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遮蔽链带隙缝的尼龙拉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7631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遮蔽链带隙缝的尼龙拉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尼龙拉链,特别是一种能将链带隙缝遮蔽的链带以及减少与链带产生摩擦阻力的拉头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传统尼龙拉链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揭示出一未啮合的尼龙拉链9,其构造包括左右二相互对设的链带91、二相互对设于链带91内侧底缘的链齿92、二用于缝合左右链齿92的缝线93,及二穿入链齿93内起经线作用的中心线94所组合而成;其中,链带91的内侧边并未超过链齿92侧端的啮头921,换言之,链齿92虽被遮蔽在链带91之下,但用于啮合用的啮头921却是裸露在链带91的内侧边缘外,甚至于少部份链齿92连同啮头921都裸露在链带91的内侧边缘外。
图2所示为传统尼龙拉链啮合后的理想状态图,图中揭示出左右二排链齿92的啮头921相互啮合后,缝设在二排链齿92上的二条链带91内侧边缘就会相互衔合而不产生隙缝,进而将二排链齿92完全遮敝,使其隐蔽在链带91下而达到隐形效果。
尼龙拉链常见于各种物品上,但有些物品在内部充满填充物95(如图3所示)后,易产生膨胀扩张作用,这足以对物品表面的布套(或皮革)产生张力,同时也对缝在布套上的尼龙拉链产生拉力,例如汽车椅套与椅子间为了防止滑动与增加塑形效果,椅套内的填充物就非常扎实,也因此会对椅套上的尼龙拉链产生极大拉力;除此之外,当衣物等物品受外力不当拉扯时,尼龙拉链也会受到拉力影响,一旦尼龙拉链9受到拉力或外力作用,链带91就易产生扭曲变形或外翻等情况,此时两链带91的内侧边缘就不再衔合,遂产生如同裂缝般的隙缝96,由于隙缝的形成,很容易就能见到隐蔽在链带下的两排链齿92,如此便破坏了物品原有的质感。
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特别是在拉力或外力拉扯下仍不会产生隙缝以及拉头滑动顺畅的可遮蔽链带隙缝的尼龙拉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为一种可遮蔽链带隙缝的尼龙拉链,由二平行相对的链带及分别缝设于二链带内侧底缘的链齿所组成,并具有一与二相对链齿相配合,并通过滑动使两排链齿进行交错啮合或产生分离的拉头,其特征在于其中一条链带具有加宽段,该链带的内侧边缘延伸有一将缝设在底缘的链齿啮头遮盖的宽度,该加宽段还覆盖在另侧链带的表层上并具有遮蔽啮合的两排链齿的宽度。
根据上述,其特征还在于加宽段具有超过底缘链齿啮头的长度。
根据上述,其特征还在于啮头端面起至加宽段末端端面止的宽度范围为0.1~5.0mm。
根据上述,其特征还在于宽度范围为0.8~1.5mm。
根据上述,其特征还在于拉头的下压板两侧边具有导板,上压板的侧边具有斜切边,该斜切边由上压板的侧缘上角斜切延伸至底边,不具有导板的上压板侧边具有一个减少加宽型链带与上压板顶面产生摩擦阻力的导通空间。
根据上述,其特征还在于上压板的一侧具有斜切边,另一侧具有导板。
根据上述,其特征还在于上压板的两侧具有斜切边。
根据上述,其特征还在于斜切边的上角位于上压板近右端突出部位,其下角位于拖耳右下端的底边部位。
根据上述,其特征还在于该斜切边为弧形边。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可获得下列优点1、当尼龙拉链受到外力拉扯或内部填充物膨胀扩张时,两链带间不会产生如裂缝的隙缝,故不致于使隐蔽的链齿外露。
2、由于两链带无隙缝形成,所以不会使尘埃、杂物、纸屑遁入,因此链齿间不会有积垢问题发生。
3、可避免幼童见到链带隙缝产生好奇而将尼龙拉链扯开,可防止意外发生。
4、可防止毛发不小心导入链带隙缝内所造成的夹毛或夹发等问题出现。
5、拉头的上压板具有斜切边后会有导通空间供加宽型链带的加宽段导入啮合槽内,以减少链带顶面与上压板产生摩擦,使拉头滑动更为顺畅。


图1传统尼龙拉链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传统尼龙拉链啮合后的理想状态示意图。
