器的滑动性。
图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带拉锁的袋子,图1a是立体图,图1b是拉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第1实施形式的开闭器,图2a是主视图,图2b是从关闭侧所视的侧视图,图2c是从打开侧所视的侧视图,图2d是仰视图,图2e是表示中脚片的主视图,图2f是中脚片的剖视图。
图3表示上述开闭器安装在袋子上的状态,图3a是从关闭侧所视的侧视图,图3b是从打开侧所视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开闭器的第2实施形式的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开闭器的第3实施形式的侧视图,图5a是从关闭侧所视的侧视图,图5b是图5a的Ⅴb-Ⅴb剖视图,图5c是中脚片的主视图,图5d是侧脚片的主视图。
图6是对袋子制作工序中自动安装上述开闭器时的情况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图7是设有临时固定手段的带拉锁的袋子,图7a是立体图,图7b是拉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8是开闭器其它临时固定手段的例子的主视图。
图9是设有切断部的开闭器,图9a是仰视图,图9b是中脚片的主视图,图9c是图9b的Ⅸc-Ⅸc的端面图。
图10是封口型带拉锁的袋子,图10a是主视图,图10b是图10a的Ⅹb-Ⅹb剖视图。
图11是封口/密闭型带拉锁的袋子的主视图。
图12是密闭型带拉锁的袋子的剖视图。
图13表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形式的开闭器,图13a是从打开侧所视的侧视图,图13b是从关闭侧所视的侧视图,图13c是图13a的ⅩⅢc-ⅩⅢc剖视图,图13d是图13a的ⅩⅢd-ⅩⅢd的剖视图。
图14是上述开闭器的主视图。
图15是上述开闭器的中脚片的局部剖视图。
图16是上述开闭器的仰视图。
图17表示上述开闭器安装在袋子上的状态,图17a是从打开侧所视的侧视图,图17b是从关闭侧所视的侧视图。
图18是带拉锁的袋子的剖视图,图18a是上拉锁袋子,图18b、图18c是带裙部袋子,图18d是模拟上拉锁袋子。
图19是安装有现有开闭器的带拉锁的袋子,图19a是立体图,图19b是主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带拉锁的袋子的实施形式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式,为安装有开闭器10A的带拉锁的袋子1。该袋子是将塑料片材以熔断或熔接切断方式制成的公知的袋子。
开闭器10A是由树脂材料经注射而一体成型的,第1实施形式如图2所示,由中脚片11及位于其两侧的一对侧脚片21构成。中脚片11与侧脚片21二者在上部相连结,形成有裙部2a、3a能够插穿的槽部29。
中脚片11在其中段部位的两面上形成有槽部12,拉锁4的凹部4a与凸部4b可分别嵌入该槽部12中。并且,槽部12的上下缘部形成有扩胀部13、14,且在拉锁4的打开方向(参照图2e)上具有缺口15。
一对侧脚片21做成从两侧夹住中脚片11的形式,与上述缺口15相对向的部分处形成有扩胀部22。
如上构成的开闭器10A,利用其自身的挠性,对于拉锁4处于打开状态的袋子1,将中脚片11插入裙部2a、3a之间,通过使扩胀部14强行跨过凹部4a和凸部4b(参照图3a、图3b)而进行安装。此时,如图3a所示,嵌入缺口15中的凹部4a与凸部4b受扩胀部22的推压而在缺口15内相互嵌合。而如图3b所示,嵌入槽部12的凹部4a与凸部4b被中脚片11分开,并位于与侧脚片21之间的空间中。裙部2a、3a位于槽部29中。
这样,安装在袋子1上的开闭器10A,凹部4a与凸部4b嵌入槽部12和缺口15中,并且由于从两侧受到侧脚片21的夹持,不会向上方脱离。当然,若用手指将侧脚片21向外扩张而使之产生弹性变形,则能够将开闭器10A从袋子1上取下。但是,只要不使之产生上述变形而只是将开闭器10A向上方拉,则不会脱落。
上述开闭器10A的开闭动作如下所述。
