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压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8146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按压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压扣,尤指连设于两织带的活动端,而可供两织带相对扣接的按压扣,以减少按压扣因误触产生公扣、母扣释放脱离的情形,且具有扣持操作方便的功效。
背景技术
一般常使用的扣具,大多为提供连接于两织带活动端的公扣、母扣做扣接组合,以达到便于自由连系且固定两织带的活动端的使用,而此种扣具的使用范围相当广泛,举凡安全帽、背包、衣服、鞋带等用途上均极为常见;惟一般常使用的扣具,其公扣、母扣之间的扣持、释放方式不同,所具有的功效也不相同,例如本设计人曾以“扣具结构的改良”申请新型专利,申请案号第八八二一五六二七号,TW公告编号四○九五○九号,请参阅图7所示,该新型专利于母扣件A上端面形成释放部A1及扣抵盖部A2,该扣抵盖部A2于接近释放部A1的端缘适当位置,向内形成有凸出的扣键A21,而母扣件A为于中央设有透空状的容纳槽A3,该容纳槽A3可供公扣件B的插入部B1插入,且插入部B1对应于母扣件A的扣键A21位置,形成有相对应的凹穴B11,以提供公扣件B的插入部B1于插入母扣件A后,其凹穴B11得与扣抵盖部A2的扣键A21相对囓接扣合,并可于按压母扣件A的释放部A1后,即可使公扣件B轻易退出母扣件A。
该新型专利案,在使用时虽可供公扣件B与母扣件A简易扣持、释放,但仍存在些许设计上的缺失,如1、当公扣件B欲与母扣件A分离,而于按压母扣件A的释放部A1时,因必须克服插入部B1翘起的反力,则按压力道需增加,易造成使用者的费力与不便。
2、该母扣件A的扣抵盖部A2向内凸出扣键A21,而在公扣件B的插入部B1插入母扣件A的容纳槽A3时,插入部B1即会与扣键A21产生摩擦而损坏,则影响公扣件B与母扣件A的扣持效果。
上述本设计人先前所研发的新型专利案,存在使用时的不便,则此类扣具的结构仍需再予改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供一种按压扣,包括公扣、母扣及按钮所组成,该母扣具有容置槽,并于容置槽朝一侧贯通有可供收纳按钮的槽孔,而按钮与槽孔底部间设有弹性元件,即可供按钮于槽孔处做弹性按压位移,该按钮于弹性元件周缘则设有插接槽,从而可利用插接槽供公扣的插接部插入,该插接部并以嵌扣扣持于插接槽的扣持端缘,而将公扣扣持于母扣及按钮内;当于按钮上施力按压时,使按钮插接槽的扣持端缘脱离公扣插接部的嵌扣,则可使公扣退出母扣及按钮,达到按压扣的扣持操作方便的目的,并可减少按压扣因误触而分离的扣持确实的效果。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压扣,尤指连设于两织带的活动端,而可供两织带相对扣接的按压扣,其包括公扣及母及按钮扣所组成,其中,该公扣于侧边凸设有插接部;该母扣相对公扣的插接部于一侧往内部延设有容置槽,并于顶部设有与容置槽贯通的槽孔;该按钮可置入母扣的槽孔内,且按钮上设有一侧抵持于槽孔底部而可做弹性按压位移的弹性元件,并于弹性元件周缘则设有可供公扣的插接部插入的插接槽。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按压扣,于使用时可具有诸多优点,如一、公扣的插接部于插入母扣的容置槽后,再插入按钮的插接槽内,插接部则受到插接槽的导引斜面的导引,而可快速插入定位,使公扣与母扣、按钮的插接扣合相当方便简易。
二、公扣欲由母扣、按钮释放分离时,只要按压按钮做弹性按压位移,即可使公扣自母扣、按钮中分离,操作简易且较省力。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剖面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公扣与母扣分离的立体外观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公扣与母扣分离前的侧视剖面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公扣与母扣分离后的侧视剖面图;图7为现有扣具的立体分解图。
图中符号说明1 公扣11 穿置槽 121 嵌扣111定位杆 122 扣槽12 插接部2 母扣21 容置槽 23 穿孔22 槽孔 231 固定杆221抵持肩部3 按钮31 止挡钩部 34 插接槽32 内容室 341 导引斜面33 弹性元件 3411扣持端缘4 织带A 母扣件A1 释放部 A21 扣键A2 扣底盖部 A3 容纳槽B 公扣件
B1 插入部 B11凹穴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结合附图就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2、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立体剖面图,由图中可以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按压扣包括公扣1、母扣2及按钮3所组成,其中该公扣1朝一侧表面设有穿置槽11,且穿置槽11内设有定位杆111,而公扣1于其侧边则凸设有插接部12,并于插接部12的一侧设有嵌扣121及扣槽122,且扣槽122形成倾斜面状。