图3传统尼龙拉链啮合后受外力作用产生隙缝示意图。
图4本新型拉链的立体分解图。
图5图4拉链未啮合前的立体组合图。
图6图4拉链未啮合前的剖视图。
图7图4拉链啮合后的剖视图。
图8图4拉链啮合后的立体外观图。
图9图4拉链啮合后受外力作用的示意图。
图10本新型第一实施样态拉头与单边链带结合示意图。
图11为图10拉头配合双排链齿及链带的示意图。
图12为图10拉头的立体图。
图13为图10拉头的俯视图。
图14为图10拉头配合链齿、链带的全剖视图。
图15本新型第二实施样态的拉头立体图。
图16本新型第三实施样态的拉头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依据图面所示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第一实施形态〕如图4所示,是本新型尼龙拉链的立体分解图,图中揭示出尼龙拉链10由二平行相对的链带11、12及二车缝在链带内侧底缘并相对的尼龙链齿21、22所组合而成,其中,链齿21、22内更穿入中心线41、42作为经线以稳固链齿。
如图5所示,为链带与链齿之立体结合图,揭中揭示二排链齿21、22经由车缝线31、32车缝后而牢固在两条链带11、12内侧底缘下。
如图6所示本新型尼龙拉链的剖视图,图式中揭示出左右二排链齿21、22系分别通过二中心线41、42的穿入及二组缝线31、32的车缝而将其稳固地固定在左右二条链带11、12内侧底缘;其中,位在图面左侧的链带为一般链带11,而位在图面右侧的链带是一条加宽型链带12,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征。
上述一般链带11的内侧边缘并未超过链齿21的啮头211,换言之,链齿21的啮头211是裸露在链带11之外的,甚至少许的链齿21也能连同啮头211都裸露在链带11之外。
而加宽型链带12的特征是具有朝内侧边缘延伸出宽度的加宽段120,此加宽段120足以将缝设在底缘下的链齿啮头221遮盖着,甚至宽度超过啮头221很多也无妨。
如图7所示,当两排链齿21、22通过拉头(未揭示,为传统滑行件)啮合后,加宽型链带12的加宽段120得以将两排链齿21、22完全遮蔽,同时也能覆盖并贴在另侧链带11的表层上。
上述加宽型链带12的加宽段120末端已超过链齿的啮头221甚多,超出的范围121以啮头221端面起至加宽段120的末端端面止来计算,以0.1~5.0mm为佳,并以0.8~1.5mm为最佳。
如图8所示,为本新型尼龙拉链啮合后的立体图,图中揭示出加宽型链带12的加宽段120是覆盖在另一链带11的表层上,产生交叠的现像;所以与传统尼龙拉链的两链带内侧边缘相互衔合是不同的。
另外如图9所示,为本新型尼龙拉链啮合后的剖视示意图,当尼龙拉链10运用于具有填充物5的物品时,即使受到外力拉扯或填充物鼓胀产生拉力的影响,加宽型链带12的加宽段120只会在另一链带11的表层上产生滑动,不致于造成两链带11、12产生裂缝般的隙缝;换言之,尼龙拉链10的二条链带11、12即使受拉力向两侧外移,也都不足以造成隙缝,这对于常受外力或拉力影响频繁的汽车椅套、填充玩具等助益最大。
因此,由上述可知尼龙拉链10之二条链带中,其中一条加宽型链带12的加宽段120宽度至少在未啮合前须足以遮盖内侧底缘下的链齿啮头221为必要条件;换言之,等于是将整个链齿22都隐蔽在链带12底下,使链齿的啮头221不裸露在链带12的内侧边缘外;据此就可在双排链齿21、22啮合后使二链带11、12交叠错合,而使隙缝不再发生及避免双排链齿外露者。
如图10所示,上述尼龙拉链10仍需配合拉头6实施,图中揭示拉链10的上下起迄端各设有上止(未揭示)及下止(母止101及公止102所构成),当二排链齿21、22经由拉头6啮合后就会造成图11所示的状态。
为了使拉头6能配合上述拉链10实施必须进一步改进,其特征如图12、图13所示,其中,图12系拉头的立体图,图13系拉头的俯视图;图中揭示出拉头6包含有上压板1、下压板2、拖耳3、中柱4等构成单元,且形成有Y型啮合槽61;其特征在于上压板1设置斜切边7,该斜切角是由上压板1的侧缘上角斜切至底边,使得上压板1的侧边不具有导板5;利用该斜切边7能产生较大的导通空间8及上压板1侧边不具有导板的关系,而减少链带12与上压板1产生的摩擦阻力。
基于上述,斜切边7只设置在上压板1一边时,另边则不设置斜切边反而具有导板5,所以该边的上下二压板1、2会有上下二导板5形成缝槽般的导沟51。
