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夜间警示作用的雨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8149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夜间警示作用的雨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雨伞,尤其是关于一种利用可透光导管与光纤以引导光源,使伞柄与伞骨发光的一种具有夜间警示作用的雨伞。
背景技术
一般雨伞使用的时候,除遮挡日光外,则多用以遮蔽雨水。下雨的情况下,天色较为昏暗,一方面行人对于路况地形视线不良,一方面驾驶人对于撑伞的行人也不易辨识,而容易发生冲撞的危险,此情况若发生于夜间,其危险程度将更为严重。因此,为使夜间撑伞的人,在夜间行走时能清楚辨明路况,并使驾驶人知悉撑伞行人的所在,过去曾经产生不少利用发光或照明装置所创作而具有警示作用的雨伞。
习知创作中,有将伞顶部分代以一具发光组件的帽盖,使伞顶在黑暗中能够发光,但其仅于伞顶部位设置,发光的区域小,不够显著,且易因撑伞的角度,而不见伞顶部位。另有将类似手电筒的装置,设于伞柄的下方,使其往上照射伞面内部,使伞面下的区域包括撑伞的人,形成一光亮的区域,其发光效果较前述显著,但该设置方式对于撑伞人却形成一刺眼的上射光,使撑伞人反而看不清周遭的路况,产生一定程度的危险。为此,产生若干改进创作,包括将伞柄以可透光的材质替代,并在伞柄内设置光源,使整支伞柄都发光,除可使发光较为显著外,也不会发生前述类似光害的缺点;或是在保留伞顶发光组件外,另于各伞骨的末端增加发光源,大幅增加发光的面积。但前述的改进,前者其发光区域虽较以往为大,但呈线型的伞柄发光体,其显著性仍然有限,至于后者则需增设电路与灯源,成本将大为提高,且多数的发光源,也将造成耗电量的增加。

发明内容
为改善发光源的耗电量,同时扩大雨伞警示的发光区域,本实用新型将提供一种利用可透光导管与光纤以引导光源,使伞柄与伞骨发光,以产生警示作用的一种具有夜间警示作用的雨伞。使雨伞的发光区域加大,但却无需消耗更多的电源。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伞柄与一伞面。该伞柄是一可透光,且内面可折射光源的中空导管,该伞柄有突出于伞面的一伞顶,而该伞柄底部末端处则为一略呈90度弯曲的握把,该伞柄内并设有一电池组、一往该伞柄末端照射的第一光源以及一往该伞顶方向照射的第二光源,该电池组并连接一设于该伞柄外侧握把处的开关,该伞柄与该伞衣相接处的下方并设有复数个导光孔,电源开启时,该伞柄整体,包括伞顶处,都可发光;该伞面则是由一伞衣铺接于一伞架上所构成,该伞架枢接于前述伞柄上,可撑开该伞衣以形成伞型。该伞架中呈放射状排列的复数个伞骨下方并各设有一光纤,各该光纤并延伸至该些伞骨的末端,该些光纤的另一端,则透过前述导光孔穿的伞柄中,藉以从该伞柄传递光源至该些伞骨末端,且其于该些伞骨末端处套接有一可透光的塞套,以包覆住各该伞骨末端以及包含其内的各该光纤,并藉该光纤所传导的光线而发光。
本实用新型由于是利用一可透光的伞柄,整支伞柄包括伞顶,皆可透过伞柄内的第二光源发出亮光,而此同一光源,经由光纤的引导,也可使伞骨的末端产生亮光,无需如习知创作般增设电路,因此不会有成本增高,耗电量增加的情形。本实用新型亦同时结合握把处的发光装置,藉由第一光源,一方面可照射路况,一方面也可做为警示灯源。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夜间警示作用的雨伞,其伞柄部位以及伞骨末端皆可发光,可形成一较大面积的发光区域,在夜间的警示作用更为明显,不但其光源发光方式与习知创作相异,较习知创作更能够发挥警示作用,并且不会增加电源的消耗。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及局部放大图。
图1A为图1的局部剖视放大图。
图1B为沿图1的A-A割线的局部平面剖视图。
图1C为沿图1的B-B割线的局部平面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示意图。