该母扣2于一侧往内部延设有容置槽21,且顶部设有与容置槽21贯通的槽孔22,该槽孔22内部边缘设有抵持肩部221;而母扣2于其底部设有穿孔23,并于穿孔23内设有固定杆231。
该按钮3于侧缘边设有数个止挡钩部31,而底部则设有内容室32,并于内容室32可容置弹性元件33,而内容室32周缘则设有插接槽34,且插接槽34具有倾斜状的导引斜面341,该导引斜面341的顶端缘处则形成扣持端缘3411。
上述的按钮3可置入母扣2的槽孔22内,并利用数个止挡钩部31钩扣于槽孔22内部的抵持肩部221,即可将按钮3活动嵌设于槽孔22内不致脱离,且该按钮3上所设的弹性元件33,其一侧则抵靠于槽孔22底部,以利用弹性元件33的弹力,供按钮3可于槽孔22处做弹性按压位移,而按钮3的插接槽34则位于槽孔22内,当与槽孔22贯通的容置槽21供公扣1的插接部12插入时,插接部12于穿过槽孔22后,再穿入插接槽34内,以使公扣1扣入母扣2与按钮3内,完成按压扣的插接组合。
而按压扣的公扣1的穿置槽11的定位杆111上,可供织带4的活动端穿设并予固定,该母扣2的穿孔23的固定杆231上,则供另一织带4的活动端穿设并予固定,则可利用公扣1与母扣2、按钮3的相对扣持,即将两织带4的活动端予以扣接组合。
再请参阅图4、5、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扣与母扣分离的立体外观图、公扣与母扣分离前的侧视剖面图、公扣与母扣分离后的侧视剖面图,由图中可以清楚看出,该公扣1于利用插接部12插入母扣2的容置槽21后,再插入按钮3的插接槽34,并使插接部12受插接槽34的导引斜面341的导引,以使插接部12的嵌扣121顺利地扣持于插接槽34的扣持端缘3411,且插接部12的扣槽122则以其倾斜面抵贴于插接槽34的导引斜面341,此时,该按钮3因受到弹性元件33的弹力向上顶持,使插接部12不致脱离按钮3的插接槽34;而于按钮3上施力按压时,可使按钮3在槽孔22处向下做弹性位移,并使插接槽34与公扣1的插接部12分离,且插接槽34的扣持端缘3411则脱离插接部12的嵌扣121,导引斜面341亦与扣槽122的倾斜面分开,从而可将公扣1的插接部12由按钮3插接槽34释放,以使插接部12由插接槽34分离后,再退出母扣2的容置槽21,即完成公扣1与母扣2、按钮3的释放分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非因此而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为之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上述的按压扣于使用时,确实能达到其功效及目的,故本实用新型诚为一实用性优异的发明创造。
权利要求1.一种按压扣,尤指连设于两织带的活动端,而可供两织带相对扣接的按压扣,其包括公扣及母及按钮扣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该公扣于侧边凸设有插接部;该母扣相对公扣的插接部于一侧往内部延设有容置槽,并于顶部设有与容置槽贯通的槽孔;该按钮可置入母扣的槽孔内,且按钮上设有一侧抵持于槽孔底部而可做弹性按压位移的弹性元件,并于弹性元件周缘则设有可供公扣的插接部插入的插接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扣,其特征在于,该公扣侧边所设的插接部,其一侧设有嵌扣及扣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压扣,其特征在于,该插接部的扣槽呈倾斜面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扣,其特征在于,该公扣于一侧表面设有可供织带穿设固定的穿置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扣,其特征在于,该母扣于底部设有可供织带穿设固定的穿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扣,其特征在于,该按钮的周缘设有数个止挡钩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扣,其特征在于,该按钮的插接槽设有导引斜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压扣,其特征在于,该插接槽的导引斜面侧边设有扣持端缘。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压扣,尤指连设于两织带的活动端,而可供两织带相对扣接的按压扣,其包括公扣、母扣及按钮所组成,该母扣于一侧往内部设有容置槽,并于顶部设有与容置槽贯通的槽孔,且槽孔可供收纳按钮,而按钮与槽孔底部间设有弹性元件,可供按钮做弹性按压位移,该按钮于弹性元件周缘则设有可供公扣的插接部插入的插接槽,且插接部并以嵌扣扣持于插接槽的扣持端缘,而将公扣扣持于母扣及按钮内;而于按钮上施力按压时,使按钮插接槽的扣持端缘脱离公扣插接部的嵌扣,则可供公扣退出按钮及母扣,达到按压扣的扣持操作方便的目的,并可减少按压扣因误触而分离的扣持确实的效果。
文档编号A44B11/25GK2754412SQ20042011748
公开日2006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日
发明者龚聪明 申请人:台湾扣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