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整长度的溜冰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7633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调整长度的溜冰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轮子的鞋子,尤其涉及一种直排轮鞋。
背景技术
滚轮式溜冰鞋,以及冰刀式溜冰鞋等,均是于鞋体底部组装低摩擦系数的元件(滚轮及冰刀),使其具有快速滑行的作用。溜冰鞋的形式发展至今,有一种直排轮鞋问世,其是一种于鞋体底部组装有数个成前后排列的轮体的鞋子。传统的直排轮鞋由于鞋体长度为固定,发育中的孩童或者青少年很快就穿不下,而必需另外购置,形成不小的经济负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曾经申请一件大陆实用新型“直排轮鞋”,专利号为ZL00245905.1(以下简称参考案),主要包括一鞋体10、组装于鞋体10底面的轮部30、套设于鞋体10内部的软质鞋型内里20,其中,鞋体10进一步由前鞋体11及后鞋体12所组成,前鞋体11与后鞋体12之间呈可调整长度的形式,其调整方式为以手部按压突出的扣柱433,使其缩入,而后施力将前鞋体11连同底部的第一扣件41移动至预设位置,扣柱433即受到弹性体432的推顶而突出插卡于前鞋体11的第一扣件41的扣孔414上,而所述软质鞋形内里20的中段则具有一伸缩性的伸缩段。
上述参考案由于具有可调整长度的鞋体,以及可伸缩的鞋形内里,故可以应使用者的足部长度而调整,以延长直排轮鞋的使用期,并扩大适用范围,而其调整长度的结构除了适用于直排轮鞋以外,亦可适用于冰刀式溜冰鞋。然而,其在操作调整时仍具有一些缺点1.较为费力欲调整长度而按压扣柱433时,由于手指仅能使扣柱433缩入第一扣件41的扣孔414内部,而无法脱离扣孔414的范围,仅能再施力拖拉第一扣件41,强形推抵扣柱433缩入,如此的操作方式颇为费力。
2.不方便调整
调整时需要以一手的手指推抵按压扣柱433,再以另一手施力拉动第一扣件41而颇不方便操作,并且,当扣柱433位移至相邻的扣孔414位置时即会弹出卡制,若要一次调整至第三或者第四个扣孔414时,需要依次地按压调整其位置,而颇不方便。
3.容易刮伤手指由于操作调整时,手指是一直压制于扣柱433的端面以及扣孔414的端缘,在拉动第一扣件41的过程中,手指极易被扣孔414的端缘刮伤。
因此,现有滚轮式溜冰鞋调整鞋体长度的结构仍有加以改进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改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操作、安全性高的“可调整长度的溜冰鞋”。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手段在于,后鞋体底部的滑动件支撑体顶部具有一平板,而前鞋体的底部则设有一平板状的鞋底,于平板的顶面以及鞋底底面之间设有相互插置并且呈前后方向延伸的滑轨及滑槽,滑轨伸入滑槽该端并且设为较宽,而两滑轨之间以及两滑槽之间设有可相对合的结合孔及长形调整槽,于结合孔与长形调整槽之间以结合件穿置结合,另于其中一滑槽侧边的板体上贯穿设有一连通外界与该滑槽的嵌槽,于该嵌槽内以及两滑槽之间组装有一卡制装置,而其中一滑轨上设有数个呈前后排列的插槽;该卡制装置包括一凹设于两滑槽之间并且具有四周壁的容槽、置于容槽内的一弹簧及一卡制体、一以其中一端穿置于嵌槽内而另一端则与卡制体相互卡制的推动体,所述容槽邻近滑轨上的插槽的周壁上设有贯穿至滑槽的通孔,而卡制体则设有穿置于通孔以及滑轨插槽上的插柱。
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的可调整长度的溜冰鞋,包括由可相互调整距离的前鞋体及后鞋体所组成的鞋体、可套设于鞋体内部的软质鞋形内里、以及组装于后鞋体底面的滑动部,该滑动部由形成于后鞋体底部的滑动件支撑体、以及组装于滑动件支撑体底部的滑动件所组成,其特征在于
后鞋体底部的滑动件支撑体顶部具有一平板,而前鞋体的底部则设有一平板状的鞋底,于平板的顶面以及鞋底底面之间设有相互插置并且呈前后方向延伸的滑轨及滑槽,滑轨伸入滑槽该端并且设为较宽,而两滑轨之间以及两滑槽之间设有可相对合的结合孔及长形调整槽,于结合孔与长形调整槽之间以结合件穿置结合,另于其中一滑槽侧边的板体上贯穿设有一连通外界与该滑槽的嵌槽,于该嵌槽内以及两滑槽之间组装有一卡制装置,而其中一滑轨上设有数个呈前后排列的插槽;该卡制装置包括一凹设于两滑槽之间并且具有四周壁的容槽、置于容槽内的一弹簧及一卡制体、一以其中一端穿置于嵌槽内而另一端则与卡制体相互卡制的推动体,所述容槽邻近滑轨上的插槽的周壁上设有贯穿至滑槽的通孔,而卡制体则设有穿置于通孔以及滑轨插槽上的插柱。