为了使导通空间8更大,可将上压板2底边右下角削除,只保留左下角及供拖耳3设置的中央部位;上压板1的右侧仍不宜全然删除,因为它仍具有平稳压制链带12的功能,因此保留上压板1的右上侧,并以斜切方式削除原先具有导板的右下侧,使得斜切边7的上角位在上压板1近右端的突出部位,而下角则位在拖耳3右下端的底边部位。
如图14所示,为拉头配合二排链齿及二条链带的剖视图,图中揭示出上压板1的右侧具有斜切边7,所以不具有如同左侧的导板5构造,因此拉头6的右侧在只具有下压板2导板5的状态下会形成导通空间8,而左侧则在上下二导板5间会形成导沟51,导通空间8的槽缝比导沟51大;故二排链齿21、22导入Y形啮合槽61后,左右二条链带11、12也随同导入Y形啮合槽61内,但左侧链带11是由导沟51导入,而右侧链带12则由导通空间8导入,由于链带12是一条加宽型链带,所以加宽段120会重叠在另一链带11上造成厚度增加,但拉头6在有导通空间8的状态下,可减少与加宽型链带12的摩擦,所以滑动时的阻力势必减小,如此便能使拉头6顺畅滑行。
如图15所示,为本新型拉头的第二实施形态立体图,由于链带11也可以成为加宽型链带,所以上压板1的两侧均可设置斜切边7以配合左侧或右侧加宽型链带,如此便能节省一套模具开发成本,而且左右两侧都具有斜切边7时可相互对称,以达视觉平衡。
如图16所示,为本新型拉头的第三实施形态俯视图,图中揭示上压板1的斜切边改由弧形边7’取代,利用弧形边7’也能制造出导通空间8;因此,以弧形边7’也能产生如同上述斜切边7一样的作用效果,该弧形边应涵属于本新型的特征范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可遮蔽链带隙缝的尼龙拉链,由二平行相对的链带及分别缝设于二链带内侧底缘的链齿所组成,并具有一与二相对链齿相配合,并通过滑动使两排链齿进行交错啮合或产生分离的拉头,其特征在于其中一条链带具有加宽段,该链带的内侧边缘延伸有一将缝设在底缘的链齿啮头遮盖的宽度,该加宽段还覆盖在另侧链带的表层上并具有遮蔽啮合的两排链齿的宽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遮蔽链带隙缝的尼龙拉链,其特征在于加宽段具有超过底缘链齿啮头的长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遮蔽链带隙缝的尼龙拉链,其特征在于啮头端面起至加宽段末端端面止的宽度范围为0.1~5.0m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遮蔽链带隙缝的尼龙拉链,其特征在于宽度范围为0.8~1.5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遮蔽链带隙缝的尼龙拉链,其特征在于拉头的下压板两侧边具有导板,上压板的侧边具有斜切边,该斜切边由上压板的侧缘上角斜切延伸至底边,不具有导板的上压板侧边具有一个减少加宽型链带与上压板顶面产生摩擦阻力的导通空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遮蔽链带隙缝的尼龙拉链,其特征在于上压板的一侧具有斜切边,另一侧具有导板。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遮蔽链带隙缝的尼龙拉链,其特征在于上压板的两侧具有斜切边。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遮蔽链带隙缝的尼龙拉链,其特征在于斜切边的上角位于上压板近右端突出部位,其下角位于拖耳右下端的底边部位。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遮蔽链带隙缝的尼龙拉链,其特征在于该斜切边为弧形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遮蔽链带隙缝的尼龙拉链,以解决传统拉链在拉力作用后造成二链带间产生隙缝以及拉头滑动不顺畅的问题。具体结构是,其中一条链带是具有加宽段的加宽型链带,该加宽段是指链带的内侧边缘延伸宽度可以将缝设在底缘的链齿啮头遮盖,且加宽段更能覆盖在另侧链带的表层上而将啮合的两排链齿遮蔽;其次,拉头的上压板侧边设置斜切边,此斜切边与下压板的侧边导板配合后形成导通空间。
文档编号A44B19/24GK2735806SQ2004200924
公开日2005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17日
发明者苏永和 申请人:宏大拉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