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干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2196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干发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干发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有可打开的后盖的电干发器。
背景技术
在电干发器的操作过程中,外部环境中的空气经过位于壳体部分后端的进气口,通过壳体部分的风扇被吸入到壳体的内部,并经过位于壳体部分前端的出气口被排出壳体。当允许空气通过时,为了防止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壳体内部,在壳体部分后端提供过滤盖,至少部分盖住进气口,用来阻挡空气中的灰尘。然而,把灰尘从盖子除去并清扫盖子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有些电干发器就提供了可以移动的盖。而这将增加丢失盖子的可能性。
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克服上述缺点、或至少给公众提供一种有用的替代品的电干发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容易清洁、不易丢失的后盖的电干发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干发器,其具有壳体,该壳体包括带有允许空气进入所述壳体的第一端以及允许空气从所述壳体排出的第二端,和连接到所述壳体的盖部件,所述盖部件与所述壳体铰接连接,所述盖部件通过绕该铰接连接转动而相对于所述壳体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该第一位置,该盖部件盖住该第一端的至少一部分,而在该第二位置,所述盖部件基本上不遮盖所述第一端。


下面参考所附的附图,以仅为实例的方式,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其中
图1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干发器的后视立体图,其中盖板处于关闭位置;图1B为图1A所示的电干发器的壳体的后端部分的放大横向剖面图,其中为了清楚显示的目的,移走了内部部件;图2为图1B所示的电干发器的壳体的后端部分的放大横向剖面图,其中按钮处于未锁定位置;图3为图1B所示的电干发器的壳体的后端部分的放大横向剖面图,其中盖板处于部分打开位置;图4A为图1A所示的电干发器的后视立体图,其中盖板完全处于打开位置;以及图4B为图4A所示的电干发器的壳体的后端部分的放大横向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A和1B,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干发器一般被标记为10。电干发器10包括大致圆柱型的壳体12和把手14。壳体12具有后进气口16,外部环境中的空气通过壳体部分12的风扇(没有标出)而经过该进气口16被吸入到壳体12的内部;前出气口端18,吸入到壳体12的内部的空气通过风扇经该出气口18被排出壳体。在壳体12内设有电加热线圈(没有标出),用以选择性地加热吸入到壳体12的空气。
在壳体12的后端设有两个盖板20,每个盖板分别通过一个绞链22连接到壳体12的每一边,以绕轴P-P转动,该轴和壳体12的纵向轴L-L相垂直。盖板20的移动由按钮24的操作控制。
由图2可以看出,按钮24可以沿着壳体12的纵向轴M-M被向内推向壳体12,该轴和电干发器10的壳体12的如图1A所示的纵向轴L-L相平行。按钮24包括两个挂钩26,当处于图1A所示的位置时,和两个凹槽28相啮合,各凹槽处于相应盖板20的内表面上,用来把盖板20保持如图1A所示的关闭位置。然而,当按钮24移到图2所示的位置时,挂钩26和凹槽28分开,从而使盖板20解锁并枢转。
现在转到图3,当按钮24的挂钩26和盖板20的凹槽28分开的时,盖板20将围绕绞链22旋转,各绞链22绕轴P-P设置。由于与各绞链22相连的弹簧30的偏压力,两个盖板20将彼此远离,从图2所示的位置到图3所示的位置,最终到图4A和图4B所示的位置。
再回到图3,由于与按钮24相连的螺旋弹簧32的偏压力,当去除加到按钮24上的向内推力时,按钮24将返回到如图3所示的位置。因此,当两个盖板20通过例如一个使用者的操作而转回到图2所示的位置时,两个凹槽2将再次和按钮24的挂钩26啮合,这样盖板20将被保持在关闭位置,直到按钮24被再次按动。
可以从图4A和4B看出,盖板20有多个允许空气进入壳体12的槽34。盖板20还能实现阻止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壳体12的目的,因此可用作过滤器。由于盖板20可以移动,可以按动按钮24来松开盖板20,这样盖板20旋转到图4A和4B所示的位置,从而得以方便地清洁,例如清洗。
应当理解,上述仅仅阐述了本实用新型可以实施的一个例子,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改变。
还应当理解,为简洁起见而在一个单一实施例中被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特性,可以单个地或者以任何适当的组合方式被应用。
权利要求1.一种电干发器,其特征在于,该电干发器包括一壳体,该壳体具有允许空气进入所述壳体的第一端;允许空气从所述壳体排出的第二端;至少一个连接到所述壳体的盖部件,所述盖部件与所述壳体铰接连接,所述盖部件通过绕该铰接连接转动而相对于所述壳体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该第一位置,该盖部件盖住该第一端的至少一部分,而在该第二位置,所述盖部件基本上不遮盖所述第一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干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盖部件,每个盖部件分别连接到所述壳体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干发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盖部件与所述壳体的铰接连接的轴线和所述壳体的纵向轴相垂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干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部件在朝向所述第二位置的方向上被偏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干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部件通过至少一个弹簧部件在朝向所述第二位置的方向上被偏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干发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啮合部分的致动器,其中该啮合部分可释放地和所述盖部件相啮合,以将所述盖部件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干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具有一个锁定位置和一个非锁定位置,所述致动器在所述锁定位置和所述非锁定位置之间的切换移动沿着所述致动器的纵向轴进行,该纵向轴和所述壳体的纵向轴大致相互平行。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干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通过至少一个弹簧部件在朝向所述锁定位置的方向上被偏压。
专利摘要电干发器(10),带有壳体(12),壳体(12)包括允许空气进入所述壳体(12)的后端(16),以及允许空气从所述壳体(12)排出的前端(18),和两个铰接连接到所述壳体(12)的盖板(20),所述盖板(20)通过所述铰接连接而相对于所述壳体(12)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该第一位置,该盖板(20)盖住后端(16)的至少一部分,而在该第二位置,所述盖板(20)基本上不遮盖所述后端(16)。
文档编号A45D20/12GK2754432SQ20042000748
公开日2006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24日
发明者杨奇昌 申请人:新联电器厂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