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多功能送饭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071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多功能送饭煲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送饭煲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领域现有的送饭煲结构,通常是在筒体上端通过筒体端面来放置一个菜盒,或者是将菜盒换作盛汤的汤盒。整体筒体结构仍然是采用暖壶内胆式方式来进行保温,在筒体的底部或者侧面有的还设置有磁块,以达到对食物起磁化保健的作用。但这种结构存在如下缺陷首先是筒体容量从纵深上无法加以充分利用,否则就只能做得短小一点,因为整个筒体的下部分都是用来盛饭,或者是用来盛汤,二者取其一,而送饭往往只是满足一个人的需要,用不着太多的饭,或者太多的汤,如果筒体空间大,也只能是浪费,而筒体空间做小,则无法满足现今的生活饮食方式和营养保健要求,现在人们食用的菜食品种众多,送饭盒太小,就不能满足多样性需要,因此,需要饭、汤、菜分别盛放。第二,如今的菜食,晕素各异,辛辣清淡、口感不一,如果混装,则造成串味,影响菜的味道,仅用一个容器来装几种不同的菜品,势必造成不方便的结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充分利用饭盒筒体空间,使饭、菜、汤能分别在筒体内放置,菜又能在菜盒来得到分装的便携式多功能送饭煲。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在送饭煲的筒体内设置有汤盒、菜盒、筒体底层作为饭盒;汤盒与菜盒通过筒体内壁设有的凸筋来进行放置;在菜盒内设置有分格装置。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阐时本实用新型内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菜盒分格装置中心分格结构示意图3为菜盒分格装置中心圆分格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送饭煲结构通常采用的是外层为塑料壳,内层为暖壶式瓶内胆结构。这里所称的筒体1是指的内层结构,盒盖2既可是含内胆的结构,也可以是不含内胆的结构,提把3是连接在筒体外壳上的,筒体1内壁的凸筋7,是在制作筒体内胆结构时通过模具制作来实现的,其目的是支撑住菜盒5和汤盒4。由于菜盒5和汤盒4外型采用相同结构和形状,因此,在筒体内壁的放置顺序是可以变化的,放置在底层的盒体被凸筋7支撑住,而放置在上层的盒体又被底层的盒体端面支撑住。在菜盒5内,设置有分格装置6,该分格装置的分格结构可为多种方式、分两格、三格、四格均可,主要看盒腔容量大小、分格结构可采取中心分格式,如图2,也可采用中心圆分格式如图3,以满足不同的需要,在筒体1的底部还可设置磁块8,以形成磁化作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明显具有便携提带,功能多种,充分利用筒体空间和分格式盛菜的优点。
权利要求1.便携式多功能送饭煲,由筒体(1)、盒盖(2)、提把(3)组成,其特征是在筒体(1)内设置有汤盒(4)、菜盒(5),菜盒(5)内设置有分格装置(6),汤盒(4)与菜盒(5)通过筒体(1)内壁设有的凸筋(7)来放置。
专利摘要便携式多功能送饭煲,通过在筒体内壁设置凸筋(7),能将多层菜盒(5)、汤盒(4)置于筒内,而且在菜盒(5)内设置有分格装置,使菜能进行分装,从而使本实用新型能充分利用筒体(1)空间。满足人们现今饮食保养保健多样性的需要。
文档编号A45C11/20GK2620500SQ03234569
公开日2004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23日
发明者杨林 申请人:杨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