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柱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73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弯柱伞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改进的伞具。
现在广泛使用的伞柱位于伞面中心部位且竖直的伞,对于持伞人来说,由于伞柱的阻碍,人体难居伞之中心,伞的遮雨效果不好,遮雨的有效面积不大。如何在不增加伞面的实有面积的前提下,改变伞的遮雨效果,提高其遮雨的有效面积呢?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设计的一种人体可以居中,遮雨效果较好,遮雨的有效面积较大的伞。
本实用新型的要点在于伞柱分为上、下两部分,上伞柱斜向一侧,使伞的中心部位空出,供人遮雨,下伞柱与上伞柱连接且竖直,便于手持。伞面与常规伞相同,由于上伞柱斜向一侧,所以伞的支架撑骨的长度及在伞面撑骨上的支点位置都相应作了调整。并可制成直撑骨或折叠撑骨的手动力及机械动力启闭型。
结合附图给出一实施例,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弯柱伞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为弯柱伞的俯视图。
图3为弯柱伞的滑筒与其上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参看附图1、2、3,弯柱伞的启闭动作是这样实现的图中(1)为伞盖,(2)为上伞柱,(3)为伞面撑骨,(4)为支架撑骨,(5)为下伞柱,(6)为束盘,(7)为伞柄,(8)为滑筒,(9)为下伞柱顶端的鸟嘴卡件,(10)为钢丝做成的半圆环形“
”状固定件,其两端可卡入滑筒两侧的小孔中并围绕其转动,(11)为下伞柱顶端的槽,(12)为伞面。当伞开启时,滑筒(8)沿伞柱(5)向伞顶移动越过下伞柱(5)的顶端时,即将上伞柱斜向一侧,然后将滑筒(8)下滑进鸟嘴卡件(9)中,再将固定件(10)套进下伞柱(5)顶端的槽(11)中卡紧,此时,滑筒(8)则是上下左右都不能移动,上伞柱(2)与下伞柱(5)则形成有一倾斜角的固定形状,与此同时,支架撑骨(4)被推向外伸展,伞面撑骨(3)亦被推出,伞面打开,到此,即可手持该弯柱伞使用。收伞时,先将固定件(10)从槽(11)中取开,再将滑筒(8)向伞顶移动脱离鸟嘴卡件(9),然后将上伞柱(2)与下伞柱(5)竖直,滑筒(8)即沿下伞柱(5)向伞柄(7)滑动,拉回支架撑骨(4),伞面撑骨(3)随之收合,到此收伞完毕。
权利要求
1.一种弯柱伞,其伞架采用直撑骨或折叠撑骨的手动力及机械动力启闭型,具有伞盖(1),伞面撑骨(3),支架撑骨(4),束盘(6),伞柄(7),滑筒(8),其特征在于上伞柱(2)斜向一侧,下伞柱(5)竖直,上下伞柱形成一弯角。
2.权利要求
1所述的弯柱伞,其特征是下伞柱(5)顶端有鸟嘴卡件(9)。
3.权利要求
1所述的弯柱伞,其特征是滑筒(8)上有固定件(10)与下伞柱(5)相固定。
专利摘要
一种弯柱伞,伞柱分上、下两部分,上伞柱斜向一侧,伞架撑骨作了相应调整,下伞柱与上伞柱连接且竖直,便于手持。该伞中心部位空出供人遮雨,因而遮雨效果大大提高。
文档编号A45B9/00GK87202196SQ87202196
公开日1988年2月3日 申请日期1987年2月20日
发明者孙利民 申请人:孙利民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