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2194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功能伞,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人类生活需要部,个人或家用物品分部,手携物品或旅行品大类,手杖;伞;女用扇或类似物小类,以它的形状或附件为特征的伞组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和曾有的关于以它的形状或附件为特征的伞组的技术对多功能伞的需求都做过很有成效的努力,也曾设计过许多优秀的技术方案。如2008年2月26日中国专利局公告的由刘文平申报的,授权公告号为CN2537259Y,中国专利号(ZL)为02229031.1号的实用新型专利名称是《发光照明伞》的实用新型专利,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以它的形状或附件为特征的伞组的技术方面是一例很有价值的发明,它有效地解决了能有效地解晴夜美化周围环境的技术问题。但尚有不足,它还很难解决伞功能少,只挡雨,遮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伞。以解决伞功能少,只挡雨,遮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新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伞,主要由灯罩、灯、灯座、开关、导线、电池、支柱、固定环、伞面、伞骨架、荧光带、塑料环、纱巾、连杆、伞柄构成。
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伞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是伞面的内表面位置绑线连接在伞骨架的两端位置,伞骨架的顶端位置固定环连接在支柱的中上部位置,结合成圆锥形状的活动结构,功能是起防雨遮阳的作用。伞柄的内腔位置套合连接在连杆的下端位置,连杆的上端位置插入连接在支柱的内腔位置,结合成手握形状的活动结构,功能是起手握的作用。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伞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不同的技术特征是灯的下端位置连接在灯座的顶端位置,灯的接线位置导线连接在开关的接线位置,结合成灯形状的活动结构,功能是起发光的作用。荧光带的内表面位置缝合连接在伞面的中部位置,塑料环的内部位置固定连接在伞面的中下部位置,结合成圆锥形状的固定结构,功能是起夜明及挡雹的作用。纱巾的上端位置缝接连接在伞面的下端位置,灯罩的顶端位置套合连接在支柱的顶端位置,结合成灯罩形状的活动结构,功能是起挡沙、挡雨水的作用。这样就达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伞的解决伞功能少,只挡雨,遮阳的技术问题的目的。
实用新型的多功能伞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伞功能少,只挡雨,遮阳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与现有的和曾有的关于以它的形状或附件为特征的伞组的技术相比有三优点和改进第一,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伞的技术方案中设计了灯的下端位置连接在灯座的顶端位置,灯的接线位置导线连接在开关的接线位置,结合成灯形状的活动结构,所以能更容易解决发光的技术问题。
第二,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伞的技术方案中设计了荧光带的内表面位置缝合连接在伞面的中部位置,塑料环的内部位置固定连接在伞面的中下部位置,结合成圆锥形状的固定结构,所以能更容易解决夜明及挡雹的技术问题。
第三,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伞的技术方案中设计了纱巾的上端位置缝接连接在伞面的下端位置,灯罩的顶端位置套合连接在支柱的顶端位置,结合成灯罩形状的活动结构,所以能更容易解决挡沙、挡雨水的技术问题。

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伞的结构示意图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伞的整体结构示意示意图中各部位的标号说明1灯罩 2灯 3灯座 4开关 5导线6电池 7支柱 8固定环9伞面 10伞骨架11荧光带 12塑料环 13纱巾 14连杆15伞柄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伞为实现解决伞功能少,只挡雨,遮阳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的优选方式做进一步说明它的静态结构请参阅附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伞,主要由灯罩1、灯2、灯座3、开关4、导线5、电池6、支柱7、固定环8、伞面9、伞骨架10、荧光带11、塑料环12、纱巾13、连杆14、伞柄15构成。它的主要零件灯2、灯座3、开关4、导线5、电池6、荧光带11、纱巾13由市场选用。它的灯罩1是圆台形状,以防雨绸为材料,经过裁缝合加工制造。它的固定环8是圆环形状,以硬塑为材料,经过冷成型加工制造。它的塑料环12是圆环形状,以硬塑为材料,经过冷成型加工制造。