实施上述技术手段以后,本实用新型可以改进参考案的缺陷而产生多项优点1.施力调整时极为轻松欲调整鞋体的长度时,按压推动体,即可以将卡制体完全脱离插槽,以方便拉动前、后鞋体,故操作颇为方便、省力。
2.方便调整鞋体长度调整时以两手分别握住前、后鞋体,并且同时按住推动体即可以一次到达所需位置,故调整鞋体长度时颇为方便。
3.无刮伤手指之虞本实用新型操作调整时是藉由推动体推抵卡制体,而推动体又是与其所组设的其中一鞋体同时移动,故无刮伤手指之虞,不象参考案是以手指一直压制于扣柱的端面以及扣孔的端缘,在拉动的过程中容易被扣孔端缘刮伤手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放大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鞋体最长时的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断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调整时推抵推动件的断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调整鞋体至最短时的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插槽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方便调整长度的溜冰鞋”的组成构件大抵与前述参考案差不多,亦即包括一由前鞋体11以及后鞋体12所组成的鞋体10、可套设包覆于鞋体10内部的软质鞋形内里20、以及组装于后鞋体12底面的滑动部30,该滑动部30由形成于后鞋体12底部的滑动件支撑体31、以及组装于滑动件支撑体31底部的滑动件32所组成。当本实用新型实施于直排轮鞋时,该滑动件32即为数个呈前后排列的轮体,又当本实用新型实施于冰刀式溜冰鞋时,该滑动件32即为冰刀,而软质鞋形内里20具有可伸缩性,前、后鞋体11、12之间也可相对位移,该软质鞋形内里20以及前、后鞋体11、12的结合形式大致与参考案差不多,故不再赘述。而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方便调整的目的,特别将前鞋体11以及后鞋体12的底部作一番设计。
请同时参阅图1、图2所示,形成于后鞋体12底部的滑动件支撑体31具有一平板310,该平板310邻近前鞋体11端的板体上设有一上下贯穿的结合孔311,而平板310的顶面则往上突设两道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平行滑轨312,滑轨312衔接平板310的端部较窄,相对的自由端则较宽,例如倒L型、T型、鸠尾形等,于其中一道滑轨312上间隔设有数个沿着前后方向排列的插槽313,各插槽313沿着鞋体10的左右两侧方向延伸,而所述的滑轨312、结合孔311、以及插槽313的设置,均是为了与前鞋体11配合卡制。
所述的前鞋体11底部设有平板状的鞋底40,于鞋底40的底面设有贯穿底面以及后端的滑槽41,以供后鞋体12上的滑轨312相应插置,另位于两滑槽41之间的鞋底40上设有一与滑槽41同向延伸,并且可与后鞋体12的结合孔311对合的长形调整槽42,以供一结合件穿置结合。于本较佳实施例当中,结合件由一螺栓45与相互螺设的一螺帽46所组成,该长形调整槽42的两端封闭,故可以防止前鞋体11完全脱离后鞋体12,而在长形调整槽42所界定的范围内调整。
又于鞋底40其中一侧设有一与滑槽41的延伸方向垂直并且贯穿至邻近的滑槽41的嵌槽43,于嵌槽43内组装一卡制装置44,请同时参阅图3、图4所示,所述的卡制装置44包括间隔设于两滑槽41之间并且与嵌槽43相通的两道导槽441、一位于两导槽441之间的容槽442、置于容槽442内的一弹簧443及一卡制体444、一穿置于嵌槽43内并且可推顶卡制体444的推动体445,其中,容槽442的两端与滑槽41之间设有挡板446,于邻近嵌槽43该挡板446上设有一连通容槽442与滑槽41的通孔447,所述的卡制体444其中一端设为外径较小的插柱4441,以穿置于通孔447。常态之下,卡制体444受到弹簧443的弹力顶撑而穿置于通孔447以及后鞋体12的插槽313内,另于卡制体444异于插柱4441的端部周缘设有一卡制部4442。
该推动体445的一端嵌设在嵌槽43内部而界定为推抵部4451,另一端则由两侧边4452以及一底边4453连接而成的ㄩ型。该两侧边4452分别插置于两导槽441内,而底边4453则盖覆于容槽442底部,并且于底边4453邻近推抵部4451的端部突设有一卡缘4454。该卡缘4454与卡制体444的卡制部4442相互抵靠。当卡制体444因为受到弹簧443的顶撑而如图3、图4所示插置于通孔447及插槽313时,推动体445的卡缘4454也挡止于设有通孔447的挡板446的一侧,使推动体445无法脱出。而因为卡制体444系同时插置于前鞋体11的通孔447以及后鞋体12的插槽313内,据此,将前、后鞋体11、12结合一起。再于其内部置入软质鞋形内里20,即组构成一完整的鞋体10。
