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称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7302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不对称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不同的拼花和颜色的制作的鞋。
背景技术
传统的鞋要求左右对称,事实上,每个人的左右脚都不一样,这样难免一只脚合适,另一只脚不合适,并且鞋面的缝合纹相对称,一但两只鞋稍有不同,就明显的显示出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不对称鞋,可以制成不同的连接缝,使其花色和适脚程度有所提高。
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不对称鞋,其组成包括鞋底,与所述的鞋底相连的鞋面,所述的左鞋面上具有条形或楔形或叶形拼接缝,所述的右鞋面上具有楔形或叶形或条形拼接缝,并且其拼接缝在与所述的左鞋面不对称的位置。
上述的不对称鞋,所述的左鞋面或者右鞋面的拼花接缝采用前压后的方式、或者所述的左鞋面或者右鞋面的拼花采用对接的方式、或者所述的左鞋面或者右鞋面拼花的接缝采用后压前的方式。
上述的不对称鞋,所述的鞋面所采用的拼接面料颜色相异。
上述的不对称鞋,所述的右鞋跟的下部面积小于上部面积,所述的左鞋跟中间的面积小于两端的面积,或者两鞋相反。
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1.本产品的两只鞋的鞋面可以制成不对称拼接缝的图案,可以制成不同肥瘦、不同高矮、不同大小的一双鞋,但是在使用中几乎发现不了。
2.本产品也可以制成尺寸对称的鞋,但是由于本产品中具有不对称的拼接缝,所以可以根据皮子的不同颜色拚制成颜色、及其位置不对称的鞋,突破传统的两只鞋面花形颜色拼缝相对称的格局,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3.同样,根据受力的不同,本产品可以制成各种不对称的鞋跟,满足女士的特殊要求。
4.可以制成前压后、后压前和对接的形式,可以适应普通场合和高档场合的不同需要。


附图1、附图2分别是一双鞋中两只鞋不同位置拼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附图4分别是另一双鞋中两只鞋不同位置拼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附图6分别是另一双鞋中两只鞋不同位置拼花的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7、附图8分别是另一双鞋中两只鞋不同位置拼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9、附图10分别是一双鞋中两只鞋不同鞋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1、附图12分别是一双鞋中两只鞋不同造型的位置拼花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
鞋底1,与所述的鞋底相连的鞋面2,所述的左鞋面上具有条形3或楔形4或叶形5拼接缝,所述的右鞋面上具有楔形4或叶形5或条形3拼接缝,并且其拼接缝在与所述的左鞋面不对称的位置。因此可以掩盖鞋的尺寸的不同,使其更适合于使用者。参见附图1-8和11-12。
实施例2上述的不对称鞋,所述的左鞋面或者右鞋面的拼花接缝采用前压后的方式即前面的鞋面构件压在后面的鞋面构件上缝制,这种鞋比较适合用于较随便的场合。
或者所述的左鞋面或者右鞋面的拼花采用对接的方式,特点是联接面比较平滑,特别适合不同色彩面料的场合。
或者所述的左鞋面或者右鞋面拼花的接缝采用后压前的方式,这种方式的鞋一般不适合在容易有刮起物的场合使用,一般应用与比较干净、文明的场合。
实施例3
上述的不对称鞋,可以是鞋面不对称的,也可以是鞋跟不对称的,比如所述的左鞋跟的下部面积小于上部面积,所述的右鞋跟中间的面积小于两端的面积,或者相反。
实施例4实施例1所述的不对称鞋,所述的鞋面所采用的拼接面料可以根据其艺术形式变化,可以采用不同颜色的面料,比如皮鞋,如果没有这种不对称的接缝,受染色工艺的限制就不会有这种不对称花色鞋。
权利要求1.一种不对称鞋,其组成包括鞋底,与所述的鞋底相连的鞋面,其特征是所述的左鞋面上具有条形或楔形或叶形拼接缝,所述的右鞋面上具有楔形或叶形或条形拼接缝,并且其拼接缝在与所述的左鞋面不对称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对称鞋,其特征是所述的左鞋面或者右鞋面的拼花接缝采用前压后的方式、或者所述的左鞋面或者右鞋面的拼花采用对接的方式、或者所述的左鞋面或者右鞋面拼花的接缝采用后压前的方式。
3.根据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对称鞋,其特征是所述的鞋面所采用的拼接面料颜色相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对称鞋,其特征是所述的右鞋跟的下部面积小于上部面积,所述的左鞋跟中间的面积小于两端的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不对称鞋,其特征是所述的右鞋跟的下部面积小于上部面积,所述的左鞋跟中间的面积小于两端的面积。
专利摘要不对称鞋,一种采用不同的拼花和颜色的制作的鞋。传统的鞋要求左右对称,事实上,每个人的左右脚都不一样,这样难免一只脚合适,另一只脚不合适,并且鞋面的缝合纹相对称,一但两只鞋稍有不同,就明显的显示出来。本产品的组成包括鞋底1,与所述的鞋底相连的鞋面2,所述的左鞋面上具有条形3或楔形4或叶形5拼接缝,所述的右鞋面上具有楔形4或叶形5或条形3拼接缝,并且其拼接缝在与所述的左鞋面不对称的位置。因此可以掩盖鞋的尺寸的不同,使其更适合于使用者。本产品用于普通的鞋的花色、花样翻新。
文档编号A43B3/00GK2680058SQ022117
公开日2005年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2年5月1日 优先权日2002年5月1日
发明者刘宝忠 申请人:刘宝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