当将开闭器10A向形成有槽部12的方向(参照图2e)滑动时,凹部4a和凸部4b受扩胀部22的推压而进入缺口15中并相互嵌合。由此将拉锁4关闭。而当将开闭器10A向反方向滑动时,凹部4a和凸部4b被中脚片11即槽部12底部的分隔部12a(参照图2e)强制分离。即将拉锁4打开。
此外,为了更好地发挥上述开闭器10A的功能,采用了下述结构。
在侧脚片21的外表面上形成有稍稍凹陷的三角形的标识23(参照图2a)。该标识23表示当将开闭器10A向其顶角方向滑动时拉锁4将闭锁。当然,也可以用印刷等方法添加这种标识。
中脚片11和侧脚片21的下端做成顶端变细的形状,所有的角部均使其圆滑。这是为了使开闭器10A易于安装在袋子1上,并使滑动平稳。由于同样的理由,扩胀部14做成向下方变窄。
槽部12的上下缘部处形成的扩胀部13、14,可以至少有某一方形成于侧脚片21的内表面而不是中脚片11的内表面上。图4示出以形成于侧脚片21内表面上的扩胀部13’代替扩胀部13的第2实施形式的开闭器10B。
图5是第3实施形式的开闭器10C,基本结构与上述第1、第2实施形式相同,对相同的部件、部分赋予相同的编号。
该开闭器10C省略了上述第1实施形式的扩胀部13、14、22及槽部12。即中脚片11上形成有分隔拉锁4的凹部4a和凸部4b的分隔部12a和在拉锁打开方向上与该分隔部12a相连续的缺口15。一对侧脚片21上形成有与缺口15相对向的推压部24和与分隔部12a相对向的开放部(缺口)25。
作为这种开闭器10C,缺口15中嵌入的凹部4a和凸部4b受推压部24的推压而在缺口15内相互嵌合。而凹部4a和凸部4b由中脚片11的分隔部12a分离。开放部25是为了在凹部4a和凸部4b分离之后将它们迅速向后方送出而设置的,并非一定是缺口,做成凹部也可以。
上述3种开闭器10A、10B和10C是以能够安装在成品袋子上使用为前提而设计的。此外,第1、第2实施形式的开闭器10A、10B,也能够在制袋过程中自动安装在袋子上而制成带开闭器的袋子,以实现商品化。
图6是在制袋过程中将开闭器10A自动安装到袋子上去的加工模式。开闭器10A重叠收容于立式料斗30中,通过杆31向箭头C方向前进而被从最下层一个一个推出。袋子是以现有的公知方法(例如熔断方法)制成,幅面较宽的片材1’在前道工序对折并熔接拉锁4,被送向料斗30附近(安装台X1)。在该安装台X1上,片材1’的拉锁被分离器32打开,装上开闭器10A。该片材1’在下一工序的熔断台X2上分离成一个袋子,而杆31与该分离加工的加工间隔同步地前进,将开闭器10A装到拉锁4上。
下面,对上述开闭器10A处于关闭位置时的临时固定进行说明。
如前所述,可通过简单地滑动开闭器10A而实现拉锁的开闭。但是,若从关闭位置简单地进行滑动,会出现袋子1在不可预料的场合张开的不良现象。为此,如图7所示,在开口部7上,拉锁4的正下方形成有将袋子1的内外片材熔接的部分5。
该袋子1如图7所示,是将画有斜线的三个部分熔接,进而将编号5所示的部分也进行熔接。当开闭器10A将拉锁4完全关闭后,开闭器10A的中脚片11的下部通过该熔接部分5受到内外片材的压触,该压触力起到阻碍开闭器10A向“开”的方向滑动的阻力作用,将开闭器10A临时固定在关闭位置上。该临时固定力并不很大,只要用手指捏住开闭器10A向“开”的方向滑动,中脚片11便很容易脱离熔接部分5。
作为提供滑动阻力的手段,除上述熔接部分5之外还可以想到各种各样的形式。例如,也可以如图8中的编号6所示,定点地将内外片材熔接。
另外,开闭器也可以如图9所示,在中脚片11的打开侧设置切断部16。图9中,图9a相当于图2d,图9b相当于图2e,图9c是图9b的Ⅸc-Ⅸc剖面图,图9所示的开闭器10A’与图2的开闭器10A在细节上形状有一些不同,但除了设有切断部16这一点之外基本相同。
该开闭器10A’作为图10或图11所示的实施形式而加以使用。即,图10的袋子1上粘贴有骑封在裙部2a、3a上的封口用密封条8。当将开闭器10A’向图10a的右方滑动而打开拉锁4时,上述切断部16将切断密封条8的中间部位(图10b的箭头C所示部分)。由于开闭器10A’的切断部16夹在侧脚片21之间,故不会伤及使用者,很安全。
这样,可以立即判知图10所示的袋子1是否已经开封,因此适于用作供收件人亲启的信封。若要将内容物装进该袋子1中,只要将袋子1的下边部1a做成开口,将内容物装进之后将下边部1a进行熔接等即可。另外,封口密封条8也可以是透明胶带。
图11表示使用封口用密封条9而做成密闭型袋子1的实施形式。