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伞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是伞面9的内表面位置绑线连接在伞骨架10的两端位置,伞骨架10的顶端位置固定环连接在支柱7的中上部位置,结合成圆锥形状的活动结构,功能是起防雨遮阳的作用。伞柄15的内腔位置套合连接在连杆14的下端位置,连杆14的上端位置插入连接在支柱7的内腔位置,结合成手握形状的活动结构,功能是起手握的作用。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伞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不同的技术特征是灯2的下端位置连接在灯座3的顶端位置,灯2的接线位置导线5连接在开关4的接线位置,结合成灯形状的活动结构,功能是起发光的作用。荧光带11的内表面位置缝合连接在伞面9的中部位置,塑料环12的内部位置固定连接在伞面9的中下部位置,结合成圆锥形状的固定结构,功能是起夜明及挡雹的作用。纱巾13的上端位置缝接连接在伞面9的下端位置,灯罩1的顶端位置套合连接在支柱7的顶端位置,结合成灯罩形状的活动结构,功能是起挡沙、挡雨水的作用。
下面通过使用方法,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型多功能伞的动态结构关系在使用中,当需要照明的时候,根据电力的原理,首先装上电池6,然后打开开关4,再然后伞向前举,从而完成照明的任务。
在使用中,当需要挡雨、遮阳、挡冰雹的时候,根据物理的原理,首先握住伞柄15,然后打开伞面9,再然后伞举过头顶,从而完成挡雨、遮阳、挡冰雹的任务。
在使用中,当需要挡沙的时候,根据物理原理,首先握住伞柄15,然后打开伞面9,再然后放下纱巾13,从而完成挡沙的任务。
在使用中,当需要夜间过马路的时候,根据化学原理,首先握住伞柄15,然后打开伞,再然后荧光带11发光,从而完成夜间过路安全的任务。这样就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伞的解决伞功能少,只挡雨,遮阳的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方案是以防雨绸、硬塑为材料,利用雨具加工工厂的基本设备,采取大量成批生产,以供应社会界的需求,这样就能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伞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权利要求1.多功能伞,它是由灯罩(1)、灯(2)、灯座(3)、开关(4)、导线(5)、电池(6)、支柱(7)、固定环(8)、伞面(9)、伞骨架(10)、荧光带(11)、塑料环(12)、纱巾(13)、连杆(14)、伞柄(15)构成,它的伞面(9)的内表面位置绑线连接在伞骨架(10)的两端位置,伞骨架(10)的顶端位置固定环连接在支柱(7)的中上部位置,伞柄(15)的内腔位置套合连接在连杆(14)的下端位置,连杆(14)的上端位置插入连接在支柱(7)的内腔位置,其特征是灯(2)的下端位置连接在灯座(3)的顶端位置,灯(2)的接线位置导线(5)连接在开关(4)的接线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伞,其特征是荧光带(11)的内表面位置缝合连接在伞面(9)的中部位置,塑料环(12)的内部位置固定连接在伞面(9)的中下部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伞,其特征是纱巾(13)的上端位置缝接连接在伞面(9)的下端位置,灯罩(1)的顶端位置套合连接在支柱(7)的顶端位置。
专利摘要多功能伞,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人类生活需要部,个人或家用物品分部,手杖;伞;女用扇或类似物小类,以它的形状或附件为特征的伞组技术领域。其目的是解决伞功能少,只挡雨,遮阳的技术问题。它主要由灯罩、灯、灯座、开关、导线、电池、伞骨架、荧光带、塑料环、纱巾、连杆、伞柄构成。其特征是灯的下端位置连接在灯座的顶端位置,灯的接线位置导线连接在开关的接线位置,荧光带的内表面位置缝合连接在伞面的中部位置,塑料环的内部位置固定连接在伞面的中下部位置,纱巾的上端位置缝接连接在伞面的下端位置,灯罩的顶端位置套合连接在支柱的顶端位置,具有广泛用途,且制作简单,易于推广。
文档编号A45B3/04GK2704240SQ20042000744
公开日2005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22日
发明者张璐璐 申请人:张璐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