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鞋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6769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运动鞋鞋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底,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运动鞋的鞋底。
背景技术
人的脚是由26块骨骼组成,人的行走过程是一个很复杂而且科学的骨骼/肌肉协调运动的过程,脚从触地到抬脚离地受到一个向上的冲力和向前的摩擦力,在脚触地的瞬间受到一个很大的冲力,在抬脚离地前需要对地面施加一作用力以得到向前的摩擦力。一个人在跑步时,脚触地瞬间受到地面的冲击力将达到人体重量的三倍,这么大的冲击力并且在这一过程中,80%以上的人的脚是以脚后跟外侧先着地。因此可以知道后跟和脚外侧部分是需要重点避震的部位。现有运动鞋鞋底采用的避震措施为在鞋跟部位设置与鞋底其他部位不同的具有避震作用的块状弹性材料块,以达到避震作用。此种避震结构的缺点为脚跟部位设置的块状弹性材料块产生的弹性变形量不足,因此仅能承受较小的冲击力,并且块状弹性材料块多次承受变形和冲击力后容易疲劳,影响鞋底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运动鞋鞋底,其能;为运动过程中的脚部提供较好的避震效果,同时增强运动时的稳定性,提高鞋底寿命;并对鞋底脚腰部位进行加强,即可加大运动时的能量,又可防止因脚的扭摆所带来的运动伤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运动鞋鞋底,其特征在于EVA热成型鞋底的鞋跟部位设有纵向通孔,通孔内容置有弹性元件,通孔上端和下端具有TPU射出片嵌设于鞋底本体以封闭弹性元件于通孔内。
上述运动鞋鞋底还可以在鞋底足弓部位下表面嵌设有TPU射出片网格状抗扭块。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鞋底1,鞋底1由EVA材料(即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热成型制成,鞋底1的鞋跟部位11设有纵向贯穿通孔2,通孔2内容置有一钢制弹簧6,通孔2上端和下端具有TPU射出片3、4嵌设于鞋底1本体,将弹簧6封闭容置在通孔2内,图中射出片4上的41部分为透明部位,用于印制商标、图案等。运动时鞋底底部接受地面的冲击力后会由容置在鞋底内的弹簧变形所吸收,并通过两端的TPU射出片(热塑性聚胺酯)均匀分散,从而降低对脚后跟的冲击力。弹簧的可压缩量比现有的块状避震材料高,能够缓冲来自地面的冲击,并且提供适当的稳定度,对脚跟形成最优异的避震保护,并且更大的弹力在起脚时由弹簧释放,以在跳跃时提供更大的弹性。弹簧比块状避震材料更佳抗疲劳,而提高了鞋底的使用寿命。
上述运动鞋鞋底1在鞋底足弓部位12下表面嵌设有TPU射出网格状抗扭块5。该抗扭块5覆盖整个鞋底足弓部位12下表面,抗扭块5上开设有3个通孔(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开设若干通孔)形成网格状,通孔中包围了鞋底本体的材料。这种TPU射出网格状抗扭块对鞋底脚腰足弓部位进行了加强,可有效控制运动中脚的扭转角度,起到纠偏作用,在加大运动能量的同时又可补偿在运动中因脚的扭摆所造成的伤害。
权利要求1.一种运动鞋鞋底,其特征在于EVA热成型鞋底的鞋跟部位设有纵向通孔,通孔内容置有弹性元件,通孔上端和下端具有TPU射出片嵌设于鞋底本体以封闭弹性原件于通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鞋鞋底,其特征在于鞋底足弓部位下表面嵌设有TPU射出片材料网格状抗扭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运动鞋鞋底,其特征在于EVA热成型鞋底的鞋跟部位设有纵向通孔,通孔内容置有弹性元件,通孔上端和下端具有TPU射出片嵌设于鞋底本体以封闭弹性元件于通孔内。鞋底足弓部位下表面嵌设有TPU射出材料网格状抗扭块。本实用新型为脚后跟部位提供较好的避震效果,提高鞋底寿命;并对鞋底脚腰进行加强,即可加大运动时的能量,又可防止因脚的扭摆所带来的运动伤害。
文档编号A43B13/02GK2754404SQ20042005518
公开日2006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14日
发明者陈永培 申请人:泉州寰球鞋服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