此时,使封口用密封条9在裙部2a、3a的内外部与二片密封材料接触而将斜线所示的整个周边部分熔接。二片密封材料在边部9b、9c处相互熔接,在边部9a、9d、9e处与袋子1的内外片材熔接。在边部9a箭头D所示的部位上形成有刻痕,在开封时,首先从该刻痕将边部9b割开,使开闭器10A’露出。之后,当滑动开闭器10A’打开拉锁4时,上述切断部16将封口用密封条9的边部9c切断。如上所述,图11所示的袋子1不仅具有封口功能,而且具有密闭功能。
此外,图10、图11所示的封口型带拉锁的袋子可以采用各种形式。
例如,对于图10的袋子1,可以将裙部2a、3a熔接以替代密封条8或透明胶带,以切断部16将该熔接部分切断。而对于图11所示的袋子1,若将裙部2a、3a熔接,则只在覆盖开闭器10A’的部分设置封口用密封条9即可。并且,也可以在这种袋子上设置将开闭器10A’临时固定在关闭位置上的熔接部分5、6。
下面,对现今一个实施形式的密闭型带拉锁的袋子100进行说明。该袋子100如图12所示,拉锁4仅以基材4c的下边部Y1熔接在袋子100的外片材2和内片材3上,上述开闭器10A安装在拉锁4的基材4c上。外片材2和内片材3沿开闭器10A的外侧延伸至上方而成为开口部7。
该袋子100在放入内容物之后,用开闭器10A将拉锁4关闭,并且将片材2、3的上边部Y2在全长上进行熔接。这种带拉锁的袋子,即使安装有开闭器10A,由于其外侧的上边部Y2已经熔接,故能够将袋子内部可靠地加以密闭,最适于收容食品并清洁卫生地进行保管。使用者用剪子剪去上边部Y2即可开封。或者,最好将片材2、3的下边部(熔接部)Y1的正上方部分进行可向一个方向切断的半切断处理等,以便能够将上边部Y2撕去,这样,能够简单地用手开封。开封之后,便可以作为上面所说明的具有开闭器10A的带拉锁的袋子加以使用。
此外,作为密闭型的带拉锁的袋子,也可以是已经将图12所示的上边部Y2熔接好的袋子。这种袋子,袋子主体的下边部(图12中未示出)不预先进行熔接而作为物品收容用的开口。使用者可以从下边部的开口将物品放入后将该开口封死。
图13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开闭器的又一个现今的实施形式。该开闭器310是由树脂材料经注射一体成形,由中脚片311及位于其两侧的一对侧脚片321、321构成。中脚片311和侧脚片321、321在上部相连结。
而采用开闭器310的带拉锁的袋子本身的结构与图18d所示的模拟上拉锁的带拉锁的袋子1同样,在外片材2和内片材3的上缘开口部的内侧设有由凹部4a和凸部4b构成的拉锁4。
更具体而言,开闭器310的结构是,中脚片311上形成有将拉锁4的凹部4a和凸部4b分隔的壁部312、作为凹部4a和凸部4b嵌合空间的缺口部313、以及位于分隔壁部312下部的扩胀部314、314(参照图15)。侧脚片321、321上分别形成有与分隔壁部312相对向的凹部322和与缺口部313相对向的推压部323。并且,中脚片311在其下部形成有自扩胀部314、314向缺口部313的下方延伸的突出部315。
具有上述结构的开闭器310利用其自身的挠性,对于拉锁4已打开的袋子1,是通过将中脚片311插入凹部4a和凸部4b之间、侧脚片321、321位于外片材2和内片材3的外侧而安装在袋子1的上缘部(参照图17)。此时,如图17a所示,被分隔壁部312分隔的凹部4a和凸部4b相分离。另外,如图17b所示,位于缺口部313中的凹部4a和凸部4b被推压部323、323向内侧推压而在缺口部313内相互嵌合。而扩胀部314、314与突出部315位于拉锁4的下侧。
这样安装在袋子1上缘部的开闭器310,由于扩胀部314、314和突出部315与拉锁4的下表面接触,因而不会脱出,并且不会发生图19a中箭头a所示的滚动。
通过上述开闭器310实现拉锁4开闭的动作如下所述。
当将开闭器310向图13d、图15所示箭头“闭”方向滑动时,凹部4a和凸部4b被推压部323、323向内侧推压而进入缺口部313内并相互嵌合。由此将拉锁4关闭(参照图17b)。而当将开闭器310向反方向(箭头“开”方向)滑动时,凹部4a和凸部4b被分隔壁部312强制分开。即,将拉锁4打开(参照图17a)。在打开时,虽然开闭器310位于袋子1的端部,但由于中脚片311的突出部315的前端与袋子端部接触,故开闭器310不会象图19b所示的开闭器900那样从袋子1的端部突出来。
另外,开闭器310在连结中脚片311与侧脚片321、321的顶部上形成有突起316、317。该突起316、317对置在拉锁4的上表面上(参照图17),起到防止开闭器310的顶部与片材2、3切断后的残留部分2a’、3a’接触的衬垫的作用。因此,切断后的残留部分2a’、3a’不会变形成“海带状”。