复由前述图3所示可知,当卡制体444穿置于后鞋体12最外侧的插槽313时,所组成的鞋体最长。
又当要调整缩短鞋体长度时,如图5所示,推抵推动体445,进而藉由其卡缘4454推动卡制体444向内缩入,使其插柱4441脱离后鞋体12的插槽313,即可以使推动体445连同前鞋体11一起移动,至图6所示的预设位置,释去施予推动体445的力,卡制体444即会受到弹簧443推顶而插入插槽313定位。
上述附图所示后鞋体12上的插槽313为贯穿滑轨312的圆孔,其也可以如图7所示,将各插槽313’设为贯穿滑轨312’两侧以及顶缘,而形成一凹槽式的插槽313’,同样可达到定位的效果。
又如附图所示将滑槽41以及卡制装置44设于前鞋体11上,而滑轨312设于后鞋体12上,其也可以互换,将滑槽41及卡制装置44设于后鞋体12上。
也就是说,只要前、后鞋体之间以前后方向延伸的滑槽及滑轨相互配合,并且于滑槽的一侧设以卡制装置,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调整时是藉由推动体445推抵卡制体444完全脱离插槽313,故操作颇为方便,移动调整时也较省力,并且,该推动体445是与前鞋体11一起移动,故无夹伤手指的虞。
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整长度的溜冰鞋,包括由可相互调整距离的前鞋体及后鞋体所组成的鞋体、可套设于鞋体内部的软质鞋形内里、以及组装于后鞋体底面的滑动部,该滑动部由形成于后鞋体底部的滑动件支撑体、以及组装于滑动件支撑体底部的滑动件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后鞋体底部的滑动件支撑体顶部具有一平板,而前鞋体的底部则设有一平板状的鞋底,于平板的顶面以及鞋底底面之间设有相互插置并且呈前后方向延伸的滑轨及滑槽,滑轨伸入滑槽该端并且设为较宽,而两滑轨之间以及两滑槽之间设有可相对合的结合孔及长形调整槽,于结合孔与长形调整槽之间以结合件穿置结合,另于其中一滑槽侧边的板体上贯穿设有一连通外界与该滑槽的嵌槽,于该嵌槽内以及两滑槽之间组装有一卡制装置,而其中一滑轨上设有数个前后排列的插槽;该卡制装置包括一凹设于两滑槽之间且具有四周壁的容槽、置于容槽内的一弹簧及一卡制体、一以其中一端穿置于嵌槽内而另一端与卡制体相互卡制的推动体,所述容槽邻近滑轨的插槽的周壁上设有贯穿至滑槽的通孔,而卡制体则设有穿置于通孔以及滑轨插槽上的插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长度的溜冰鞋,其特征在于,于容槽两侧分别设有一道与两滑槽、嵌槽贯通的导槽,而推动体的一端设有相应插置于两导槽内的两侧边,于两侧边之间设有一卡缘,所述卡制体异于插柱该端设有一与推动体的卡缘相互抵靠的卡制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调整长度的溜冰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设于前鞋体的鞋底底部,而滑轨则设于后鞋体的平板顶面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整长度的溜冰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上的插槽为贯通滑轨两侧的圆孔。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整长度的溜冰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上的插槽为贯通滑轨两侧以及顶面的凹槽。
专利摘要一种可调整长度的溜冰鞋,包括由可相互调整距离的前鞋体及后鞋体所组成的鞋体、以及组装于后鞋体底面的滑动部,该滑动部由形成于后鞋体底部的滑动件支撑体、以及组装于滑动件支撑体底部的滑动件组成,于后鞋体底部的滑动件支撑体顶部设一平板,前鞋体底部则设一鞋底,于平板顶面与鞋底底面之间以滑轨及滑槽相互插置,其中一滑槽侧边的板体上贯穿设有一连通外界与该滑槽的嵌槽,于该嵌槽内以及两滑槽之间组装有一卡制装置,而其中一滑轨上设有数个插槽,该卡制装置包括一穿置于嵌槽内的推动体、以及位于两滑槽之间的一卡制体,该卡制体受到一弹簧顶撑而插置于插槽内,受到推动体的推顶则脱离插槽,藉此达到省力、方便调整的目的。
文档编号A43B3/00GK2724785SQ2004200925
公开日2005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20日
发明者林中原 申请人:林中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