图中10伞柄11伞顶 12握把13第一光源 14第二光源15电池组 16导线通路17导线通路 18开关19导光孔20伞面21伞衣 22伞架23伞骨 24光纤25塞套 26帽盖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利用可透光导管与光纤以引导光源,使伞柄与伞骨发光,以产生警示作用的一种具有夜间警示作用的雨伞。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伞柄10与一伞面20。该伞柄10内设有产生警示作用的发光装置,而该伞面20则是由一伞衣21铺接于一伞架22上所构成,该伞架22枢接于伞柄10上,可撑开该伞衣21以形成伞型。
该伞柄10的顶端为一伞顶11,该伞顶11是该伞柄10突出于伞面20的部位,该伞柄10的末端则为一略呈90度弯曲的握把12。伞柄10是一可透光,且内面可折射光源的中空导管,其可为一透明、半透明或雾面,具有内抛光面的塑料导管,或其它具有相似性质的导管。伞柄10的内部则设有一电池组15,该电池组15可为化学式电池,如碳锌电池、锂电池...等,或物理式电池,如太阳能电池或磁电式电池,该电池组15透过导线通路16与17,分别与第一光源13以及第二光源14相连接,以提供该些光源所需的电源。该电池组15并连接一设于该伞柄10外侧握把12处的开关18,用以控制第一光源13以及第二光源14电源的开启。第一光源13,其设置于握把12内部末端处,经由可透光的伞柄11末端,向该握把末端前方发光,由于照射方向与伞柄略呈90度,使用时可照射撑伞人的前方处,使能看清楚眼前的路况,同时也使他人发觉撑伞人的存在。该第一光源13可为一般灯泡或发光二极管(LED),或其它的可发光元件。第二光源14则设置于伞柄10内电池组15的上方,当第二光源14往伞顶11方向照射时,光线经过可透光、且内面可折射光源的中空导管,直接射达伞顶11处,使其产生亮光,而光线行经的伞柄中段,亦因光线折射发出亮光,因而使伞柄10整体都可发光。该第二光源14可于伞柄10内电池组15上方的任何位置,但须在所穿入光纤24的下方。但为使伞柄10的发光区域加大,则以设于伞柄10愈接近下方电池组15的位置为佳。
本实用新型的伞面20,包括一伞衣21、一伞架22、多个光纤24与多个塞套25。该伞架22则包括多个呈放射状排列的伞骨23。该伞衣21是铺接于该些伞骨23上,该些伞骨23则与枢接于伞柄10的伞架22相扣接,将该伞架22连同该伞衣21撑开可形成伞型。在每一伞骨23内皆设有一导引光线的光纤24,该光纤24沿伞骨23的内侧,延伸至伞骨23靠伞缘的末端,其末端并与一可透光塞套25相套接;该些伞骨23的另一端,则于伞顶11的下方与伞柄10相固接,但该些伞骨23内的光纤24,则是通过伞柄10上所设的多个导光孔19穿入伞柄10中(如图1A所示)。该些导光孔19设于伞面下方的伞柄上,以防止雨水渗入。光纤24通过导光孔19进入伞柄10内部,并与伞柄相平行,以使光源能由光纤24末端进入该导光介质,以传输光线。由于光纤24固着于伞骨23的下方,为使光纤24易于包覆其中,该些伞骨可呈倒U型构造(如图1B所示)。光纤24,藉由其全内反射的特性,传导的光线几乎没有任何折损,即使光纤管弯曲,亦不受影响,可以保持原有进入光线的亮度。因此,当第二光源14照射该些光纤24的末端时,光线即由光纤管传递至该些光纤管的末端,而呈现亮光,光纤24的末端与伞骨23的末端同为可透光的塞套25所包覆(如图1C所示),因而使得塞套25也能间接产生亮光。由于塞套25呈现光纤24所传导的亮光,故任何可透光的材质皆可使用,但为美观目的,使看不见伞骨末端,则以雾面材质者为佳。本实用新型第二光源14,可为一般灯泡或发光二极管(LED),或其它的可发光元件,但为使光纤所传输的光线愈亮,采以发光二极管,可以获致较佳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伞骨末端的发光区,由于是利用光纤传导光线,故无需如习知技术般须另设电路与灯源,省去成本的增加,同时因利用原有的光源,故也无须增加耗电量。另外,为消除伞顶12与伞衣21的间隙,该伞顶12与伞衣21相接处,设有一螺旋构造,该螺旋结构可与一帽盖26相螺合,该帽盖螺合之后,从伞顶流下的雨水,即可从该帽盖盖缘流下,以避免雨水从伞顶部渗漏。