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开收伞的伞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7101阅读:1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开收伞的伞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伞具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自动开收伞的伞头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伞头座内嵌有伞头下内座和伞头上内座,伞头下内座与伞头座固定连接,伞头上内座设置于伞头下内座的上方,并由其上的钩齿钩持于伞头下内座的凸缘,伞头上内座还设有一导槽与按钮配合,按钮一端穿设于伞头座的通孔及伞头上内座的导槽,且有一弹簧支撑,按钮的中部设有通孔及一导槽,按钮之导槽设置有一滑块,滑块内侧有一凸柱,滑块的下端有一弹簧支撑,弹簧的另一端支撑于伞头下内座的平台,滑块的上端设有一防护滑块,防护滑块活动套接于中棒的内管体上,防护滑块为一圆环体,其下端的一侧设有“Π”形抵止部,抵止部与滑块上端的“Ш”形部配合,按钮上还凸设有一勾齿与中棒外管体下端的扣孔扣合,该勾齿固连于一勾片上,勾片设置于按钮的勾片槽内,中棒的内管体下端穿过伞头上内座、防护滑块及按钮后固连于伞头下内座,中棒之内管体内嵌设一控制管,控制管上也嵌设有一勾块,勾块通过销轴与控制管销轴连接,勾块中段的一侧设有按压部,另一侧有一弹片支撑,而勾块上端的勾齿与伞具拉绳一端的子弹头扣合。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由按钮上的勾齿扣合伞中棒外管体下端的扣孔即可达到收伞的效果,因而下巢体不需要嵌入伞头内,伞头可设计为更适合人手握持的体积,增强手感,便于使用及携带。
附图
3为控制管、勾块及弹片的立体图;附图4为图3的组合图;附图5为图3组合的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开伞时,按下按钮2使其上的勾齿24脱离伞中棒3之外管体下端的扣孔31,这时,中棒3内受压弹簧01张开而推动空心棒及上巢体02移动,中棒3各段管体往外伸长,伞具拉绳一端的子弹头9与勾块33扣合连接,拉绳的另一端通过滑轮将下巢体03往上拉动,下巢体03上移时带动内支骨041展开,并克服内支骨041与中主骨042之间的弹性件之弹力,伞骨展开;中棒3之外管体退出伞头座1后,滑块6在其下端的弹簧7的作用下沿按钮2之导槽23上移至使滑块6的凸柱61对接于勾块33之按压部332,防护滑块8也随着上移。当使用者再次按下按钮2时,滑块6内侧的凸柱61压下勾块33使其上端的勾齿331与子弹头9解扣,这时,伞具拉绳松弛,连接内支骨041及中主骨042之间的弹性件收缩而使得中主骨042及内支骨041收合,内支骨041收合的同时,推动下巢体03下滑一距离,且外主骨在联动效应下也相继收合,即伞骨得以收合,完成自动收伞。随后,用手下拉下巢体03使中棒3的外管体下端嵌入伞头座1内,同时外管体下端还压下防护滑块8,使得防护滑块8的抵止部81压下滑块6,滑块6在按钮2的导槽23内下滑并压缩其下端的弹簧7,中棒3外管体下端的扣孔31与按钮2上的勾齿24扣合,伞具收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其中一种多折伞具的实施例,而对于其它多折伞具,本实用新型均可适用。
权利要求1.自动开收伞的伞头结构,包括有伞头座(1)、按钮(2)及中棒(3),伞头座(1)中空,且在一侧设有与按钮(2)配合的通孔(11),中棒(3)由多段管体构成,外管体的上端与伞具上巢固连,而其下端设有扣孔(31),其特征在于伞头座(1)内嵌有伞头下内座(4)和伞头上内座(5),伞头下内座(4)与伞头座(1)固定连接,伞头上内座(5)设置于伞头下内座(4)的上方,并由其上的钩齿(51)钩持于伞头下内座(4)的凸缘(41),伞头上内座(5)还设有一导槽(52)与按钮(2)配合,按钮(2)一端穿设于伞头座(1)的通孔(11)及伞头上内座(5)的导槽(52),且有一弹簧(21)支撑,按钮(2)的中部设有通孔(22)及一导槽(23),按钮(2)之导槽(23)设置有一滑块(6),滑块(6)内侧有一凸柱(61),滑块(6)的下端有一弹簧(7)支撑,弹簧(7)的另一端支撑于伞头下内座(4)的平台(42),滑块(6)的上端设有一防护滑块(8),防护滑块(8)活动套接于中棒(3)的内管体上,按钮(2)上还凸设有一勾齿(24),勾齿(24)与中棒(3)外管体下端的扣孔(31)扣合,中棒(3)的内管体下端穿过伞头上内座(5)、防护滑块(8)及按钮(2)后固连于伞头下内座(4),中棒(3)之内管体内嵌设一控制管(32),控制管(32)上也嵌设有一勾块(33),勾块(33)一侧有一弹片(34)支撑,而勾块(33)上端的勾齿(331)与伞具拉绳一端的子弹头(9)扣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开收伞的伞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滑块(8)为一圆环体,其下端的一侧设有“Π”形抵止部(81),抵止部(81)与滑块(6)上端的“Ш”形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开收伞的伞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勾块(33)通过销轴(35)与控制管(32)销轴连接,勾块(33)中段的一侧设有按压部(3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开收伞的伞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按钮(2)上的勾齿(24)固连于一勾片(25)上,勾片(25)设置于按钮(2)之勾片槽(26)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伞具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自动开收伞的伞头结构。其伞头座中空,且在一侧设有与按钮配合的通孔,中棒由多段管体构成,外管体下端设有扣孔,伞头座内嵌有伞头下内座和伞头上内座,伞头上内座上设有一导槽与按钮配合,按钮一端穿设于伞头座的通孔及伞头上内座的导槽,按钮的中部设有一导槽,按钮之导槽设置有一滑块,滑块内侧有一凸柱,滑块的下端有一弹簧支撑,滑块的上端设有一防护滑块,防护滑块活动套接于中棒的内管体上,按钮上还设有一勾齿,勾齿与中棒外管体下端的扣孔扣合,中棒的内管体下端固连于伞头下内座。本实用新型伞头体积小,便于使用者更好使用,且结构简单、携带更方便。
文档编号A45B25/14GK2553665SQ02227748

公开日2003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02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02年5月24日
发明者颜秋展, 周富义 申请人:东莞清溪松岗又福伞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