另外,上述开闭器310通过将中脚片311插入拉锁4的凹部4a和凸部4b之间,可容易地后装在制成的袋子1上。可进行后安装意味着开闭器310也能够安装到大批量生产的熔断方式制作的袋子上,可扩大开闭器310的使用范围。并且,一旦将该开闭器310装上,扩胀部314、314和突出部315即与拉锁4的下表面接触,不会从拉锁4上脱落。
本发明所涉及的带拉锁的袋子及其开闭器并不受上述实施形式的限定,在其主要宗旨的范围内可以作种种改变。
特别是,开闭器的侧脚片的张开角度和槽部的形状、扩胀部的形状,只要是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可以作任意的改变。另外,袋子也可以是象手提包那样大型的袋子。
再有,开闭器不一定是一体成形品,也可以是分为若干个零件(侧脚片、中脚片)、在安装到袋子上时再组装成一个开闭器的结构。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拉锁的袋子的开闭器,包括由可相互嵌合的凹部和凸部构成的拉锁,该拉锁设置在开口部的一对裙部的内表面上,其特征是由中脚片和位于该中脚片两侧的一对侧脚片构成,在上述中脚片的中段部位两面上形成有可分别嵌入上述拉锁的凹部和凸部的槽部,同时在该槽部的上下缘部形成有扩胀部,并且在槽部的拉锁打开方向上具备缺口,上述一对侧脚片上形成有与上述缺口相对置的扩胀部,并且,上述中脚片与一对侧脚片在上部相连结,且具有上述裙部可插穿的槽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拉锁的袋子的开闭器,其特征是,位于上述槽部上下缘部的扩胀部中至少有一方形成于上述侧脚片的内表面上。
3.一种带拉锁的袋子的开闭器,包括由可相互嵌合的一对凹部和凸部构成的拉锁,该拉锁设置在上缘开口部的内侧,其特征是由中脚片和位于该中脚片的两侧、上部与中脚片相连结的一对侧脚片构成,上述中脚片上形成有壁部,缺口部和扩胀部,该壁部将上述拉锁的凹部与凸部分隔开,该缺口部作为供凹部与凸部相嵌合的空间,扩胀部位于上述分隔壁部的下部,上述侧脚片上形成有与上述分隔壁部相对置的凹部和与上述缺口部相对置的推压部,并且,上述中脚片的下部上形成有自上述扩胀部向上述缺口部下方延伸的突出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拉锁的袋子的开闭器,其特征是,上述中脚片与侧脚片的连结部上形成有与拉锁的上表面相对置的突起。
5.一种带拉锁的袋子,包括由可相互嵌合的凹部和凸部构成的拉锁,该拉锁设置在袋子主体开口部的一对裙部的内表面上,其特征是具有下述结构的开闭器,该开闭器由中脚片,位于该中脚片两侧、上部与中脚片相连结的一对侧脚片,以及位于中脚片与各侧脚片之间、可插穿裙部的槽部所构成;中脚片插入上述拉锁的凹部和凸部之间,同时侧脚片通过上述裙部压接在上述拉锁的凹部与凸部上的状态下安装在上述开口部上,通过沿拉锁滑动而实现拉锁的开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拉锁的袋子,其特征是上述开闭器在中脚片的打开侧有切断部。
7.一种带拉锁的袋子,其特征是具有袋子主体,拉锁和开闭器,该袋子主体由外片材和内片材构成的,上边为开口部,该拉锁在各基材上形成有可相互嵌合的凹部和凸部,各基材的下边部熔接在上述外片材和内片材的开口部附近,该开闭器由中脚片,位于该中脚片两侧、上部与中脚片相连结的一对侧脚片构成,中脚片插入上述拉锁的凹部和凸部之间,同时侧脚片在上述外片材和内片材的内侧经上述基材与凹部和凸部紧密接触的状态下安装在上述拉锁上,通过沿拉锁滑动而实现拉锁的开闭,上述外片材与内片材在上述开闭器的上方延伸至能够相互熔接的位置上。
全文摘要
由中脚片及位于其两侧的一对侧脚片构成的开闭器以及具有该开闭器的带拉锁的袋子。拉锁由形成于裙部的可相互嵌合的凹部和凸部构成,通过中脚片打开,通过侧脚片关闭。另外,开闭器也可以设置切断部。用该切断部将设在袋子上的封口部分切断。
文档编号A44B19/26GK1238158SQ99103979
公开日1999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1999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1998年3月13日
发明者石崎昭 申请人:石崎资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