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藉由第一光源13,使握把12产生照明与警示作用的亮光,而由第二光源14,使伞柄10,包括伞顶11都有亮光产生。同时,藉由光纤24的传导更可使伞骨23末端,即塞套25处产生亮光,是一经济且方便的导光方式,较习知技术更能节省成本,并且不会增加电源的耗费。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夜间警示作用的雨伞,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伞柄,该伞柄是一可透光,且内面可折射光源的中空导管,该伞柄有一突出于伞面的伞顶,而该伞柄底部末端处为握把,该伞柄内并设有一电池组与光源,该电池组并连接一设于该伞柄外侧握把处的开关,电源开启时,该伞柄整体,包括伞顶处,都可发光;以及一伞面,该伞面由一伞衣铺接于一伞架上所构成,该伞架枢接于前述伞柄上,可撑开该伞衣以形成伞型,该伞架中呈放射状排列的多个伞骨下方并各设有一光纤,各该光纤并延伸至该些伞骨的末端,该些光纤的另一端,则穿入伞柄中,藉以从该伞柄传递光线至该些伞骨末端,且其与该些伞骨末端处套接一可透光的塞套,以包覆住各该伞骨末端以及包含其内的各光纤,并藉由各该光纤所传导的光线而发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夜间警示作用的雨伞,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光源是往该伞顶方向照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夜间警示作用的雨伞,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有一第一光源与一第二光源,且该伞柄略呈90度弯曲,使该第二光源往该伞柄末端方向照射,而该第一光源则往该伞顶方向照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夜间警示作用的雨伞,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伞柄与该伞衣交接处下方,设有多个导光孔,藉以使该些光纤得穿入伞柄中,并由该伞柄将光线引导至光纤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夜间警示作用的雨伞,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伞顶与伞衣相接处,设有一螺旋结构,该螺旋结构可与一帽盖相螺合,藉以避免雨水从该伞顶处渗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夜间警示作用的雨伞,其特征在于其中呈放射状排列的该些伞骨,呈倒U型构造,以使各该光纤得以包覆并固定于其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利用可透光导管与光纤以引导光源,使伞柄与伞骨发光的一种具有夜间警示作用的雨伞。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伞柄与一伞面,该伞柄是一可透光,且内面可折射光源的中空导管,藉由该伞柄内的光源,可使伞柄整体,包括突出于伞面的伞顶,都可发光;该伞面则是由一伞衣铺接于一伞架上所构成,该伞架枢接于前述伞柄上,可撑开该伞衣以形成伞型,该伞架中呈放射状排列的复数伞骨下方各设有一光纤,各该光纤并延伸至该些伞骨的末端,各该光纤的另一端则穿入伞柄中,藉以从该伞柄传递光源至该些伞骨末端,且其于该些伞骨末端处套接一可透光塞套,可藉各该光纤所传导的光线而发光。
文档编号A45B25/00GK2732034SQ2004201176
公开日2005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27日
发明者陈隆建, 蓝文厚, 简奉谷 申请人:陈隆建, 蓝文厚, 简奉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